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鱼舰载机(旗鱼机械)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1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旗鱼舰载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旗鱼机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旗鱼舰载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旗鱼机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二战各国海军的损失(详细介绍)谢谢!!!!!!!
- 2、二战时期日本重型航母共有几艘
- 3、二战期间日本航空母舰到底都有怎样的悲惨下场
- 4、现在军舰中除了航母是不是巡航舰排水量最大
- 5、太平洋战争日本和美国共损失了多少艘航空母舰?
- 6、二战时美军一共击沉几艘日军航母?
二战各国海军的损失(详细介绍)谢谢!!!!!!!
美 国
战列舰
俄克拉荷马
BB-37 Oklahoma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俄克拉荷马"号由于停泊在"马里兰"号的外侧,被命中3条鱼雷。由于"俄克拉荷马"号的气密性有问题,致使该舰在进攻开始20分钟后向左倾覆。1942年军方打捞"俄克拉荷马"号,直到1943年才结束。打捞后并没有修复该舰,后来它被以废铁出售,并运往旧金山解体。1944年,在拖曳回美国西海岸途中因拖拽绳索断裂而沉没。
亚利桑那
BB-39 Arizona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亚利桑那"号被命中了7颗炸弹和1条鱼雷命中,其中一颗炸弹穿过了舰艏的甲板,命中下面的弹药库,引起大爆炸,致使战舰迅速倾覆。在战斗中有1,104名"亚利桑那"号上的官兵阵亡,占整个珍珠港事件中美军伤亡人数的一半。"亚利桑那"号并没有被打捞,只是把露出水面的建筑物拆除,并在沉没的地方上建立亚利桑那纪念馆。让国民永记12月7日。
航空母舰
兰利 CV-1 Langley 1942.2.27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执行运送P-40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列克星顿
CV-2 Lexington
1942.5.8在珊瑚海海战中,遭到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和"瑞鹤"号上舰载机攻击,至少命中了两条鱼雷和三颗炸弹,引爆弹药后,迅速沉入海底。
约克城
CV-5 Yorktown
1942.6.4在中途岛海战中,"约克城"号遭到日本海军航空母舰"飞龙"号攻击,共中弹三枚、中雷两条。6月6日下午在拖航中被伊-168发射的鱼雷命中。于6月7日5时30分倾覆沉没。
黄蜂
CV-7 Wasp
1942.9.15在圣克鲁斯群岛以南在转向时被日本潜艇伊-19发射3枚鱼雷击中。中雷后,燃料起火,引起火灾,继又引爆舰上的弹药,舰长谢尔曼上校只得下令弃舰,由护航的驱逐舰救起船员,并用鱼雷将"黄蜂"号击沉。
大黄蜂
CV-8 Hornet
1942.10.26晨,在瓜岛附近的圣克鲁斯海战中,遭到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翔鹤"和"瑞鹤"号上舰载机攻击,命中两条鱼雷和三颗炸弹,并有一架燃烧的日机撞在舰上。下午再次被日机攻击,失去动力。舰长下令弃舰。17时许,随日舰队的逼近,护航的驱逐舰向"大黄蜂"号发射了9条鱼雷和400多发炮弹而后撤离,但顽强的"大黄蜂"号还是没沉没。20时,日军舰队驶近"大黄蜂"号,日军见无法拖带,向"大黄蜂"号发射了4条鱼雷,于次日沉没。
普林斯顿
CVL-23 Princeton
1944.10.24在莱特湾海战中被日军飞机投下一枚250公斤穿甲弹击中,击穿飞行甲板和机库,在主装甲板爆炸,引起大火并蔓延至机库。40分钟后,因大火与浓烟使舰上人员撤离,仅留损管人员与友舰实施救援。最后大火引爆该舰航空鱼雷,将舰体炸裂,美军只好用驱逐舰以鱼雷击沉。"普林斯顿"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后和最惨(只用一颗炸弹而报废)的舰队航空母舰。
护航航空母舰
布洛克岛
CVE-21 Block Island
1944.5.29在加那利群岛西北海域被德国潜艇U-549击沉。
利斯康母湾
CVE-56
Liscombe Bay
1943.11.23在吉尔伯特群岛马金岛附近海域被日本潜艇伊-175击沉。
圣罗
CVE-63 St.Lo
1944.10.25在莱特湾海战中遭日军栗田舰队攻击,在退出战斗后被日本自杀飞机击沉。
冈比亚湾
CVE-73 Gambier Bay
1944.10.25在莱特湾海战中遭日军栗田舰队攻击,伤重沉没。
奥曼尼湾
CVE-79 Ommaney Bay
1945.1.3在菲律宾帕奈附近被日本自杀飞机撞击,并引爆机上携带两枚炸弹,随后由驱逐舰"伯恩斯"(BURNS DD-588)号用鱼雷击沉。
俾斯麦海
CVE-95 Bismarck Sea
1945.2.21在硫磺岛附近被日本2架自杀飞机撞击,引发弹药库爆炸沉没。
重型巡洋舰
芝加哥
CA-29 Chicago
1943.1.29在所罗门群岛附近被日军驱逐舰编队击沉。
北汉普顿
CA-26 Northampton
1942.11.30夜塔萨法隆格海战中,与日本负责运输任务的田中驱逐舰编队遭遇,命中日舰驱逐舰"亲潮"射来的2枚鱼雷,"北汉普顿"发生大火,机舱大量进水,于次日凌晨沉没。
休斯敦
CA-30 Houston
1942.3.1在撤退时被日军巡洋舰编队发现,在爪哇海被日本"妙高"、"那智"和"足柄"号巡洋舰击沉。
阿斯托里亚
CA-34 Astoria
1942.8.9凌晨在萨沃岛海战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将率领的巡洋舰编队攻击,炮弹连连击中"阿斯托里亚",上层建筑全部被击毁,于中午伤重沉没。
印第安纳波利斯
CA-35 Indianapolis
1945年冲绳战役后,海军授命它将原子弹运送至提尼安岛(事先全部船员并不知道任务是运输原子弹),任务完成后,7月30日在单舰返航途中不幸被日军伊-58号潜艇发射的2枚鱼雷击中沉没,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损失的最后一艘战舰。
昆西
CA-39 Quincy
1942.8.9凌晨在萨沃岛海战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将率领的巡洋舰编队攻击,炮弹连连击中"昆西"号,并命中一条鱼雷,舰内发生爆炸和火灾,于早晨终告沉没。
文森斯
CA-44 Vincennes
1942.8.9凌晨在萨沃岛海战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将率领的巡洋舰编队攻击,右舷被命中两条鱼雷,8分钟后又命中一条鱼雷。舰体入水太多,最后沉没。
轻型巡洋舰
海伦娜
CL-50 Helena
1943.7.6在新乔治亚岛(New Gerorgia)的库拉湾(Kula Gulf)遭到10艘负责担任运输任务的日本军舰攻击,"海伦娜"号被命中3枚日本军舰所发射的鱼雷。军舰被炸成两节,5分钟后迅速沉没。
亚特兰大
CL-51 Atlanta
1942.11.12在瓜岛以北海战中,遭遇日本"比睿"号和"雾岛"号战列舰编队。本舰首先被日驱逐舰"晓"号的鱼雷击中,后又遭到战列舰攻击,"亚特兰大"号舰桥被356mm炮弹击毁。造成大量海水涌入,丧失动力。次日中午在瓜岛北方三海里处沉没。
朱诺
CL-52 Juneau
1942.11.12在瓜岛以北海战中,与日本"比睿"号和"雾岛"号战列舰编队交战。在"亚特兰大"号被重创的同时,"朱诺"号的左舷挨了一枚鱼雷,丧失了部分动力。第二天中午返航途中,这艘不幸的战舰又中了日本潜艇伊-26号的鱼雷,在20秒钟内迅速沉入大海,其余美舰因为害怕被潜艇攻击而未施救援,"朱诺"号上仅10人幸存。阵亡者中包括著名的沙利文五兄弟,从此美军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战舰上。
驱逐舰
利特尔
(DD-79 Little)
1942.9.5在瓜岛被日本驱逐舰"夕立"号击沉。
格雷戈里
(DD-82 Gregory)
1942.9.5在瓜岛被日本驱逐舰击沉。
科尔杭
(DD-85 Colhoun)
1942.8.30在瓜岛被日机炸沉。
麦基恩
(DD-90 Mckean)
1943.11.17在布干维尔被日机炸沉。
多尔西
(DD-117 Dorsey)
1945.3.27在冲绳被日军日本神风特攻队重创,10.9在冲绳被台风刮沉。1946年打捞解体。
雅各布·琼斯
(DD-130 Jacob Jones)
1942.2.28在特拉华角被德国潜艇U-578击沉,船员只有12人生还。
华德
(DD-139 Ward)
1944.12.7在莱特湾被日本神风特攻队撞沉。
狄克森
(DD-157 Dickerson)
1945.4.2在冲绳被日军日本神风特攻队重创,从此报废,4.4除名,船体被凿沉。
利里
(DD-158 Leary)
1943.12.24在亚速尔群岛被德国潜艇U-275击沉。
帕尔末
(DD-161 Palmer)
1945.1.7在林加延海湾被日机炸沉。
赫尔
(DD-350 Hull)
1944.12.18遭台风沉没。
沃登
(DD-352 Worden)
1943.1.12阿留申群岛的阿姆奇特卡岛触礁损毁。并在1944.12.22在海军除名。
波特
(DD-356 Porter)
1942.10.26在圣克鲁斯海战中被日军潜艇伊-21击沉。
马汉
(DD-364 Mahan)
1944.12.7在莱特湾被神风特攻队撞沉。
利德
(DD-369 Reid)
1944.12.11在莱特湾被神风特攻队撞沉。
塔克
(DD-374 Tucker)
1942.8.4在新喀布里底群岛西贡德海峡触发水雷沉没。
库欣
(DD-376 Cushing)
1942.11.13所罗门群岛萨沃岛附近海域遭到日本巡洋舰编队攻击,命中17发炮弹后沉没。
帕金斯
(DD-377 Perkins)
1943.11.29在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驱逐舰"邓特伦"号(Duntroon)相撞沉没。
普雷斯顿
(DD-379 Preston)
1942.11.14在萨沃岛海战中被日军轻型巡洋舰"长良"号击沉。
莫纳根
(DD-354 Monaghan)
1944.12.18遭台风沉没。
潜艇 海军编号/艇名 译名 沉没原因
APS-1 ARGONAUT (舟工鱼) 1943.1.10在新不列颠岛海域被日本驱逐舰"舞风"号与"矶风"号击沉。
SS-89 R-12 - 1943.6.12在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因试验期间进水沉没。
SS-131 S-26 - 1941.12.19在巴拿马海湾与驱潜艇"PC-460"号相撞后沉没。
SS-132 S-27 - 1942.6.19在阿拉斯加州"Kiska"岛触礁,随后由驱逐舰击毁。
SS-133 S-28 - 1944.7.4在夏威夷群岛珍珠港附近,在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信赖" 号(USCGC Reliance WSC-150)进行训练时失事沉没。
SS-141 S-36 - 1942.1.21在马卡萨海峡(Makassar Strait)触礁搁浅。
SS-144 S-39 - 1942.8.13在罗塞尔岛(Rossel Island)以南海域搁浅。
SS-155 S-44 - 1943.10.7在千岛群岛(Kuriles)附近海域被日本护卫舰"石垣"号击沉。
SS-174 SHARK 鲨鱼 1942.2.11在苏拉威西岛棉兰老以西被日本驱逐舰"山风"号击沉。
SS-176 PERCH 鲈鱼 1942.3.3在爪洼以北被日本驱逐舰"涟"号与"大潮"号击成重伤后,为了避免俘获,由艇员负责凿沉。
SS-177 PICKEREL 狗鱼 1943.4.3在日本本州以北海域沉没(失踪)。
SS-181 POMPANO 北鲳鲹 1943.9.3在日本本州以东海域沉没(失踪)。
SS-191 SCULPIN 大头鱼 1943.11.19在卡罗林群岛特鲁克海域被日本驱逐舰"山云"号击沉。
SS-193 SWORDFISH 旗鱼 1945.1.12在日本九州以南海域沉没(失踪)。
SS-195 SEALION 海狮 1941.12.10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卡维特附近海域被日本飞机击沉。
SS-197 SEAWOLF 海狼 1944.10.3在摩罗泰岛海域被美国护航驱逐舰"罗威尔"号(DE-403)击沉。
SS-201 TRITON 海神 1943.3.15在海军上将群岛以北海域被日本水面舰艇击沉。
SS-202 TROUT 鳟鱼 1944.2.29在硫球群岛冲绳东南海域被日本驱逐舰"朝雾"号击沉。
SS-207 GRAMPUS 五岛鲸 1943.3.5在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岛海域被日本驱逐舰"峰云"和"村雨"号击沉。
SS-208 GRAYBACK 灰鲸 1944.2.26在中国东海海域被日本飞机炸沉。
SS-209 GRAYLING 茴鱼 1943.9.9在菲律宾吕宋岛以西海域被日本武装货船"HOKUAN MARU"号击沉。
SS-210 GRENADIER 长尾鳕 1943.4.22在槟城附近海域被日本飞机炸沉。
SS-211 GUDGEON 白杨鱼 1944.4.18在马利安纳群岛附近海域沉没(失踪)。
SS-215 GROWLER 黑鲈 1944.11.8在南中国海被日本水面舰艇击沉。
SS-216 GRUNION 银鱼 1942.7.30在阿留申群岛基斯卡岛附近海域被日本潜艇"伊-25"号击沉。
SS-218 ALBACORE 大青花鱼 1944.11.7在日本北海道以北海域因触发日本布放的水雷而沉没。
SS-219 AMBERJACK 琥珀鱼 1943.2.16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海域被日本鱼雷艇"比与鸟"号和驱潜艇"18"号共同击沉。
SS-223 BONEFISH 北梭鱼 1945.6.19在日本本州富山湾附近被日本水面舰艇击沉。
SS-226 CORVINA 石首鱼 1943.11.16在卡罗林群岛特鲁克西南海域被日本潜艇"伊-176"号击沉。
SS-227 DARTER 海鲫 1944.10.24在巴拉望海域搁浅,避免被捕获而摧毁。
SS-233 HERRING 青鱼 1944.6.1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被日本海岸炮火击沉。
SS-237 TRIGGER 鳞魨 1945.3.28在硫球群岛西南群岛被日本飞机与水面舰艇击沉。
SS-238 WAHOO 坚头鲣 1943.10.11在日本宗谷海峡被日本飞机/驱潜快艇"15"号与"43"号共同击沉。
SS-248 DORADO 鲯鳅 1943.10.12在加勒比海因误以为敌潜艇被美国海岸巡逻机击沉。
SS-250 FLIER 日鲈 1944.8.13在菲律宾拉巴拉克海峡在水面状态航行时触发水雷而沉没。
SS-257 HARDER 鲻鱼 1944.8.24在泰国卡漫角附近海域被泰国驱逐舰"PRA RUANG"号击沉。
SS-273 ROBALO 刺盖鱼 1944.7.26在巴拉望海域可能触发日本水雷或艇内爆炸沉没。
SS-275 RUNNER 鲹鱼 1943.6.26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沉没(失踪)。
SS-277 SCAMP (恶汉) 1944.11.11在日本东京湾被日本巡逻艇击沉。
SS-278 SCORPION (天蝎) 1944.3.6在西太平洋海沉没(失踪)。
SS-279 SNOOK (军曹鱼) 1945.4在冲绳海域失踪,有可能是日本潜艇击沉。
SS-284 TULLIBEE (图里比) 1944.3.26在卡罗林群岛帕劳以北向3,000码外的日本护航船队发射2枚鱼雷,之后发生意外,两分钟后发生大爆炸,艇上唯一的生还者C.W.凯肯德尔,事后他推测其中一枚鱼雷射出后折回击中潜艇。
SS-289 CAPELIN 毛鳞鱼 1943.12在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沉没(失踪)。
SS-290 CISCO 犬口白鲑 1943.9.28在苏禄海被日本飞机/水面舰艇共同击沉。
SS-294 ESCOLAR 王梭鱼 1944.10.17在中国黄海海域触发日本布放的水雷沉没。
SS-306 TANG 刺尾鱼 (唐格)1944.10.24在中国台湾附近海域被自己发射后折回的Mk18鱼雷击中沉没,艇上包括舰长R.H.奥凯恩在内有9名幸存者成为日军的俘虏。
SS-314 SHARK 鲨鱼(2) 1944.10.24在菲律宾吕宋海峡被日本驱逐舰"春风"号击沉。
SS-316 BARBEL 白鱼 1945.2.4在巴拉望海峡西南海域被日本飞机击沉。
SS-332 BULLHEAD 杜父鱼 1945.8.6遭到日本飞机攻击被击沉于巴里海岸以北海域。
SS-361 GOLET (果列特) 1944.6.14在日本本州以北海域被日本水面舰艇击沉。
SS-369 KETE (克特) 1945.3.20在太平洋海沉没(失踪)。
SS-371 LAGARTO (拉葢托) 1945.5.3在暹罗湾被日本布雷舰"初鹰"号击沉。
战列舰:
金刚型:
金刚 1944年11月21日,在被美国“海狮”号潜艇命中3枚鱼雷5小时后沉没
比睿 1942年11月13日在瓜岛海战中被203毫米和127毫米炮击伤,在第二天遭到来自“企业”号的舰载机攻击后,自沉
榛名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击沉坐底,1946年解体
雾岛 1942年11月14日在瓜岛夜战中被“华盛顿”号击中9枚406毫米炮弹和40枚127毫米炮弹,自沉
扶桑型:
扶桑 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军战列舰群击沉
山城 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军战列舰群击沉
伊势型:
伊势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击沉坐底,1947年解体
日向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击沉坐底,1947年解体
长门型:
长门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7月29日,在比基尼核试验中沉没
陆奥 1943年6月8日,在吴港锚地因不明原因爆炸而沉没
大和型:
大和 1945年4月7日,在被美军舰载机命中11枚以上和至少7枚炸弹后沉没在冲绳以北海域
武藏 1944年10月24日,在被命中20枚鱼雷和17枚炸弹后沉没在锡布延海
信浓 1940年5月开始建造,1942年末改装为航母,1944年11月完工,同月被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击沉
航空母舰(含轻航母和护航航母)
凤翔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解体 赤城 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重创,5日由“野分”号击沉
加贺 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重创,5日沉没
苍龙 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重创,5日被“鹦鹉螺”号潜艇鱼雷击中,后因火势无法控制而沉没
飞龙 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重创,5日弃舰后沉没
翔鹤 1944年6月19日,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美国潜艇“棘鳍”号用鱼雷击沉
瑞鹤 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隼鹰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解体
飞鹰 1944年6月20日,在菲律宾海海战中被美国轻航母“贝劳-伍德”号的鱼雷机击沉
大凤 1944年6月19日,在菲律宾海海战中被美国“大青花鱼”号潜艇的鱼雷击中,引起航空燃料蒸汽泄露,后引起大火沉没
信浓 1944年11月29日,在东京湾外海被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击沉
云龙 1944年12月19日,在东海被美国潜艇“红鱼”号击沉
天城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倾覆
葛城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解体
龙骧 1942年8月24日,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中被击沉
瑞凤 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被击沉
祥凤 1942年5月7日,在珊瑚海海战中被“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击沉
龙凤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解体
千岁 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被美国“埃塞克斯”和“约克城”(CV-10)号的舰载机击沉
千代田 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击伤,后被美国驱逐舰和巡洋舰击沉
大鹰 1944年8月18日,在东所罗门海域被美国潜艇“红石鱼”号击沉
云鹰 1944年9月17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潜艇“石首鱼”号击沉
冲鹰 1944年12月4日,在八丈岛海域被美国潜艇“东方旗鱼”号击沉
神鹰 1944年1月17日,在黄海被美国潜艇“锹鱼”号击沉
海鹰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英国“不倦”、“可畏”和“胜利”号的舰载机击沉,战后解体
巡洋舰(含轻巡洋舰)
古鹰型
古鹰 1942年10月12日,在萨沃岛夜战中被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
加古 1942年8月10日,被美国潜艇“S-44”号击沉
青叶型
青叶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击沉
衣笠 1942年11月14日,在瓜岛海域被美国“企业”号的舰载机击沉
妙高型
妙高 幸存到战后,1946年7月8日,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军凿沉
那智 1944年11月5日,在马尼拉湾被美国舰载鱼雷机击沉
足柄 1945年6月8日,在苏门答腊海域被英国潜艇“锋利”号击沉
羽黑 1945年5月16日,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国驱逐舰“索马利兹”、“维纳斯”、“维鲁拉姆”、“维极兰特”、“维拉哥”号击沉
高雄型
高雄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10月29日,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军凿沉
爱宕 1944年10月23日,在巴拉望岛海域被美国潜艇“海鲫”号击沉
摩耶 1944年10月23日,在巴拉望岛海域被美国潜艇“鲦鱼”号击沉
鸟海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最上型
最上 1944年10月24日,在苏里高海峡之战中被击沉
三隈 1942年6月7日,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铃谷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熊野 1944年11月25日,在科隆湾(吕宋岛)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利根型
利根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被击沉
筑摩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重伤,被“野分”号用鱼雷击沉
天龙型
天龙 1942年12月18日,在新几内亚以北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击沉
龙田 1944年3月13日,在八丈岛海域被美国潜艇“玉筋鱼”号击沉
球磨型
球磨 1944年1月11日,在马六甲海峡被英国潜艇“驷马车”号击沉
多磨 1944年10月25日,在恩加诺角海战中被美国潜艇“加劳”号和美国舰载机击沉
北上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7月解体
大井 1944年7月19日,在马尼拉湾被美国潜艇“三叶尾鱼”号击沉
木曾 1944年11月14日,在马尼拉湾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长良型
长良 1944年8月7日,在九州岛以西被美国潜艇“鸣鱼”号击沉
五十铃 1945年4月7日,在Sumbawa被美国潜艇“牛鼻鲼”号击沉
名取 1944年8月18日,在萨马岛东被美国潜艇“鲂鱼”号击沉
由良 1942年10月25日,在所罗门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伤,后自沉
鬼怒 1944年10月26日,在苏禄海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阿武隈 1944年10月26日,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国舰载机和驱逐舰击沉
川内型
川内 1943年11月2日,在布干维尔海战中被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
神通 1943年7月12日,在科隆班加拉岛(新几内亚)夜战中被美国巡洋舰击沉
那坷 1944年2月17日,在美军空袭特鲁克时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夕张型
夕张 1944年4月27日,在帕劳群岛被美国潜艇“大翻车鱼”号击沉
阿贺野型
阿贺野 1944年2月16日,在特鲁克岛海域被美国潜艇“鳐鱼”号击沉
能代 1944年10月26日,在锡布延海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矢矧 1945年4月7日,在冲绳以北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酒匂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7月1日,在比基尼岛核试验中沉没
大淀型
大淀 1945年7月28日,在美军空袭吴港时沉没
驱逐舰(含二等驱逐舰)
峰风型
峰风 1944年2月10日,在台湾海域被美国潜艇“鲱鱼”号击沉
泽风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5年9月15日解体
冲风 1943年1月10日,在日本近海被美国潜艇“鳞鲀”号击沉
岛风 1940年改为第一号哨戒艇。1943年1月13日,在卡比延被美国潜艇“鹤鱼”号击沉
滩风 1940年改为第二号哨戒艇。1945年7月25日,在爪哇海被英国潜艇“倔强”号击沉
羽风 1943年1月23日,在卡比延被美国潜艇“鹤鱼”号击沉
汐风 幸存到战争结束,后解体
秋风 1944年11月3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潜艇“青花鱼”号击沉
夕风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8月14日,作为赔偿舰交付英国,在新加坡解体
太刀风 1944年2月17日,在美军空袭特鲁克时被击沉
野风 1945年2月20日,在南中国海被美国潜艇“海鳊”号击沉
波风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10月3日,作为赔偿舰交付中国,改名“沈阳”
沼风 1943年12月18日,在冲绳以南被美国潜艇“灰鲸”号击沉
神风型
神风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6年6月7日在御前崎角触礁,后解体
朝风 1944年8月24日,在林加延湾被美国潜艇“坐头鲸”号击沉
春风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5年底解体
松风 1944年6月9日,在父岛海域被美国潜艇“剑鱼”号击沉
旗风 1945年1月15日,在高雄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追风 1944年2月18日,在美军空袭特鲁克时被击沉
疾风 1941年12月11日,在进攻威克岛时被岸炮击沉
朝凪 1944年5月22日,在父岛海域被美国潜艇“鳌绿鳕”号击沉
夕凪 1944年8月25日,在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潜艇“大魣鱼”号击沉
睦月型
睦月 1942年8月25日,在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如月 1941年12月11日,在进攻威克岛时,深水炸弹被引爆而沉没
弥生 1943年9月11日,在新几内亚被英美陆基飞机击沉
卯月 1944年12月12日,在奥尔摩克湾被美国鱼雷艇击沉
皋月 1944年9月21日,在马尼拉湾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水无月 1944年6月6日,在塔威塔威锚地附近被美国潜艇“鲻鱼”号击沉
文月 1944年2月18日,在美军空袭特鲁克时被击沉
长月 1943年7月6日,在库拉湾夜战中触礁沉没
菊月 1943年5月5日,在图拉吉岛进攻中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三日月 1943年7月28日,在格罗斯特角海域被美国陆军飞机击沉
望月 1943年10月24日,在拉包尔西南被美国“卡塔林那”水上飞机击沉
夕月 1944年12月13日,在宿务奥尔摩克湾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吹雪型
吹雪 1942年10月11日,在埃思帕恩斯角夜战中沉没
白雪 1943年3月3日,在俾斯麦海被陆基飞机击沉
初雪 1943年7月17日,在布干维尔岛输送物资中被美国海军飞机击沉
深雪 1934年6月29日,与驱逐舰“电”号相撞沉没
丛云 1942年10月12日,在新乔治亚岛被美国飞机击沉
东云 1941年12月17日,在婆罗洲进攻作战中触雷沉没
薄云 1944年7月7日,在择捉岛海域被美国潜艇“鳐鱼”号击沉
白云 1944年3月16日,在北海道海域被美国潜艇“南欧鲭鱼”号击沉
矶波 1943年4月9日,在博顿水道被美国潜艇“南欧鲭鱼”号击沉
浦波 1944年10月26日,在马尼拉湾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绫波 1942年11月15日,在瓜岛夜战中被美国舰炮击沉
敷波 1944年9月12日,在海南岛以东被美国潜艇“黑鲈”号击沉
朝雾 1942年8月28日,在所罗门海域被美国飞机击沉
夕雾 1943年11月25日,在圣乔治角海战中被美国驱逐舰击沉
天雾 1944年4月23日,在望加锡海峡触雷沉没
狭雾 1942年12月24日,在进攻库钦作战中,被荷兰潜艇K-16击沉
胧 1942年12月17日,在基斯卡岛以北被美国陆军飞机击沉
曙 1944年11月13日,在美军空袭马尼拉湾时被击沉
涟 1944年1月14日,在亚普岛海域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击沉
潮 幸存到战争结束。1945年底解体
晓 1942年11月12日,在瓜岛夜战中被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击沉
响幸存到战争结束。1947年7月5日,作为赔偿舰交付苏联,改名Pitky,1962年解体
雷 1944年4月13日,在关岛附近海域被美国潜艇“鲻鱼”号击沉
电 1944年5月14日,在苏拉威西海被美国潜艇“北梭鱼”号击沉
初春型
初春 1944年11月13日,在美军空袭马尼拉湾时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子日 1942年7月5日,在阿留申群岛被美国潜艇“海神”号击沉
若叶 1944年10月24日,在苏禄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初霜 1945年7月30日,在宫泽湾触雷沉没
有明 1943年7月28日,在格罗斯特角被美国陆军飞机击沉
夕暮 1943年7月16日,在拉包尔附近被美国飞机击沉
白露型
白露 1944年6月15日,在棉兰老岛海域与给油船“清洋丸”相撞而沉没
时雨 1945年1月24日,在马来半岛东岸被美国潜艇“黑鳍白鱼”号击沉
村雨 1943年3月5日,在布拉吉特海峡夜战中被击沉
夕立 1942年11月13日,在瓜岛夜战中被击沉
春雨 1944年6月8日,在马洛库瓦里被美军飞机击沉
五月雨 1944年8月26日,在帕劳群岛被美国潜艇“黄貂鱼”号击沉
海风 1944年2月1日,在特鲁克群岛北部海域被美国潜艇“鹤鱼”号击沉
山风 1942年6月23日,在房总半岛被美国潜艇“鹦鹉螺”号击沉]
江风 1943年8月6日,在维拉湾海战中被击沉
凉风 1944年1月25日,在?/ca
二战时期日本重型航母共有几艘
1.二战舰船 日本航母
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
——赤城号(Akagi)
【建造简史】
赤城号航母旗鱼舰载机,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20年12月6日开工,1922年2月5日暂停,1923年受华盛顿条约旗鱼舰载机的限制,改建为航母,从战列舰改为航母时,主舰体基本不动。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有双层机库。除了主飞行甲板外,艏部有短距飞行甲板直通机库,但后来证实短距飞行甲板基本没用。完工时安装了巡洋舰上的火炮,而且没有岛式上层建筑,锅炉的废气从右舷排除,安装了角度向下的烟囱。
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在日本海军服役的前五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安装了一个右舷的岛式上层建筑。1935年10月到1938年8月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了改装。取消了艏部飞行甲板,机库向前延伸,主飞行甲板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用左舷的岛式上层建筑替代了原先的较小的右舷岛式上层建筑,还对舰炮进行了重新调整改进。改装后满载排水量41300吨,动力为蒸气轮机,19台锅炉,4轴,133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武备为6座单管203毫米主炮,6座双管120毫米副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72架(最多可载91架)。
【作战履历】
1942年6月5日夜,大和号战列舰安祥地的沉浸在中途岛西北300海里的海面上。作战室中,平时一向头脑冷静指挥果断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此时却犹豫不决了,因为在他手中的一纸电文是那样的沉重,“赤城号中两颗炸弹,丧失战斗力,请定夺”,他完全明白南云在何种情况下会发出这种电文,但在作出这必然的决定前还是不禁回想连篇。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航空战队的旗舰,她也是日本航母的皇后。作为“八·八舰队计划”(8艘战列舰和8战列巡洋舰)的一部分,赤城号的原始设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于1920年12月开始制造。1923年11月在其完成前由于受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日本需要停止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完成前即被改成航空母舰。
1927年3月赤城号服役之初,飞行甲板为上中下三段。下层甲板的前部供大型舰载机起飞,中层甲板供轻型舰载机起飞,上层甲板供飞机降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多载飞机。估计飞机在中层甲板起飞时就想现在的动画片中的宇宙飞船一样,在狭窄的通道中加速,而后冲入太空。不久在赤城号的使用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这种设计并不实用,且交通管理较复杂。于是,赤城号于1935年进行了改装,三段飞行甲板联到了一起,前端由两组圆柱形支柱,并且在飞行甲板左侧增加了岛式上层建筑,以便于观察。
山本五十六曾任赤城号舰长。山本以其敏锐的眼光意识到了这种没有巨炮的战舰对海战将产生的本质影响。尽管这种思想在海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确实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赤城号之中。
9·18事变的次年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沪抗战中,山本曾率领赤城、加贺号轰炸上海。1937年7·7事变爆发,赤城在长江流域、华南、支那、海南更是大开杀戒。
作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重型航母,赤城号上有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1940年,日美局势日趋紧张,美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年初,山本制定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为此各航空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山本的政策是训练中的伤亡与实战中的伤亡同样对待。致使赤城号以及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轰炸的命中率可达到80%。1941年12月,赤城号作为旗舰参与偷袭珍珠港。山本的思路在珍珠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山本的地位在帝国海军中达到了入日中天的程度。
开战6月内,由赤城号领导的第一航空舰队横扫太平洋和印度洋,但山本如何也想象不出赤城号在中途岛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知道他必须作出什么决定。天皇的照片转移出来后,执行护卫任务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在水面上挣扎的巨型战舰赤城号带着没有起飞的舰载机很快消失在其惊动了的这片海洋之中。舰上幸存的舰员被派往了太平洋的前哨基地。
【性能诸元】
1923年11月19日动工改建、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26900吨(对外公布)实际30000吨
武备:双联200毫米炮2座,单管200毫米
总长:261.2米
动力:蒸汽轮机8台,主锅炉19座,炮6座,双联120毫米炮6座131200马力,4桨(210转/分)
宽:29米
型深:15.3米航速:31节
吃水:8.07米续航力:8200海里/16节
飞行甲板:上层长190.2米,宽30.5米舰员:1630名
载机:60架
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加贺号
——加贺号(Kaga)
【建造简史】
加贺号航母,由川畸船厂(kawasaki)建造。1920年7月19日开工,1921年11月17日下水,1922年暂停,原计划是作为快速战列舰,后因华盛顿海军条约而改为航母。1923年后重新开工并改造为航母,1928年3月21日服役,但没有马上投入使用。服役早期作为岛式上层建筑试验舰。1934至1935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之后排水量为42,541吨,8台锅炉蒸气轮机,127,400马力,最高航速28节,武备为10座单管20毫米单用炮,8座双联127毫米两用炮,22座25毫米高射炮,舰员编制人数2016人,载机81架(最多可达90架)。
【战争历程】
加贺号是日本最初的重型航空母舰之一,她与赤诚号的起源很类似,原始设计是战列舰。加贺号服役之后,与赤城号一同编为第一航空战队,此后两舰一般共同执行任务,两舰的命运也很类似。
加贺号是侵华海军的主力。1932年第一次淞沪会战中,加贺号和赤城号一起完成了轰炸和制空任务。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号的数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配备的舰载机为90舰战和89舰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配合陆军更加疯狂地袭击中国大陆,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1932年8月15日,加贺号约30架舰载机企图空袭中国空军学校-笕桥机场。被中国21架飞机拦截,结果日机被击落13架,这是加贺号在中国最惨的一次失败。随后,加贺号一直活动在中国海域,轰炸的目标也扩展到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市区。1939年后,加贺号返回太平洋海域。
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作为六艘航母之一参与偷袭珍珠港。随后,1942年1月,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日协助占领荷属东印度,空袭爪哇南岸芝拉扎港。而后,加贺号回本土修理,没有参与4月在印度洋对英海军的作战。
1942年6月,第一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参与中途岛战役,全部战沉。加贺号于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性能诸元】
加贺KAGA 1923年12月13日改建动工1928年3月31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26900吨(对外)实际30000吨
武备双联200毫米炮2座,单管200毫米炮6座,双联120毫米炮6座,双联13.2毫米机枪4挺,双联7.7毫米机枪2挺
总长238.5米
宽29.6米
型深15.45米
动力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12座,91000马力,4桨(210转/分)
吃水7.93米
飞行甲板上层长171.2米,宽30.5米
航速27.5节
载机60架
舰员1630名
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大凤号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以东洋面即将破晓。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机动部队在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领下,分成甲、乙
、丙3支部队,各以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环形队形,正由西南向东北方开进。小泽企图发挥舰载机战斗活动半径较大的优势,利用关岛基地,对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指挥的美第58特混舰队实施“穿梭轰炸”(舰载机依托航母和岸上基地进行的一种往复轰炸,即舰载机突击目标后,飞往附近的岸上航空基地,补充燃料、弹药后,在返回的途中对目标再次进行攻击),以遏制美军向马里亚纳群岛发动新攻势。
小泽伫立在旗舰“大风号”舰桥上,下令各波攻击机群相继起飞,去攻击30O海里外的美特混舰队。8时10分,旗舰了望哨突然一声尖叫,他看见一架飞机朝海面直扑下来,海面上竟有3道鱼雷航迹,在驰向“大凤"号。原来,飞行兵曹小松关呼雄发现了雷迹,鱼雷为美国潜艇发射,为保护旗舰免遭攻击,他采取自杀性撞击行动,撞毁了一条鱼雷。“大凤”号紧急规避,但来不及了,还是命中一雷。“大凤”号不愧是一艘重装甲防护的航空母舰,挨雷后似乎安然无恙,一时并未显出什么异样。于是小泽命令护航舰只加强反潜警戒,战斗仍按原计划进行。然而事出意外,鱼雷爆炸后损坏了一部升降机,结果把那里的通风口堵住了,而航空汽油罐受损后汽油蒸气不断外泄,这些气体由少而多,大量聚集,结果在14时32分被引爆。烈火浓烟从机库喷出,很快蔓延到弹药库。“大凤”号的腹部,随之发生一连串大爆炸,舰体迅即倾斜。18时28分,在中雷10小时之后,这艘服役才一个月的新型航空母舰,就葬身在塞班岛以西洋面的万丈深渊。
建造原委及概貌
本世纪30年代,世界各海军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掀起高潮,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从1939年起,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造舰计划。计划规定,着手建造新型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分析,在兵力对比上日本海军弱于美国海军,要想取胜,就只好借助自身训练有素、特别擅长夜战和近战的特点,迫近美舰队打肉搏战。这样就得冒受到打击的危险,接近敌舰,故须加强防护能力,加强航空母舰的装甲防护。“大凤”号就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建造的一艘“不逊于美英航母的具有现代形态”的航空母舰。
“大凤”号排水量34000余吨,水线长253米,水线宽27.7米及吃水9.7米,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蒸汽涡轮机,4轴,功率160000马力,航速33节。为了改变其飞行甲板的脆弱状况,日本海军煞费苦心,不惜减少舰载机的数量(为63架,比“翔鹤”号少21架),来提高飞行甲板的防护能力,加强其不沉性。在日海军的航母建造之上,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
舰桥与烟囱一体化
“大凤”号飞行甲板低,烟囱采取何种样式,一开始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从前,日本航空母舰的烟囱由舰舷向测方伸出,并向下弯曲,效果倒也不错。不足之处是,一旦遭受损伤,舰体倾斜时,对舰十分不利。“大凤”号飞行甲板位置低,安装烟囱的甲板位置也低。在如此低的甲板上,若依然是过去的那种弯曲状大烟囱,对舰体的稳性就更加不利。因此,决定放弃横斜弯曲状处囱,而采取直立式烟囱。但是,这一点在技术证论会上遇到了麻烦。日海军一贯重视夜战,航母也不例外,兵舰载机要适应夜战的需要,政要尽可能减少飞行甲板上的突出物,而在立式烟囱是一个明显的障碍物。此外,这种烟囱的徘烟也影响飞机的起降活动。改装成直立大烟囱一事虽受到强烈反对,最后还是保持航母稳性的幸见占了上风,结果直立式烟囱定了下来,并使其与舰桥一体化。
“大风”号的舰桥不是设置在飞行甲板航测线以外,而是偏内侧一点,在右舷测中部稍靠前的地方,以利保持稳性。为保证排出的浓烟不致对后部飞行甲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设计研究部门制作了一个百分之一的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证明,在舰桥、烟囱一体化后,沙囱需从其垂直面向外倾斜26”,高出飞行甲板17米。这样,烟囱排出的浓烟才不会影响后部飞行甲板上的作业。“大凤”号舰桥内部的配置情况,从飞行甲板平面起向上依次是,飞行甲板平面上有方位测定室,飞行员待机室,气象室旗鱼舰载机;下部舰桥甲板平面上有司令官、参谋长、舰长和航海长休息室,方位测定室,报务室旗鱼舰载机;上都舰桥甲板上有操舵室,第一防御指挥所,作战室兼海图室,方位测定室,报务室;罗经舰桥甲板平面上有传今所,探照灯指挥所,舰载机起降指挥所;防空指挥所设置在最上部的甲板上。
封闭式舰首与前甲板
在日本海军中,“大凤”号率先采用了能够抗风暴的全封闭式舰首。舰首外板一直延伸到飞行甲板前端和侧面,从而提高了航母的适航性、耐波性,增加了飞行甲板的长度和最前部飞行甲板的强度。
“大凤”号舰首的外舷呈明显的外倾状,并与飞行甲板的侧面、前端相连接。通常在首甲板上的锚甲板设在舰内部,抛锚、起锚设备也置放在舰内,舰首外舷两例也看不到起锚用的喇叭口,水线以下的舰首是球界形状的。舰首部的舱室内有:仓库、作业场、抛锚机室等。
飞行甲板及机库
“大风”号是日本海军中第一艘飞行甲板装防护装甲的航空母舰。既要有防护装甲又要保证其稳性,这是个很难两全的难题。日本海军经过论证后,毅然决定采取直接加强飞行甲板的措施。这样就可以改变飞行甲板的脆弱性,以利打近战,深入到敌舰载机作战半径内突击敌舰船。“大凤”号飞行甲板长257.5米,前端宽18米,中部宽30米,后端宽27米。升降机前后各一部(每部重100吨),两部升降机之间装有防护装甲(长150米,宽20米)。这部分防护装甲由一层20毫米厚和一层75毫米厚的甲板上下叠加而成,表面敦以乳胶(以前是木质的),可以经受得住500公斤炸弹的俯冲攻击。飞行甲板上装有舰载机着舰用阻拦装置(每部阻拦装置最多有4条阻拦横索,4部阻拦装置共有14条阻拦横京),最大制动距离40米,最大制动速度每秒30米(飞机最大重量4000公斤),采用油压制动方式。复原动力为压缩空气,复原时间9秒。
机库分上下二层;上层宽18米,下层党广米.各有4个隔舱。上层机库的舱顶板厚10毫米。飞行申权与机库顶板之间有0.7米的空间,以防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危及上层机库。然而,“大风”号突如其来的巨爆,原由正是在机库内。机库内充满轻质油气体,被点燃、引爆后,顷刻间烈火便将“大凤”号吞噬。舰上的75架飞机(零式战斗机27架,九九式、慧星式轰炸机27架,天山式攻击机18架和侦察机3架)有的转移到其它航母,有的在舰上化为灰烬。
主要防空武备
航母用来自卫的武器是舰载战斗机和高射炮。“大凤”号主要装备九八式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和九六式3联装25毫米机关炮2种。前者有6座(12门),两舷配置,各3座。其最大射程14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射速15发/分,最大仰南十90o—-10“,俯仰速度16o/分,旋回速度10.6”/分,半自动装填。该炮的射击指挥仪为九四式,两舷各装一部。而后者有17座,左舷8座,右舷7座,舰尾2座;其射击指挥仪8部,分别装置在两舷和舰尾。此外,在舰桥、上层建筑后部和信号桅上装有对空雷达。飞行甲板和舰桥侧方装设了探照灯。
舰尾部分
“大凤”号舱尾干舷较高,舰尾飞行国板下面是小艇置放处,因干般高未另设小艇置放甲板。舵有2副,前后配置,均是半平衡舵。此外,为加强防空火力,竣工时在规尾装了3联装25毫米炮2座。
1941年7月10日动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武备:双联100毫米炮6座,三联25毫米,炮22座
总长:260米
宽:27.7米
动力: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4桨(300转/分),160000马力
型深:22.1米
吃水:9.67米
航速33.3节
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载机:战斗机19架(含预备机1架)攻击机36架,侦察机6架
舰员:1649名
日本海军中型舰队航空母舰 :苍龙号
【建造简史】
“苍龙”号航母,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母,有双层机库和全通飞行甲板,右舷岛式上层建筑,并采取巡洋舰的主机以便获取较高航速。日本海军以后建造的大型航母都是参考该航母设计。满载排水量198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2000马力,最高航速34.5节,编制舰员1100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28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3架(最多可达71架)。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飞龙”号航母,由Yokosuka海军船厂建造,1936年7月8日开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是苍龙号的改进型,和苍龙号比,进一步加强了舰体结构强度,提高了舰艏,改进了装甲,最大的改变是岛式上层建筑改到了左舷。满载排水量21900吨,蒸气轮机,8台锅炉,4轴,153000马力,最大航速34.3节,舰员编制1101人,武备为6座双联127毫米炮,31门25毫米高射炮,载机64架(最多可达73架)
中弹后开始起火燃烧的飞龙,注意前升降机的巨大弹洞
【战争历程】
苍龙号和飞龙号属同一级别中型攻击航母,都是日本海军的第二批航空母舰。苍龙和飞龙的原始设计是所谓的“航空巡洋舰”,目的是不受1930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但设计之中发现:既多载飞机、又装载大炮是行不通也是不必要的。而后苍龙和飞龙设计成为专职航母。借鉴赤城号和加贺号的设计经验,苍龙号和飞龙号在排水量约为前者一半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与前者相近的性能,但装甲较弱。
苍龙号1934年11月开工,1937年12月服役。次年,苍龙号在中国海域游弋,其舰载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协助陆基空军侵华行动。飞龙号1936年7月开工,1939年7月服役。飞龙号比苍龙号稍长一些,其舰桥也不同于苍龙号,设在飞行甲板的左侧。服役后飞龙号与苍龙号编为第二航空战队,由山口多闻少将指挥。
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中原本没有两龙,在山口多闻的力谏下,苍龙号和飞龙号作为6艘攻击航母的组成部分参与攻击。并且由于续航能力强,在返航途中,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和飞龙号又奉命增援威克岛。1942年初,第二航空战队南下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实施登陆前的空袭。1月24-25日,空袭安汶港;2月4日第二航空战队的飞行队从岸上基地起飞,对由荷兰多尔曼少将率领的英美荷澳四国舰队进行空袭。2月15日,第二航空战队与完成拉包尔空袭的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号和加贺号)汇合。2月19日,一、二航空战队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协助战领荷属东印度,空袭了爪哇南岸芝拉扎港。
1942年4月,第一、二航空战队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号和瑞鹤号)以及护卫舰群汇合对印度洋英海军进行扫荡,除加贺号外的其它袭击珍珠港的5艘航母均在其中。4月5日,空袭了锡兰湾英太平洋舰队的科伦坡和亭可里兰基地,并在基地之外击沉了躲避不及的英军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和航母竞技神号。
1942年6月,四艘攻击航母(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参与中途岛战役,全部战沉。第二航空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拒绝离舰,随飞龙号一起沉没。四舰中飞龙号最后受到攻击,之前其舰载机重创了美航母约克城号,后者最后被日潜艇击沉。
【性能诸元】
苍龙Soryu 1934年11月20日动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竣工
飞龙Hiryu 1936年7月8日动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竣工
苍龙 飞龙
标准排水量15900吨,总长227.35米;
宽21.34米 宽22.04米
型深20.4米 型深20.5米
吃水7.47米 吃水7.84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载机 载机
96式战斗机16架(含预备机4架)96式战斗机16架(含预备机6架)
97式攻击机12架(含预备机3架)97式攻击机12架(含预备机3架)
96式轰炸机36架(含预备机9架)96式轰炸机36架(含预备机9架)
97式侦察机9架 97式侦察机9架
武备 武备
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 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三联25毫米炮7座
双联25毫米炮14座 双联25毫米炮14座
动力 动力
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 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
152000马力,4桨(340转/分) 153000马力,4桨(340转/分)
航速34.5节 航速34.4节
续航力7680海里/18节 续航力7670海里/18节
舰员1100名 舰员1100名
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
——海鹰号(Kaiyo)
三菱长崎(Mitsubishi,Nagasaki)船厂建造。原先是打算建造成运输舰,开工时期不明,1938年12月9日下水,1939年7月完工。1943年11月23日改装为航母。1944年前只是当做训练舰使用,大战后期用作飞机运送。1945年7月24日被英国飞机轰炸,战后解体。
和其他的护航航母类似,机库和飞行甲板相对较小,没有岛式上层建筑、弹射器和阻拦索,用驱逐舰的主机代替了原设计的柴油机。1944年增加了20门25mm防空炮和一些防空火箭发射器。主要用于运输和训练。
排水量13,600吨/17,500吨(满载)
飞行甲板长度492英尺
航速34节
动力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座、25mm44座
雷达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24架
舰员829人
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
——龙骧号(Ryujo)
根据1921年华盛顿海军条约有关10000吨以下的航空母舰
不在限制之内的条款,日本设计了这艘排水量为8000吨的航空母舰。由于尺度有限,设计者费了不少心机。但竣工时,标准排水量还是超出原设计,达到10600吨。服役后不久,发现该舰稳性差,舰首甲板过低,飞行甲板的支撑结构强度不够,被大浪压坏。因此,撤除了2座127毫米炮及其它可撤除的重物,加强舰体结构,提高舰首甲板,以改善适航性。为了增加稳性,不得已追加了500吨的压载,从而对航速有影响。太平洋战争之初,它曾在苏门答腊海域、印度洋进行过契交战。1942年8月24日,在第二次所罗门群岛海战中,被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的飞机命中4颗炸弹,后沉没。
龙骧Ryujo
1929年11月26日动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10600吨
武备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四联25毫米炮6座
总长180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6座,65000马力,双桨(275转/分)
舰宽20.32米
型深20.6米
航速29节
吃水5.56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
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
舰员924名
载机48架(含预备机12架)
日本海军护航航空母舰
——冲鹰号(Chuyo)
这是日本第一型护航航母,由17000吨级的豪华邮轮改装而来
。主要用于训练和飞机运输。经过简单改装。机库较小,增加了相对较短的飞行甲板,没有岛式上建、弹射器或阻拦索。战争期间,日军为弥补反潜护航力量的不足而改装,载机20-30架,航速较低,不能跟随战斗编队出战。
大鹰级一共有三艘,大鹰、云鹰、冲鹰,于三菱公司长崎船厂(Mitsubishi, Nagasaki)建造,战争爆发后分别改装为航母,均在战争期间为美军击沉。
大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40年9月19日下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1年9月15日完工。服役期间只参加了一次战斗部署,其余时间主要是执行训练和运输任务。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海军“红石鱼”号潜艇击沉。
云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10月31日下水,完工后被军队接管,在吴市(Kur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5月31日完工。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在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东南被美“石首鱼”号潜艇击沉。
冲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5月20日下水,在舾装期间被军队接管。在吴市(Kru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11月25日完工。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岛八丈岛以东被美“旗鱼”号潜艇击沉。
大鹰Taiyo 1940年1月6日动工1940年9月19日下水,1941年9月15日改装竣工。
冲鹰Chuyo 1938年5月9日动工1939年5月20日下水,1940年3月23日竣工1942年11月25日改装竣工。
云鹰Unyo 1938年12月14日动工1939年10月31日下水,1940年7月30日竣工1942年5月31日改装竣工。
标准排水量17830吨
武备单管120毫米高炮4座,双联25毫米炮4座(“冲鹰”:双联装127毫米高炮4座,三联装25毫米炮10座;“大鹰”、“云鹰”在1944年间改装后增加单管120毫米炮2座,三联装25毫米炮约4座)
总长180.24米
宽22.5米
型深23.5米
吃水8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4座,25200马力,双桨(140转/分)
飞行甲板长162米,宽23.5米(“冲鹰”:长172米,宽23.7米;改造后的“大鹰”、“云鹰”:长180米,宽23.5米)
航速21节
载机战斗机11架(含预备机2架),攻击机16架(含预备机2架);“冲鹰”载机30架(含预备机4架)
续航力8500海里/节
舰员747名(“冲鹰”约850名)
训练航空母舰:龙凤号
和瑞凤级相似识,是另外一种潜艇母舰的改装。1941年开始改造成航空母舰,1942年11月28日
完成。4月18日,改装中的龙凤还挨了杜力特轰炸队的一颗炸弹。1942年12月改造刚完成,龙凤号就又挨了一条鱼雷。在大战期间主要是作为一艘训练航空母舰。1944年6月菲律宾海海战中龙凤被击伤,1945年3月17日停泊在吴县军港的他再次被炸,这次之后他就没有再回到现役,1946年被解体。
排水量13,360吨/16,700吨
飞行甲板长度707.4英尺
航速26.5节
动力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座、25mm60座、13.2mm28座
雷达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31架
舰员989人
二战期间日本航空母舰到底都有怎样的悲惨下场
二战日本海军航空母舰
赤城号(Akagi)满载排水量41300吨,标准排水量 33,000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军舰载机击中,由驱逐舰舞风号、荻风号、野风号和岚风号各自发射了一条鱼雷后沉没。
加贺号(Kaga)满载排水量为42,541吨,标准排水量35,000吨,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上午10点20分被美国舰载机击中四枚炸弹并立即起火,在海面上燃烧了九个多小时后沉没,814名舰上人员阵亡。
苍龙号(Soryu)满载排水量19800吨,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岛西北海域被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沉。
飞龙号(Hiryu)满载排水量21900吨,标准排水量 16,000吨,中途岛海战中飞龙号最后受到攻击,之前其舰载机重创了美航母约克城号,随后被美军舰载机击中,第二航空队司令山口多闻少将拒绝离舰,随飞龙号一起沉没。
翔鹤号(Sho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吨,1944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空战中,翔鹤号被美潜艇棘鳍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随后燃油爆炸沉没。
瑞鹤号(Zui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吨,1944年10月,在菲律宾战役的恩加尼奥角海战中,瑞鹤号作为诱饵被美第3舰队击沉。
隼鹰号(Junyo)标准排水量 26,949吨,1944年6月隼鹰号编入第1机动舰队第2航空战队参加马里亚纳大海战,,“隼鹰”号重创返回日本大修,也因而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而幸存到战后,1947年被解体。
飞鹰号(Hiyo)标准排水量 26,120吨,1944年6月飞鹰号编入第1机动舰队第2航空战队参加马里亚纳大海战,20日下午“飞鹰”号被击沉。
大凤号(Taiho)排水量35,000吨/37,720吨 ,1944年6月19日,被美军潜艇“大青花鱼”号鱼雷击中,14时32分被引爆,18时28分,在中雷10小时之后,在塞班岛以西沉没。
信浓号(Shinano)标准排水量59,900吨,满载排水量73040吨,1944年11月29日,信浓号在濑户内海进行试车时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击中四枚鱼雷后沉没。
云龙号(Unryu)排水量22,400吨/22,800吨 ,1944年12月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鲑鱼号潜艇用鱼雷击沉,舰上官兵1240人全部阵亡。
天城号,排水量22,400吨/22,800吨 ,1945年3月19日于吴县军港遭到空袭,被命中一枚炸弹。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弹而翻覆搁浅在港内。1946年12月被解体。
“葛城”号,排水量22,400吨/22,800吨 ,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袭中,“葛城”号先后被直接命中4弹,丧失了机动能力。战后经修复,充当了人员输送舰,接运缴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残兵败将,1947年被解体。
凤翔号(Hosho)排水量7,470吨/10,000吨 ,1945年在吴县军港被攻击但幸免于难,战后用来运送日本海外侨民和战俘,1946年9月被解体。
龙骧号(Ryujo)标准排水量13,650吨,1942年8月24日在瓜岛战斗中命中鱼雷和炸弹沉没。
龙凤号(Ryuho)排水量13,360吨/16,700吨,1944年6月菲律宾海海战中龙凤被击伤,1945年3月17日停泊在吴县军港的他再次被炸,这次之后就没有再回到现役,1946年被解体。
瑞凤号(Zuiho)排水量14,200吨,1944年10月25日莱特湾战斗中作为小泽舰队的一员充当诱饵,被多枚炸弹命中沉没。
翔凤号(Shoho)排水量14,200吨,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海战中,翔凤号在从列克星敦号和约克敦号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及鱼雷轰炸机的饱和攻击下,被命中13枚炸弹和鱼雷而沉没。
千岁号(Citose)满载排水量15,300吨,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海战中作为小泽舰队的一员充当诱饵,遭到轰炸沉没。
千代田号(Ciyoda)满载排水量15,300吨,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海战中作为小泽舰队的一员充当诱饵,遭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击,沉没。
神鹰号(Shinyo)标准排水量17,500吨,满载排水量20,586吨,1944年11月17日在中国黄海济州岛以西被美国锹鱼号潜艇击沉。
海鹰号(Kaiyo)标准排水量13,600吨,满载排水量17,500吨,1945年7月24日被英国飞机轰炸,战后解体。
冲鹰号(Chuyo)标准排水量20,000吨 ,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岛八丈岛以东被美“旗鱼”号潜艇击沉。
大鹰号 标准排水量20,000吨,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海军“红石鱼”号潜艇击沉。
云鹰号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东南被美“石首鱼”号潜艇击沉。
另外在建的三艘云龙级(笠置、阿苏、生驹)被暂停建造,战后分别解体。
现在军舰中除了航母是不是巡航舰排水量最大
可以这么说,你说的巡航舰就是现在的巡洋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以舰载飞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舰载飞机编队的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它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也是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驾“冠蒂斯”双翼机首次从前甲板铺有25米木制跑道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翌年1月8日,伊利又驾同一飞机在后甲板铺有36米跑道和22根阻拦索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首次降落成功。1912年和1917年,英国的萨姆逊中尉和邓宁中校又分别驾机从行驶的军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这些勇敢者的试验,孕育了航空母舰的诞生。
1917年6月,英国将一艘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暴怒”号,它载机20架,但是原巡洋舰中部的建筑未拆除,甲板分别前后两块,飞机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险。1918年英国又将建造中的“卡吉士”号邮船改建为航空母舰,更名为“百眼巨人”。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168米。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可载机20架。
英国于1918年月日月开始建造“赫姆斯”(又译作“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却未能属于它。日本1919年参照“赫姆斯”的方案设计了“凤翔”号航空母舰。并于1922年11月首先建成服役,成为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舰空母舰。而“赫姆斯”于8个月后才建成服役。“凤翔”和“赫姆斯”均载机20余架,都建有直通甲板,舰桥。桅杆,烟囱等突出建筑物都移至飞行甲板右侧,这一布局特点为后来的航母所仿效。此后,美,法,等国也相继建造了航空母舰。
但是,当时各国海军中有许多大人墨守旧观念,把重炮巨舰视为海战制胜的主要力量,而航母只是舰队的辅助力量,主要任务是侦察,航空母舰初建功勋是在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的20架老式“旗鱼”式双翼鱼雷轰炸机从“光荣”号航母上起飞,击沉毁了塔兰托港内的3艘意大利战列舰。在后来的1941年5月追歼击沉德国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的海战中,英军的航母与舰载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战争例充分说明了以战列舰为代表的重炮巨舰在海军中航空兵面前显得多么脆弱,但传统观念很强的英国海军仍未充分认识航空母舰载机的作用,致使英国在此后的太平洋海战中吃了大亏。相反,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日本海军对此却极为重视,专门派人收集研究塔兰托之战的情报。后来的珍珠港事件,实际就是塔兰托之战的重演。
1941年12月7日清晨,从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354架日本飞机袭击了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队。炸沉和重创美国战列舰各4艘,巡洋舰和驱逐舰16艘,炸毁飞机188架,官兵死伤约4500人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外几乎全军覆没,而日军仅损失飞机29架。
1942年5月4日-8日发生的珊瑚海大海战则完全是一场航母对航母,由舰载机决胜负的全新型远距离海战。此战中,美国有2艘航母和122架飞机参加参战,日本有3艘航母和121架飞机参战。结果是美国1艘航母被击沉,另1艘爱伤,损失飞机架;日本1艘航母沉没,2艘受重创,损失飞机85架。而双方的舰队始终未互相见面,也未互射一炮。这一战改变了传统海战的面貌。在此后一系列太平洋海战中,美国在大部分海战中取得了胜利。可以说,美国正是借航母最终取得了太平洋海战的胜利。航空母舰已成为新时代海战的主宰力量。
50年代,英国研制和采用了斜角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器,对航母的发展各国海军中现役航母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性能和攻击能力大幅度提高,排水量越来越大,舰载机数量越来越多,飞机性能越来越好。在80年代后发生的英-阿马岛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和海湾战争中,航空母舰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动力航空母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于1958年2月刊日开工建造,1961年11月25日建成服役的“企业”号。航母采用核动力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续航能力。目前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一般为1.5-2.7毫米万公里,而核动力航母可50倍于此,这极大地增强了远洋作战和连续值勤的能力。继“企业”号之后,美国于70年代后又建造了7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企业”和“尼米兹”的满载排水量均为9万余吨,可载机90架,后者外形稍大,续航能力为前者的2倍。“尼米兹”级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当今最大的军舰。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它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
中世纪帆船时代的巡航舰是现代巡洋舰的起源,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国于1514年下水,1593年改建的“亨利”号战船。巡航舰火炮较少(约50门),但航速较快。它通常不参加舰队的战列线炮战,主要用于侦察,巡逻,护航或对敌商船的作战。
19世纪初船用蒸汽机诞生之后,也引起了巡航舰的革命。但初期的明轮式推进器效率低,难以经受大风浪和炮火,还不能赋予巡洋舰快捷和远洋机动作战的特性。
1884年前后,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螺旋桨推进的轻型巡洋舰“响尾蛇”号。1845年,英国海军曾组织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响尾蛇”号与另一艘动力相当,但用明轮推进的蒸汽轮船“爱里克托”号船尾系上钢缆,船头朝相反方向,同时抽前开,看谁拉得支谁,以鉴别哪种推进器效率高,产生的推力大。比赛结果是“响尾蛇”号巡洋舰把“爱里克托”号轮船拉了过来,证明的螺旋桨推进器在推进优越性。而且螺旋桨安装在水线以下,抗毁性好。
螺旋桨的采用不仅使巡洋舰的特点得以实现,而且使军舰可以安装苯重的装甲而不致太多地影响其机动性。185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装甲巡洋舰“光荣”号它的船身为木制,船舷包有铁皮装甲,以蒸汽机为动力,采用螺旋桨推进,辅以风帆,它在外形上和以往的风帆式战船基本相同,仍使用固定舰炮。
在南北战争期间(1816-1865年),美国建造了最早的装有旋转炮塔式舰炮的装甲巡洋舰“班长”号,在作战中显示了它的特点。这以后,巡洋舰作为一种既可随舰队列阵作战,又可远洋独立作战的机动性战舰,得到了各国海军的肯定,由于军舰动力装置的进步,不仅使巡洋舰获得了更快捷的机动性,而且终于在19世纪80年代彻底摆脱了风帆,具备了与现代巡洋舰相类似的外形。1904年,世界上第一艘装有汽轮机的巡洋舰-英国建造的“紫石英”号下水了,标志着现代巡洋舰的诞生。
现代巡洋舰问世后,在随后发生的日俄战争(1904-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巡洋舰在多次海战里有出色的成绩。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5000-20,000吨,主炮口径在150-280毫米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出现排水量在万吨以上的重型巡洋舰。但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大型炮舰的地位日渐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部分国家已很少建造巡洋舰。50年代后,由于导弹技术,电子技术与核技术的迅速发展,才使巡洋舰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获得了新生,并改变了厚甲重炮的面貌,突出了防空,反潜的作用,其打击水面目标的作用反而退后其次了。
导弹巡洋舰-美国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上加装了“天狮星-1”型导弹发射装置。1955年为两艘“波士顿”级巡洋舰装备防空导弹。但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导弹巡洋舰,因为它们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径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导弹巡洋舰是苏联于1959年开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罗兹尼”号。它的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最大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12500公里,它装备有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身发射装置和3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反潜武器为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座3联鱼雷发射管,火炮驻为2座76毫米双联装全自动平高两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动远射炮。由此可见,导弹巡洋舰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进行舰艇间的炮战,所以它的火炮口径比以前大为减小。
几乎与“格罗兹尼”同时,美国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导弹巡洋舰“莱希”号,它比“格罗兹尼”稍大,导弹也装备得更多一些,满载排水量为8200吨,装备有2座4联装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防空导弹,1座3联装反潜导弹,火炮为2座162毫米舰炮。
这之后,英,法,也建造了自己的导弹巡洋舰,美,苏又发展了多种型号不同用途的导弹巡洋舰。目前,世界上现有的约80艘巡洋舰中,除少数为第三世界国家购买的英,美等国退役的二手货之外,其余均已实现了导弹化。
核动力巡洋舰-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它可连续航行几年,绕地球数周而无需补充燃料。“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
前苏联的“基洛夫”号和“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除美国外其它国家仅有的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达2.8万吨,舰上各种导弹发射装置达250管之多,最多可携带296枚导弹。它们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下水。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能在水中航行攻击敌舰的鱼雷和以鱼雷为武器的快速小艇-鱼雷艇。一般只有几十吨的鱼雷艇可以击沉上千吨,火力强大的装甲舰,这对作为各国海军主力的装甲舰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人们便建造了比鱼雷艇稍大,装有舰炮的舰艇。用它来阻击和追歼鱼雷艇,掩护己方的大舰,并给它也上鱼雷,具有攻击敌方大舰的能力。这种具有“双重性格”舰艇便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鱼雷炮舰,它是驱逐舰的前身,也叫“雷击舰”。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鱼雷炮舰的航速只有约37公里/小时,而当时鱼雷艇的艇速已达40公里/小时以上。这就使鱼雷炮舰难以追歼鱼雷艇。
19世纪90年代,蒸汽动力装置有了新的进步,英国海军根据造船持同盟A?亚罗的建议,建造一种战斗力强,航速快,能有效对付鱼雷艇的军舰。1893年,“哈沃克”和“霍内特”号鱼吉艇驱逐舰下水了,它们排水量240吨,艇速50公里/小时,装有4门舰炮和3座鱼雷发射管,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驱逐舰,也是当时最快的军舰。此后,各国海军纷纷建造驱逐舰,并加大吨位,增强火力,提高续航能力,使其具有更强的作战能力。
20世纪初,装甲舰(即战列舰)的排水量持续增大,而比巡洋舰轻快的驱逐舰承担了原来由巡洋舰所担负的侦察,巡逻,护航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潜艇的大量使用,而鱼雷艇的作用下降,于是驱逐舰更多地用来为舰队,船队进行护航和反潜。这期间驱逐舰的火力,航速,续航能力等性能不断提高,排水量也达到1000吨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续得到加强的驱逐舰,除了执行反潜护航任务之外,还由于海军航空兵的崛起,较多地担负了舰队防空的任务。并且在支援岛岸作战,输送人员及物资,担任基地巡逻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多次参加舰队间的海战,有过杰出表现,因而被称为“海上多面手”。
50年代后,驱逐舰没有象战列舰,巡洋舰那样出现衰落,反而因其具有灵活性和多功能性,而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迅速向导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出现了反潜驱逐舰和防空驱逐舰的分工,驱逐舰的吨位也明显加大,大型驱逐舰排水量达到6000吨以上,相当于轻型巡洋舰。在一些驱逐舰上还配备了反潜直升机。
导弹驱逐舰-世界上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是美国于1953年建造的“米切尔”号驱逐舰,它的排水量为5200吨,装备“鞑靼人”防空导弹。最早装备反舰和反潜导弹的驱逐舰是美国于1958年下水的“孔茨”号导弹驱逐舰。
护卫舰:是以舰炮,导弹,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它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
护卫舰诞生于本世纪初。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舰艇曾多次闯入旅顺口俄国海军基地,对俄国舰艇进行了多次鱼雷,炮火袭击,并布放水雷,用沉船来堵塞港口,限制俄国舰队的行动。起初俄舰队巡逻,警戒港湾的任务由驱逐舰数量少,它本身还承担有其它任务,而改装的民用船战术,技术性能又很差,于是在日俄战争后,俄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专用护卫舰。最初的护卫舰排水量小(400-600吨),火力弱小口径舰炮,抗风浪性差,航速低,只适合在近海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针对英,法等国的海上运输线展开了大规模的潜艇战。各国又建造了能够担负远洋护航反潜任务的护卫舰,新的护卫舰吨位,火力,续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展开了更猛烈的潜艇攻势,并且飞机也日益成为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协,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各国大量建造性能更好的护卫舰,仅英,美,法,德,意5国就建造护卫舰达1800艘之多。护卫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潜,防空,护航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多次参加机动编队海战和两栖登陆作战。这期间的护卫舰满载排水已达800-1300吨,装备76-127毫米舰炮2-3门,高射机关炮8-10门,并装备了鱼雷,水雷,深水雷达,声纳等。
50年代后,护卫舰的发展趋势与驱逐舰相类似,向着大型化,导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有专用的防空,反潜,雷达警戒护卫舰的分工,一些护卫舰上还载有反潜直升机。现代护卫舰与驱逐舰的区分并不明显,只是前者在吨位,火力,续航能力上稍逊于后者,甚至一些国家的大型护卫舰在这些方面还强于某些驱逐舰。目前的护卫舰排水量一般在1500-4000吨,少数达5000吨以上。
潜艇: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亦称潜水艇。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 。 用于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 、经济中心 ;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以及布雷、侦察、运输、援救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分类
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见核潜艇);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潜艇、个半壳潜艇和单壳潜艇。
特点
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但其自卫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对空防御武器;水下通信联络较困难,不易实现双向、及时、远距离的通信;探测设备作用距离较近,观察范围受限,掌握敌方情况比较困难;常规动力潜艇水下航速较低,充电时须处于通气管航行状态,易于暴露。
构成
主要有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设备、救生设备和居住生活设施等。
艇体
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钢制的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内壳与外壳之间是主压载水舱和燃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个半壳潜艇,在耐压艇体两侧设有部分不耐压的外壳作为潜艇的主压载水舱。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保证潜艇有良好的操纵性。耐压艇体内通常分隔成3~8个密封舱室,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各种系统和艇员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艇体中部有耐压的指挥室和非耐压的水上指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等天线的升降装置。
操纵系统
用于实现潜艇下潜上浮,水下均衡,保持和变换航向、深度等。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增加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即从水面潜入水下。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重量减小,储备浮力恢复,即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设有专门的浮力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变化。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艇首(或指挥室围壳处)和尾部各设有一对水平升降舵,用以操纵潜艇变换和保持所需要的潜航深度。艇尾装有螺旋桨和方向舵 , 保证潜艇航行和变换航向。
动力装置
分为常规动力装置和核动力装置。常规动力装置,主要由柴油机、蓄电池和主电动机等构成。柴油机是常规潜艇水面航行的主要动力装置,可使潜艇水面航速达10~15节。主电动机是常规潜艇水下航行的主要动力装置,可使潜艇水下航速达15~20节;还装有经济电机,水下航速2~4节。潜艇水下航行受蓄电池电量的限制,常须浮出水面或在水下一定深度,使用柴油机航行,并带动主电动机为蓄电池充电以补充电量。核动力装置,主要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和蒸汽轮机等构成。核动力潜艇使用的核反应堆大多是轻水型压水反应堆;并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和电动机等备用动力装置及通气管,用于在需要时为核潜艇提供应急动力。利用核能作动力,使潜艇动力发生根本性变革,推进功率达数万千瓦,一次装料可连续运转多年,续航力增大至数十万海里,从而使潜艇可长期在水下航行,极大地提高了隐蔽性。
武器系统
主要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鱼雷、水雷武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等。弹道导弹,是战略导弹潜艇的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陆上重要目标,1艘战略导弹潜艇装有弹道导弹12~24枚。1艘攻击潜艇可携带巡航导弹、反潜导弹8~24枚或鱼雷12~24枚。巡航导弹,有战术巡航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战术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战略巡航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目标。反潜导弹,是一种火箭助飞的鱼雷或深水炸弹,有的采用核装药,主要用于攻击水下潜艇。鱼雷,有声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主要用于对舰、对潜攻击。潜艇使用的水雷,多为沉底水雷,主要布设在敌方基地、港口和航道,用于摧毁敌方舰船。武器控制系统多采用数字计算机,可同时计算跟踪多批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求出最佳攻击目标的射击阵位,并计算出数个目标的射击诸元,实现武器射击指挥自动化。
导航系统
包括磁罗经、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六分仪、航迹自绘仪,自动操舵仪和无线电、星光、卫星、惯性导航设备等。惯性导航系统能连续准确地提供潜艇在水下的艇位和航向、航速、纵横倾角等信息。“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使用后,潜艇在海上瞬间定位精度达10米左右。
探测设备
主要有潜望镜、雷达、声纳以及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潜艇在水下将潜望镜的镜头升出水面,可用目力观察海面、空中和海岸情况,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测算其运动要素。现代潜艇在潜望镜上安装有激光测距、热成像、微光夜视等传感器,具有夜间观察、照相和天体定位等功能(见潜艇潜望镜)。雷达,通过雷达升降天线能在水下一定深度测定目标的方位 、距离和运动要素 ,保证潜艇航行安全和对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或导弹攻击 , 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的天线采用专门的升降桅杆或寄生于其他升降装置上,保证潜艇在潜望镜航行状态时对敌方雷达的侦察告警。声纳是潜艇水下活动时的主要探测工具,有噪声声纳和回声声纳 。 噪声声纳能对舰船进行被动识别、跟踪、测向和测距;回声声纳能主动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运动要素。此外,还有探雷声纳、测冰声纳、识别声纳和声线轨迹仪等。
通信设备
主要有短波、超短波收发信机,甚长波收信机,卫星通信和水声通信设备等。潜艇向岸上指挥所报告情况主要利用短波通信,接收岸上指挥所电讯主要用甚长波收信机,同其他舰艇、飞机或沿岸实施近距离通信联络主要利用超短波通信。潜艇可以利用升降天线在一定深度收信,若使用拖曳天线,能在较大深度收信。卫星通信,可使潜艇通过卫星与岸上指挥所实施通信,通信距离远。水声通信,用于同其他潜艇、水面舰艇的水下通信和识别。为保证通信的隐蔽性,潜艇一般采用单向通信方式,使用超快速通信系统,能使潜艇在极短的瞬间向岸上指挥所发信。
水声对抗设备
主要有侦察声纳和水声干扰器材等。侦察声纳,用于侦察目标主动声纳发出的声波信息及其技术参数。水声干扰器材主要有水声干扰器、水声诱饵(潜艇模拟器)和气幕弹,用于压制迷惑、诱开敌方声纳的跟踪或声自导鱼雷的攻击。
救生设备
有失事浮标和单人救生器等。潜艇失事时,放出失事浮标以标志潜艇失事的位置,并与外界取得联系。单人救生器可供艇员通过鱼雷发射管、指挥室或专为脱险用的救生闸套离艇出水。在潜艇主压载水舱内还装有应急吹排水系统,潜艇失事时,可由潜艇或救生艇注入高压气体排出主压载水舱内的水,使潜艇浮出水面。
居住生活设施
包括空气再生、大气控制、放射性污染检测、温湿度调节系统、生活居住以及饮食、用水、照明、排泄、医疗等设施,用于保持艇内适宜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保障艇员健康。
太平洋战争日本和美国共损失了多少艘航空母舰?
首先要说明的是二战时期的航空母舰存在“舰队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的区别(当然,美日双方对此有不同的称谓)。“护航航空母舰”大多是利用油轮、货轮等辅助船只改建而来,性能方面远逊于舰队航母,通常都或多或少存在航速低、吨位小、防护薄弱、舰载机搭载量少、飞行甲板长度较短不适于飞机起降之类的缺陷,因此主要用于一些辅助任务比如反潜巡逻、飞机运输、支援登陆等,很少投入舰队之间的海战,二战结束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失去用武之地的护航航母很快就从各国海军中彻底消失旗鱼舰载机了。下面的内容会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航空母舰分开叙述。
美军的损失——
舰队航母旗鱼舰载机:
“兰利”号航空母舰(USS Langley,CV-1)
沉没时间旗鱼舰载机:1942年2月,荷属东印度战役
该舰为美国在1920年代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由一战时期的运煤船改建而来。由于本身底子差,且当时还是第一次建造航母的美国人还缺乏必要的经验,导致“兰利”号的性能存在很大缺陷。30年代后期,过于老旧的“兰利”号又被重新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以发挥余热。1942年2月,为应对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兰利”号受命由澳大利亚向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当时为荷兰海外领地)运送一批陆航P-40战斗机,但在途中于27日在爪哇以南海域遭到日军岸基航空兵的多轮空袭,在多次中弹后被迫弃舰并由己方驱逐舰将其击沉——不过,由于“兰利”号当时已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严格来说已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USS Lexington,CV-2)
沉没时间: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
该舰原本为美国海军在一战后设计的一款战列巡洋舰,但因一战后列强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影响,在建造过程中于1920年代被改建为航空母舰,成为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如果撇开试验性质的“兰利”号,“列克星敦”号也是美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舰队航母。1942年5月,“列克星敦”号与“约克城”号航母一起参加了珊瑚海海战,在第二日(5月8日)的战斗中,“列克星敦”号遭到了日军“翔鹤”号、“瑞鹤”号两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之后由于损管不当造成舰内油气泄露和大爆炸,最终因火势失控于当天晚间被迫弃舰,成为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珊瑚海海战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海战。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USS Yorktown,CV-5)
沉没时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该舰于1930年代建成,是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克城”号曾参加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并在战斗中受伤,但经过紧急修理后又立即参加了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在4日下午的海战中,“约克城”号遭到日军“飞龙”号航母的反击,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受损严重。随后在海战基本落幕后的6月7日,在美军试图将受损的“约克城”号拖回珍珠港抢修时又遭到日军“伊-168”号潜艇的偷袭,最终于当天在中途岛附近海域沉没。
“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Wasp,CV-7)
沉没时间:1942年9月,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该舰于1940年建成入役,曾参与盟军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作战行动。由于美军在1942年上半年接连折损了“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黄蜂”号航母被由大西洋战场调动至太平洋战场以补充战力,在1942年8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战期间,“黄蜂”号与其他航母一同提供了空中支援。1942年9月15日,该舰在瓜岛以南海域为美军前往瓜岛运输船队护航过程中,遭到日军“伊-19”号潜艇的偷袭,被多枚鱼雷击中后沉没,结束了在太平洋战场仅仅三个月的短暂生涯。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Hornet,CV-8)
沉没时间:1942年10月,圣克鲁斯群岛海战
该舰于1941年10月入役,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3号舰,不久后就迎来了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争期间,该舰参加了杜立特空袭东京、中途岛海战、瓜岛登陆等重要战斗。1942年10月26日,在瓜岛争夺战中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期间,“大黄蜂”号遭到日军“翔鹤”、“瑞鹤”、“隼鹰”三艘航母的舰载机的轮番攻击,在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后因受损过于严重而被迫弃舰,最终于当晚被追击而来的日军水面舰艇以鱼雷击沉。
“普林斯顿”号轻型航空母舰(USS Princeton,CVL-23)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
该舰于1943年初正式入役,是由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改建而来的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的2号舰。所谓“轻型”是指相对大型航空母舰而言吨位较轻、防护相对不足、搭载舰载机数量也略少,但其综合性能仍足以伴随大型航母作战,与只能担当辅助任务的“护航航母”不同。“普林斯顿”号入役之后,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后期盟军的一系列大规模反攻作战。1944年10月24日,在支援菲律宾莱特岛登陆的莱特湾海战中,“普林斯顿”号遭到由吕宋起飞的日军岸基航空兵的空袭,仅遭一弹命中后即引发机库内燃油和弹药大爆炸,最终于当晚被迫自沉,是为美军在二战中损失的最后一艘舰队航母。
(注:以上几艘航母沉没后美军又将其舰名重新赋予一些新下水的航空母舰,如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8号舰被重新命名为列克星敦号,只是编号变成了CV-16,因此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重名问题。)
护航航母:
“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Liscome Bay,CVE-56)
沉没时间:1943年11月,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役
该舰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由美国在二战期间生产的标准型商船“自由轮”改造而来。由于吨位小、航速低、舰载机搭载量小、防护薄弱,这些护航航母并不适合跟随舰队航母作战,主要担当诸如为舰队航母和前线机场运输飞机、为运输船队进行护航和反潜巡逻、为登陆作战提供空中支援等辅助性任务。“利斯康姆湾”号于1943年建成入役,当年11月24日在支援吉尔伯特群岛登陆作战时,遭到日军“伊-175”号潜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该舰沉没时人员损失多达600余人,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舰长和搭乘该舰的护航航空母舰分队的少将司令官,这起惨剧也让护航航母从此在美国海军中蒙上了“易燃、易损、易耗”的“宝宝航母”的恶名。
“甘比尔湾”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Gambier Bay,CVE-73)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萨马岛海战
该舰同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1943年建成入役。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战役的萨马岛海战中,由于美国舰队的部署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日军主力舰队捕捉到了原本位于主战场之外的美军护航航空母舰分队“塔菲3”,在菲律宾萨马岛外海的战斗中,“甘比尔湾”号护航航空母舰遭到了日军战列舰、重巡洋舰的轮番射击,最终被日军舰炮击沉,这是美军唯一参与了舰队海战并在海战中被击沉的护航航空母舰,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舰炮击沉的“航空母舰”之一。
“圣洛”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St.Lo,CVE-63)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萨马岛海战
该舰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1943年建成入役。1944年10月25日,该舰在萨马岛海战中与“塔菲3”分队的其他护航航空母舰一起遭到了不期而遇的日军主力舰队的猛烈炮击。“圣洛”号虽然侥幸逃脱日舰追击,但在当天又遭到由吕宋起飞的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飞机撞击而沉没,成为被日军的“神风特攻”击沉的第一艘盟军舰艇。
“奥曼尼湾”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Ommaney Bay,CVE-79)
沉没时间: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
该舰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1944年建成入役。1945年1月4日,在支援菲律宾吕宋岛登陆作战期间,“奥曼尼湾”号遭到由吕宋起飞的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撞击而沉没。
“俾斯麦海”号护航航空母舰(USS Bismark Sea)
沉没时间:1945年2月,硫磺岛战役
该舰属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空母舰,1944年建成入役。1945年2月21日,在支援硫磺岛登陆战期间,“俾斯麦海”号遭到由日本本土起飞的“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撞击而沉没,是为美军在二战中损失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
日军的损失——
由于日军并不存在“护航航母”这一称呼(但确实存在一些性能和用途相近的改装航母,不过日军一般称为“特设空母”),在表述上与美军略有不同。
舰队航母:
“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
该舰于1942年由潜水母舰(注:指为潜水艇提供补给的辅助舰艇,不要和战争末期日军建造的可搭载飞机进行奇袭的“潜水母舰”混淆)改造而来,吨位、舰载机搭载量等指标接近于美军的轻型航母,不过日军对其的称呼是“改造空母”。1942年5月7日,在珊瑚海海战第一日的战斗中,单独行动的“祥凤”号遭到了美军“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的集中攻击,在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后迅速爆炸沉没,是为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赤城”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该舰的情况与美国的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类似,最初是日本在一战后建造的一款战列巡洋舰,在《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影响下于1920年代被中途改建为航母,也是日本海军拥有的第一艘大型舰队航母(日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凤翔”号,但与美国的“兰利”号类似,性能存在较大缺陷、试验性质浓厚,不能满足实际作战需要)。该舰参与了1941年12月的偷袭珍珠港,1942年6月“赤城”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4日上午的战斗中被美军“企业”号航母的舰载机命中,虽只中一弹却引起了机库内燃油和弹药的连环爆炸,最终因火势失控而被迫弃舰,于5日黎明前被日军驱逐舰雷击处分。
“加贺”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该舰最初是日本在一战后建造的一款战列舰,但同样受《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影响而在1920年代被中途改建为航空母舰。1941年12月,“加贺”号参与了偷袭珍珠港。1942年6月,该舰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4日上午的海战中,“加贺”号遭到美军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的集中攻击,遭多枚航空炸弹命中后引发了舰内燃油和弹药大爆炸,当晚因火势失控被日军驱逐舰雷击处分。
“苍龙”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该舰于1937年建成入役,曾参与1941年12月的偷袭珍珠港。1942年6月,“苍龙”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4日上午的海战中遭到美军“约克城”号航母舰载机的攻击,遭多枚炸弹命中后引发了舰内燃油和弹药大爆炸,当晚因火势失控被日军驱逐舰雷击处分。
“飞龙”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该舰于1939年建成入役,曾参与1941年12月的偷袭珍珠港。1942年6月,“飞龙”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4日的海战中“飞龙”号躲过了当天上午美军的全部攻击,并在午后的反击中重创了美军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但最终还是在当天傍晚由“企业”号、“约克城”号航母舰载机发动的攻击中被多枚炸弹命中,于5日凌晨被日军驱逐舰雷击处分。
“龙骧 ”号轻型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2年8月,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该舰于1930年代初建成入役,但由于设计上的严重问题,使得“龙骧”号一直为各种与生俱来的性能缺陷所困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多被用于二线任务。1942年8月24日,在瓜岛争夺战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中,“龙骧”号遭到美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攻击而沉没。
“大凤”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海战
该舰于1944年建成入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建成的为数不多的装甲航母之一(飞行甲板装甲化、提高舰船防护能力),在其他各项技术性能上相对过往的日本航母也有所提升。然而尽管有着不俗的纸面性能,“大凤”号还是在1944年6月19日的马里亚纳群岛海战(菲律宾海海战)中遭到美军“大青花鱼”号潜艇的雷击、引发油气泄露和大爆炸而沉没,结束了短暂而尴尬的服役生涯。
“翔鹤”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
该舰于1941年建成入役,不久即参加了12月的偷袭珍珠港。此后“翔鹤”号与同型的姊妹舰“瑞鹤”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多次大规模海战,两舰也是与美军航母舰队交手次数最多的日军航母。1944年6月,“翔鹤”号参加了马里亚纳群岛海战,在19日的海战中遭到美军“棘鳍”号潜艇的雷击、引发油气泄露和大爆炸而沉没。
“飞鹰”号航母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海战
该舰与姊妹舰“隼鹰”号原本为日本建造的大型民用远洋邮轮,但在设计时就已考虑到了将来改建为军舰的需要,进行了一定的专门性强化和设计预留。随着国际局势恶化,两艘邮轮最终被日本海军征用,于1942年正式改建为航空母舰(日军称为“特设空母”,不过就实际性能和用途而言,与下文将提及的其他“特设空母”显然不同)。由于是由民用船舶改造而来,尽管进行了专门性的设计,但性能上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航速偏低,不过尚可编入航母舰队作战。1944年6月,“飞鹰”号参加了马里亚纳群岛海战,在20日的美军追击作战中,“飞鹰”号遭到美军“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此为埃塞克斯级列克星敦号,继承了之前在珊瑚海沉没的列克星敦号的舰名)、“贝劳森林”号轻型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攻击,遭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后爆炸沉没。
“千岁”号轻型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恩加诺角海战
该舰于1943年由水上飞机母舰改造为航空母舰,不过仍存在吨位小、舰载机搭载量少的问题,性能近似甚至弱于美军的轻型航空母舰。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海战结束后,损失惨重的日军无力为幸存的各艘航母补充舰载机和飞行员,只能在即将到来的“舰队决战”中把这些几乎变成空架子的航母当做诱饵使用。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海战中,“千岁”号充当了引诱美军快速航母特遣舰队北上的诱饵,在恩加诺角附近的战斗中遭到美军第38特遣舰队多艘航母的舰载机攻击,被多枚鱼雷命中后很快进水沉没。
“瑞凤”号轻型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恩加诺角海战
该舰与同型的姊妹舰“祥凤”号一样,于1940年由潜水母舰改造为航空母舰,因吨位较小、舰载机搭载量少,通常作为主力航母的辅助使用。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战役的恩加诺角海战中,“瑞凤”号充当了引诱美军快速航母特遣舰队北上的诱饵,遭到美军第38特遣舰队多艘航母的舰载机攻击,在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后沉没。
“瑞鹤”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恩加诺角海战
该舰与同型的姊妹舰“翔鹤”号一样于1941年建成,并随即参与了12月的偷袭珍珠港。此后两舰经历了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重大海战,多次与美军航母特遣舰队交手。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战役的恩加诺角海战中,“瑞鹤”号充当了引诱美军快速航母特遣舰队北上的诱饵,遭到美军第38特遣舰队多艘航母的舰载机攻击,在被多枚炸弹和鱼雷命中后沉没。
“千代田”号轻型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0月,恩加诺角海战
该舰于1943年由水上飞机母舰改造为航空母舰,也存在与同型的姊妹舰“千岁”号类似的一些性能问题。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战役的恩加诺角海战中,“千代田”号充当了引诱美军快速航母特遣舰队北上的诱饵,遭到美军第38特遣舰队多艘航母的舰载机攻击而重伤掉队。当天下午美军派出巡洋舰分队前出追击残敌,最后以舰炮将掉队的“千代田”号击沉,该舰也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舰炮击沉的航空母舰之一。
“信浓”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1月
该舰原为大和级战列舰的3号舰,在建造过程中被改建为航空母舰,与“大凤”号一样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的设计,其吨位更是名列二战各国航空母舰之最。然而由于工期紧张、材料匮乏、人员素质下降等原因,该舰在建造过程中就已埋下了不少隐患。1944年11月19日,甚至还未彻底完工的“信浓”号被提前编入现役,11月29日在首航过程中即在日本近海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雷击而迅速沉没,此时距其入役仅仅十天,距其首航出港更是仅17小时,堪称历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舰。
“云龙”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2月,菲律宾战役
该舰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建造的云龙级航空母舰的首舰,1944年8月建成入役,但此时战局每况愈下的日军已经无力为各艘航母补充舰载机和飞行员,导致“云龙”号入役后既未能真正形成战斗力,也未能参与任何重大战事。1944年12月19日,“云龙”号在运载人员和物资(其中包括用于特攻的自杀式武器“樱花弹”)增援菲律宾途中,在黄海遭到美军“鲑鱼”号潜艇的雷击而沉没,结束了短暂的服役生涯。“云龙”号也成为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损失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
护航航母(日军多称为“特设空母”):
“冲鹰”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3年12月,护航作战中沉没
该舰于1942年由民用邮轮改建为航空母舰,为大鹰级航空母舰的3号舰。但不同于经过专门设计的“隼鹰”和“飞鹰”,大鹰级航空母舰由于航速低、舰载机搭载量小、飞机起降能力差,基本上无法投入舰队作战,再加上日军在技术装备方面的落后,又长期忽视护航反潜作战,结果这些“特设空母”即便在担当护航等辅助任务时,表现也明显不如美军地位类似的护航航母,不但难以压制美军潜艇的破交作战,甚至自己也沦为美军潜艇的猎物。1943年12月4日,“冲鹰”号在由特鲁克环礁运送人员物资返回日本本土时,在日本外海遭到美军“旗鱼”号潜艇的雷击而沉没。
“大鹰”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8月,护航作战中沉没
该舰于1942年由民用邮轮改建为航空母舰, 为大鹰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当然也存在和日军其他“特设空母”一样的通病。1944年8月18日,“大鹰”号在护航运输船团由日本本土前往菲律宾途中,在菲律宾吕宋外海遭到美军“红石鱼”号潜艇的雷击而沉没。
“云鹰”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9月,护航作战中沉没
该舰于1942年由民用邮轮改建为航空母舰,与大鹰级航空母舰的其他姊妹存在同样的性能缺陷。1944年9月17日,“云鹰”号在护航运输船团由新加坡前往高雄途中,于南中国海遭到美军“石首鱼”号潜艇的雷击而沉没。
“神鹰”号航空母舰
沉没时间:1944年11月,护航作战中沉没
该舰原为德国邮轮“沙恩霍斯特”号(注:不是同名的德国海军战舰),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德国对美宣战,无法回国的“沙恩霍斯特”号被迫滞留在日本港口,后被日本海军购入并改造为特设空母,命名为“神鹰”号,但性能相对其他的大鹰级航母依然没有改观。1944年11月17日,“神鹰”号在护航运输船团由日本本土前往新加坡途中,于黄海遭到美军“锹鱼”号潜艇的雷击而沉没。至此,日军建造的用于护航的“特设空母”几乎全都以被美军潜艇击沉的结局收场,这一无比讽刺的结果,无疑是日本海军在“海上护卫战”中惨败的一个缩影。
除了以上在战斗中被击沉的航空母舰,日军侥幸保存到战败的其他航母也大多惨淡收场:
“凤翔”号航空母舰:该舰于1922年建成入役,为日本海军建成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以航空母舰的标准设计并建成的“航空母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凤翔”号因性能过于老旧,多数时期只能留在后方担当一些辅助任务,也因此逃过了在历次海战中被击沉的命运。在1945年美军航母特遣舰队对日本吴港的大空袭中,“凤翔”号受到一定损伤,但并未沉没,战后该舰被退役拆解。
“隼鹰”号航空母舰:该舰与同型的姊妹舰“飞鹰”号同样由大型远洋邮轮改建而来,1942年建成入役后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多次重大海战。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海战中,“隼鹰”号被美军航母舰载机击伤,1944年12月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又遭到美军潜艇雷击而重伤,之后一直停留在日本本土直至二战结束,战后该舰被退役拆解。
“天城”号航空母舰:该舰为云龙级航空母舰2号舰,1944年8月建成入役,由于此时的日军已没有舰载机和熟练飞行员的补充,实际上一直没有真正形成战斗力。1945年7月,在美军第38特遣舰队对吴港的大规模空袭中,停泊在港的“天城”号遭多枚炸弹命中而进水倾覆,二战结束后该舰被打捞、并最终拆解。
“葛城”号航空母舰:该舰为云龙级航空母舰3号舰,1944年10月建成入役,与姊妹舰天城一样因缺乏舰载机和飞行员的补充而无法真正形成战斗力。1945年7月,在美军第38特遣舰队对吴港的大规模空袭中,停泊在港的“葛城”号也遭到炸弹命中、但并未沉没,二战结束后该舰被退役拆解。
(另外,除已建成入役的“云龙”、“天城”、“葛城”外,云龙级航空母舰还有数艘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时尚未完工,实际上战争末期已濒临崩溃的日本也实在没有能力将这些航母建成了,这些未完工航母也在战后数年间被陆续拆解。)
“龙凤”号轻型航空母舰:该舰与“祥凤”“瑞凤”等舰类似,于1942年由潜水母舰改建为航空母舰,参加了马里亚纳群岛海战等重要战事。1945年该舰滞留在吴港期间,曾遭到美军航母特遣舰队的多次空袭,最终侥幸保存到二战结束,战后该舰被退役拆解。
“海鹰”号航空母舰:该舰与其他大鹰级航空母舰类似,1943年由民用邮轮改造而来。由于性能缺陷,主要从事护航运输船团等辅助性任务,也是日军用于护航的“特设空母”中唯一没有被美军潜艇击沉的幸存者。1945年7月,在美军第38特遣舰队对吴港的大规模空袭中,“海鹰”号遭到多枚炸弹命中、并触发了美军投下的水雷,因进水严重在港外的浅滩上搁浅,战后该舰被就地解体。
二战时美军一共击沉几艘日军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
“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
“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其中自行设计建造10艘:
“凤翔”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旗鱼舰载机;
由别的军舰和民用轮船改装而成的有15艘:
“赤城”号、“加贺”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千代田”号、“千岁”、“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拥有10艘航空母舰:
“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
在战争中建造和改装了15艘:
“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除了“凤翔”号、“隼鹰”号、“天城”号、“龙凤”号和”葛城”号在战后解体外,其余的都在战争中被击沉。
赤城号
标准排水量:29,500吨/36,500吨(改装后) ;公试排水量:41,300吨(改装后)
长度:261米/190米(上层飞行甲板),宽度:29米,吃水:8.1米;改装后长度:260.67米/249.2米(飞行甲板),宽度:31.32米,吃水:8.7米
动力:19台锅炉,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33,000匹,4轴
最大航速31节,续航距离8200浬/16节
武备:10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改装后:6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三联装高射炮
舰载机:舰战12、舰攻35、舰爆19、补用25,合共91架。舰战18、舰爆18、舰攻27(1941年12月)。
舰员编制:1297人;改装后1630人
加贺号
标准排水量 28,000吨/38,200吨(改装后);公试排水量:42,540吨(改装后) ;满载排水量 43,600吨(改装后)
长度:247米/171.2米(上层飞行甲板),宽度:29.6米,吃水:8米;改装后长度:240米/248.6米(飞行甲板),宽度:32.5米,吃水9.5米。
动力:12台锅炉,4台蒸气涡轮机,主机输出功率91000马力,4轴;改装后8台锅炉,4台蒸气涡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27,400匹。
航速:28节;续航距离10000浬/16节
武备:10门200毫米口径舰炮、12门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改装后22门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
舰载机:常用72架、备用18架,合计90架。舰战18、舰爆27、舰攻27(1941年12月)
舰员编制:1263人;改装后1708人
苍龙号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18800吨,满载排水量19800吨
总长227.35米,宽21.34米,型深20.4米,吃水7.6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台蒸气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
最高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14座
舰载机:57架(最多可达73架),战斗机16架(含预备机4架)、攻击机12架(含预备机3架)、轰炸机36架(含预备机9架)、侦察机9架。舰战18架、舰爆18架、舰攻18架(1941年12月)。
编制舰员1100人
飞龙号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20165吨,满载排水量21900吨
总长227.35米,宽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
最大航速34.3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7座,双联25毫米口径高射炮5座
舰载机:64架(含备用机最多可达73架)。21架战斗机、21架俯冲轰炸机、21架攻击机(1941年6月)
舰员编制1101人
瑞鹤号
最大排水量 33,200吨
飞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节
主 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 1690人
翔鹤号
最大排水量 33,200吨
飞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节
主 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 1690人
大风号
1941年7月10日动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武备:双联100毫米炮6座,三联25毫米,炮22座
总长:260米
宽:27.7米
动力: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4桨(300转/分),160000马力
型深:22.1米
吃水:9.67米
航速33.3节
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载机:战斗机19架(含预备机1架)攻击机36架,侦察机6架
舰员:1649名
海鹰号
排水量13,600吨/17,500吨(满载)
飞行甲板长度492英尺
航速34节
动力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座、25mm44座
雷达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24架
舰员829人
龙骧号
1929年11月26日动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10600吨
武备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四联25毫米炮6座
总长180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6座,65000马力,双桨(275转/分)
舰宽20.32米
型深20.6米
航速29节
吃水5.56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
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
舰员924名
载机48架(含预备机12架)
大鹰级
标准排水量17830吨
武备单管120毫米高炮4座,双联25毫米炮4座(“冲鹰”:双联装127毫米高炮4座,三联装25毫米
炮10座;“大鹰”、“云鹰”在1944年间改装后增加单管120毫米炮2座,三联装25毫米炮约4座)
总长180.24米
宽22.5米
型深23.5米
吃水8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4座,25200马力,双桨(140转/分)
飞行甲板长162米,宽23.5米(“冲鹰”:长172米,宽23.7米;改造后的“大鹰”“云鹰”:长
180米,宽23.5米)
航速21节
载机战斗机11架(含预备机2架),攻击机16架(含预备机2架);“冲鹰”载机30架(含预备机4
架)
续航力8500海里/节
舰员747名(“冲鹰”约850名)
各舰结局
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在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
翔鹤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美潜艇击沉,瑞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瑞凤号在莱特湾海战中作为小泽舰队的诱饵被击沉
飞鹰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击沉,隼鹰号因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而幸存,1947年解体
大凤号在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信浓号1944年11月被美军击沉。
够详细了吧,虽然也是摘来的,但是把旗鱼舰载机你需要的信息都给你了哟~~
关于旗鱼舰载机和旗鱼机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