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金龙鱼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6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农产品营销是 市场营销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农产品生产者与产品市场经营者为实现农产品价值一道经行的一系列的产品价值的交易活动。可以说,在金龙鱼调和油推出“1:1:1”概念后,取得极大的成功,甚至引起了行业的恐慌,其概念营销案例则为营销界所推崇。其实,金龙鱼更大的动机在于抢占调和油营销噱头的制高点,设置更高的市场门槛,由自己来制定调和油的行业标准。可见,金龙鱼已成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第一品牌,自然令竞争“羡慕不已”,进而成为众矢之的。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和金龙鱼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金龙鱼的广告1:1:1为什么可以成功
一个产品的出现,不单单靠的是广告,需要的东西太多。但是广告是一个产品的窗口,他成功了!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_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
农产品营销是 市场营销 (指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他人交换产品的价值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过程和社会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农产品生产者与产品市场经营者为实现农产品价值一道经行的一系列的产品价值的交易活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篇1
西藏的冬虫夏草、红花,北京的二锅头、烤鸭,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许多产品具有产地特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特产”。反过来,“品牌产地”(CountryofOrigin)形象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起着明显的作用。购买商品时,上海制造往往意味着技术先进、品质优良;来自塞上草原,往往无污染的感觉;来自新疆、西藏的产品,又往往带有异域风情,风味独特。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去年夏天,我们策划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了“丝路晨光”珍品油系列,该珍品油系列有小麦胚芽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西红柿籽油等4种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有3种原料产自新疆,而且红花籽产自著名的红花之乡塔城,那里的红花品质堪称最佳;葡萄籽产自吐鲁番,吐鲁番的葡萄天下闻名;西红柿籽则来自塞外名城库尔勒。独特的产地优势赋予产品天然、纯净、健康、营养的形象,是最有冲击力、最富特色的品牌优势。因此,笔者在新疆产地上大做 文章 ,把品牌定位为“来自西域的特种油”,把品牌名称提炼为“丝路晨光”。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至西域,“丝路”也成为新疆的一种代称,提到“丝路”就会想到新疆。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新丝路模特大赛”也成为中国顶级的、影响广泛的时尚赛事。这些都给“丝路”赋予了许多 文化 、美学蕴涵,给人以文明、异域、浪漫、美的联想。“丝路晨光”,包含了产品最大的特点和独特的价值——新疆产地和健康功效,富于文化美感和朝气,与原品牌有传承联系,而且音律和谐,富于美的联想。“丝路晨光”丰富的内涵,完美地诠释了产品价值。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篇2
又到一年“橙”熟时。一枚精心包装的冰糖橙和一位洞悉商业智慧的营销天才,巧妙地描述了一个切合时代脉搏的 励志 故事 ,85岁老人在跌倒之后选择二次创业并最终取得成功。这种讲故事的背后,是农产品营销的一种创新。
品牌是有温度的。讲故事,可以让购买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里需要感谢的是禇老,如果没有禇老用生命种橙子的精神,所有的一切“美丽的误会”都是空的。用最接地气的营销技巧,是一条可行之路。唠过故事后,即使产品同质化,你说消费者会选谁的产品呢?我们将从讲故事开始,叙述那些创造财富的人物,感悟一番有关营销的真谛。
生鲜电商“本来生活”成功将褚橙打造成了“励志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如今的“褚橙”,其声名已远远盖过它的本名“云冠橙”,而伴它一起走红的还有一个人(褚时健)和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
曾经的“烟王”褚时健75岁二度创业,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5岁时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一杭州水果业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2008年以前,这个品种的冰糖橙在云南的收购价只是几毛钱一斤,在杭州地区的售价约2.5元一斤,销量很平淡。随着王石、潘石屹等知名人士在微博上的力捧,“褚橙”的传奇故事引爆公众话题,并被誉为 “励志橙”。目前,“褚橙”的市场售价约为108~138元/箱(10斤),而且不愁销路。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篇3
金龙鱼调和食用油“1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1:1”的概念首先在消费者的认知中留下一个清晰深刻的记忆符号,同时又有进一步了解的营养配比说明,以及“调和”的创新制作 方法 ,构建了一个从认知记忆、到说服的有理有据、极具可信性的价值,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金龙鱼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影响企业成功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的主要要素看,
金龙鱼的成功,表明有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有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注重诚信经营,注重塑造企业信誉与形象,等,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有一则关于油的新闻我看不懂,请教各位。
1:1:1”概念由来
总体来看,中国食用油市场竞争历经了三个阶段:产品炒作、品牌炒作、概念炒作三个阶段。对于小包装食用油概念营销,以金龙鱼的“1:1:1”、福临门“VA油”、鲁花的“特香花生油”为代表,并带动了整个食用油行业概念竞争。对于食用油,技术层面最容易出概念,如成分、工艺、材料等方面,其实金龙鱼、福临门VA油都是在成分方面“造”出的概念。在2002年7月,金龙鱼推出新一代调和油,并突出“1:1:1”概念,以深度传播产品“健康”,这是食用油四大核心卖点(安全、健康、卫生、营养)之一。可以说,在金龙鱼调和油推出“1:1:1”概念后,取得极大的成功,甚至引起了行业的恐慌,其概念营销案例则为营销界所推崇。为确保这个概念的“权威性”,金龙鱼还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膳食脂肪酸建议数据,在广告中还宣称“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体膳食脂肪酸平衡为原理设计的食用油。并且获得中国营养学会DRI认证的营养食用油”,这就是“三大权威机构”的由来。其实,金龙鱼更大的动机在于抢占调和油营销噱头的制高点,设置更高的市场门槛,由自己来制定调和油的行业标准。事实上,金龙鱼品牌食用油在市场上确已成气候,年销售额约达40亿元人民币,而福临门则为15亿元人民币,鲁花为10亿元人民币,三大品牌占据了整个小包装食用油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2年数据)。可见,金龙鱼已成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第一品牌,自然令竞争“羡慕不已”,进而成为众矢之的。
概念营销危机史
金龙鱼打出“1:1:1”这张概念牌后,危机也随之不期而至。2002年中秋节前夕,北京和南京均有消费者质疑“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存在宣传上的“文字游戏”,矛头直指“1∶1∶1”。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位北京的消费者称,他在电视广告、商场的招贴广告和产品外包装上得知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符合三大权威机构所提出的健康理论,受广告的影响决定购买金龙鱼。但是,他发现在该产品醒目的“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产品标签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比例为“12:44:44”。于是,这位消费者质疑:既然厂家的产品没有达到“1:1:1”的健康标准,为什么还要在产品的广告中大力宣传这个概念呢?认为这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当时,金龙鱼方面是这样解释的:广告中所出现的“1:1:1”是指人体每日膳食应摄入的脂肪酸比例,由于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来源除了调和油之外还有肉类食物,因此广告中所说的“1:1:1”比例并不是金龙鱼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以金龙鱼调和油“12:44:44”的比例再加入正常摄入的肉类等食物所包含的饱和脂肪酸后的比例就正好是“1:1:1”了。如此解释,手法与2004年这次危机几乎同出一辙。如此就更加令人不解,关于“1:1:1”概念的警钟早已给金龙鱼敲响了,为什么出现问题后没有积极更正呢?。
危机不大也“受伤”
尽管金龙鱼表示在广告中声称“1:1:1”不止金龙鱼一家,但由于近几年来金龙鱼对“1:1:1”概念的过度宣传,使金龙鱼无疑是一只出头鸟,或者说一个出头的椽子,不是“被打”就是“先烂”。金龙鱼这次“1∶1∶1广告事件”正值八、九月份,然而每年的二月、九月都是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旺季。竞争企业之间互把广告矛头对准竞争对手,意在争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国庆节食用油销售旺季的市场,尤其团购。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金龙鱼方面除了董事总经理李福官、企业研发中心负责人谢黔岭、嘉里粮油集团广告部经理朱志国献身从不同角度细说“1:1:1”外,还通过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山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苏香宜来“证言”这个概念的科学性,以及“0.27:1:1”与“1:1:1”的关系。虽然从理论上说得过去,但面对这场舆论危机,对金龙鱼销售的影响不言而喻,对此嘉里粮油的有关负责人也承认:“不仅使金龙鱼团购消费群体受到极大影响,还使同行业粮油企业受到创伤。”同时,9月10日,因其在广告中宣称“1:1:1”的金龙鱼调和油里三种脂肪酸的真实比例为“0.27:1:1”,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以其“1:1:1”广告涉嫌误导消费者为由,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负责人了解情况,要求金龙鱼更改广告内容之后,再重新在媒体上播放。对此,金龙鱼油生产厂家嘉里粮油集团(中国)总经理伍翔飞表示,公司已经决定对金龙鱼油的广告进行局部调整,放大金龙鱼外包装上的“0.27∶1∶1”的字号,以与“1:1:1”划清界限。总经理伍翔飞同时表示,广告上“0.27∶1∶1”字体放大,只是让消费者更加了解调和油所含营养比例,只是局部的一个调整,对整个广告并没有太大影响,还会以原来的广告继续播放或刊登。
概念营销冷思考
这次危机,本质上看是概念营销危机,表面来看是广告战。但更具体地表现为一种舆论战(又称流言战),或口水战,这是一种非理性、非常规商战手段。虽然金龙鱼厂商并不承认其发布了有损竞争对手或包装食用油的“软性广告”,并且也流传着公关公司受金龙鱼的竞争对手“委托”黑手幕后操纵这场舆论“纠纷”,但还是疑问颇多。如果金龙鱼没有发布软性广告,为何不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后不知道反省自己,不知道吸取教训。这场危机把金龙鱼在营销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暴露无疑:一是概念营销传播缺乏系统性、严密性,结果因概念营销作茧自缚;二是媒体公关能力“虚弱”,由于过于低调而没有建立起媒体公关体系。金龙鱼在开展概念营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这就要求概念有科学的理论、技术、现实支持,使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炒作噱头;二是概念的科学、合理传播,选择恰当方式、媒体传播概念的涵义,使目标消费群体不对概念产生歧义,以及不被竞争对手抓住“小辫子“;三是注意概念营销环境,概念营销以不损害行业利益、竞争对手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前提,创造良好的关系营销环境。如果从上面几点来分析金龙鱼,可以看出金龙鱼的概念营销牌打得尚“欠火候”。
有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吃亏就是占便宜。金龙鱼如果能通过这场危机吸取教训,并确保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或许这场危机对于金龙鱼来说也是一次“提高”,恰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关于金龙鱼成功的案例分析和金龙鱼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