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鱼缸图纸大全底滤)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7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鱼缸侧过滤器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的安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1、把氧气管通过挡板的角落穿到鱼缸内。侧滤的变化还有很多,常见的就是全侧滤、角滤和背滤。角滤的好处是外形美观,不太影响鱼缸观瞻。下面是我最早鱼缸的角滤和四角侧滤的对比图角滤,养金鱼呢至于背滤,只是侧滤的变化版而已,原理和侧滤是一样的,保证下吸、上溢口宽度不超过30cm,怎么造就看你自己了。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和鱼缸图纸大全 底滤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鱼缸侧过滤器怎么安装????
鱼缸侧过滤器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的安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
1、把氧气管通过挡板的角落穿到鱼缸内。
2、在氧气管出气口连接泡泡头。
3、将过滤袋直接放入鱼缸。
4、盖上过滤棉。
5、装上过滤泵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是吸盘的,直接吸附在玻璃上。
6、拿出氧气泵。
7、把氧气泵连接到氧气管另一头。
8、氧气泵放在鱼缸顶部,侧过滤器就完成安装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了。
请问这个双侧过滤鱼缸的过滤原理是什么?
如此循环不知道对不对?
正确
过滤区与水泵区之间是怎么样联通的?
底部连通
水泵出水孔(玻璃上的开孔)与出水口(水泵水管)之间有空隙,难道不会回流吗?
主缸水位低于这个口就不会回流,少数高于这个孔的测滤海水鱼缸缸会用密封圈。
加热棒放在哪个位置比较好?
和水泵放一起,侧滤的目的是使主缸更整洁,看不到多余设备,所以侧滤,底滤等一般将恒温设备放在滤缸设备分格里,就是你说的水泵区。
过滤区里从上而下放的依次是过滤棉、多合一玻璃环、毛刷,这样对吗?
过滤区里顺水流方向放的依次是物理过材料,生物过滤材料和特殊过滤材料,至于你物理过材料放过滤棉还是放羊毛毡,生物过滤材料放玻璃环还是珊瑚骨,这要看你的饲养对象了。毛刷最好给张图看看,正常情况下用不到这东西,可能是给你刷缸用的。
鱼缸背滤 侧滤 怎么弄的 原理是什么?最好给上张图来看看
侧滤者,鱼缸一侧的过滤也!呵呵,有点比较白痴的解释!但确实是这么回事。它利用的就是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实际利用中,鱼缸中的水位调整到一定的程度后,开动侧滤中的水泵,水泵就会把滤桶里的水抽到鱼缸中,鱼缸中的水位上升,水流就会通过侧滤的下吸通道和上溢通道流回到滤桶里,水流能带走鱼便、剩余的鱼食、油膜等鱼缸中常见的垃圾到滤桶里,滤桶里的过滤棉能过滤出大块的垃圾,玻璃环、生化球等生化滤材能培养硝化菌,分解鱼缸中的亚硝酸盐和氨,以达到水质清澈、减少换水量之目的!
侧滤制作很简单,因为有上溢和下吸的能力,上溢,能过滤水面油膜,并且不断撕裂水面,提高水中溶氧;下吸,能把鱼缸底部的鱼便等垃圾抽到滤棉上;并且侧滤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盛放玻璃环等生化滤材,培养强大的的硝化系统,给心爱的鱼儿一个安逸的家,所以深受鱼友喜爱。但是除了老手造缸能直接在缸里粘侧滤之外,大多数侧滤是鱼友了解了侧滤的效能后,后来的加的,一般的成品鱼缸都是用上滤或者外置滤桶,几乎没有见过自带侧滤的成品缸。为什么呢?因为侧滤对于新手来说确实不如上滤好操作,并且侧滤有一个致命弱点:容易缺水!要知道,开泵循环的情况下,在鱼缸中缺少的每一滴水,都是先从滤桶里的水量减少的,所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鱼缸失水,都会引起侧滤滤桶里的水分减少,减少多了,只有一个后果----水泵烧掉!因此隔几天就要往滤筒里添加水分。据此:在加侧滤以前先要考虑明白--你是否经常好几天不着家?如果是这样,ok,你就不用往下看了---免用!
好了,下面就是侧滤的基本原理平面图
外加滤桶制作如下:
由于侧滤占用缸内地盘,所以小缸不适合,建议在70cm到1.5米之内的缸使用较好。再小的缸推荐用上滤,再大的推荐用底缸过滤。
侧滤的大小视你的鱼缸而定,一般宽度达到鱼缸宽度的一半即可,可以等边,也可以不等边,例如50cm宽的鱼缸,你可以造的滤桶大小为宽25cm,长可以为25cm,也可以30cm。但是原则上不要宽于30cm,否则影响下吸的力度!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用太死板,40cm宽的缸也可以造25cm宽的侧滤的。1号玻璃和2号玻璃之间的缝隙为1cm,太窄太宽,下吸的效果都不好,这个不太好掌握,好好做个实验再动手造。3号玻璃和2号玻璃上端等高,这样造出来的滤桶能保证上溢和下吸都有!1号玻璃距离缸底2cm即可,太高也会影响下吸。
至于滤桶的高度,视鱼缸的高度和水位而定,我喜欢鱼缸水满满的,所以我造的滤桶低于缸口5cm----滤桶的高度就是鱼缸里水面的高度。
至于侧滤玻璃的厚度,因为滤桶里有部分水和大量玻璃环,所以滤桶玻璃承受的压力并不大,所以玻璃后以5mm为宜,太厚浪费,太薄容易破----我曾经捏破一个用3mm玻璃造的滤桶。
造出来的滤桶是这样的---这是上溢和下吸口不在一个面上的情况。
上下缺口粘挡鱼栅即可搞定!
这个是上溢和下吸在一个面上的情况
1号玻璃最好和2号玻璃上端等高,这样造出来的滤桶能保证上溢和下吸都有!有些鱼友造的滤桶2号玻璃上端低于1号玻璃1cm到2cm,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只要你的泵的劲头够大,完全可以这样做。要是泵的劲头较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只有下吸,没有上溢。
我的经验是:先造落差2cm的,然后加泵实验,要是只有下吸没有上溢,就用塑料片把这个2cm补起来。大伙可以看看我下面的缸,都是这样做的。要是泵够劲,除了有了上溢以外,你会发现---下吸的力道会更强!
ok,滤桶的胶干透以后就可以进缸了,进缸以前先要安装好管道和水泵,加满玻璃环----否则水的浮力是很大的。如果玻璃环少的话,也要小心,一旦滤桶里的水位降得太低,滤桶就会浮起来滴!
后加的滤桶介绍至此。另外还要提醒鱼友一句:后加的滤桶多少会和缸壁有点空隙,这样就有可能藏垃圾,所以要常围着鱼缸转转。养小型鱼更要注意:以免小鱼钻进去挤死!
喜欢自己造缸的朋友可以参照上面的平面图在鱼缸里粘上侧滤。好处是用玻璃少,不用担心滤桶滤桶漂浮的问题。 下图是鱼缸中造侧滤的情况--只需要3块玻璃。
侧滤的变化还有很多,常见的就是全侧滤、角滤和背滤。如果你的缸够窄(30cm以内),可以考虑全侧滤,这是我目前用的全侧滤。我的这个缸正好30cm宽,放在后阳台上的。
至于角滤,也很简单,在鱼缸的一角站两块玻璃即可搞定。保证角滤的宽度不要宽于35cm,以保证上溢下吸,两块玻璃之间以1cm为好,两块玻璃上端平齐。角滤的好处是外形美观,不太影响鱼缸观瞻。 下面是我最早鱼缸的角滤和四角侧滤的对比图
角滤,养金鱼呢
至于背滤,只是侧滤的变化版而已,原理和侧滤是一样的,保证下吸、上溢口宽度不超过30cm,怎么造就看你自己了。小虫不飞曾经整理了一个关于背滤的帖子网上很多转载,可以找找看看。
关于滤桶的遮光问题,我的看法是有合适的材料可以遮光,没有合适的也可以不用遮光---顶多见光的玻璃环不大起作用了,并且外面的玻璃环会给里面的玻璃环遮光的!我最近造的滤桶都是不遮光的,至于养硝化的效果,我看还是很不错滴!
由于侧滤的缺水问题算是比较致命的,所以这里提供一个解救的办法,但也就是解一时,不能解一世!
前几天被一个伙计将了一军,呵呵,说我上面这个图示不正确,我马上就做了一个模型,看看到底是正确不正确,管用不管用!?
鱼缸侧滤怎么做?
鱼缸侧滤(背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和样式如下:
第一步,在缸一侧18厘米处放置一块宽高=52*52的玻璃,用于溢流,两边和下部用玻璃胶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与水泵进水口持平;
第二步,在溢流玻璃的外侧3cm处放置一块宽高52*40的玻璃,用于阻水,两侧用玻璃胶粘牢;下部留出8.5厘米,用于设置格栅;
第三步,当阻水玻璃沾牢后,在其上下各沾一个格栅。格栅可到有机玻璃店定做,尺寸分别为:下部过水格栅52*10,上部溢流格栅为52*6,格栅孔大小为5*0.5厘米;下部格栅打孔,尺寸与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胶粘牢;
第四步,安置水泵和进水出水管件;水泵放置在主缸内;进水管直通过滤器底部;出水管略低于水面,对角出水
第五步,用玻璃条把过滤槽部分按照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后放入篦子;鼻子可用有机玻璃制作,孔径大小和格栅相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条或过滤器内;最下面一层在水泵进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层要低于溢流玻璃,预留空间可放置过滤棉;
第六步,从下到上依次把陶瓷环、生化球、活性炭、过滤棉放置好;鱼缸运行时,最高水位不得超过陶瓷环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于陶瓷环底部篦子;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添加水,防止烧泵。
背部过滤是一种强劲的过滤方式,应用广泛和极好的效果是它的优点,但是会占用水族箱内部的很大空间,因此,一般小型水族箱很少采用.侧过滤主要采用滴流过滤方法,利用培菌材料--菌床去除硝酸盐,是同时包含了生物,化学和物理过滤等过滤方式的效果突出的过滤器。
如何自制鱼缸过滤器图解
鱼缸过滤器通常由运行水泵与滤料容器两个方面构成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不知道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你所谓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的自制过滤器是单指自制滤料容器结构还是连水泵也要一起DIY?
鱼缸常见的过滤方式有以下几类:
1、上滤类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包含改进后的上滤,如滴滤,反气举出水等。
2、侧滤,背滤。
3、底滤。
4、桶滤。
5、内滤。
6、其它类型过滤。
不同类型的过滤方式各有优缺点,也分别适用与不同的饲养对象,饲养方式。让回答者画出每一种过滤方式的图解,即无必要,也不现实吧?
只要说明准备用多大的缸,养什么鱼,别人自会推荐你比较适合的过滤系统配备方案。
关于鱼缸图纸大全侧滤图解和鱼缸图纸大全 底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