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器怎么组装,如何清洁鱼缸过滤器
组装鱼缸过滤器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将过滤器的外壳和底座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过滤棉放入底座中。将进水口和排水管连接到过滤器上,确保它们紧密贴合。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电源开关,开始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定期更换过滤棉,以保持水质清洁。鱼缸过滤器维护周期如何清洁鱼缸过滤器鱼缸过滤器常见故障及解决不同鱼种对过滤器的要求
鱼缸过滤器组装的通用步骤
- 准备工作
- 首先要将鱼缸过滤器的各个部件准备齐全,包括过滤器本体、过滤介质(如纤维棉、生化球、活性炭等)和管道等。
- 放置过滤器本体
- 根据过滤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例如:
- 上滤:要放在鱼缸上面,缸里放上潜水泵,它可以将水抽到上面的滤槽中,经过层层过滤后流回缸内。
- 底滤:放在鱼缸下面,通过管道与主缸连接,利用水泵来完成水的循环,滤槽可根据尺寸及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格,用来分别放置不同的滤材或器材。
- 侧滤:放在鱼缸一边(或两边),可利用鱼缸的一侧空间进行过滤操作。
- 内滤:直接放在鱼缸里面,滤材浸泡在水中,较利于有益菌的生长,噪声较小,适合小型鱼缸。
- 桶滤:接在鱼缸外面,是一种密闭的过滤形式,桶内分层放置不同的过滤材料,利用桶内或桶外的水泵使水族箱中的水不断流经桶内的各层滤材,从而达到循环过滤的目的,不占用鱼缸空间,但清洗较繁琐。
- 将过滤器的本体放置在选定的位置上,确保它稳固且不易倾倒。如果是内置式过滤器,可以直接将其放置在鱼缸内合适的位置;如果是外挂式的,用吸盘固定在鱼缸的侧面;若是外置桶式的,则放在鱼缸旁边合适的位置上。同时,在放置过程中,如若是用双手握住过滤器的外框进行放置时,要注意其密封垫向上,不可与硬物发生碰撞。
- 根据过滤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例如:
- 连接相关部件
- 连接水泵(如果有):
- 对于一些过滤器,需要连接水泵来实现水循环。如果是三合一的内置过滤器,将潜水泵装在鱼缸水面以下,出水口连接相应的过滤管,出水口连接处连接透明软管,软管另一头放在水面以上。并且要确保泵装的位置合适,使水能循环,不会留存鱼的粪便。按照水流的方向,在过滤系统中,进水口、水泵、物理过滤、化学过滤、生物过滤、水泵、出水口的顺序进行连接设置。
- 连接管道:
- 若是底部鱼缸过滤器,可能需要铺设管道来引导水流。如将侧面的出水口接一根塑料管,再在上面放一个过滤盒,这样就能把潜水泵抽出的水全部经过滤盒过滤,还能降低潜水泵的功率。
- 在连接管道时,要确保管道连接紧密,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 连接水泵(如果有):
- 安装过滤介质
- 物理过滤介质:
- 物理过滤一般是过滤系统的初始端。可以放置纤维棉、海绵、喷胶棉、细网目的尼龙网、棕榈叶纤维等。例如在出水管口套上袜子用于滤出悬浮物,这种方式清洗也比较方便;还可以在底部鱼缸过滤器中,先在鱼缸底部铺设过滤棉进行物理过滤,干湿分离双层用四张魔毯,放置时先用清水冲洗一次,在魔毯里面放置毛球吸附鱼的粪便,干湿分离下面用6cm厚的细孔生化棉,将不洁物阻拦隔离。
- 对于上滤来说,由于空间比较小,滤材(陶瓷环等)摆放在最下面,第二层生化过滤棉,最上面一层放物理过滤棉,换水的时候简单清晰下最上面一层物理过滤棉就好。
- 生物过滤介质:
- 以生化球、陶瓷环、玻璃环、珊瑚砂等为生物滤材,主要用于培养有益菌,通过细菌分解氨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有害元素,维持生态系统。在安装时,要根据不同的过滤器类型合理放置这些生物滤材,例如在底滤的滤槽中根据尺寸及实际需要分为若干格来放置不同的滤材,就可以将生物滤材放在合适的格子里。
- 化学过滤介质:
- 以水质安定剂、絮凝剂、除藻剂、蛋白质分解剂、除臭剂等为化学性吸附滤材,利用化学制剂除去水中的杂质。这类滤材的吸附效果一般只有三个月到期一定要换。像在多层过滤设置中,将化学过滤级放置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树脂等化学性吸附滤材,放置的位置要遵循整体的过滤顺序,通常在物理过滤之后。
- 吸附过滤介质(如果有):
- 以木材、煤炭、果壳、动物骨等含碳量极高的物质为滤材,用于吸附水中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臭氧分子、鱼类尿液、水中的微藻、药物成分等,起到脱色、除异味的作用。如果使用这类滤材,也要根据过滤器的结构合理放置。
- 物理过滤介质:
- 最后的检查与测试
- 在组装完成后,要仔细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漏水或者堵塞的情况。
- 插上过滤器电源进行测试,查看是否有气泡且没有噪音,并且观察水流是否正常循环,能否起到过滤的作用,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调整。如果是内置过滤器,还要注意通电线尽量脱离水面,或者使用粘玻璃吸头把电线固定在鱼缸壁边缘位置。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