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 鱼缸:管理鱼缸中的氨氮含量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
鱼缸氨氮管理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1. 氨氮的来源
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是残余饲料,水生生物代谢物和动植物残骸等。据研究显示,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这就导致了水体中的氮含量发生变化,继而导致水质发生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水生生物的含氮排泄物中有80%~90%的氨氮,如果养殖密度过大,生物代谢旺盛,排泄含氮有机废物数量过多,氨氮增加的速率大大超过了浮游植物的利用极限,就会出现水体中氨氮超标的现象,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2. 氨氮的检测与处理
- 检测:鱼缸中氨氮的是以2种形式存在的,pH7,主要是以氨(NH3)的形式存在,且pH越高,毒性越强。pH7,则全部是以铵离子(NH4+)的形式存在,铵离子(NH4+)是无毒的,这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影响它们转化的是pH。现在还没有测试剂可以直接测得氨(NH3)的含量,因此必须借助pH来判断氨(NH3)的真实含量。
- 处理:氨氮超标的解决措施包括增加鱼塘溶氧、改底、使用微生物制剂等。其中,增加鱼塘溶氧可以提高硝化细菌的活性,有助于氨氮的转化。改底可以减少氨氮的来源。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硝化菌、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直接降解氨氮。
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鱼缸中的氨氮含量:
- 控制投喂量:过度投喂会导致鱼的排泄物增多,从而增加氨氮的含量。应该根据鱼的生长状态和鱼缸的大小来合理控制投喂量。
- 定期换水:定期换水是减少鱼缸中氨氮含量的有效方法。新的水质含有较少的氨氮。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温和水质稳定。
- 使用水质调节剂:可以在换水时添加一些水质调节剂,如白醋或食盐,来调节水质和降低氨氮的含量。
综上所述,管理鱼缸中的氨氮含量需要从源头控制、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水质调节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氨氮的含量,为鱼类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以下是我写的78字大白话评论:
氨氮是鱼缸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如果过多会影响鱼类的健康,我们需要及时管理鱼缸中的氨氮含量,可以使用过滤器、增加水流量等方式来降低氨氮含量,定期更换一部分水也是很重要的,[1] [2] [3] [4] [5] [6] [7] [8] [9] [10]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增加水流量:增加水流量可以帮助稀释氨氮浓度。
2. 增加植物数量:植物可以吸收一部分氨氮。
3. 使用过滤器:过滤器可以过滤掉一部分氨氮。
4. 更换部分水:定期更换部分水可以帮助降低氨氮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