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鱼鳞片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金龙鱼鳞片上附着白色絮状物)

大庆龙鱼2024-12-29 14:15:091.25 W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5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鱼水霉病的主要特征,水霉病是水族生物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白毛病、肤霉病,这种疾病通常都发生在水族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时候。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按你的述说应该是红龙鱼的水霉病,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可能是由水质管理不善导致的白霉病。关于红龙鱼鳞片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和金龙鱼鳞片上附着白色絮状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红龙鱼鳞片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以及金龙鱼鳞片上附着白色絮状物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絮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治疗?

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是鱼水霉病的主要特征,水霉病是水族生物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白毛病、肤霉病,这种疾病通常都发生在水族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时候。

治疗方法:

1、把水温提到30度以上。一定要保证水温提高,不要看加热棒的温度刻度,自己买一个温度计真实测量一下。

2、每天给鱼缸注射青霉素(200L水打4瓶80万单位的青霉素),连打三天。青霉素很便宜,在诊所就能买到。

3、加盐:要加粗盐,千万别加什么海水晶之类的东西。每次加1/3袋(200L水)(如果没有粗盐,食用盐也可以,但数量减少,控制在200L水兑1/5袋食用盐)连放3天。

4、换水:在打药加盐之前要换一桶水,切忌不可多换,把药和盐兑好后,加入新水(新水要提前1天晒,温度要与鱼缸水的温度一致)连换3天。

扩展资料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水霉病

红龙鱼鳞片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金龙鱼鳞片上附着白色絮状物) 造景/装饰

红龙鱼白毛病怎么办?

按你的述说应该是红龙鱼的水霉病,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3.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用孔雀石绿按量使用或老板教你的用量进行投药治疗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鱼。

龙鱼鳞片有白色物体

可能是由水质管理不善导致的白霉病。

龙鱼白霉病多是由于平日里饲养疏于换水工作,没有定时定量的换水,导致水质变差,氨的积累增多,或是过滤系统不完善,滤材清洗不干净产生大量病菌。

白霉病的病菌附着在病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并且肉眼可看到在鱼的伤口处,有如棉絮纤维覆盖,病鱼会伴有游动不稳健与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的行为动作,食欲减退,不加以治疗的话,鱼只身体慢慢虚弱、逐渐衰竭而死。

白霉病是因水质管理不当引起的,所以平日里饲养龙鱼一定不能疏忽水的管理,要做到定时定量地换水。

发病初期,可以尝试用老三样换水4分之1,下盐千分之3,升温到30~32度,升温不要一次性升高,一定不可忽然升高,避免龙鱼因水温突变引起的不适。

当采用老三样过后,鱼只没有恢复或是病情有所恶化,可以适量下些药物,如抑万菌、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亦可。

避免龙鱼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规律地管理水质,给龙鱼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它的表现定不会让饲主失望。

关于红龙鱼鳞片有白色絮状物是什么和金龙鱼鳞片上附着白色絮状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8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