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黑吊(黑鳍长什么样)

济南花鸟鱼虫市场2024-12-22 02:19:019.52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6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新鲜的大鱼] [黑爪龙虾] [新鲜的白鳞鲑鱼] 在哪能钓到?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白鳍黑吊,和黑鳍长什么样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鲈鱼的资料

体延长而侧扁白鳍黑吊,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产地、产季】

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白鳍黑吊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

【经济价值】

鲈鱼肉质坚实洁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味鲜美。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色斑点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自,两侧有不规则的黑点。

鲈鱼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Japanesw sea bass,输往国别和地区白鳍黑吊: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白鳍黑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淡水养殖】

一、地塘建造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白鳍黑吊他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 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苗种培育

从海区捕捞的鲈苗 (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最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 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 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三、饲养管理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 次,每次连服3 天。同时定期用 0.4ppm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药物防治要慎用敌百虫、硝酸亚汞等药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海水养殖】

(1)池塘条件与准备工作

池塘面积以3300m2-6600m2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二铵75kg/hm2,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2)鱼种暂养与放养

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cm-4cm,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霉素拨洒消毒,待摄食鱼糜后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或海淡水技角类,桡足类,而后投喂新鲜鱼糜。鱼种培养至10cm左右,按1.5尾/m2投入养成池中。

(3)养成管理

A、投喂

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B、巡塘检查

早晚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池塘水色、气味、透明度变化及池塘防逃设施和敌害等。

【海水网箱养殖】

(1)养殖海区条件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m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2)网箱结构形式

养鲈网箱管架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kg的砂袋,以固定网型。南方多以木板连制成合格的鱼排,用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北方以单网单浮体框架为多,各浮体网箱连接在海区定位浮绳上。

网口大小通常采用3×3m和4×4m,网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4-6m,网目随鱼体大小而定,选用网目原则以破一目而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1/2。

(3)鱼种放养

鲈鱼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10cm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数20-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及养殖技术因素确定。

(4)投饵

饵料以低值杂鱼为主,也可投喂颗料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3次。

(5)日常管理

经常洗刷网元,清除附着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病害防治】

(1)眼球白烛症

[症状]

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此病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

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饵料、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VB)。

(2)水霉病

[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受伤后感染所致。

[防治]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10-6的孔雀石绿药溶5-10min。

(3)皮肤溃烂病

[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药浴4h-5h。

(4)肠炎病

[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饵料变质和饵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制呋喃唑酮药饵,连续投喂5-7天。

(5)鱼虱病

[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药一次,一般两次用药可治愈,也可用纯淡水浸浴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药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安胎。

[宜食]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

崔禹锡:“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按语]鲈鱼分布在中国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乡各地均产。在每100克鲈鱼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1.16克。

【清蒸鲈鱼】

原料:鲈鱼1条(500~600克〕,熟火腿30克,笋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许。

辅料:姜片、葱丝各5克,盐5克,料酒15克,酱油少许,鸡汤50克。

准备:将鲈鱼去除内脏,收拾干净,擦净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盘中;将火腿切成与笋片大小相近的片,码在鱼身上;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切片,也码在鱼身及周围处,再将姜片、葱丝放入鱼盘中,再倒入盐、酱油、料酒;香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

做法:1.大火烧开蒸锅中的水,放入鱼盘,大火蒸8~10分钟,鱼熟后立即取出,拣出姜片、葱丝。

2.将鸡汤烧滚后,浇倒鱼身上,饰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没有鸡汤,可以用鸡精调入清水中来代替,加入鸡汤主要是增加清蒸鱼的鲜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这种烹饪方法制作的鱼要尽量新鲜,除鲈鱼外,草鱼、武昌鱼、鳜鱼等也都可以。

特色:鲈鱼性温,有补中气、滋阴、开胃、催乳等功效。鲈鱼秋后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

【锅贴鲈鱼】

用料:肥猪肉225克,净鲈鱼肉300克,鸡蛋3个。

调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湿淀粉、干淀粉各0.5汤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盐各1碟。

制作:肥肉改成长5cm、宽3cm的长方形24片腌过。鲈鱼肉改成长约5cm、宽约3cm的长方片放精盐、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匀。

将鸡蛋、湿淀粉调成浓糊,用70%涂匀鱼肉,用30%将腌好的肥肉拌匀。用一大盘撒上干淀粉,把肥肉排在盘上,再将鱼肉贴在肥肉上。锅放底油烧热,端离火位,将鱼肉排在锅中,放回炉上半煎半炸至两面呈金黄,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齐摆放在盘中。另跟ji汁、椒盐同时上桌

参考资料:

[新鲜的大鱼] [黑爪龙虾] [新鲜的白鳞鲑鱼] 在哪能钓到?

只有在艾撒拉的远海才会掉到45级的这3种鱼,近海的话几乎不出(全是新鲜的斑点黄尾鱼) 远海钓鱼的要求比较高,推荐300左右钓,加鱼饵。

注意事项:

1、出海前请做好防晒准备,并带够水。

2、深海拖吊是否能钓到鱼是需要运气的,钓到鱼后,鱼货是归游客拥有,游客可以带到饭店加工。

3、海钓鱼出时,请一定听从船长船员的指导,不得贸然行动,若钓到危险的鱼类(如:蓝鳍金枪鱼等),需要船员主要负责钓,安全后才可以交给游客.

深海拖钓是出远海钓鱼,海上颠簸在所难免,若极度晕船游客请谨慎选择,或者出海前吃好防晕船药,若出海后因为不适终止项目,回来后就不能再出海了。

出海前,由船长决定海况情况(判断由船长,不能由游客指定,有时阴天也可以出海,但有时晴天也出不了海的),若不适宜出海会取消行程,和游客协商改期出海,若无法改期,可申请退款,此为不可抗力的原因取消。

黄鳍鲷详细资料大全

黄鳍鲷,学名: 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脚立、赤翅、黄立鱼。属鲷科棘鲷属的一种海鱼。适应力强,生长快,为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尾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黄鳍鲷 拉丁学名 :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 别称 :黄鳍棘鲷、黄鳍、鲛腊鱼 二名法 :Sparus latus (Houttuyn, 1782)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亚纲 :辐鳍亚纲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 :隆头鱼亚目 科 :鲷科 Sparidae 属 :棘鲷属 Acanthopagrus 种 :黄鳍棘鲷 A. latus 分布区域 :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 简介,其他信息,形态特征,习性,经济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种苗生产,池塘养殖,病害防治,锚头蚤病,突眼症,巴斯德氏菌病,体表溃烂病,美食菜肴, 简介 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赤翅等。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民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长约15~25 cm。体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前端尖。口前位,口裂水平状。上下颌前端具圆锥牙,两侧具臼齿。侧线具鳞44~46,侧线上鳞通常5枚。体具若干条黑色纵带,腹鳍及臀鳍下叶黄色。为暖温性浅海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海区。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杂食性,摄食贝类、长毛对虾、蟹类、藻类和有机碎屑。生殖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及印度洋北部沿岸。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黄鳍鲷经济价值较高,肉质好,富含脂肪,可作为港养对象,春天在沿海港湾开闸纳苗,进行养殖。 黄鳍鲷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类。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1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黄鳍鲷是一种海产暖水性浅海近岸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海海域,也是一种较好的海水养殖种类。 其他信息 黄鳍鲷是以动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由于口裂较小,而只能摄食较小个体的鱼、虾等,一般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性的做法是将小鱼等用绞肉机切碎后投喂;此鱼的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8~30℃,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2℃以上时,其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而静伏于水底;适宜的盐度范围最好是0.5%~1.2%。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均可。 因黄鳍鲷个体娇小,体表稍有损伤很容易引起死亡。所以,在鱼体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鱼的体表受伤或因水质混浊而造成鱼鳃淤泥引起呼吸不良死亡。 形态特征 体长13~30.6厘米。体高,侧扁,长椭圆形,背部狭长,腹面钝圆。吻钝。体被薄栉鳞;颊部与头顶部均具鳞,颊鳞5行。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胸鳍尖长。腹鳍胸位。体色青灰而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黄色。 背鳍Ⅺ-11;臀鳍Ⅲ-8;胸鳍14—15;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44—46。鳃耙6+8—9。标本体长115—202mm。体长为体高2.3—2.5倍,为头长3.0—3.5倍。头长为吻长2.6—3.3倍,为眼径3.8—3.9倍。体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前端尖,左右额骨分离。口中大,几呈水平状。上下颌前端各具圆锥形犬齿6枚。体被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弧形。背鳍连续,中间无缺刻。胸鳍下侧位,后端伸达臀鳍起点上方。腹鳍较小,胸位。尾鳍分叉,上下叶末端尖。体青灰而带黄色。体侧具若干黑色纵带和4条斜行横带。腹鳍、臀鳍、尾鳍下叶黄色。为浅海底层鱼类,杂食性,性贪食。12—1月生殖,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为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朝鲜、日本。 习性 生活于1~50公尺水域,常在河口区的蚵棚、红树林或堤防区的消波块附近活动,属广盐性鱼类。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主。冬季繁殖,集结至河川出海口处产卵,春季时幼鱼开始出现于河口,并能溯河至淡水域。 产地:主要分布于南海沿海及河口区,偶尔进入淡水。在广东已有人工养殖。 经济营养价值 黄鳍鲷是上等鱼,其肉质细嫩,鲜食、盐制均宜。 黄鳍鲷肉质细嫩、鲜美,为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已成为中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中国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可批量生产,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黄鳍鲷肌肉中,鱼肌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干物质中水解胺基酸总量w76.38%,其中必需胺基酸w32.46%,占胺基酸总量的42.5%;呈味胺基酸w32.51%,占胺基酸总量的42.56%。蛋氨酸为第一限制胺基酸,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黄鳍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优良食物,应注意种质资源的保护。 生物学特性 一、生态习性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海区,幼鱼生活水温范围较成鱼狭,生存适温为9.5-29.5℃,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而成鱼可抵抗8℃的低温和35℃的高温。黄鳍鲷能适应剧变盐度,可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适应一星期以后,可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而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一般不做远距离洄游。 二、食性黄鳍鲷为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底栖藻类,底栖甲壳类,浮游动植物和有机碎屑等都是其适口饵料。仔鱼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0℃时,摄食活动最频繁。一般在黄昏前摄食活动最强烈,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 三、生长黄鳍鲷在天然水域中的生长速度为:1龄鱼体长17.0厘米,体重150克;2龄鱼22.0厘米,330克;3龄鱼26.0厘米,56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5.0厘米,体重3350克。 四、繁殖习性黄鳍鲷为雌雄同体,雄性先熟的鱼类,1-2龄雄性性腺发育成熟,2-3龄转变成雌性。每年产卵期为10月上旬,属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水温为16-23℃,盐度25‰~33‰。 养殖技术 种苗生产 黄鳍鲷养殖所需的种苗,绝大部分依靠海区捕捞天然鱼苗。一、鱼苗的采捕捕捞黄鳍鲷幼苗要掌握好几个技术环节: 1、生产季节捕捞黄鳍鲷苗的季节于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初次见苗时间为11中旬,旺发期为12月至1月,2月下旬以后,鱼苗长大分散,只能捕到少量大苗。 2、鱼苗规格与群体变动每年“立冬”前,黄鳍鲷开始产卵,幼苗孵化以后成群地游向河口和内湾觅食。11月中旬开始出现少量体长0.5厘米的鱼苗,靠岸的幼苗群体越来越大,至体长2厘米左右时群体最大,2月下旬后,鱼苗长至3厘米以上,并游向较深水海区。 3、捕捞工具和方法捕捞的网具主要有小拖曳网,麻布围网和缯网3种。前两种网的捕捞地点选在近海河口和内湾咸淡水交汇的浅滩,底质砂砾,盐度14‰-15‰的海区。中后期可用闸箔围海猎捕。捕捞时间选在大溯潮退潮后的平流时进行,因为这时幼苗未能随水退出,停留在浅滩容易捕捞。捕捞时两个人在两边拖网,两个人在前面用蚶壳绳赶苗,让苗慢慢游入网内,然后慢慢收拢网。收网时要注意防止鱼苗附网磨擦受伤,又要防止把水搞混,导致幼苗缺氧窒息死亡。捞取鱼苗时要小心,慢慢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桶或网箱。缯网捕捞则要选择在涨潮时进行。鱼苗的运输 种苗 1、运输前鱼苗的处理由海区捕来的鱼苗,要经过筛选,除去鱼体瘦弱和受伤的鱼苗,因为受伤的鱼苗容易感染细菌引起皮肤发炎红肿,或发生水霉病,患病后会很快蔓延,造成大量死亡。起运以前,要吊养2-3天,使鱼苗受到锻炼和排泄掉粪便,减少运输中水质的污染。 2、掌握好运输用水装运鱼苗的用水应与吊养池水的盐度相接近,运输途中加水也要保持盐度相对稳定。 3、装运密度海水鱼苗的耗氧量比淡水鱼苗高,故装运密度要少一些。一般一个350公斤容积的大木桶,可装体长1.5厘米的幼苗5-6万尾,或2.5厘米的幼苗3-4万尾。4、增氧增氧是运输途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人工击水和空气压缩机增氧补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2-16小时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0%左右。 放苗 5、运输到达目的地后的处理鱼苗运抵后在下池之前,要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运输用水相差太大。鱼苗卸下后先稍稍清洗,在池中吊养,让鱼苗休息1~2小时,再清理死鱼和污物,然后点数移往放养池。 池塘养殖 1、养殖场地的建造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尽量利用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排灌分家。无潮灌能力的养殖场则应安装水泵或水车进行排灌和增氧。精养池塘一般面积为10-15 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水深1.8 -2.5 米,塘基坚实不漏水,池塘的注排水闸门宽0.8 -1 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放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饵科生物。 2、养殖方式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①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 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 公斤。 ②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a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 尾(5-7厘米),200-300 尾(7-8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 公斤。b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 尾(5-7厘米),200-300尾(5 -10 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 公斤。 ③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生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a尖吻鲈、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 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b鲈鱼、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c笛鲷、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900-1000 尾(1 2-14厘米)和黄鳍鲷150-200 尾(5-8厘米);d卵形鲳、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 厘米)和150-200 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 公斤。 病害防治 锚头蚤病 病原:由锚头蚤寄生引起。 病状:病原体主要寄生于鳃部和头部,有时体表两侧也有发现。 流行季节: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发病较严重。 突眼症 病原:由细菌性感染引起。 病状:发病初期,体表无损,也无异常现象,但眼球产生白内障,瞳孔放大,后水晶充血突出,随着病情发展,眼球脱落。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6-10月。 巴斯德氏菌病 病原:由巴斯德氏菌感染引起。 病状:病 鱼 沉卧箱底。 *** 附近红肿突出,消化道内膜充血,并有黄色粘液,肝脏有许多白点,病发不久即死亡。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在8~10月水温较高时期。 体表溃烂病 病原:由一种弧菌感染引起。 病状:鳍条等发病部位产生粘液,充血,鳍条发红和散开,随着病情发展,患部溃烂,表皮脱落,出血,严重者肌肉外露,不摄食,多在水面晃游。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10月至翌年5月。 常用药物和防治措施 一、外用消炎药物高锰酸钾:8-10 PPM ,浸泡3~5分钟,防治体表溃烂病。漂白粉:3~5 PPM ,浸泡3~5分钟,防治细菌性病。硫酸铜:20-30 PPM ,浸泡15~20 分钟,防治蠕虫病。 二、内服药物和一般使用剂量磺胺类:100-200 毫克/公斤鱼,每2~3天投喂一次(与饲料混合)疗程7~9天,对巴斯德氏菌病有效。土霉素:25~30 毫克/公斤鱼,每2~3天投喂一次,疗程7~9天,对防治各种细菌性病有效。四环素和金霉素:30~40 毫克/公斤鱼,疗程7天,可防治各种细菌性病。 美食菜肴 火腿白肉蒸黄鳍鲷 火腿白肉蒸黄鳍鲷 用料:火腿、黄鳍鲷 调料:料酒、盐、姜 做法: 1、鱼买的时候已经刮鳞、除腮、去内脏。2、回来洗净、两面切斜刀(可以加快入味时间),淋料酒、抹盐腌一会。 3、这个时候,切几片姜、把火腿和肥肉切成长方形的薄片。 4、盘底放姜片,把鱼装盘,鱼身上间隔摆好火腿和肥肉。 5、上屉蒸熟即可。 豆腐黄鳍鲷鱼汤 主料:豆腐(北)200克,加吉鱼350克辅料:海带(鲜)100克 豆腐黄鳍鲷鱼汤 调料:鸡精3克,盐4克,料酒10克,香油5克,胡椒粉2克,姜5克 做法: 1.海带芽泡水5分钟; 2.豆腐切片; 3.鲷鱼(加吉鱼)去骨,切片用料酒泡著; 4.鲷鱼上面铺上姜丝,蒸约10分钟备用; 5.高汤加1碗水放入海带芽,20分钟后加入豆腐,调味料,烧开后放入蒸好的鲷鱼融入汤里即可。 酥炸薰衣草鲷鱼 材料:鲷鱼100公克,水20公克,脆酥粉30公克,新鲜薰衣草1株,新鲜茴香3公克做法: 1.先将2:1的脆酥粉及水搅拌均匀。 2.将鲷鱼沾上作法1的面煳后,放入油锅煎至金黄色。 3.将作法2加入薰衣草、茴香,放入烤箱(预热至200℃)烤3分钟即可。

白鳍黑吊(黑鳍长什么样)

金枪鱼哪里产的最好

这个曾经是位于东京日本桥一带的渔岸市场,搬至筑地后,便成为了今天全日本最有名的“筑地市场”,前前后后也有400多年的历史。

用米其林二星级餐厅里的大厨的话来说,在法国的郊外也有大规模的鱼市,然而即使是那里都不能跟筑地市场相提并论。这里虽不是世界第一,却是最独一无二的存在。

独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里的水产品质奇高,而是因为这里的渔业人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品、丰富的海产知识,这一点才是他处最无法比拟的。大厨向卖鱼的商家学习有关鱼的处理技巧,或者从当日的鱼市的行情中,得出美食的灵感,这算是再寻常不过的了。

筑地市场之中,米其林二星级餐厅的大厨正在向鱼店老板讨教。

而要说筑地市场的明星鱼,应该就是金枪鱼了,毕竟一想到最典型的日本料理,出现在脑海里的当属寿司上的红鱼肉。然而有趣的是,在从前,金枪鱼只有被日本人嫌弃的份儿。

一方面,日本从前不吃猪牛等四肢站立的动物的红肉,红肉的金枪鱼不知是不是因此才让人不待见。不过,金枪鱼毕竟也没有白身鱼那样看起来高雅整洁的色泽和淡雅的自古日本人喜爱的味道。加之,从前的金枪鱼,在日语中被称为“Shibi”,读音与“死日”相同,如此不吉利的鱼,百姓都唯恐入了家门。

金枪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实际上,虽然都叫做金枪鱼,但是因为品种的不同,大小,味道等差别也极大。上图从左至右:

Albacore,长鳍金枪鱼,也叫海鸡。是分布于各地暖海域之中的小型金枪鱼。常做罐头。寿命16岁以上。

Yellowfin Tuna,黄鳍金枪鱼。常出现在热带海域,关西人爱吃。寿命7至10岁。

Bigeye Tuna,大眼金枪鱼。眼大体肥,中型金枪鱼,红肉多。寿命15岁以上。

Southern Bluefin Tuna,蓝鳍金枪鱼。也称印度金枪鱼或南方黑鲔,第二好吃的高级金枪鱼。寿命20岁以上。

Atlantic Bluefin Tuna,Pacific Bluefin Tuna,也称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在日本还被称为“本金枪鱼”或者黑鲔,算是被日本人尤其喜爱的最高级品种。寿命20岁以上。

没人爱的下等鱼,往往只有腐烂掉的命运。谁曾想到了江户时代,有人想了办法,将最容易变质的肚腩放到火锅中,配上根深葱,做成了“葱鲔锅”(注:鲔wěi,金枪鱼别称),这才初步打开了江户人的口,让金枪鱼逐步上了日本人的餐桌。天保年间,将在酱油中腌渍过的红亮金枪鱼做成寿司的举动,才是真正打通了江户人的味蕾。

江户时代开始,金枪鱼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江户时代的浮世绘『日本桥鱼市繁荣图』中,左下角的黑色圆眼大鱼,便是金枪鱼。属于河岸间买卖中,常常能见到的鱼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治时期,终于进入了冷藏的时代,金枪鱼得以保存,其命运也终于被改变。然而金枪鱼进入黄金时期,是还要说战后,不知是不是得益于日本人开始吃肉和西餐,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最肥嫩的鱼腩部位在此时成为了宠儿,日本人也越发喜爱起味道浓厚的金枪鱼了。甚至到了今天,说起日本人最爱的鱼,金枪鱼应该也是首当其冲了吧。

然而,为何最棒的金枪鱼又都出现在筑地市场呢?看完下面从捕鱼到拍卖,最后到鱼肉做成寿司上桌的一系列旅程,我们也就会找到答案了吧!

金枪鱼是被钓上来的?

一月,“胜本金枪鱼”这家的渔师,迎来了捕获的季节。

“今天的渔船有可能会很晃呢!”说着这话的,是一本钓(注:在小型渔船上一人用一根一线钓金枪鱼的方法)的达人——“胜本金枪鱼”的渔师中村稔。笔者乘坐的船,就是他的名为“幸生丸”的6.3吨渔船。这里的渔船,相比于其他的渔船略大一些,今天的海浪,据说也更强劲。

“海浪这样大也能钓鱼吗?” 中村稔回答笔者说,“其实越是这样的情况,越有利。因为船会晃动得更严重,鱼反而不容易注意到船和竿的影子,更容易钓上来。”

已经当了30年渔师的中村。用他的话说,“还没等金枪鱼反应过来,就把它钓上来了,这是最理想的。”

清早5点钟,胜本家便出海了。来到的渔场位于壹歧和对马岛屿之间的区域,“七里曾根”。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天然鱼礁,聚集着小鱼和鱿鱼类,以此为食的金枪鱼,也为了捕食来到了这里。然而没想到,这个渔场其实格外近。中村告诉我,“从海港出发大概18公里左右就能到这里。单程仅需40分钟。” 实际上,大型的渔区也会出现在靠近陆地的地方。金枪鱼常常往来的日本近海,其实可以说就是人们生活的周边区域。

胜本渔港的美景。

过了早上6点开始钓鱼。先用鱼群探测器了解金枪鱼鱼群的大致方向,随后钓鱼的活就交给机械来做,也不算辛苦。金枪鱼的最高时速可达到每小时160公里,完全是游泳健将。怎样根据金枪鱼的行动,结合海流和地形的多种外界因素,配备鱼饵吸引金枪鱼,这其实才是考验渔师们本事的。

这边,鱼群探测器里,鱼群出现的一刻,中村的行动突然加快了。把用做生饵的秋刀鱼挂在鱼钩上,将鱼线往水中投去,若是没有反应便马上取出,调整鱼饵。如此反复。其实一直都是用鱿鱼来做鱼饵的,然而今天也是奇怪,没钓上鱿鱼,只能用秋刀鱼代替。

大概,过了7个小时,摇晃的渔船上依旧是紧张的捕鱼气氛。结果,直到回港,途中有过五六次机会,却很可惜依旧什么也没钓上来。“鱼要是不饿,也不会去吃饵。总之做决定的还是金枪鱼啊。”中村说着,“下回吧!”一手握拳,打在自己的手掌上。当然钓上90公斤、100公斤的大鱼,自然是让人喜悦心安,然而苦苦等待却连日钓不上来的日子也不少。

渔师小西将文钓上的金枪鱼全长2米多,约180公斤重。渔师幸福得掩不住笑容,在港口,等待他的是赶来的妻子和幼年的女儿。

然而即使钓到鱼,也不是钓上来就完成任务了。中村告诉我们,想要有美味的金枪鱼,一切是从“钓上之后”开始的。先砍掉金枪鱼的尾巴,随后掏出内脏,去掉神经。在鱼的肚子里塞上满满的冰块,用船舱里的冰水冰起来,这才算是做完第一步。然而这一连串的动作还要快才行,稍微迟了慢了,金枪鱼的体温便会上升,用行话来说叫做“Yake(烧)”,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捕上来的金枪鱼可就不好卖了。无论是多么大的金枪鱼,只要“烧”过,在筑地市场就不会有好价钱。用中村的话来说,基本上是要在“钓上来的一瞬间就把鱼冷冻上”。

下午3点,归来的渔船开始卸货。在日本,捕上来的一等金枪鱼,大概是180公斤左右,要用起重机吊着搬运。

“胜本金枪鱼”的一本钓旗号,其实也是2000年左右才在筑地市场内打响的。而且最初评价其实还很低,即使是与“大间金枪鱼”同等大小,其实也只有人家三分之一左右的价钱。说其这一点,曾经也真让胜本的渔师们懊恼不已,“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

(左)无论是测量还是搬运,都要靠机械操作。(右)近200公斤的庞然大物只靠一个人可是拽不上岸的。

“还是要眼见为实”,于是中村等人便来到筑地市场实地考察起来,问起市场里的各类评价,终于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冷冻不足”。其实想要在筑地市场立足,达标的冷冻手段可是最基础的。于是中村等人,便不断向筑地市场的老手们请教,为了供应最新鲜的鱼,达到筑地市场的行业标准,简直是把能做的一切都学到。筑地市场的渔师们,也乐于互相交流,传播经验技术。实际上,这样的举动带动的是这里全体渔师技艺的上升。在不断地努力之下,中村等渔师终于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在这里也慢慢有了“北大间,西壹歧胜本”的产地品牌之说。

中村等人通过“金枪鱼研究会”调查金枪鱼的捕捞、贩卖技术等。无论是老手还是新人,都在不断磨炼技艺。

最近的“一本钓”,最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近十年间,海产量减少,从去年开始渔师们便自发在夏季的产卵期封海禁渔,自主对海洋资源进行管理。“十年后,二十年后也依旧想钓金枪鱼”,说着这话的是一位新手渔师,“捕得长远,比起大量,要重要得多。”在这里,渔师们一对一与鱼作战,只用一根鱼竿钓到的金枪鱼,经过一晚的冷藏,在第二天便在筑地进入了新的旅程。

(左)包裹鱼身的是写着“胜本町渔业”字样的保鲜膜。为了宣传产地品牌。(右)“金枪鱼资源思考会”的想法从壹歧传到了全国。会长是中村,负责宣传的是富永友和,他是一位大学毕业的渔师。

金枪鱼的捕捞流程

早上两三点便要出发。先要钓生饵,随后5点左右到达捕鱼点,一边用探测器寻找鱼一边开船。

在秋刀鱼或鱿鱼的后背上挂上鱼线,随后投入海中。鱼线若是有反应,就要下功夫捕鱼了。

钓上来的鱼要马上处理,去血、去内脏、拔掉头肉到尾部的神经,在肚子里放入冰块。随后在船舱的冰水中冷却,归港后也要马上塞冰块保鲜。

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弄破柔软的腹部,因此渔师们常用的方式是将腹部向上掉起。放入冰块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皮肤表面的光泽退掉。

将100公斤的大金枪鱼放入到手工制作的木箱里。为了不让冰块破坏鱼身,无论身体还是尾巴,都要用保鲜膜包好。随后冷却。

筑地市场的金枪鱼拍卖

早上5点。数百条的金枪鱼整齐的排列在地面上矮矮的木板架上,周围集合的则是前来参加拍卖的买家,他们忙着验货,检查着每条鱼。这些人,在竞拍前,不遗余力的查看金枪鱼的状态,心里盘算着合理的出价。

所谓验货,检验的又是什么呢?主要还是看看剖开的鱼腹中略微可见的肉质和切掉的尾部呈现的断面。用手电筒照一照,行家们便能看出肉的颜色、鲜度、肉质,再用手指尖在尾部摸一摸、蹭一蹭,便可知油脂多少,甚至闻味道也是他们评判的标准——据说,上好的金枪鱼身上,是能闻到香味的。

筑地市场有着世界最大级别的“金枪鱼拍卖”,用外国人参观者的话来说就是Tuna Auction。从世界各处捕获到的金枪鱼,都会通过5大上货公司进行拍卖,叫价最高的人可以竞拍到想要的鱼。

鱼身上还放着标有产地和渔法、船名的纸。可不要小看这些信息。若是外观同等水平的鱼,来自捕鱼手段精湛、处理鱼血等手法地道的船的鱼,往往更得人心。当然,不考虑这些因素,只看鱼便知道金枪鱼好坏的专家,其实也不占少数。“眼色澄清,鱼皮锃亮”的,“身体丰满紧实,圆圆胖胖”的,根据各家的经验喜好和判断,各家也就选出自己想要的鱼了。一条金枪鱼能卖到几十万或者几百万日元,要做好这个买卖,掂量好货自然是重要的。但是,真正的价值,实际上“不切开不知道”。所以说,竞拍本质上,也是一场博弈啊。

大概5点半左右,铃声响起,竞拍便开始了。买家聚集在一起,一决胜负。随着竞拍人的声音,买家们不断变换着要价的手势,随着买卖双方的博弈进展,气氛也越发紧张。有时,高价能拍到上千万日元,且好货越多的日子,竞价越高。毕竟,金枪鱼鱼店的老板们,心中的信条是“今天不买哪天买呢”。稍微一不注意,涨上来的价格就超过起拍价一大截。

早上6点,竞拍到金枪鱼的进货商们便把这些鱼拉到货车上。金枪鱼的另一个崭新的清晨便又开始了。

从大间或者胜本等产地运来的金枪鱼,集合在筑地市场拍卖。大约4点左右,就有来验货估价的商人们了。

金枪鱼的拍卖场。生的金枪鱼和冷冻金枪鱼会分开放置。无论是生的还是冷冻的,买家都会先验好货。一般会使用手电筒,也会用手摸。

本日推荐的金枪鱼的样品。红色的肉质,色泽变化等都可以给买家以参考。有的买家钟情于红肉,有的则喜欢肥肥的腹部肉。

竞拍时候的手势。最后的“胜负”,其实还是来源于竞拍师的个人灵感吧。

金枪鱼的交易

早上六点半。自1861年创业的老铺进货商“樋长”店内,店主饭田统一郎带头下,几个伙计一起,手快又稳,非常仔细地用各种金枪鱼刀,把从竞拍处买来的金枪鱼进行分割作业。首先切下的是头部和鱼鳍,随后两条腹肉、两条背肉相继分割出来。切下来的肉,再从头至尾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左)筑地市场中老铺“樋长”的店主是店铺的第八代传人。用他的话说,“金枪鱼,白饭,渍菜,加上海苔,就是人间美味。”

(右)在金枪鱼的分割过程中,会用到各式各样的鱼刀。左侧的长刀最有切金枪鱼的刀的风范。

切金枪鱼,使用的是一种类似日本刀的大刀,使用这种大刀的好处是,不会在分割的过程中伤害到鱼肉的美感,这也可以说是筑地市场上独有的职人技能。饭田极其追求这种 “笔直的断面美感”,若是见到他精妙的手法,想必观者也会在心中暗暗鼓掌叫好吧。

今天要分割的这条金枪鱼是173公斤的大间产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用的是将近2米长的大刀,要靠三个男人一起切割。

竞拍到的金枪鱼,会根据当天的行情出售给寿司店或鲜鱼店。正是因为有了被称作“仲卸”的这些买手,才有高质量的鱼流通在市场之中。

“因为这可是渔师们拼了命捕来的金枪鱼啊。以最好的方式处理,切出好看的样子来,做出好货,卖给下家,这才是我们这些作为中间人的进货商应该做的。”

如何正确切割金枪鱼

头部、下颌等逐一分割出来,之后检验腹部。有没有预想的价值,在切开的一瞬间就能知道。接下来就要根据肉质等判断怎样进一步分割了。

使用非常长的金枪鱼刀将后背和腹部分离成4份。在切割的过程中不伤害鱼身,靠的是一把好刀。

将切好的肉放在冷藏柜中。客人来了之后也会根据客人的喜好分割,卖给客人。寿司店常喜欢软软的腹部肉,而制作生鱼片的店家,则多喜欢后背的红肉。

金枪鱼业者们常用的计量单位是“Take(丈)”,这里的“丈”指的是中指到小指的4指并列长度,正好是一贯寿司要用到的肉的长度。用身体作为计量工具,是这里自古不变的方法。

美丽的断面就像年轮一样。上部分是红肉,下部分是腹肉。切开后的肉,过一段时间会氧化,肉色会变得更鲜艳。

来购买这些金枪鱼的,基本都是零售商或者餐饮店。价格上浮动很大。也有不少是从东京以外的小城市或者海外来买货的。在筑地市场内,有大概200来家进货商,这些进货商为顾客提供着“好品质金枪鱼”。

然而这里,并不一定是越贵的金枪鱼越好。“说起进货,怎样才能进到真正物超所值的金枪鱼呢,这都是要看买手的眼光的。”把问题抛向饭田,对于他来说,怎样的金枪鱼才算好呢?“脸小、皮薄而弹、身子厚实有肉。我所追求的不是肥脂满满的类型,而是脂部乳白纹理细腻的金枪鱼。”

在这里有200多家进货商。有的只有店主一人,有的则是大公司规模。从前有400多间店铺,如今减少了,但所有的水产批发商之中,金枪鱼批发商依旧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金枪鱼就像女人一样,人和人的不同点便是魅力的所在,但这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让人烦恼。拍卖来的金枪鱼,有可能打开腹部,却发现已经“烧”过,不能用,损失惨重,让人心痛。也有明明是让人觉得一般的中等品,打开一看却是想都没想到的极品,让人不禁喜悦兴奋得竖起鸡皮疙瘩。

一年之中365天,饭田有360天都在筑地市场之中度过。熟知每个季节该用的鱼饵,金枪鱼在海中游动的路径仿佛如地图一般映在他脑中。虽然蓝鳍金枪鱼的肉好,可是他心中也想着让人们能品味到黄鳍金枪鱼的味美脂肥。从江户的河岸市场到现在,饭田已经是第八代的传人了,延续着一代代的生活法则和累积的哲学,饭田在有着金枪鱼的路上一直奔跑着。

金枪鱼寿司

“金枪鱼就是寿司店的脸面”,江户派寿司名店“奈可久”的老板,铃木隆久断然说道。从学徒时期开始,铃木接触筑地市场已经有40多年之久。

问起这位行家,寿司店美味的秘诀是什么?“刚捕来的金枪鱼真是一点美味都没有!”铃木隆久说道,“都说鱼最主要的是鲜度,然而金枪鱼却是另一回事。从钓上来到买到手,要有三天的时间,随后,熟练的寿司师傅还要醒肉。”铃木比喻道,“腹部的肉,要醒个一周到10天。都说‘入棺四十九日’,对于金枪鱼来说,就要让他在‘食材棺’里味道得到升华。”那么红肉呢?“用酱油腌制50分钟左右,去掉酱油后,继续醒6至7小时才行。”

金枪鱼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吃法。

虽然说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话,最好吃的是大腹,但是最上等的金枪鱼的红肉是较之更美味的。“内含的铁质的酸味和甜味融合在一起。要是说做成生鱼片,大眼金枪鱼的红肉也美味。金枪鱼,其实根据种类不同、部位不同,美味也是各异的。”

从上往下,分别为太平洋蓝鳍金枪鱼(黑鲔)的中腹、大腹和大眼金枪鱼的中腹肉。

(左)根据金枪鱼的鱼肉纹理来切割。(中)制作寿司。铃木眼中,最爱的金枪鱼的大小为180公斤。(右)制成的寿司。

用太平洋蓝鳍金枪鱼(黑鲔)做成的寿司。眼前红一些的是渍过的红肉,远处浅色的是中腹(或称中肥)。

说起吃,另一引人兴致话题便是食物的季节性。“从前的料理师傅,都是夏天吃黄鳍金枪鱼,冬天吃蓝鳍金枪鱼,按照季节来分的。”为这些想吃到美味的外行客人一一说起这些金枪鱼的美味诀窍,铃木的话匣子打开便关不上了。

真正美味的金枪鱼到底什么样?想必也没有最终的答案。不妨从已知的金枪鱼知识开始,认真品尝,也许最终答案便揭晓了!

关于白鳍黑吊和黑鳍长什么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52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