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斑马鱼眼球突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怎么预防呢?让我们来看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以及斑马鱼眼球突出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关注我们祥龙鱼场哦。
本文目录一览:
石斑鱼是海生鱼类也可用淡水养殖,常见疾病有哪些?
石斑鱼是现在更流行的鱼。随着过去几年的大肆宣传,其市场价格也呈现出仅增长的趋势。尽管石斑鱼是海水鱼类,但也可以使用淡水养殖,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淡水养殖石斑鱼人。但是繁殖石斑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石斑鱼中将会有很多疾病,那么石斑鱼将产生什么疾病?怎么预防呢?让我们来看看!
1、白斑病:疾病的特征:白斑病是对石斑鱼最有害的疾病之一。它通常发生在高密度和网箱养殖环境中。白斑病起病速度快,传播能力强。严重时,将在不到5天的时间内导致大面积石斑鱼死亡。白斑病主要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石斑鱼的皮肤,鳍上会出现白色斑块。补丁将逐渐扩展,最后将所有补丁组合在一起。石斑鱼中的粘液更多,石斑鱼无法呼吸,患病后通常可以看到患病的鱼漂浮在水面上。预防方法:用鱼复康乐活素混合3-5天。
2、尾巴疾病:症状:尾巴充血和发炎,皮肤溃疡,鳞屑脱落,病变边缘充血和发红,中枢肿胀和溃疡,肌肉和骨骼严重暴露,鱼体失衡,腹部向上或躺下并几天后慢慢死去。该病多发于4月至10月的高温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成年鱼类养殖。治疗:使用鱼赋康+菌立克+乐活素拌料连用3-5天,基本消除。上消除了。
3、病毒性神经坏死:特征:坏死通常发生在3-4周龄的鱼苗中。鱼苗生病后,不会有任何特殊表现,但食欲会逐渐降低,他们将不会跟随鱼。一起游泳。但是随着疾病的蔓延,患病的鱼类将像“陆鸭”一样,无法正常游泳,而且进食过多后腹部似乎变得很大。我经常躺在水面上,在乡下被称为“增白”。如果将患病的鱼取出,患病的鱼头会发红肿胀,腹部会肿胀,游泳膀胱会变得比平时更大,充血肿胀。将在大约一个星期内死亡。防治方法:坏死主要以预防为主。购买苗木时,必须仔细检查苗木,以免选择携带病原体或病种,并应立即燃烧。发现有病的鱼后,应及时取出,与其他鱼分开存放,并用漂白粉消毒池塘。温度较高时,降低繁殖密度,确保饲料水的高质量,改善饲料营养,增强鱼类的抵抗力。
4、白点病:特点:无论哪种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几率最高,其中白点病的威胁相对较大。当患病的鱼患有白点病时,鱼体表面会出现各种大小的白点。随着疾病的发展,鱼体的表面将有越来越多的粘液,并且鱼鳞也将开始掉落并游动。将受到限制。通常,在高温池塘养殖环境中,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淡水石班鱼白眼睛怎么治?
鱼眼睛有白膜是由于患上了蒙眼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是擦伤或细菌感染所致。发现鱼生病后,首先要做的是换水。每1-2天就要换一次,加速改善水质。然后要将水温提高2℃左右,加速鱼儿的新陈代谢。接着要适当放盐,最好用粗盐。如果情况严重,还要用要药物浸洗鱼身治疗。
鱼眼睛有白膜怎么治,鱼白眼病怎么办
一、及时换水
发现鱼的眼睛上有白膜,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换水。换水不能用刚接的自来水,最好提前晾晒几天,好让里面的氯气挥发一下。和平时换水不同的是,此时换水间隔需要缩短,基本上要一到两天换一次,这样才能最快速的改善水质。
二、适当升温
除了换水外,还需要给鱼缸适当升温。通常水温要提高2℃左右,这样可以刺激鱼儿,加速它的新陈代谢,提高鱼儿的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鱼儿恢复健康后,需要及时将温度降回来,不然也会影响鱼儿的健康生长。
三、下适量盐
换水升温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下盐了。通常养淡水鱼是不需要用盐的,这个时候下盐的作用改变水体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病菌随水侵入鱼体。下盐多用粗盐,一定不要含碘,不然会影响鱼儿的健康。
四、进行药浴
通常蒙眼情况不严重的话,靠上面三步就能有效治疗,但情况严重的话,则需要进行药浴。一般药物多用甲基蓝或孔雀石绿,将药物按照说明倒入缸中,隔几天换水后再补一点药,如此反复直到鱼儿恢复为止。
求石斑鱼饲养方法和图片
石斑鱼养殖实用技术
石斑鱼在鱼类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因身上长有特殊的条纹和斑纹而得名。它是一种岛礁性底层鱼类,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是名贵海产之一。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背鳍1个;尾鳍圆扇形,有众多不规则的黑斑白背鳍、臀鳍浅黄色。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售价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一、生活习性
石斑鱼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食物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鱼类和软体动物次之。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随着个体的成长,可发生性转变,一般先雌后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区别出雌雄。每年从3月起开始产卵,有多次产卵的特性。据研究观察,青石斑鱼摄食周期一年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
二、生长分析
据试验显示,青石斑鱼在水温22-30℃之间时,鱼活跃,摄食量大,生长快;当水温下降到22℃以下19℃以上时次之;水温下降到19℃以下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活动情况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减弱;在室内水池越冬时还观察到,水温降到10℃以下再不捕食死饵,但对活的甲壳类仍能选食;当水温下降到7.5℃以下时,停止摄食,鱼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水温低于5.5℃时,出现死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30‰左右。
三、生长期
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 16个月~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150克~2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 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
四、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
1、鱼苗的选择。
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2、养殖条件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3、放养规格及密度
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 250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4、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2。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为 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投饲的一般原则是,小潮水流缓水清,水温适宜时多投,反而少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8%左右,每次投喂时,应先投入小许、分批缓缓遍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由于石斑鱼是吞咽方式进食的,因此饵料的个体大小要小于鱼的口径。投饲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5、分档饲养
鱼种放养时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分档次进行饲养。从理论上分析,个体差别愈小愈好,但实际操作较难作到。因鱼体大小级差小,摄食均匀,有利于生长。
6、日常管理
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五、病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1、寄生性疾病
①.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 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4分钟,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②.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用淡水浸浴5分钟~10分钟,或用100× 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天~5天一次。
③.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虫病) 病鱼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预防方法是鱼种放养时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保持水质清新。
④.指环虫病 病鱼体表失去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发炎、坏死或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转。致病体是指环虫。用淡水浸洗5分钟~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天~3天,疗效好。
⑤.吸虫病 吸虫大量增生时,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分性双吸虫、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治疗方法可参考指环虫病。
⑥.隐鞭虫病 病症与吸虫病相似,病原体是隐鞭虫,可用淡水或0.1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杀灭。
⑦.鲺病 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淀粉卵加藻、锥体虫、角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此外,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
2、细菌性疾病
①.烂尾病 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月~10月,死亡率很高。预防可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
②.溃烂病 病鱼主要症状是行动迟钝,游出水面,各鳍及基部溃疡,甚至遍体鳞伤。溃疡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溃烂面会加深,最终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创伤弧菌。发病季节为4月~11月。用呋喃西林浸洗3分钟~5分钟,内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创伤弧菌强毒菌株植被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热灭活疫苗和创伤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都能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③.细菌性白斑病 病鱼体两侧最初出现指印状红斑,少数情况下可在头部和尾部发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转为白斑,此时鳞片稍有竖起,较易脱落。鳞片脱落后白斑更为清晰。病鱼食欲丧失,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在冬季。预防措施是避免鱼体损伤。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不明显。
3、其他病害
①.营养性障碍综合症 病鱼鳔内充气,腹部鼓胀,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网箱底部打转,所以俗称“膨胀病”“打转病”。组织切片可见肝脂肪变性、坏死、空泡化、细胞核溶解。病鱼鳃和内脏器官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在水面浮游数天后死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5月~10月,用药物“清胀宁”防治,效果较好。
②.增生性肾脏病 病鱼有不同程度腹胀、倒浮或侧卧,鳍和体表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瞎或瘸,体表发黑或发白,即为石斑鱼养殖中严重流行的“胀膘症”。血白细胞平均占48.09%,单核细胞占2.82%,明显高于正常值。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粘体虫,发病率较高,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药物“鱼宝散”投喂,效果显著。
石斑鱼大点指是什么病
石斑鱼大点指是白点病。当病鱼患上白点病后会在鱼体的表面上出现各种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表面粘液越来越多,鱼鳞也会开始掉落并且游泳也会受到限制。一般在高温的池塘养殖环境下是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在鱼种放养之前要对池塘要全面消毒,控制好池塘的养殖密度,不得超出池塘负载。在发现该病后要将病鱼及时隔离,将其浸泡在冰醋酸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并且将池塘未发病的鱼全部用福尔马林浸泡60分钟左右,大约3-5天一次。
石斑鱼有病毒用什么药
斑鱼常见病害预防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弧菌病
此病对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危害较大,多发生于4-11月份,以4-5月份为严重,死亡率可达90%左右。
1、病原:石斑鱼弧菌病的病原为鳗弧菌。
2、症状:病鱼体色消退,鳍的基部充血、溃疡,体表局部红肿、溃疡,有的眼球混浊、突出,肝、肾等内脏器官出血或淤血,局部坏死,腹腔充满黄色腹水。病鱼游于水体表层,行动迟钝,摄食停止。
3、诊断:根据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经肝、肾或血液取样用弧菌选择培养基(TCBS)分离鉴定。
4、防治方法
(1)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禁止投喂不新鲜或变质小杂鱼,尤其春、夏季节。
(2)用土霉素或四环素(纯粉剂)口服,每公斤鱼用50-70毫克,拌饵口服5-7天为一个疗程,外用呋喃西林等抗菌药物浸洗3-5分钟。
(3)用磺胺甲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纯粉剂,每公斤鱼用200毫克,拌饵口服3-7天。
二、白斑病
白斑病为石斑鱼严重病害之一,尤其高密度暂养池和网箱养殖常有发生。此病蔓延快,严重的3-4天可使全池鱼死光,在网箱中与单殖吸虫形成并发症,感染率达90%,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流行于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多发生于夏季。
1、病原:病原为纤毛虫中的石斑瓣体虫。虫体微小、略微透明与淡水鲤鱼斜管虫相似,呈椭圆形或卵形,大小45—80×29—53微米。虫体腹面有32-36条纤毛线,其它裸露,前部中间有一圆形胞口,虫体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大核,大核的后方有一花朵状瓣状体。
2、症状:虫体寄生于石斑鱼体表、鳃和鳍上。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连成一片,死鱼的鳍向前方伸出,紧贴于鳃盖上,鱼体表和鳃粘液增多,流动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
3、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初诊。确诊需从体表和鳃刮取粘液进行镜检,可发现大量虫体。
4、防治方法:用淡水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病原体。赤点石斑鱼在静止淡水中30分钟和流动淡水60分钟都是安全的,即使鱼体侧翻,放回海水中仍可恢复正常。
石斑鱼烂身有哪些病因
石斑鱼烂身病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的防治方法
主要症状:体表有烂身、突眼、瞎眼、白内障、鳃上寄生虫、厌食、白色斑块状充血现象。内脏有胀鳔,肝脏变白、胆囊肿大,肠道充血,积水。
病原:烂身病我们分离的病原绝大多数是哈维氏弧菌,少量为普通变形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药敏结果哈维氏弧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等较敏感,而对变形杆菌以新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为敏感,除内服外,治疗烂身浸泡少不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了
石斑鱼救星:据海南乐东的邢先生说,用石斑鱼救星(2PPM)治疗石斑鱼的烂身病效果很好。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1、寄生性疾病
①.白斑病(又叫瓣体虫病) 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头部、皮肤、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几乎紧贴在腮盖上。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体表和鳍上。用2×10-6浓度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洗2小时,次日重复一次,疗效显著。或用淡水洗澡4分钟,也可杀灭石斑鱼瓣体虫,治疗白斑病。
②.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 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点,粘液增多,鳞片脱落,厌食,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致鱼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在水温30℃左右,白点病传染很快,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用淡水浸浴5分钟~10分钟,或用100× 10-6浓度的甲醛海水药浴30分钟~1小时,3天~5天一次。
③.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虫病) 病鱼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预防方法是鱼种放养时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保持水质清新。
④.指环虫病 病鱼体表失去光泽,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有的鳍条溃烂,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发炎、坏死或脱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转转。致病体是指环虫。用淡水浸洗5分钟~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天~3天,疗效好。
⑤.吸虫病 吸虫大量增生时,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分性双吸虫、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治疗方法可参考指环虫病。
⑥.隐鞭虫病 病症与吸虫病相似,病原体是隐鞭虫,可用淡水或0.15×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杀灭。
⑦.鲺病 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受损,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鲺繁殖和传染很快,特别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的季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淀粉卵加藻、锥体虫、角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此外,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很高。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
2、细菌性疾病
①.烂尾病 尾部体表充血发炎,皮肤溃烂,鳞片脱落。鱼病灶边缘充血发红,中央浮肿溃烂,严重时肌肉和骨骼外露,鱼体失去平衡,数十天死亡。多发生在4月~10月,死亡率很高。预防可用0.34×10-6浓度的高锰酸钾药浴10分钟,还可用抗生素缓解病情。
②.溃烂病 病鱼主要症状是行动迟钝,游出水面,各鳍及基部溃疡,甚至遍体鳞伤。溃疡面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溃烂面会加深,最终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创伤弧菌。发病季节为4月~11月。用呋喃西林浸洗3分钟~5分钟,内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创伤弧菌强毒菌株植被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热灭活疫苗和创伤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过肌肉注射接种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都能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③.细菌性白斑病 病鱼体两侧最初出现指印状红斑,少数情况下可在头部和尾部发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转为白斑,此时鳞片稍有竖起,较易脱落。鳞片脱落后白斑更为清晰。病鱼食欲丧失,死亡率高达90%以上,流行在冬季。预防措施是避免鱼体损伤
圣菲埃及鱼
。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不明显。
3、其他病害
①.营养性障碍综合症 病鱼鳔内充气,腹部鼓胀,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网箱底部打转,所以俗称膨胀病打转病。组织切片可见肝脂肪变性、坏死、空泡化、细胞核溶解。病鱼鳃和内脏器官出现局部或全身炎症,在水面浮游数天后死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5月~10月,用药物清胀宁防治,效果较好。
②.增生性肾脏病 病鱼有不同程度腹胀、倒浮或侧卧,鳍和体表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瞎或瘸,体表发黑或发白,即为石斑鱼养殖中严重流行的胀膘症。血白细胞平均占48.09%,单核细胞占2.82%,明显高于正常值。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粘体虫,发病率较高,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药物鱼宝散投喂,效果显著。
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斑马鱼眼球突出、石斑鱼眼睛突出是什么病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