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为什么不建议养地图鱼)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地图鱼身上长了好多白斑怎么办呀??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和为什么不建议养地图鱼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地图鱼身上长了好多白斑怎么办呀??
介绍几种常见鱼病
1.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玻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玻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2.出血性腐烂病为细菌性传染玻
(1)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3.轮虫病此病为传染性原虫玻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玻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2)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
地图鱼身上有白点一样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
白点病:地图鱼身上长白点可能是因为它们感染了白点病。此时,需要提高水温至28℃左右。情况严重的话还可以往缸中加入少量的盐。水霉病:还有可能是因为身上长了水霉菌。这种病一开始的症状就是长白点,严重时白点会变成白色网状物。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换水,并且每天使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十至十五分钟治疗。
一、白点病1、原因:当它们感染了白点病的时候,它们的身上就会出现白点状的物质。这是因为小瓜虫侵染了它们的身体,从而使它们患上了白点病。
2、处理方法:如果病症轻微的话,可以适当地提高温度,将温度提高到28℃左右即可,还可以在鱼缸中加入适量的盐,以杀菌消毒。如果病症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可以用5%的甲基蓝进行药浴,每公升水加入五滴甲基蓝。或者可以去买专门的药店去买杀小瓜虫的药物。
二、水霉病1、原因:当水质不清洁的时候,水中极其容易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细菌会侵染地图鱼的身体,从而使它们的身上患上水霉病。水霉病初期就会有白点状的物质,后期发展为网状物。
2、处理方法:及时清理水质,并向水中撒入适量的盐,以杀菌消毒。当水质不好的时候,需要及时换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能换水过多,一次换掉水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最后还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理身体,以杀掉它们表面的细菌,同时向水中撒入适量的盐,以杀掉水中的细菌。情况严重时可以使用孔雀石绿溶液药浴治疗。
地图鱼身上长满白点怎么办
地图鱼身上长满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了白点应该是白点病。
白点病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也叫小瓜虫病。是一种最常见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地图鱼是热带鱼可升高水温30-32度连续5-7天可根治此病。
治疗药物:
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
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
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
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
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
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地图鱼白点病能自愈吗,怎么治疗
当地图鱼患上白点病时,无法自愈,需要鱼主人帮助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治疗。当水的温度达到30度时,白点就会从鱼身上脱落。也可以利用红药水治疗,将病鱼放在这种水中泡6-10分钟,一天泡一两次,慢慢地它们就会康复。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在缸内加入白点净或者亚甲蓝,可以有效治疗这种病。 一、地图鱼白点病能自愈吗
白点病是地图鱼经常会得的一种疾病,无法自愈,需要鱼主人精心帮助治疗。虽然这种鱼对于生存环境的标准不算高,但也必须要保证水质好,否则可能会长白点病。刚长这种病的时候,地图鱼的身上会有很多的白点,后来鱼会慢慢变瘦,活动减少。最后则会导致鱼体表面变成白色,暗淡没有光泽。
二、地图鱼白点病怎么治疗
1、提高水的温度:因为引起白点病的害虫在高温下很难存活,鱼主人可以将水温加热到30度。病鱼表面的孢子遇高温会加快成熟,最终从鱼身上脱落。
2、在水中加红药水:红药水不能加多了,少一点,让水的颜色呈现微微的红色就行。将病鱼在这种水中泡6-10分钟,一天泡一两次即可。
3、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将病鱼单独放入一个鱼缸,避免传染其它的鱼。在缸内加入白点净或者亚甲蓝,剂量按照说明书提示确定。
地图鱼身上白斑溃烂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隔离药浴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地图鱼身上白斑溃烂可能是因为得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了水霉病。此时需要及时将它们单饲养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还需使用孔雀石绿溶液给它们药浴治疗。调节环境:如果饲养环境不合适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它们也可能会长白斑。此时需为其改善环境,并加入适量的盐杀菌。隔离杀菌:它们身上长白斑溃烂还有可能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受伤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了。此时需要用高锰酸钾杀菌,并隔离饲养。
一、隔离药浴1、原因:当水质环境不好的时候,地图鱼的身上可能就会感染有害细菌。那么此时,有害病菌侵染鱼身体,导致它们身上就会出现白斑。
2、处理方法:及时将它们隔离饲养,并使用药物进行药浴。当它们身体已经被感染白毛的时候,身上的病菌可能就会侵染其它鱼类,从而导致其它鱼类出现异常。所以一定要将感染的鱼类隔离饲养,并在鱼缸中加入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泡一次,每次浸泡二十至三十分钟,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二、调节环境1、原因:当水质不合适的时候,它们很可能就会出现趴缸等异常现象。此时它们的体质是很差的,极易被细菌感染。
2、处理方法:及时调整水质环境并在鱼缸中放入适量的盐。它们适合生存在23-28℃的弱碱性的水中,所以要调整水质环境,以保证它们可以正常地进行代谢。
三、隔离杀菌1、原因: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密度太大,很有可能它们会被擦伤,此时它们就极其容易被细菌感染,出现长白斑、溃烂等问题。
2、处理方法:单独隔离饲,养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理鱼的身体。
关于地图鱼身上有白斑怎么治疗和为什么不建议养地图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