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栖生态景观大赛人物专访:叶立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7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009接触水草造景,水陆造景;2014年接触雨林造景,义乌莯野·生态造景馆创始人;2017-2018年担任山东植觉水陆雨林讲师,植觉特约造景师;2019年创办莯野生态造景培训课程;中国造景艺术协会理会成员、CAA造景联盟特邀雨林造景讲师。 首届全栖生态景观大赛开赛在即,活动主办方对叶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把叶老师的造景理念呈现给大家,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吧! 籍Aquarama30周年之际,继续回到广州,充分发挥广州发源地和集散地优势,务求重点继续深挖国际买家,团结3000水族门店以及过千水族器材厂家,共同打造专属
2009接触水草造景,水陆造景;2014年接触雨林造景,义乌莯野·生态造景馆创始人;2017-2018年担任山东植觉水陆雨林讲师,植觉特约造景师;2019年创办莯野生态造景培训课程;中国造景艺术协会理会成员、CAA造景联盟特邀雨林造景讲师
首届全栖生态景观大赛开赛在即,活动主办方对叶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把叶老师的造景理念呈现给大家,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吧!
记得我最开始是09年,在水族店看见的草缸,自然就喜欢上了。一发不可收拾,就自己家里搞了套2米的草缸。这个过程也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明白其中一些原理,这个经历算是我今后造景之路的启蒙课程吧!
并没有说哪个最喜欢,哪个不喜欢。只有第一感觉是很重要的。然后,我是爱憎分明,性格比较奇怪的人;我也就很随便,自己喜欢就好,也不会很刻意去参加什么比赛,也不追求和在意要拿到什么奖项。
其实在雨林景能走到这一步,和最初的那份对自然的感动也分不开,工作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从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并逐渐感受到了对雨林造景更加浓厚的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作品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自己也逐渐感受到一些成就感,这更加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加专注,而且,这也是目前能够一直坚持和专一雨林造景的原因
(您对这个行业发展现状的理解,或者说,您觉得现在的造景行业/水陆/雨林造景板块的发展阶段是什么?现阶段行业内爱好者或者从业者的整体处于一个这怎样的水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商业角度来说,雨林造景的市场局限性较大,因为它是面对面对中高端。而且当雨林造景作品体型越大,雨林造景本身真正的魅力,那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经过这么多次的培训课程,以及平时和大家/爱好者的交流沟通中,我得到的反馈是大家对各种雨林造景种需要使用到的植物素材还是挺理解的!对这些素材的熟悉程度也比较高!但是有一点还需要大家共同去提高,那就是--关于造景构图,这一点还需要再努力一些,这种景观做的好就是艺术品,做得不好就只是普通商品(普通商品和艺术品的价值差距是很大的)
希望大家可以多亲近自然,学习自然,增加对自然的理解,每一棵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也会更加得心应手,造景的构图才会更加接近自然的美学!对于造景的从业者更是如此,从业者要更加夯实自己的造景技术,提高自己对造景搭配和植物状态的把控能力!
对自然的表达并不是具象的,通常是抽象的。既然是抽象的,那就是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每一种自然的状态都会不同,表达的方式和手法也不同,这就是每一个造景作品各具特色的原因之一吧。
在造景的实际操作中,各种形态各异的石头、沉木、甚至植物都会给我们不同的灵感,只要对自然有一定的理解,它们在心中的构图里都会有合适的位置!选择这些素材,根据它们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这个过程乐此不疲,也是让我坚持创作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太好把这两个(方面)来做具体的比较,因为两者都是一个成功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说构图是作品的骨架,那么植物就是作品的血肉!骨架惊奇,是造景成功的基础,那么植物状态的良好,色彩合理的搭配组合,决定了这个作品的外在颜值!所以两者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定要比较一下,那么我觉得”造景构图“占作品的60%,而”植物使用“占作品的40%吧。
(这里不是指的国内外水陆/雨林造景人的水品差异或者差距,而是说的造景文化、造景风格、造景理念上的主要差异和区别)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大多说国内造景人/造景爱好者偏爱、追求中国风山水园林和国风意境的造景类型,作品更加园林化、山水化、故事化......而对应的是,国外造景人更偏好原生的、自然的表达方式,作品更接近于对自然栖息地某一个具体片段的截取,是“把自然带回家”的更真实的表达方式。
我想,这就是国内外造景人的理念和风格差异,这些差异和国内外的文化影响是无法给裂开来的,是很自然的就形成的差异,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差异,造景作品因为差异而缤纷多彩,我们应该学会去谦卑的学习和理解每一种文化,理解每一种风格,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表达形式。
这些年的经历中,我觉得这个行业潜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在目前还是有很多人不够了解,不够熟悉,接受面还没有那么广泛,但是我希望,可以通过我们造景人的不懈努力,把它(造景文化/造景作品)推广出去,要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接受这种我们称之为“家居景观”的事物,希望以后它可以走进更多的家庭,走进更多人的世界,改变更多人的生活,美丽更多人的心情,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活动想和大家分享什么?从一个造景人的角度,还希望給造景爱好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给从业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叶老师:额......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蛮难回答的,从一个职业造景人的角度,我觉得还可以把这些建议给到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不管你是一个刚接触水陆/雨林造景的新人,还是一个相对进阶一些的造景爱好者,我觉得大家穷其一生应该提高自己的造景构图方面的能力,可能在某一个阶段(过了模仿的阶段之后)会遇到一些瓶颈,不要担心,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观察自然,哟给我们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把自然诠释出来就好了
②了解更多的植物,理解它们的自然生长规律、生长位置,对各种自然条件(光照、湿度等等因素)的需求程度;了解每一块石头在自然界中,在河流中可能存在的角度;了解每一块沉木/枯木在自然界中可能真实的样子。也许在自然界中,每一片落叶,每一根枯枝,每一颗苔藓...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我们应当去学习和掌握
Aquarama是一个在新加坡拥有29年历史的国际性水族盛会,多年来专注建立行业商贸合作平台,集水族器材,观赏鱼粮鱼药、观赏鱼集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园艺产品和贸易商家汇聚一堂。
延续全力打造全产业链、覆盖活体进出口和器材贸易的内外贸综合平台的愿景,原台湾展团继续扩大,更新增斯里兰卡展团,现场观众持续火爆,充分发挥了广州作为中国水族器材生产和亚太水族分销中心的双重优势。
顺应中国休闲产业发展不停增长的大势,为行业从根源上挖掘更多消费求,Aquarama挺进中国国际之都—上海。8月移师上海后与亚洲宠物展同期举办,取得了空前盛况的成果。
籍Aquarama30周年之际,继续回到广州,充分发挥广州发源地和集散地优势,务求重点继续深挖国际买家,团结3000水族门店以及过千水族器材厂家,共同打造专属广州的水族采购节!
2009接触水草造景,水陆造景;2014年接触雨林造景,义乌莯野·生态造景馆创始人;2017-2018年担任山东植觉水陆雨林讲师,植觉特约造景师;2019年创办莯野生态造景培训课程;中国造景艺术协会理会成员、CAA造景联盟特邀雨林造景讲师
首届全栖生态景观大赛开赛在即,活动主办方对叶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希望把叶老师的造景理念呈现给大家,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吧!
记得我最开始是09年,在水族店看见的草缸,自然就喜欢上了。一发不可收拾,就自己家里搞了套2米的草缸。这个过程也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明白其中一些原理,这个经历算是我今后造景之路的启蒙课程吧!
并没有说哪个最喜欢,哪个不喜欢。只有第一感觉是很重要的。然后,我是爱憎分明,性格比较奇怪的人;我也就很随便,自己喜欢就好,也不会很刻意去参加什么比赛,也不追求和在意要拿到什么奖项。
其实在雨林景能走到这一步,和最初的那份对自然的感动也分不开,工作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从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并逐渐感受到了对雨林造景更加浓厚的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作品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自己也逐渐感受到一些成就感,这更加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加专注,而且,这也是目前能够一直坚持和专一雨林造景的原因
(您对这个行业发展现状的理解,或者说,您觉得现在的造景行业/水陆/雨林造景板块的发展阶段是什么?现阶段行业内爱好者或者从业者的整体处于一个这怎样的水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商业角度来说,雨林造景的市场局限性较大,因为它是面对面对中高端。而且当雨林造景作品体型越大,雨林造景本身真正的魅力,那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经过这么多次的培训课程,以及平时和大家/爱好者的交流沟通中,我得到的反馈是大家对各种雨林造景种需要使用到的植物素材还是挺理解的!对这些素材的熟悉程度也比较高!但是有一点还需要大家共同去提高,那就是--关于造景构图,这一点还需要再努力一些,这种景观做的好就是艺术品,做得不好就只是普通商品(普通商品和艺术品的价值差距是很大的)
希望大家可以多亲近自然,学习自然,增加对自然的理解,每一棵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也会更加得心应手,造景的构图才会更加接近自然的美学!对于造景的从业者更是如此,从业者要更加夯实自己的造景技术,提高自己对造景搭配和植物状态的把控能力!
对自然的表达并不是具象的,通常是抽象的。既然是抽象的,那就是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每一种自然的状态都会不同,表达的方式和手法也不同,这就是每一个造景作品各具特色的原因之一吧。
在造景的实际操作中,各种形态各异的石头、沉木、甚至植物都会给我们不同的灵感,只要对自然有一定的理解,它们在心中的构图里都会有合适的位置!选择这些素材,根据它们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这个过程乐此不疲,也是让我坚持创作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太好把这两个(方面)来做具体的比较,因为两者都是一个成功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说构图是作品的骨架,那么植物就是作品的血肉!骨架惊奇,是造景成功的基础,那么植物状态的良好,色彩合理的搭配组合,决定了这个作品的外在颜值!所以两者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定要比较一下,那么我觉得”造景构图“占作品的60%,而”植物使用“占作品的40%吧。
(这里不是指的国内外水陆/雨林造景人的水品差异或者差距,而是说的造景文化、造景风格、造景理念上的主要差异和区别)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大多说国内造景人/造景爱好者偏爱、追求中国风山水园林和国风意境的造景类型,作品更加园林化、山水化、故事化......而对应的是,国外造景人更偏好原生的、自然的表达方式,作品更接近于对自然栖息地某一个具体片段的截取,是“把自然带回家”的更真实的表达方式。
我想,这就是国内外造景人的理念和风格差异,这些差异和国内外的文化影响是无法给裂开来的,是很自然的就形成的差异
印尼四纹虎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差异,造景作品因为差异而缤纷多彩,我们应该学会去谦卑的学习和理解每一种文化,理解每一种风格,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表达形式。
这些年的经历中,我觉得这个行业潜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在目前还是有很多人不够了解,不够熟悉,接受面还没有那么广泛,但是我希望,可以通过我们造景人的不懈努力,把它(造景文化/造景作品)推广出去,要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接受这种我们称之为“家居景观”的事物,希望以后它可以走进更多的家庭,走进更多人的世界,改变更多人的生活,美丽更多人的心情,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活动想和大家分享什么?从一个造景人的角度,还希望給造景爱好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给从业者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叶老师:额......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蛮难回答的,从一个职业造景人的角度,我觉得还可以把这些建议给到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不管你是一个刚接触水陆/雨林造景的新人,还是一个相对进阶一些的造景爱好者,我觉得大家穷其一生应该提高自己的造景构图方面的能力,可能在某一个阶段(过了模仿的阶段之后)会遇到一些瓶颈,不要担心,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观察自然,哟给我们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把自然诠释出来就好了
②了解更多的植物,理解它们的自然生长规律、生长位置,对各种自然条件(光照、湿度等等因素)的需求程度;了解每一块石头在自然界中,在河流中可能存在的角度;了解每一块沉木/枯木在自然界中可能真实的样子。也许在自然界中,每一片落叶,每一根枯枝,每一颗苔藓...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我们应当去学习和掌握
Aquarama是一个在新加坡拥有29年历史的国际性水族盛会,多年来专注建立行业商贸合作平台,集水族器材,观赏鱼粮鱼药、观赏鱼集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园艺产品和贸易商家汇聚一堂。
延续全力打造全产业链、覆盖活体进出口和器材贸易的内外贸综合平台的愿景,原台湾展团继续扩大,更新增斯里兰卡展团,现场观众持续火爆,充分发挥了广州作为中国水族器材生产和亚太水族分销中心的双重优势。
顺应中国休闲产业发展不停增长的大势,为行业从根源上挖掘更多消费求,Aquarama挺进中国国际之都—上海。8月移师上海后与亚洲宠物展同期举办,取得了空前盛况的成果。
籍Aquarama30周年之际,继续回到广州,充分发挥广州发源地和集散地优势,务求重点继续深挖国际买家,团结3000水族门店以及过千水族器材厂家,共同打造专属广州的水族采购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