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鲷起白点(慈鲷身上时而出现黑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0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慈鲷起白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慈鲷身上时而出现黑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白点病,三湖慈鲷鱼类知识表明,鱼的体表各处发现有小白点就是白点病,白点病是换水时温差过大,或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引起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慈鲷起白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慈鲷身上时而出现黑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三湖慈鲷头顶发白
白点病。三湖慈鲷鱼类知识表明,鱼的体表各处发现有小白点就是白点病。白点病是换水时温差过大,或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引起的。
三湖慈鲷虎鱼身上长白点咋治
把水温调高到30度,用白点净,慈鲷身强体壮一般的小病打倒不了它,不用担心
观赏鱼身上有白色的小点是什么病,怎么解决?
是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
症状: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
治疗方法:
(1)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
(2)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
(3)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
(4)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鱼身上长白色点是怎么回事?
是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
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
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
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关于慈鲷起白点和慈鲷身上时而出现黑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