原产于华南、海南及越南的“横纹南鳅”
横纹南鳅(学名:Schistura fasciolata)是辐鳍鱼纲鲤形目条鳅科南鳅属的鱼类,俗名花带条鳅、花纹条鳅、横纹条鳅,分布于越南北方以及珠江水系、南流江、韩江、九龙江、海南岛、长江中上游、香港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的海南岛,体长可达12.0厘米, 身体延长,稍侧扁,尾柄短,头部稍平扁,头宽稍大于头高,成熟个体的两颊稍鼓出,雄性更明显,吻钝,其长等于或稍短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唇狭,唇面有浅皱,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其前缘中部有一“v”字形缺刻,须中等长,外吻须伸达鼻孔和眼前缘之间的下方,颌须伸达眼后缘之下或略微超
菠萝兔评论:从大陆漂移学说看,很可能远古的时候,海南岛和大陆是在一起的。
横纹南鳅(学名:Schistura fasciolata)是辐鳍鱼纲鲤形目条鳅科南鳅属的鱼类,俗名花带条鳅、花纹条鳅、横纹条鳅。分布于越南北方以及珠江水系、南流江、韩江、九龙江、海南岛、长江中上游、香港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的海南岛。体长可达12.0厘米。
身体延长,稍侧扁,尾柄短。头部稍平扁,头宽稍大于头高,成熟个体的两颊稍鼓出,雄性更明显。吻钝,其长等于或稍短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唇狭,唇面有浅皱。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其前缘中部有一“v”字形缺刻。须中等长,外吻须伸达鼻孔和眼前缘之间的下方,颌须伸达眼后缘之下或略微超过。身体被有细鳞,后躯较密。侧线完全。背鳍的背缘稍外凸,呈圆弧形,背鳍基部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50-54%。胸鳍长约为胸、腹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3/5-1/2。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的基部起点或第一、二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个别则相对于背鳍基部之前。末端接近或到达肛门。腹鳍腋部有一肉质鳍瓣。肛门离开臀鳍起点约相等于2.5个眼径。尾鳍后缘凹入两叶圆形。体色(甲醇溶液浸存标本):基色浅黄或浅褐色。背部在背鳍前、后各有4-5和4-6条褐色横斑免体侧的横斑条多数由背部的斑条延伸,计有10-16条,平均14条:大致背鳍前2-6条、背鳍下1-3条和背鳍后4-7条。尾鳍基部有一条深褐色纹。各鳍的鳍条 呈浅褐色,膜透明。雄性的两颊比雌性的更鼓出,在繁殖季节,雄性的吻部、唇、须有稀疏珠星,胸鳍外侧的不分枝鳍条和1-4根分枝鳍条也有稀疏的珠星。
背鳍条i v一7-8(个别是7);臀鳍条i v一5—6(个别是6);胸鳍条i一8-10;腹鳍条i一6-8;尾鳍分枝鳍条l6一l8(主要是17)。第一鳃弓内侧鳃耙7-14。脊椎骨(20尾标本):4+3l一35。体长为体高的4.2-7.8倍,为头长的3.9—5.4倍,为尾柄长的5.6。7.4倍。头长为吻长的2.2-2.7跃为眼径的5.2-6.8倍,为眼间距的3.1—3.9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2-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5倍。
科学分类:
发表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