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眼的人(天眼能望多远)

北京观赏鱼批发市场2025-01-06 16:35:511.22 W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一览:。4、很多人发现费玉清唱歌时眼睛总是喜欢仰视,你是如何分析这个动作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望天眼的人,以及天眼能望多远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人用望远镜望天 打一成语

一个人用望远镜望天 打一成语——登高望远、管中窥天。

1、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

【解释】登上高处望天眼的人,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荀子·劝学》:“望天眼的人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结构】连动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望天眼的人;指人望天眼的人的思想

【例句】郁达夫《住所的话》:“房子亦不必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英译】ascend a height to enjou a disant view

2、管中窥天guǎn zhōng kuī tiān

【解释】管:竹管望天眼的人;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处】《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见识等

【近义词】坐井观天

【例句】少见之人,如从~也。 ★《史记·梁孝王世家》

【英译】see sky through a funnel

望天眼的人(天眼能望多远) 观赏鱼

陈桢的个人生平

陈桢(1894-1957),动物学家,中国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

江西铅山人

191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农学士学位。

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自20年代起从事生物学教育与科研工作,长期从事金鱼遗传与变异的系统研究,尔后又进行了动物行为学和生物学史的研究工作。

中国较早的现代生物学教育家,在大学里开设细胞学、组织学、系统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中国生物学史等课程。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桢,字席山,后改协三。189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邗江县瓜州镇。幼年时因家庭经济情况欠佳,到1912年以前只断断续续读过几天私塾和两年小学,但靠刻苦自学,他的外语、数学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平。1912年,他入江西省铅山县籍,以便参加江西省公费考试,初试及复试均名列第一。

1913年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学习,由于他有志振兴农业,1914年毕业后考入金陵大学农林科。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农学士学位,并留校任育种学助教。从教学工作中他认识到,育种的成功必须有正确的遗传学理论指导。1919年考取清华学校专科,公费赴美留学。先在康奈尔大学农学系进修,1920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学习,1921年获硕士学位后,随著名遗传学家T.H.摩尔根(Morgan)专攻遗传学。这对陈桢一生的科学活动有决定性的影响。

1922年回国后,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23年开始金鱼遗传的研究工作。由于教学中缺少合适的中文教材,他编著了《普通生物学》,于192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6年他在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此后除继续进行金鱼遗传的实验外,还开始对蚂蚁的筑巢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便于观察,在实验室和家中都养了许多蚂蚁,不分日夜地连续观察,终于揭示了蚂蚁筑巢行为中的一些规律。1933年他编著了影响深远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桢随清华大学南迁到长沙,任教于临时大学。1938年他回北京搬家。当时驻京的日军得知信息后,派驹井卓等日本遗传学家威逼他留在北京工作,他的行动也受到日本特务的监视。在威逼恐吓面前,作为一位正直爱国的科学家,陈桢不为所动。为了避开日本特务的监视,他连日前往协和医院,佯称在协和医院工作,并暗地迁居,最后趁机连夜由天津乘船经香港、海防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陈桢复任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经他亲自认真组织和妥善安排,生物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绩。1948年,陈桢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北平研究院评议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来函邀请他去美任教。陈桢出于科学家的爱国心,回函谢绝,决心留下来为祖国人民服务。1949年以后,他继续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当时,正值苏联的李森科学派对孟德尔、摩尔根学说和苏联奉行这个学说的科学家进行猛烈抨击,我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情况下也对孟德尔、摩尔根学说开展了批判,个别单位还出现了过火行为。因而一些东南亚华侨青年曾给陈桢写信询问:“国外风传您已被去职批判,停止工作,不知是否真的如此?”陈桢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复信表示,苏联在遗传学方面的激烈争论对中国虽有一定影响,但本人仍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教学、研究工作仍在进行,《生物学》一书仍在刊出新版发行,从而有力地澄清了国外的一些谣传。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清华大学生物系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合并,陈桢在生物系从事生物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相继发表了一些有创见的论文。

1953年,陈桢继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和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之后,出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主任,并主持中国动物图谱和《动物学报》的编辑工作。他先后聘请寿振黄,张春霖、沈嘉瑞等著名动物学家到动物研究室工作,使该研究室陆续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动物研究室改为动物研究所,陈桢任所长,他带病主持了动物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病中他仍按“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动物遗传学研究的规划设想。当年11月病逝于北京。

首次证明鱼类的孟德尔式遗传

20世纪20年代,摩尔根及其学生们以果蝇为材料,证实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把遗传学推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21年,陈桢在摩尔根的指导下,学习遗传学,掌握了杂交实验与细胞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国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要用中国所特有的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进行创新。经过观察与试验,他发现金鱼不仅外形变异明显、品种众多、易于繁育,而且是体外受精,它的卵适合于进行实验胚胎学研究。因此,他选用金鱼作材料,试图将杂交试验和细胞学、胚胎学、统计学方法联合应用,以探讨遗传学上的一些重要问题。1925年,他首先发表了《金鱼外形的变异》的著名论文。该文就金鱼的体形、体长、体高、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头形、鳃盖、眼、鼻隔、鳞片、体色等记录了各种变异,并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金鱼起源于野生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由鲫鱼形成金鱼各品种的过程中,杂交和选择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残缺背鳍、无臀鳍、双臀鳍、龙睛等性状则可能来源于突变。1928年,他又发表了《透明和五花,一例金鱼的孟德尔遗传》一文,用充分的杂交数据证明透明鳞决定于纯合的突变基因型,正常鳞决定于纯合的隐性基因型,五花鱼则有杂合的基因型。因此,这是在鱼类上第一个典型的“不完全显性遗传”的实例。该文的发表震动了生物界。当时国内外不少科学家对于孟德尔定律是否适用于鱼类都抱着怀疑态度。陈桢的这一突破性成果以确凿的证据征服了所有的生物学家。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都认为,他是鱼类遗传学研究的先驱。此后,在我国的遗传学教科书中,都引用“透明和五花”作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的实例。

1934年,陈桢又发表了《金鱼蓝色和紫色的遗传》一文,证明金鱼的蓝色决定于一对纯合的隐性基因,紫色决定于四对纯合的隐性基因。经杂交产生的五对基因的隐性纯合体则有蓝紫色,而且是一个不再分离的品种。

陈桢于十几年中对金鱼遗传所进行的系统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对金鱼的变异、遗传和进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因而被誉为“金鱼博士”。同时,他的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和方法,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论证金鱼的起源和品种形成

在50年代,我国的各级学校中普遍开设进化论(达尔文主义)的课程。C.达尔文(Darwin)曾研究鸽类的家化和品种形成的历史,并论证了家鸽是由野生岩鸽(Columba livia)演变而来。但在中国,家鸽的品种不多,而我国各地广泛饲养的金鱼变异显著,品种众多。因此,他认为用金鱼来作进化论的教材有极大的说服力。

陈桢作为生物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在对金鱼的遗传作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古籍,对金鱼的起源和品种形成历史用全新的观点进行了探讨。1954年,他发表了《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因素》的论文。论文用确凿的资料证明,金鱼起源于中国。演化的过程大体是:最初,由浙江杭州、嘉兴等地野生的鲫鱼中产生了红黄色变异体,称为金鲫鱼。以后,经过半家化、家化、盆养、有意识选择等四个时期的演变,才形成众多的品种。对此他作了如下的具体论述。

宋朝初年(968—975年),在佛教“戒杀生”的影响下,出现了“放生”的习惯。在嘉兴、杭州有人将捕捉到的金鲫鱼放到“放生池”中放养。这就开始了半家化时期。由于“放生池”并未使金鲫鱼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变,因此在190年间内未出现什么新品种。1157—1206年,开始进入家化时期,即在自己家里的池中养育金鲫鱼。这时,对金鲫鱼的繁殖习性已有了一定了解并知道可用水蚤来饲养。金鲫鱼的食物有了充分供应,玩鱼人又重视对异样鱼的选择,因此从1163到1276的113年间,出现了白色和黑白花斑两个金鱼品种。1276—1546年为由池养过渡到盆养的时期,1547—1643年为盆养时期。首先,盆养使金鱼的饲养得以大众化。盆养金鱼不仅在杭州盛行,而且在苏州、广州、南京、北京也相继出现。其次,盆养使金鱼的生活条件发生明显的改变,活动空间缩小,盆中水温、食物供给、水的更换也均靠养鱼人来调节。第三,盆养也便于养鱼人对其变异仔细观察、选择和分盆育种。因此,仅在97年间,就相继出现了五花、双臀、长鳍、双尾、龙睛、短身等六个新品种。1846—1925年,为有意识选择的时期,即有计划地利用分盆交配和控制生活条件来定向培养新品种。在短短77年中,竟出现了墨龙睛、狮头、望天眼、虎头、绒球、蓝鱼、紫鱼、翻鳃、珠鳞、水泡眼等十个新品种。

在这篇论文的总结中,陈桢提出生活条件的改变和人工选择是金鱼品种形成的主要因素,仅用突变不能说明上述不同家化历史过程中品种形成的不同速度。这样,陈桢认为金鱼的品种形成不是通过通常的突变的形式,而是一个渐进的进化过程。

陈桢不仅论证了金鱼起源于中国的野生鲫鱼,还指出世界各地的金鱼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中国传去的。最先于1502年传到日本,17世纪末叶已传到欧洲大陆和英国,1874年传入美国。

这篇论文是有关金鱼演化的一篇主要著作,曾被我国进化论的教材普遍引用。

编著广泛流传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中学开始设立生物学课程。但是,由于缺少教材,影响了教学质量。陈桢认识到,为了培养生物学人才,必须从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入手。为此,他利用假期搜集资料、潜心编著,终于完成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学》的全稿,1933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发行后,风靡全国,20几年中共出版了159版,成为公认的通用中学生物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不仅在国内普遍采用,而且也流行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侨学校。它的影响深深波及东南亚一带。

该书的特点是:(1)内容丰富、选材恰当,包括当时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有关遗传理论的阐述,简明而深刻。使学生能从这本教材的学习中对生命科学有全面的了解。(2)对生物学的新进展也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例如性别决定的基因平衡理论、中间性、性逆转等,从而能引导学生活跃地思考。(3)尽量采用中国的资料,而不照搬外国的模式。例如环节动物的描述用中国的环毛蚯蚓而不用欧洲的蚯蚓;遗传规律用金鱼的材料进行阐述而不是只讲豌豆与果蝇;生物的进化也引证金鱼起源于鲫鱼和众多品种的存在作为进化的证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课中进行直接观察,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4)章节安排合理,例如对多细胞动物的生活一章只介绍了腔肠动物(水螅),环节动物(蚯蚓)和脊椎动物(蛙、人)。这既简明扼要,又反映了进化的主要阶段特点。这种安排方式直到今天仍被沿用;又如将动、植物界类型作为进化的结果来介绍,这样将现代类型与古代类型一并简述,既避免了枯燥地逐一分门别类介绍,使学生感到烦琐难记,又有利于使学生建立起进化发展的观点。实为一种独到的创举。(5)文笔流畅,富于趣味性,适合学生自学阅读,而且读后可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生物学家曾谈到,他们的生物学知识就是从陈桢的《生物学》中自学获得的,而且由此才对生命科学发生兴趣。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这本教科书才为广大师生所喜爱,长期在全国广泛发行,从而对生物学专门人才的成长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尽心竭力培育生物学人才

陈桢多年在大学任教,培养出我国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是他对发展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清华大学生物系任系主任时,陈桢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首先,他多方筹措经费建立了生物学馆,购置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图书期刊,组织师生采集了丰富的动、植物标本,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有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他抓住了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植物学方面,以生理学和生态学为主要方向;动物学方面,以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胚胎学为主要方向,并先后聘请汤佩松、李继侗、赵以炳、沈同、崔之兰等著名教授任教,他还为每位教授建立了实验室、配备了助手,以尽量发挥他们的专长,使他们能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他自己则只占用3楼上的一个小房间作为办公室。在教学工作中强调要开好实验课,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和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此外,他还亲自安排每周的学术报告,使师生能及时掌握科学发展的动态。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大学生物系出现了团结合作、奋力进取的局面,二十几年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并出现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所瞩目。

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陈桢对学生的态度既耐心又严格。他讲课的内容丰富、论述透彻,而且能反映科学上的新进展。他对实验课特别重视,亲自指导学生实验。从实验题目的分配、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遗传性状的观察、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到实验报告的批改,他都亲自过问、指导。他常常向学生强调,在实验方法上要细致、准确,实验结果的总结中论证问题要严密无隙。李璞在开始做金鱼杂交的实验时,陈桢先生要求他住在实验室,并给以精细具体的指导。这样严格的训练和精心帮助使学生受益终生。

在指导参考书的阅读上,他更有独特的风格。往往只是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找文献阅读。学生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再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探索方向。这种指导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有助于科研思路的形成。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他培养出许多动物学、遗传学的优秀人才,他们不仅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重任,一些人的工作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

1894年3月12日 生于江苏省邗江县。

1914—1918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林科,获农学士学位。

1918—1919年 任金陵大学农林科育种学助教。

1919年 北京清华学校专科,公费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系进修。

1920—1921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22—1926年 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

1926年 任国立东南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科学教授。

1927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

1928年 任中央大学教授。

1929—1937年 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8—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1952年 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7年 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1951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2年 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3—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主任。

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1957年1月15日 病逝于北京。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男子” -有典型公子风范的, 长相俊美的人+生平介绍, 谢谢

中国历史上十大美男:潘安 卫玠 兰陵王 子都 嵇康 吕布 韩子高 宋文公

宋玉 邹忌

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胆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要死,立马赶他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二,卫玠

卫玠是历史上唯一因为太帅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

记得三国中杀掉邓艾父子的卫瓘吗?卫玠就是他的孙子,表字叔宝。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这孩子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洛阳居民倾城而出,夹道观看小璧人。可这玉人特爱开口。当时风气最盛行清谈:手里拿个麈尾模样悠雅地侃侃而谈。刚开始时,“清谈”主要谈老庄之道,还有点哲学氛围,后来变成了天南海北乱侃,比如谈论人家的长相和行为(两晋美男子多出名,也有这方面原因)。爹妈怕卫玠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说话,真叫人吃不消。(我们有时候对着进不去的BBS也时不时会唉声叹气一翻)。

三, 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高长恭当时还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连皇帝介绍的小姐19个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龙,就一个勉强算美眉。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有人怀疑“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吊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高长恭后来不知为何染了个大毛病:贪财。门口常有行贿的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属下尉相愿问他:“王既然俸禄那么高,何必如此贪?”长恭答不上来。相愿说:“您是不是因为怕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长恭这才开口说:“是的。”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相愿说:“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 长恭听了劝告,便偶而装装病。但完全隐退,又不甘心。正处盛年的男子,谁愿意退休?何况高长恭不是当隐士的个性。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杀人,连理由都没扯。高长恭死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宇文氏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四,子都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跟某帅哥有个约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帅哥哥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佬。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乃是众多郑国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少女们都以能见到那位帅名满全国的子都为荣,为了能见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上好几个小时,由此也便可以想象出,当子都未见而见到蠢夫的时候,少女会有多么的悲伤,哀怨和惆怅了。

《孟子》又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哎呀,连满嘴仁义的亚圣孟夫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长眼睛的人,可见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确确是个大帅哥了。那么,这个帅名动天下的子都老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能让天下的女人们疯狂?且听我慢慢道来……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虽美,却是个小心眼。《左传·隐公十一年》里便记载了他因争车未遂而在阵前射杀己方大将颍考叔的光荣事迹,由这一点看,子都老兄多少还是缺了些大丈夫应有的宽广心胸和英雄气概,只能将其归入偶象派一类了。

虽然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大帅哥子都毕竟是帅名远播的美男子,其容颜之美不仅震动了以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而且也得到了以郑国女子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以孟夫子为代表的子孙后代的认同,仅凭这一点,子都之入选美男榜,便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了。

五,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里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

六,吕布

吕布字奉先,三国五原郡九原人,官至温侯,身材高大(估计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艺高强。吕布不但衣着华丽,而且喜欢耍酷,他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简直是酷毙了。他经常手持一口方天画戟,脚跨赤兔宝马,到处泡妞,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美女多半自恋,美男也不例外。吕布在丁原手下,虽说也是“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有模有样。新归董卓后更是盲目追求“名牌”,“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整个一个天皇巨星的打扮!我敢打赌,麦克·杰克逊出场也没他这么排场。连国内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禅也对他一见倾心。

吕布不但善用画戟,就连射箭也有超乎寻常的本领,神乎其技的“辕门射戟”,就是他生平的得意之作,其武艺之高超,就算关羽,张飞,刘备三人联手,也才勉强赢他。就个人武艺而言,吕布在三国时代可谓无敌于天下。

但其为人反复,无仁义,叛伏无常。他原为丁原的义子,那个被他“怒目而视”的董卓用了一匹赤兔马和金珠玉带就令他谋杀亲“夫”(丁原)投奔新“夫”(董卓)。这也难怪小吕,他出身贫寒,除了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外一无所有。就象平民出身的绝代佳人,面对用法拉利(赤兔马)和钻石黄金追求她的世界首富(董卓),又有多少人会不抛弃“旧爱”(丁原)呢?吕布成为董卓部下后,又因与其小蜜(貂禅)私通,因恐东窗事发而与司徒王允合谋杀了董卓。曹操征讨徐州时,吕布趁机偷袭其根据地,后与曹操反复征战,因被水攻,以及部下候成叛变而投降。

在白门楼,吕布被擒。刘备对曹操说,“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其实他知道自己妒忌丁建阳,董卓,因为他自己也想得到吕布。吕布实在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溺爱,而爱总是让人盲目的。他明白任何人得到吕布都会溺爱,英雄如曹操也不例外(想一想后来他怎么对待关羽就可见一斑)。如果这样,曹操或许会步丁建阳,董卓后尘,这样自己就少了逐鹿中原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这一点上他不希望吕布死。然而他不能忍受曹操得到吕布这个事实。他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这就是刘备的逻辑,所以他更希望吕布死。曹操虽然很想得到吕布,但他也不想成为丁建阳和董卓,只好把吕布给杀了。“红颜薄命”原也适用于三国第一美男。

七,韩子高

韩子高,梁朝会稽山阴人,身世微贱,以做鞋为生。据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韩子高他貌美,美过中国少年瑰宝周小史(晋代有名的娈童),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史说:“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可见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他绝非仅有漂亮的脸蛋,他的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在是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但韩子高却甘愿委身于南朝陈文帝陈茜(是个Gay佬),他们同食共寝,日夜不离。更因为子高的一段绯闻,而导致陈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灭了王司马一族,最终造成了梁朝的灭亡和陈朝的建立。这种因为同性恋而导致王朝颠覆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韩子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虽然最终誓言未能兑现,但是韩子高貌美倾国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陈茜病故以前,子高端水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的陈茜以极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陈茜死后,子高被冤狱赐死,年仅三十岁。

八,宋文公

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

各位看官或许会感到奇怪,要问我为什么在开篇第一句便说出一句废话来。没做国君之前,当然是公子了,难道是乞丐不成,这一句话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是有那么一点,然而尽管如此,我却还是要说,因为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本来是轮不到他做国君的,能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做个公子,已经足够他祷诵好几遍阿弥陀佛的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照着非正常的状况发展了下去而让原先的公子鲍坐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的呢?原因就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帅了!

就因为他帅,公子鲍变成了宋文公?这未免也太过荒唐了吧?可是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其过程并没有说起来这般容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诞的故事呢?因为一个女人爱上了他。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祖母(当然不是亲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于是乎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啊,怎么办呢?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拍公子鲍的马屁。你公子鲍不是喜欢布施恩惠于国人吗?(由此可见公子鲍恐怕亦心存夺国的野心)好,老娘我帮你布施;还不愿意吗?还不愿意,老娘我干脆把宋国的江山也献给你做交换吧。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猎,这正是上天赐予王姬的良机啊,于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干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当了国君。一段因帅得国的千古神话终于成为现实。(据《左传》,昭公田猎,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将杀己,然也无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毙,可见昭公实在襄夫人控制之下,王姬欲献国于公子鲍,实是易如反掌)。

那么这位帅的biangbiang声,帅得令祖母倾心而折节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帅之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还不错,起码要比他的哥哥,有“无道”之称的昭公好了许多。《左传》里说他“礼于国人”,《史记》中说他“贤而下士”,当然,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鲍需要收买人心的时候,至于他做了国君以后的表现,我却只能遗憾的说声“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样,即便是因帅得国,也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是什么,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够猜到。

九,宋玉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接着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爱丑陋的妻子,与她生了五个孩子,从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毕竟大家都比较相信帅哥,于是就听信了宋玉的话,而“登徒子”却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除了这篇赋之外,就再也寻不到一分一毫关于宋玉之美的蛛丝马迹了。

据说,宋玉是屈原弟子,他并没有因为其美貌而青云直上,其在官场上混得还是比较差的,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虽然靠写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过楚王,但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连提点建议都没被采纳。但他并没有从此自弃,而是投入到创作中去,也写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骚体的基础上变化出一种新体裁----赋,虽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算是不辱没师门了。其作品文字华丽,对事物刻画入微,像他那篇名作《登徒子好色赋》所塑造的“登徒子”形象就非常成功。

这篇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赋》据说是一篇赝文,很多人都说它并不是宋玉的作品。如果真是这样,对我们考证宋GG是一位帅哥倒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假若真是别人写的,那宋玉之美大抵该是得到时人或晚近之人公认的了,否则的话,宋GG在自己的寓言之作中夸言己之美貌,那倒要很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的。无论事实如何,宋玉终归是顶着了一顶帅哥的高帽了,他的帅名也早已流传千古,虽然多少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些,但考虑到他才子词赋家的身份,入选这份美男榜还是不遑多让的。

十,邹忌

战国时,邹忌是齐国有名的帅哥。身型修长(身高八尺有余),而且形态“昳丽”。他的帅不仅是外在的帅,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太有内涵了,通常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痛苦都比常人多些。比起外表,邹忌更愿意别人注意他内在的东西,比如说他更希望人们赞美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的口才等等。

那时邹忌的梦想,就是有一个比他更漂亮的人来代替他的苦恼。每天清晨,这位齐国美男子起床后都会站在一面铜镜前忧郁地低语: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齐国最美的男人(有点象白雪公主的后母)?而魔镜总会歉疚地告诉他:很遗憾,我的主人,迄今为止您依然是齐国最美的男人。每当魔镜说完,它总会看到对面的邹忌忧伤地哭泣,像三月的细雨,淅淅沥沥。直到有一天,魔镜突然对邹忌这样说:我的主人,您终于不再是齐国最美的男人了,城北来了一个叫徐公的男人,他现在才是这里最美的男人

很多人发现费玉清唱歌时眼睛总是喜欢仰视,你是如何分析这个动作的?

费玉清入圈极早,1973年凭着星对星歌唱竞赛而进入乐坛发展,入圈多年,费玉清带来了一剪梅、千里之外、凤凰于飞、梦驼铃等著作,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回忆。除了歌曲给大众留下深入的形象以外,费玉清的歌唱姿态也引起众多网友仿照。很多人发现费玉清唱歌时眼睛总是喜欢仰视,你是如何分析这个动作的?

个人对费玉清唱歌喜欢仰视的原因分析

费玉清的嗓音与姿态总是引起网友们争相仿照,费玉清歌唱为什么眼睛喜爱仰视?费玉清歌唱时,总喜爱手托天空,昂首眼睛望天,俯视着,这样的姿态也让外界很费解,关于这个问题,费玉清曾经在综艺中聊到过,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缺陷,他说曾经自己那个年代不一样。而身边的人直言,这明明是优点,许多网友都曾仿照过他的姿态呢。

在费玉清歌唱的年代,还没有无线话筒,大都是话筒固定在铁杆上,由于麦克风固定了,所以他在歌唱时,会不自觉地摇摆身体,也就形成了现在仰视的姿态。除此之外,话筒还会被两根线吊在空中,如果单站着歌唱就没有那种氛围感,因而都会加上一些动作,时间长了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气。如今这些姿态已经成为费玉清的代表动作了,许多歌迷也喜爱经过仿照他的方法表达对他的喜爱。

结语

以上了解了费玉清歌唱为什么眼睛喜爱仰视,费玉清是一位优秀的歌手,一路工作发展都很顺利,只是在感情上一向没有动静。完毕与日本女子的爱情后,费玉清一向单身至今。在2019年11月7日,费玉清举办了演唱会最终场,宣布封麦隐退,让许多歌迷不舍。

关于望天眼的人和天眼能望多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24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