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清道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好胆固醇”也会伤身!心血管专家解读胆固醇的「好」与「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以及清道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好胆固醇”也会伤身!心血管专家解读胆固醇的「好」与「坏」
很多人将胆固醇视为“洪水猛兽”,认为高胆固醇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代名词,体检查出胆固醇高,甚至连鸡蛋都不敢吃了。
胆固醇高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但是,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胆固醇会参与人体的多项生理活动。合理膳食,才能够有效调节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让身体更 健康 。
怎么“吃”有助于控制胆固醇?不同类型的胆固醇,对人体有哪些影响?《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陈立娟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郝文君
胆固醇本身不能溶解于血液,必须依附在脂蛋白上才能从周边组织进入肝脏,并在肝脏中被分解代谢、排出体外。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通过载体分为两种:
很多人认为“好胆固醇”越高对身体越好,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好胆固醇”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胃肠炎和细菌性肺炎。
该研究共纳入近10万例受试者,在6年期间,9%的受试者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性疾病。
研究者提示,尽管通常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对 健康 有利的好胆固醇,它也是有适宜范围的,不能过高。
另一项研究发现,“好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可能由某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病风险反而会升高。比如,某些人体内的B类清道夫受体1(SCARB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高密度脂蛋白丧失运送胆固醇的功能。
此时,尽管他们体内的“好胆固醇”水平很高,也很难从周边组织被运送至肝脏,实现清除目的,反而会在动脉中累积导致动脉阻塞,增加心脏病风险。
应该说,“好胆固醇”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更多 取决于它发挥功能的方式,而非数量 。
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毫摩尔/升(40 毫克/分升),还是应该通过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和适当运动调整,并不建议通过药物手段调整。
很多人都希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越低越好, 但是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果没有冠心病、脑梗,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胆固醇应该不高于3.4毫摩尔/升。反之,则需要积极管理坏胆固醇,通常应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下面这3种问题: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药物或饮食导致的胆固醇过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胆固醇过低并且消瘦,就要考虑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
胆固醇过高对身体不利,过低一样会影响 健康 。比如,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饮食习惯
坏胆固醇过低,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过度减肥者,都有可能因摄入脂肪过少而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自然也会偏低。
肝脏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会因为肝脏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功能障碍,造成坏胆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现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总之,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胆固醇摄入多了,可能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想要把胆固醇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从日常饮食中入手。
多可溶性膳食纤维
燕麦、米糠等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还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这些食物还包括豆类、大麦、水果等。
多植物甾(zāi)醇
植物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固醇,临床试验显示,植物甾醇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多 健康 脂肪
鱼、核桃、牛油果、橄榄油等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高胆固醇。
深海鱼类含有对人体 健康 有益的 欧米伽3脂肪酸 ,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中性或酸性胆固醇从粪便排出,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合成,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这种脂肪酸,只有靠食物补充。
少饱和脂肪
大部分饱和脂肪来自于肉类,比如牛肉、羊肉、猪肉、带皮禽肉,以及黄油、奶油、芝士、全脂牛奶等。
有些植物脂肪比如椰子油、棕榈油(经常藏在平时吃的零食里)等也含有饱和脂肪。
少“精碳水”
摄入过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容易在肝脏中转化成为脂肪,引起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疾病。精制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精制米、面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
少植脂末
植脂末脂肪含量达20%~75%,不仅不能增加营养,其中含有的氢化植物油还会带来对心血管危害最大的“反式脂肪酸”。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不良胆固醇,减少良性胆固醇的含量,干扰必须脂肪酸的新陈代谢。
简述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的重要功能。
载脂蛋白
1,功能
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载脂蛋白在脂蛋白的代谢及完成其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①构成并且稳定脂蛋白的结构;②修饰并影响和脂蛋白有关的酶的代谢和活性,③是一些酶的辅因子;④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决定和参与脂蛋白和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各种载脂蛋白主要合成部位是肝,小肠也可合成少量;近年发现除肝外,脑、肾、肾上腺、脾、巨噬细胞也能合成载脂蛋白E.
2.分类
载脂蛋白一般分为载A、B、C、E、(a)五大类,每类中又有亚类,如A类中有分为Al、AⅡ、AIV,B类中又包括B48、Bl00等,还可能有一些变异体。迄今已发现20余种载脂蛋白,如APoAl、AⅡ、AIV、1348、Bl00、CⅠ、CⅡ、CⅢ、D、E、H、J和APO(a)等。不同脂蛋白含不同的载脂蛋白,如HDL主要含APOA1、AⅡ;LDL几乎只含APOB100;VLDL除含APOBl00外,还含APO
CⅠ、CⅡ、CⅢ及E;CM含APOB48而不含APOBl00.载脂蛋白不仅在结合和转运脂质及稳定脂蛋白的结构上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还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如脂蛋白脂肪酶(LPL)、卵磷脂脂蛋白脂酰转移酶(LCAT)、肝脂肪酶(HL)]活性,参与脂蛋白受体[如HDL受体、LDL受体(LDLR)又称为APOB,E受体、清道夫受体、APOE受体(LRP,即LDL受体相关蛋白)]的识别,在脂蛋白代谢上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应答有哪些特点
1.免疫应答概念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以清除抗原为主要生物学效应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的全过程,其生理学意义是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而病理状态下可损伤机体。
2.固有免疫细胞识别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的分子机制
(1)模式识别受体(PRR)指存在于固有细胞表面和血清中,可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共有分子结构的受体。如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
(2)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MP)是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如G-菌脂多糖(LPS)、热休克蛋白(HSP)等。
Th1细胞:主要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而增强抗胞内病原体感染。参与病理应带有:迟发型超敏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炎。
Th2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机制是促进B细胞增殖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乳糜微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乳糜微粒医学检查
4.1 分类 4.2 化验取材 4.3 原理 4.4 试剂 4.5 操作方法 4.6 正常值 4.7 临床意义 4.8 相关疾病
1 拼音
rǔ mí wēi lì
2 英文参考
CM
chylomicron
3 概述
乳糜微粒(CM)是饮食高脂肪食物后,由肠壁细胞合成的富含TG的巨大脂蛋白,80100nm。乳糜微粒是人血浆中最大的脂蛋白颗粒。血中半寿期为10~15分钟,食后12小时,正常人血中几乎无CM。脂蛋白电泳时CM位于原点,需注意的是做血清脂蛋白电泳时样品应新鲜,不可冻存。乳糜微粒在肠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淋巴管。淋巴CM(初级颗粒)进入血浆时丢失APOA而获得APOC和E形成次级CM,APOCⅡ是LPL激活剂。CM在LPL作用下脱去TG形成表面残基和核心残基。核心残基转入肝细胞,其脂类用于VLDL合成,表面残基中的APOC、FC和磷脂则转入盘状HDL。CM含有ApoAⅠ,AⅡ,AⅣ和B48。ApoB48含量多少与摄取食物的TG含量有关。ApoB48是合成CM所必须的蛋白质,CM从胸导管移行入血液过程中,其载脂蛋白的组份迅速改变。CM获得ApoC和E后,将ApoAⅠ移行到HDl,脱去ApoAⅣ,使进入血中的CM被末梢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LPL经ApoAⅡ激活,并作用于其内的TG,分解变成脂肪酸和单甘油脂肪酸,再进入肌肉、脂肪组织及心肌组织贮存或利用。CM表面的磷脂和Apo往HDL3移行,颗粒变小,结果转变成CM残粒,分别被肝脏LDL受体和清道夫受体识别并摄取。
CM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中TG在毛细血管中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进入各组织贮存或利用,而外源性胆固醇则全部进入肝。
4 乳糜微粒医学检查
乳糜微粒是人血浆中最大的脂蛋白颗粒,CM是多数膳食TG从小肠吸收部位输送至体循环。淋巴CM(初级颗粒)进入血浆时丢失APOA而获得APOC和E形成次级CM,APOCⅡ是LPL激活剂。CM在LPL作用下脱去TG形成表面残基和核心残基。核心残基转入肝细胞,其脂类用于VLDL合成,表面残基中的APOC、FC和磷脂则转入盘状HDL。CM清除速度快,半衰期为10min,正常人空腹12h后不能检出,脂蛋白电泳时CM位于原点。需注意的是做血清脂蛋白电泳时样品应新鲜,不可冻存。
4.1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脂类测定
4.2 化验取材
血液
4.3 原理
(1)免疫透射比浊法:血清CM与试剂中的特异性抗人CM抗体相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产生混浊,以光度计在波长340nm测出吸光度,代表混浊程度,浊度高低反映血清标本中CM的含量,后者可由校准血清所作校准曲线读出。
试剂中聚乙二醇(PEG)有促进抗原抗体反应的作用。CM主要存在于HDL颗粒表面,血清稀释及表面活性剂有助于HDL CM抗原位点的暴露,使之能充分地与特异性抗体起反应,表面活性剂还可减轻血清空白浊度。
(2)火箭电泳法:火箭免疫电泳法是单向免疫扩散法的一种改进,通过应用直流电(稳压稳流)使抗原(CM和B)在含有特异性抗体的琼脂糖凝胶中扩散,pH 8.6时抗原向阳极移动,在泳动途中与凝胶中的抗体反应,逐渐形成类似火箭的沉淀峰。其峰高(或峰面积)与抗原浓度成正比,故可作抗原定量。
4.4 试剂
(1)免疫透射比浊法:
①样品稀释剂: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磷酸盐中含0.15mol/L氯化钠),内含PEG6000 40g/L及表面活性剂适量(选用聚氧乙烯月桂醚类,如Thesit或Tween20),用GS玻芯漏斗抽滤后用。本试剂的吸光度A340nm<0.05,在2~6℃冰箱中可存放半年。如半年后A值仍<0.05,可继续应用,如>0.05可按上述条件抽滤后再用。
②羊或兔抗人apoAⅠ抗血清:原血清效价以1∶32~1∶64为宜。抗血清可用含PEG6000的磷酸盐缓冲液(不含表面活性剂)或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抗血清应用液浓度因各批抗血清的效价及免疫亲和力而异(应按试剂盒说明书,临用前稀释)。抗血清中含防腐剂,在2~6℃冰箱中可存放半年。原血清(冻干)在低温冰箱中(-20℃以下)可贮存数年。
③参考血清:现在已有国际标准,即WHO CM参考物质SPI01(冻干血清)。符合国际标准的校准血清由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提供。
校准血清保存在-20℃以下,至少稳定半年,化冻后必须彻底混匀后才能应用。最好备有高、中、低浓度(例如apoAⅠ 2.0,1.3与0.6g/L左右)的校准血清各1份。便于作校准曲线。
附注:
①关于抗血清:比浊测定与其他方法相比对抗血清的要求更高。比浊法以用多克隆抗体为宜。抗血清中必须不含杂抗体。必须十分重视从人血清中提取的apoAⅠ达到免疫纯、色谱纯与电泳纯,这不是一般实验室都能做到的。抗血清效价(滴度)不可低于16。目前国内某些商品试剂中,apoAⅠ抗血清效价极低,选购试剂盒时必须注意。如果没有在选购前鉴定抗血清质量的经验,应请有条件的单位鉴定之。
②上法中标本(血清)稀释200倍是为了便于手工操作(加样100μl),如有精密加样器,可作20倍稀释(用10μl)。为了适合不同实验室的条件(如不同类型的自动化仪器),作适当修改时应注意抗原抗体的比例,必须十分注意反应体系中不可有抗原过量,线性上限不可低于2.5g/L。换言之,抗血清用量必须充裕,否则标本中apoAⅠ高水平时测出结果偏低。目前国内某些商品试剂盒不但抗血清效价过低,操作中所定标本用量又过大(如3~5μl),抗体明显不足,测出结果必然不准确。
③为了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apoAⅠ与B比浊测定(终点法)中必须作校准曲线计算结果。一定范围(低标本用量)浓度(X)与浊度(Y)基本上成直线关系,直线回归计算出在Y轴上有一定截距(A值<0.1),所以用单点校准计算结果偏差较大,使测出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浓度的高低(高的偏低,低的偏高)。千万不要因为单点法简便而忽略了测定的准确性。无论用何种自动化仪器,必须先试作校准曲线。如果在所用仪器及特定条件下反复测试,回归线的截距不明显时,才能采用单点校准法。标本用量在3~5μl时,即使加大抗血清用量,浓度与浊度也不成直线关系,只能用曲线直线化转换后计算。
④主要干扰因素是血清本身的混浊(如高脂血清),用超离心或脂肪酶水解等标本预处理方法都不实用。用表面活性剂消浊的作用也有限,所以在测定中必须作标本空白管。除了自动分析中可采用两点法外,手工法用单一试剂而不扣除标本空白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减少基质效应对浊度反应的影响,必须用定值血清作校准物。此外,尘埃粒子、比浊皿划痕等干扰也必须排除。
⑤有的商品试剂盒(包括某些进口产品)所附校准血清定值不准确,是误差的重要来源。
(2)火箭电泳法:
①巴比妥缓冲液,离子强度0.05,pH8.6。
②10g/L琼脂糖(标准电内渗)用巴比妥缓冲液配制,加热溶化,混合后,分装10ml/管,冷后4℃贮存。
③0.15mol/L NaCl溶液。
④兔(或羊)抗人apoAⅠ抗血清(效价不低于1∶16)及apoB抗血清(效价不低于1∶32)。
⑤校准血清(同比浊法)。
⑥染色液:考马斯亮蓝R250 0.25g溶于甲醇45ml中,加入冰醋酸10ml及水45ml,混合,溶后备用。
⑦脱色液:每升含冰醋酸50ml及甘油100ml。
4.5 操作方法
(1)免疫透射比浊法:
①标本应是及时分离的空腹血清,可密封存放在2~6℃冰箱中,1周内测定,-20℃可存放半年。
②用全自动分析仪时,应根据不同仪器设计参数,合理选择抗原抗体比例及反应时间。也可作速率法散射比浊测定CM如用Beckman比浊仪ICS或protein array system)。
③手工法所用仪器:精密光度计,具有340nm滤光片(或分光器),样品池体积以0.5ml为宜(为节省抗血清),最好用流动杯,样品稀释最好用稀释器、经校正的加样器。
④标本处理:将血清标本及质控血清各用样品稀释剂作1∶200稀释,即先作1∶20稀释(5.Oμl血清+95μl稀释剂)后,再作1∶10稀释(多余的1∶20血清作测定apoB用)。然后按表1操作。
质控同上处理。
混匀后,25~37℃放置30min,在波长340nm比浊,根据UUB的A值,在标准曲线上读出结果。
本法批间CV<5%。
⑤校准曲线:在手工与半自动操作中每批测定均需作校准曲线,可将校准血清稀释成1∶100、1∶200、1∶300和1∶400等4种浓度,与标本同样操作,根据定值计算出每个标准管CM浓度,以浓度(X)与其相应的A值(Y)作图(用直线回归计算),基本上成直线,但在Y轴上有一定截距,所以不能用单点标准。操作准确时浓度与A值的相关系数应在0.985以上。
如有高、中、低浓度的三份校准血清时,可与标本同样操作,做三点定标,也可作五点定标(即高、中浓度的血清等量混合,及中、低浓度的血清等量混合,成为另两份校准血清)。
本法线性范围:0.4~2.5g/L。
(2)火箭电泳法:
①浇板:每板用10g/L琼脂糖10ml,沸水浴中融化,混匀,冷至50~55℃时加入CM抗血清50μl,apoB抗血清8μl(用量视抗血清效价而定),迅速混匀后倒在预置在水平台上的玻璃板上,冷后放在4℃,20min后打孔,孔在板的阴极端,孔径3mm,孔间距至少5mm,孔容量5μl。把板放入电泳槽,用滤纸搭桥。
②稀释抗原:用0.15mol/L NaCl液将校准血清稀释成1∶100,1∶150,1∶200,1∶300,及1∶400(作校准曲线之用),血清标本按1∶200稀释,放4℃冰箱不得超过3天。
③加样:在低电流状态(10mA/板)将稀释好的定值血清及标本分别吸取5μl(准确),加入琼脂糖凝胶加样孔内。每板都要做一系列标准。
④通电:稳流24mA/板,端电压6~8V/cm,以流水冷却使琼脂糖保持15℃,电泳3~4h。
⑤脱杂蛋白及制干胶膜:电泳后的琼脂糖板浸泡在0.15mol/L NaCl中30min,将胶膜托置于聚酯薄膜上,用多层滤纸在轻轻加压下吸干胶内水分,然后将滤纸、胶膜与聚酯膜三者一起自然干燥,或用热吹风器吹干,干后胶膜会自然与滤纸及聚酯膜分开。
⑥染色:将琼脂糖胶膜平铺浸泡于染色液内20~30min。
⑦脱色:用脱色液浸泡已染色的胶膜至火箭峰清晰,背景基本无色。可在水中用两片玻璃纸将胶膜夹住,晾干后可长期保存。也可以用流水浸泡脱色至背景干净。
附注:
①抗原稀释倍数与抗血清用量的选择,应以火箭峰清晰、校准曲线斜率适中并成直线为宜。本法同时测定apoAⅠ与apoB,应调整两种抗血清用量,使二者峰高有区别,apoB峰高不小于1cm。
②不同种类来源的抗血清(如兔与羊),在等效价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会有差异。apoAⅠ测定以兔抗血清为好。用兔血清时峰形尖细,而羊血清所产生的峰粗,峰尖圆钝,有时在峰顶前出现虚影。校准血清所作校准曲线斜率也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抗血清,定量结果差别不大。
③在一定条件下电泳,不同稀释度校准血清的峰高不会有明显变动,校准曲线斜率基本一致。如标本峰高超出校准曲线范围时,应调整标本稀释倍数后重测。板间CV通常小于5%。
④火箭电泳结果可以用染色法或直接肉眼观察可见的火箭峰。前者用标本少,节省抗血清,但如适当增加标本及抗血清用量,不染色更为方便。所用琼脂糖应为标准电渗或低电渗的,凝胶中加入适量葡聚糖或聚乙二醇可使火箭峰更清晰。
⑤火箭峰的测量可以计算面积或峰高,面积是峰高乘以峰宽(峰半高处的宽度)。测量精度最好能达0.1mm。须用机械或电子放大设备。标准曲线范围内峰高以1~4cm为宜。
⑥本法适用于少量标本分析。也适用于apoAⅡ、CⅠ、CⅡ、CⅢ、D、E及Lp(a)测定。
4.6 正常值
阴性。
4.7 临床意义
阳性:高脂蛋白血症Ⅰ型、高脂蛋白血症Ⅴ型。
4.8 相关疾病
免疫学技术基本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是指在免疫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手段和计数,包括人工免疫防治技术(疫苗和血清)和免疫检测技术(抗原抗体检测和机体免疫功能检测)
免疫学研究涉及到的重要技术包括:单克隆抗体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疾病是指在集体受到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表现出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有症状、机体的一系列病变。
引起疾病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病原微生物、髌骨、细菌等
理化性因素:机械力、温度、强酸、强碱、电离辐射等
营养性因素:主要是指包括生物大分子在内的会对机体的生命活动有一些影响的因素。
遗传性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在内的遗传因素
先天性因素:能够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
免疫因素: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病。
精神性疾病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且通过免疫应答排除异己,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稳定的功能。
Qwen发现了血型镶嵌模型
Medarwar发现了免疫耐受是可以通过人工诱导的
Burnet形成了抗体的克隆选择学说,具体内容与如下:
机体内存在一些可以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并且这些细胞系在细胞表面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
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相应的受体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繁殖,最后成为免疫活性细胞及免疫记忆细胞。
胚胎时期自身抗原与免疫细胞相接触就会被破坏、排除或者处于抑制状态,银支撑位失去对自己抗原的反应性,也就是形成了自身免疫耐受,这种排除或者受抑制的细胞系成为禁忌细胞系。
免疫细胞系可以突变成为能与自身抗原反应的细胞系,因此生为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禁忌细胞系重新被激活并且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成为自身免疫病。
自身:胚胎发育早期接触过的抗原。
异己:发育早期没有基础过的抗原。
免疫的本质就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和异己的识别和反应,并且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的过程。
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两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大免疫功能: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
四种免疫能力:识别、反应、调节、记忆。
病原体侵入的过程启动免疫过程分别是:
即刻固有免疫应答:防御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
诱导性免疫应答:炎症反应、效应细胞的招募和活化。
适应性免疫:病原体进入——初始的T、B细胞识别抗原。
固有免疫是指:由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免疫分子组成,主要通过受体与配体之间的识别非特异性的区别自己和非己。主要特点是:非遗传性、非特异性、无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是指通过T、B细胞介导的。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区别自己和非己的免疫,特点在于遗传性、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和放大性。
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通过免疫应答防御和清除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以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也表现在排斥异种或者同种异体的器官。
主动免疫:机体自己产生的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其中有病毒、细菌等感染之后形成的叫做天然主动免疫、由于人工接种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叫做人工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输入现成的免疫力:其中母乳喂养等属于天然被动免疫,接种抗体(血清)等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疫苗:凡是具有抗原性、接种到机体之后产生特异性主动免疫,并且可以低于传染病发生的制剂统称为疫苗。
巴斯德的三种疫苗:鸡霍乱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炭疽杆菌疫苗。
泰勒的鸡胚减毒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会出现
免疫防御功能底下会导致免疫缺陷。
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超敏反应是指在集体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发生的免疫功能紊乱或者免疫组织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反应。
超敏反应可以分为四种: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小分子可溶性复合物、中等大小可溶性复合物、大分子不溶性的复合物)
IV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型
免疫监视是指免疫系统可以监视和识别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治肿瘤发生。
免疫功能如果未及时发现会出现突变细胞的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抗肿瘤免疫应答:
机体抗肿瘤的效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借助于免疫系统内部的自控调节机制,消除衰老和损伤的细胞,清楚代谢等产生的废物,以维持机体内部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免疫自稳异常会出现
不能及时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核代谢废物,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
免疫网络调节失调,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则发生自身免疫病。
也就是说,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自稳不能正常调节引起的,超敏反应是由于免疫防御过强导致的。
自身免疫: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存在与所有个体,是机体免疫子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不会对集体造成损伤。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导致的免疫性疾病状态。(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平衡是健康的核心。
识别功能: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对抗原的辨认,是免疫应答的前提和基础。
反应功能:免疫系统在识别抗原的基础上,启动免疫应答,清除异物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废物,使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稳定,也会出现病理状态。
调节能力:免疫系统对应答强度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反馈能力。
记忆功能:免疫系统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会出现第二次增强的免疫应答,成为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是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特征之一。
固有免疫的识别方式: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方式(PAMP):许多病原体共有的,进化上相对保守的分子结构,在正常宿主细胞表面不表达,因而成为固有免疫识别的靶位。比如说LPS、肽聚糖、病毒双联RNA等。模式识别受体(PRR):固有免疫对其进行识别和结合的受体(清道夫受体、甘露糖受体)。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方式(DAMP):各种原因导致西坝损伤出现某种物质比如说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损伤坏死细胞表面的HSP等,与模式识别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属于内源性危险分子。
对丧失自我的识别方式: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手提找不到相应的HLA-I类配体就会发生活化,杀伤靶细胞。
适应性免疫(对抗原特异性识别)
反应能力:免疫系统在识别抗原的基础上启动免疫应答,清除异物或者衰老、受损的细胞,是集体达到生理平衡的状态,也可能会出现病理状态。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主要由抗体介导,因此成为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主要由效应T细胞介导。因此,叫做细胞免疫。
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中和反应、免疫调理、免疫溶解、街道细胞毒性作用
T细胞街道的免疫应答:Th细胞细胞街道的免疫应答和CTL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调节能力:免疫系统对应答强度的自我感知及反馈调节。
免疫调节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正负调节的网络结构,并在遗传基因控制以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参与下维持机体的平衡和稳定。
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排出异物
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抗原清除之后,及时终止免疫应答。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抗体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补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B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T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NK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巨噬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细胞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免疫网络学说:抗原在进入机体之前,机体内处于一种相对的免疫稳定状态;抗原进入机体之后,打破了这种平衡;当抗体达到一定量之后,将引起抗体独特型抗体的产生;抑制增值的克隆,防止其无休止的增殖,用于维持免疫应答的稳定。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
神经内分泌调解网络
神经系统:神经肽和神经递质
内分泌系统:激素少数为增强免疫应答的激素(生长激素、催产素、甲状腺素)
免疫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受细胞因子影响的中枢性介导活动“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存活;炎症。睡眠,行为。
受细胞因子影响的外周性介导活动:甲状腺功能
记忆能力:同一张抗原再次出现的时候,免疫系统会有记忆功能。
生脉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内外伤辨惑论》方之生脉散
4.1 组成 4.2 功用主治 4.3 方解 4.4 运用 4.5 现代适应证
4.5.1 冠心病 4.5.2 心肌梗死 4.5.3 中毒性休克 4.5.4 失血性休克 4.5.5 心律不齐 4.5.6 结核病 4.5.7 慢性支气管炎
4.6 生脉散的药理作用
4.6.1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6.2 对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6.4 抗应激、抗氧化、抗衰老等强壮作用 4.6.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4.7 歌诀 4.8 出处
5 《医学启源》卷下方之生脉散
5.1 生脉散的别名 5.2 处方 5.3 功能主治 5.4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5.5 方解 5.6 生脉散的药理作用 5.7 出处
6 《医门补要》卷中方之生脉散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出处
7 《辨证录》卷九方之生脉散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7.4 各家论述 7.5 出处
8 《嵩崖尊生》卷七方之生脉散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出处
9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生脉散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9.4 出处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生脉散 * 生脉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ēng mài sǎn
2 英文参考
Powder for Restoring Pulse Bea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engma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engma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生脉散同名方剂约有六首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其中《内外伤辨惑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人参10g、麦门冬15g、五味子6g,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本方为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心律不齐、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属气阴两虚者。
4 《内外伤辨惑论》方之生脉散
从各味单药分析该方剂对心脏、血管、血流变学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都是比较积极的;具有抗氧化、抗应激,提高和促进免疫功能作用[1]。再从该方剂临床实验分析,确实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多种休克有一定治疗作用;但为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了追求更高疗效,在治疗上述疾病时配合现代医学疗法更好;对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可能是该方剂免疫促进、调节功能、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以及抗氧化、抗应激作用所致,但临床最好配合抗生素及抗结核治疗,疗效可能更好[1]。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的治疗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功能的保护、调节作用有关[1]。
4.1 组成
人参10g、麦门冬15g、五味子6g[2]
4.2 功用主治
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2]。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2]。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2]。症见汗多体倦,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2]。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 干舌燥,脉虚细[2]。
4.3 方解
本方治证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而致[3]。因暑为阳邪,热蒸汗多,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故汗多,神疲,体倦,气短,咽干,脉虚[3]。咳嗽时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3]。治宜益气养阴生津之法[3]。方中人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肺,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为君药[3]。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为臣药[3]。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3]。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3]。三药合用[3]。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渴之效[3]。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名“生脉”[3]。至于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以求本图治,使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得除[3]。
4.4 运用
生脉散为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2]。临床上以汗多体倦,短气咽干,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证治要点[2]。
加减法: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人参;若见咳嗽,加百合、冬花、杏仁以润肺止咳;心烦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以宁心安神;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2]。
使用注意:若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2]。若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2]。
4.5 现代适应证
[4]
生脉散适用于临床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引起的咳嗽、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冠心病、内分泌疾病属气阴两虚者。
4.5.1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增高的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及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条件下,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变化,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加,并移人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形成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同时巨噬细胞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并合成和分泌6种细胞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E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PDGF和FGF *** 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游移到内膜,也 *** 新的结缔组织形成。PDGF和PDEFβ不但使平滑肌细胞游移到富含巨噬细胞的脂肪条中,并转为泡沫细胞,且促使脂肪条演变成纤维脂肪病变,发展为纤维斑块。除此之外血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连续性中断,暴露内膜下组织,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在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释出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许多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促进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了动脉硬化;同时发现动脉硬化各阶段的病变中有T淋巴细胞,提示病变的发展可能与免疫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最常见的是心绞痛。
4.5.2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即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最常见的诱因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使血压增高;饱餐进食脂肪后血脂增高,血黏度增高;重体力活动或剧烈运动、情绪过度激动使血压急剧升高;休克、脱水、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心排血量骤降。在此基础上使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闭塞的冠状动脉可在多个分支上闭塞,1~2小时后心肌即呈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以后肌纤维发生溶解,再后肉芽组织形成,闭塞的位置不同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伴消化道症状,同时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和休克症状。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包括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脏病使心输出量骤减、血压下降以致不能维持外周循环所需的最低心输出量,造成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发展为以休克为特征的综合征。
4.5.3 中毒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是指机体在不同致病微生物和(或)其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他分解产物作用下,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致使有效循环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综合征。
4.5.4 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致血管破裂,血液流出体外而造成有效循环量减少,不能维持外周循环所需要的最低心输出量,造成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发展为休克。
上述各种休克最终都会导致有效循环量减少,心输出量不足,从而导致神经、体液因子调节紊乱,免疫炎症失控,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发生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萎靡或烦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或触不到、血压下降或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4.5.5 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即心律失常。可由心脏本身因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或心外因素如电解质紊乱、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是心脏激动的起搏点、频率、传导异常所致。临床上主要分为心动过速、早搏、心动过缓,严重的是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等。
4.5.6 结核病
结核病的病因机理见清骨散一节。
4.5.7 慢性支气管炎
的病因机理见参苓白术散一节。神经衰弱的病因机理见桑螵蛸散一节。
4.6 生脉散的药理作用
[5]
4.6.1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人参能促进儿茶酚胺释放,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因而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大心输出量,使冠状血流量增加,心率减慢,且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有抗缺氧和保护心肌的作用,主要与人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脉血流有关,而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是人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又一原因;人参能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加速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恢复,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人参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小剂量升血压,大剂量降血压;既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降低,又可使低血压及休克病人血压回升,保持血压稳定。同时抑制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使PGI2/TXA2比值降低;人参皂苷对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人参二醇皂苷可使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人参皂苷通过阻滞PG的代谢和Ca2+拮抗作用对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3及Rg1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所以人参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臣药麦冬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心脏泵功能,并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能逆转失血性休克心功能的抑制,改善循环,使血压回升,具有量效关系;麦冬总皂苷可作用于心肌细胞的Na+和Ca2+通道,减少细胞外Na+及Ca2+内流,进而降低细胞自律性,减慢传导,消除折返激动而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使已显著受损的心肌细胞(梗死后)较快得到修复;并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佐药五味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有β受体阻滞作用,因而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另外,五味子可提高心肌细胞内RNA和心肌细胞代谢酶的活性,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五味子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抗PGF2α、NE、BaCl2等引起的动脉血管收缩,舒张血管平滑肌,目前常用于心肌梗死等治疗。实验研究证明生脉散能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使心肌糖元代谢降到最低水平,降低氧耗量,增强收缩力,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提高缺血心肌耐受力,延长缺血心肌存活时间,减少坏死区,并减慢心率,改善冠脉血流;此外能稳定血压,对失血性休克有升压作用,同时能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功能强,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纤溶功能有促进作用,对血浆心钠素含量下降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这可能是该方剂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各种休克的主要机理。
4.6.2 对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君药人参能扩张脑血管,使大脑有效地利用葡萄糖产能,加强脑能量代谢,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水肿;能促进脑内蛋白质及RNA的合成,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增加脑重量及大脑皮层厚度,增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上层突触数目,提高海马区神经元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降低其死亡率,促进脑神经递质Ach合成和释放,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因此能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对高级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中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从而对中枢神经活动进行有效调节,使之恢复平衡,使紧张紊乱的神经活动恢复正常;人参对神经组织的生长和神经网络的建立有促进作用;人参二醇对脑缺氧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脑损伤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还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ACTH,进一步兴奋肾上腺皮质,从而增加皮质激素的分泌;人参水提取物能引起胰腺的胰岛素的释放;人参二醇可使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介质增加,有促性激素样作用;人参水煎剂可使血清甲状腺素和皮质酮的水平降低,有使之正常化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耐缺氧及抗疲劳能力,以及抗突变、抗衰老能力,并能 *** 低下的生理功能;人参药理活性可因机体状态不同而不同,这种适应原样作用有利于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臣药麦冬也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并有降血糖作用。佐药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对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使之趋于平衡;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有镇咳作用,具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调节作用,可兴奋脊髓反射,加强条件反射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两种过程趋于平衡,提高大脑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产生抗疲劳作用。由此可见该方剂君、臣、佐3味药均对中枢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有积极的作用,使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平衡,故对神经衰弱、心烦失眠有治疗作用。其对肾上腺皮质的兴奋作用首先会导致大量糖皮质激素释放,发挥抗炎、解热作用,同时其强大的“允许”作用,可有力地协调全身其他激素及神经因子的作用,使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平衡;同时其盐皮质激素有潴钠、潴水作用,从而可防止体液丢失,使汗出减少、口干缓解、脉搏有力;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兴奋作用,有力地增加了机体的抗应激能力,从而增强了对各种休克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增强了对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的耐受力。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人参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人参不仅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也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人参花皂苷能增加特异性抗体浓度,使IgM、IgG、IgA水平升高,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促进T、B淋巴细胞对分裂原 *** 的淋转反应;人参皂苷能增加脾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促进IL2的产生和提高脾脏NK细胞的活性;人参多糖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和抗补体活性。臣药麦冬能增加脾脏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拮抗环磷酰胺及60CO照射引起的WBC减少,升高外周白细胞, *** 血清中溶菌素的产生,提高免疫功能。佐药五味子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免疫性肾炎有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 *** 的防御能力;其所含五味子粗多糖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升高外周血WBC数量;五味子油乳剂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脑淋巴细胞DNA合成;其所含五仁醇则有免疫抑制作用。
4.6.4 抗应激、抗氧化、抗衰老等强壮作用
君药人参具有抗衰老及强壮机体的作用,能延寿,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等能力,能使衰老细胞群“不分裂”细胞转变为“分裂”细胞,缩短细胞分裂周期。其抗衰老的主要机制是:①抑制脑干中单胺氧化酶B活性;②提高SOD及CAT活性,清除自由基;③抑制神经细胞衰老伴细胞膜流动性增高;④抑制单核细胞分泌IL1、IL6;⑤增强免疫功能。臣药麦冬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麦冬所含麦冬多糖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可提高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能明显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降低体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延长动物的寿命。佐药五味子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MDA生成,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五味子酚能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使血中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使血中LPO明显下降,对心、肝、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五味子能降低胆固醇,增加脑及肝中蛋白质含量,促进老化动物生殖细胞增殖。临床实验证明生脉散对中暑有预防作用,可降低动物死亡率,减轻心肌磷酸肌酸及cAMP含量的耗竭。
4.6.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君药人参目前还未发现其有直接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臣药麦冬皂苷、麦冬煎剂及麦冬粉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佐药五味子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杆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沙门菌及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4.7 歌诀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2]。
4.8 出处
《内外伤辨惑论》
5 《医学启源》卷下方之生脉散 5.1 生脉散的别名
人参生脉散、生脉饮[6]。
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
5.2 处方
人参五钱、麦门冬、五味子(原方无剂量)[6]。
麦门冬1.5克 五味子7粒 人参1.5克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7]
5.3 功能主治
《医学启源》卷下方之生脉散功能益气敛汗,养阴生津[6]。主治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口渴,汗多脉虚;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细弱[6]。近代用本方制成注射液,治心源性休克[6]。
《医学启源》卷下方之生脉散功在补肺益气,养阴生津。治热伤气阴,肢体倦怠,气短懒言,汗多口渴,,咽干舌燥,脉微;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干咳少痰,短气自汗,脉虚者。现用于中暑、小儿夏季热、功能性低热及其他发热性疾病而见气阴两伤者。此外,还用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危急病症。
5.4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6]。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
5.5 方解
方中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6]。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使气复津回,汗止而阴存[6]。
方中人参补肺气,生津液,为君;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5.6 生脉散的药理作用
1.实验研究:对实验性休克有保护、强心、升压作用[6]。并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6]。
2.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成药研究》1986(8):17,采用原子吸收分光亮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三味药含铁量最高;尤其是五味子;其次是锰含量,亦以五味子最高,镍在麦冬中含量较丰富,铜、铬也以五味子含量较高。
3.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中华医学杂志》1974(4):246,心电图与组织化学法的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散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使缺血的心肌以最经济的方式作功,延长心肌的存活时间,这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和离子传递系统,减少心肌对氧和能量的消耗有关,因而本方对心脏复苏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
4.改善微循环:《辽宁中医杂志》1984(12):36,生脉散注射液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并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提供了实验药理学依据。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7 出处
《医学启源》卷下
6 《医门补要》卷中方之生脉散 6.1 组成
西洋参、生地、麦冬、五味。
6.2 功能主治
《医门补要》卷中方之生脉散主治暑伤气弱。
6.3 出处
《医门补要》卷中
7 《辨证录》卷九方之生脉散 7.1 组成
人参1两,麦冬2两,北五味子1钱,黄芩1钱。
7.2 功能主治
《辨证录》卷九方之生脉散主治小便不出,中满作胀,口中甚渴,投以利水之药不应,属于肺气干燥者。
7.3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7.4 各家论述
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上焦之气不化,由于肺气之热也。肺热则金燥而不能生水,投以利水药,益耗其肺气,故愈行水而愈不得水也。治法当益其肺气,助其秋令,水自生焉。方用生脉散治之。生脉散补肺气以生金,即补肺气以生水是矣。何以加黄芩以清肺,不虑伐金以伤肺乎?不知天令至秋而白露降,是天得寒以生水也。人身肺金之热,不用清寒之品,何以益肺以生水乎?此黄芩之必宜加入于生脉散中,以助肺金清肃之令也。
7.5 出处
《辨证录》卷九
8 《嵩崖尊生》卷七方之生脉散 8.1 组成
人参2钱,麦冬2钱,白术1钱,阿胶1钱,陈皮8分,五味10个。
8.2 功能主治
《嵩崖尊生》卷七方之生脉散主治气不布息,呼吸不接续,出多入少。
8.3 出处
《嵩崖尊生》卷七
9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生脉散 9.1 组成
人参1钱,炙黄耆3钱。
9.2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生脉散主治痘后灰白,气血两亏。
9.3 生脉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9.4 出处
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道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清道夫受体的生理功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