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鱼池水泵设备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岳云鹏河南人,从2010年开始,逐渐进入观众视野,如今已经成为德云社中郭德纲之外最受欢迎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当时的人气,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观众的认识。卖萌搞笑也在相声界如此受欢迎,确实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但事实上,岳云鹏走红已经快10年了。很多主流相声家对郭德纲、德云社的支持,如今郭德纲门下最得意的徒弟岳云鹏也应该被他们接受见啊。美食,治愈的不单单是胃,还有生活。将面筋装入干净的盘中,蒸锅放入适量清水,将面筋上屉大火蒸20分钟左右。将蒸熟的面筋取出晾凉备用。
濮阳鱼池水泵设备
- 濮阳鱼池水泵设备,北京人是如何评价岳云鹏的?
- 凉皮怎么做才好吃?
- 各姓氏最初是怎么划分区别的?
- 而辽金两代都灭不掉宋呢?
- 湖北省吴姓的起源及由来?
- 现在成了旅游观光项目的有哪些?
- 相声史上十大搭档有哪些?
- 济宁的微山湖怎么样?
- 你身边发生过哪些细思极恐的小故事?
- 在农村你还留有什么记忆?
1、濮阳鱼池水泵设备,北京人如何评价岳云鹏? 2、凉皮怎么做才好吃? 3、各姓最初是怎么区分的? 4、辽金两代就不能灭宋吗? 5、湖北吴姓的起源与由来? 6、现在观光项目是什么? 7、相声史上十大搭档是什么? 8、济宁的微山湖怎么样? 9、发生在你身边的小插曲是什么? 10、农村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 岳云鹏当时的人气,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观众的认识。 卖萌搞笑也在相声界如此受欢迎,确实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濮阳鱼池水泵设备,北京人是如何评价岳云鹏的?
岳云鹏河南人,从2010年开始,逐渐进入观众视野,如今已经成为德云社中郭德纲之外最受欢迎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当时的人气,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观众的认识。 卖萌搞笑也在相声界如此受欢迎,确实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但事实上,岳云鹏走红已经快10年了。 10年来,他的人气丝毫没有减退,反而人气高涨,进军演艺圈,演艺圈有了很好的发展。
但是,一位艺人走红后,面临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气是非多也是这个意思吧。 有人觉得岳云鹏的相声不错。 很有趣。 可以让观众高兴。 也有人认为相声像“耍猴儿”一样“卑鄙无耻”,但众说纷纭,难以理清。
相声起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作为北京人,应该熟悉或喜欢本土文化特色的“相声”。 而且年轻的时候就有“京派”和“津派”的相声的不同。
喜欢“京派”相声的北京人,大概“看不起”岳云鹏和相声吧。 不同地区的相声文化也有差异。 “京派”的相声代表们,因为身处皇城,所以他们说相声会给人一种满汉全席的感觉,看起来也很棒吧。
另外,自古以来,北京相声也掌握了相声的发展方向,所以可以理解天津人郭德纲为什么会飘北。
“京派”相声的代表人物、侯氏相声、姜昆、李金斗等主要相声的代表人物,对岳云鹏的相声都有些“鄙视”吧。
话说回来,郭德纲从当年走红到现在,知名、知名、领先的德云社发展如此之大,让他们看起来不像“三俗”。 姜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俗”并不针对德云社,但在他们的主流相声中,我知道德云社相声还是“不入流”。
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像郭德纲相声一样,他们在小剧场演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文化需求。” “小剧场演出更自由,交流更直接,这无可厚非。 ”。
言外之意,姜昆承认了郭德纲德云公司的相声,但没能成为大舞台。 郭德纲的徒弟岳云鹏,在他们的主流相声人眼里也是如此。 的姜昆说,迎合了一些人的文化需求,获得了足够的人气,红起来也没用,但他们并不值得称赞。
大势所趋,不少北京人对岳云鹏也值得称赞,郭德纲北漂成立德云社,后来相声逐渐受到观众喜爱,“说、学、逗、唱”等相声功底也非常深厚。
大多数主流相声界的人一开始就很少看到郭,但他成功后,很多主流界的相声演员都称赞他。 这里对他最好的是侯耀文吧。 作为“京派”相声的代表侯氏相声的传人侯耀文,他看到郭德纲的才艺,不顾很多人的反对,施压也要收他为徒。 可见这是充分的支持。
马季更为德云社题字,张文顺同为德云社创始人,杨少华也是非常欣赏郭德纲的胆识,谦2000年后就在郭德纲身边。
很多主流相声家对郭德纲、德云社的支持,如今郭德纲门下最得意的徒弟岳云鹏也应该被他们接受
见啊。像孙越作为北京人,与岳云鹏搭档可默契了,两人关系那么友好,对岳云鹏评价也是挺高的。况且,岳云鹏的相声发展之路可不比郭德纲艰难啊。岳云鹏从2004年,也就是20岁时才开始学习相声,文化水平又不高,甚至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情况下学习相声,经过努力才得以成功,而郭德纲至少是从小学习相声等曲艺,肚子里至少有墨水啊,只是怀才不遇罢了。
岳云鹏的走红很意外,但离不开他背后的努力,更离不开观众对他的喜爱与支持,如今在德云社的人气可不亚于班主郭德纲啊。
作为大都市人,他们也需要娱乐消遣,岳云鹏的相声也应该成为消遣的一种选择。而且,岳云鹏如今在综艺节目里也是非常受众,从《欢乐喜剧人》到《极限挑战》等等节目,小岳岳的综艺喜感也是非常强的。
从相声圈到娱乐圈,岳云鹏无疑是一位成功的艺人,他能够走到今天的高度,这都离不开大多数的观众,这其中就包括北京人。
话说,现在的人们对于艺人的喜爱,还真显少分哪里人吧。时至今日,岳云鹏都已经好几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了,这不仅仅只是普通观众对他的认可,主流媒体对他也是挺看好的啊。
所以说,北京人总体上对岳云鹏还是比较喜爱的,毕竟是一位人气超高的相声演员。当然也不能保证所有人对他都有喜感的,有时相声表演还是有些“哗众取宠”了!
我是娱乐小练儿,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哦!
凉皮怎么做才好吃?
美食,治愈的不单单是胃,还有生活。
主料
高筋面粉400克食盐4克酵母粉2克辅料
绿豆芽20克胡萝卜1根黄瓜1根食用油20毫升小葱3克芝麻酱50克凉皮的做法
1.首先我们来准备这款“家庭版凉皮”需要用到的食材:大家都知道凉皮主要是从面粉中提取的淀粉做成的,所以最好用高筋面粉,家里没有高筋面粉的用普通面粉也可以。少许食盐提高面团的筋道,酵母粉是洗完面团之后用来发酵面筋的。
2.将面粉倒入干净无油的面盆中,和面之前撒入少量的食盐能让面团更筋道。将温水少量多次淋入面粉中,边倒水边用筷子将面粉匀速搅拌成面絮,用右手掌将面絮揉合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让面团饧半小时,虽然不用发酵,面团饧一会再洗面团不容易松散。
3.饧过的面团光滑柔韧,和像平时包饺子的面团别无二致,不同的是做凉皮的下一步要开始洗面了,往面盆中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水量以刚刚没过面团为宜。
4.洗面之前另外准备一个干净无油的料理盆,方便将洗面的浆汁单独存放。将面团在水中缓缓揉搓,不得要领的只要像搓洗衣服一样的流程就可以,将每一遍洗面的浑浊浆汁依次倒入另一个盆内,再单独加水重复洗面,直到面团越变越小,洗面的水渐渐清澈,就说明面团中的粉浆都洗出去了。
5.虽然饧过的面团光滑柔韧不容易松散,但是在反复揉面洗面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掉面渣,所以洗面结束一定要用细筛将面浆中的碎渣过滤一下再静置澄净,不然会导致做出的凉皮掺杂面疙瘩不光滑。
6.洗过的面团剩下小小的一团面筋,这可是凉皮中的灵魂辅料,需要再加工一下,加入适量的酵母粉,像平时蒸馒头发面一样揉搓均匀,覆盖保鲜膜让面筋饧发。
7.饧发好的面筋用勺子轻轻挑开会看到像发面一样密集的蜂窝,说明饧发好了。将面筋装入干净的盘中,蒸锅放入适量清水,将面筋上屉大火蒸20分钟左右。
8.蒸熟的面筋外形呈黄褐的小麦色,蜂窝密布,弹性十足,别看它其貌不扬,似乎看起来没什么食欲,其实这就是平时我们在外面吃凉皮时里面的灵魂辅料:面筋。将蒸熟的面筋取出晾凉备用。
9.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静置,洗出的浑浊面浆澄净后出现这种水和粉分层的状态就可以开始做凉皮了。
10.将上面一层清澈的水轻轻倒出,尽量不惊扰盆地的淀粉。水倒出后用干净的汤勺将盆地的面浆淀粉搅拌均匀,由于淀粉长时间沉淀,底层凝固发硬比较难搅拌,所以搅拌过程要耐心一点,毕竟离吃到凉皮只剩一步之遥了,坚持就是胜利!
11.将蒸锅去掉蒸屉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在做凉皮的铝盘中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防粘连,用勺子倒入适量的淀粉浆汁,轻轻晃动托盘让浆汁在盘中流淌出薄厚均匀的平面状态后放入开锅的水中蒸两三分钟即可。
12.开锅看到凉皮在托盘中鼓起气泡就熟了,将凉皮连盘取出后放入凉水中冷却,将凉皮揭下来后放干净的餐盘中刷一层食用油防止粘连。重复以上步骤将剩下的淀粉浆汁全部蒸熟。
各姓氏最初是怎么划分区别的?
这个首先这个问题太大了,一个姓就能写一篇学术论文,我简明扼要的答一下。
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每个人身上的民族已经。因为每一个姓氏都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甚至从一个人的姓氏你能知道他的祖先以及祖籍,下面来逐一讲解。
(以上分别“姓”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体)什么是姓和氏在上古的时候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姓氏最早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占有很高的地位,男性地位较低,所以往往知道母亲是谁,却不知道父亲(就想有好多妃子一样,你不知道和谁生的),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姓”就是女人生的孩子意思,也是一个大部落的代号;“氏”则是大部落的下面分支部落的代号,比如轩辕,其实是姓“姬”,轩辕一族就是姬水附近部落的分制。如果分支部落有柳树可能就是“姬柳”,有的分支风大可能就叫“姬风”。下图就是部落一到三代的简单示意图。
此外,“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区别血缘避免近亲繁殖,因为那时候部落人口较少,一个部落里的都是近亲,所以就规定同姓不能结婚,即“礼不娶同姓”,现在民间依然保留着五服才能结婚的习俗。而“氏”也是有说法的,“氏”是贵族和身份的象征,即“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平头老百姓不配有氏,只能有名。举个例子,在古代厨子叫“庖丁”(所以有个成语叫庖丁解牛),翻译过来就是“做饭的”。
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天下,相对的人口也比较繁盛了,近亲结婚的概率也低了,就开始规定姓和氏可以混着用了。
姓氏的命名规则古人的命名规则一般主要有是那种:以住的地方或封地为姓、以观止或者职业为姓、以荣誉的称号或者取得称号的长辈为姓。
以住的地方或封地为姓
例如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皇帝的部落生活在一条名为姬水的河边,就以姬为姓;炎帝的部落附近的河流叫做姜水,所以就以姜为姓。自此自己居住的地方为自己姓的传统就留了下来。到了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各个地方的诸侯便以自己的封地称为姓。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姜子牙,他姓姜,叫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被周武王封为齐侯,其后代一齐国名为姓,便有了齐姓。另外,姜子牙的祖先曾经助舜、禹治水有功获封吕地,所有又叫吕尚。
(还是最喜欢这一版的姜子牙)
秦汉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没有封地,就以家附近的标志物为姓,例如家附近有水池的就以池为氏(不能用姓,姓比较属于更高的身份),如家附近有柳树的就以柳为氏,还有一些更为宽泛的姓氏,比如住在东城门边的叫东郭,南城门叫南郭,还有更为省心的住在东边就叫东方。
以官职或者职业为姓
司马、司徒、司空是秦朝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被称为“”,后来也就成为了姓氏。作为史官的就以史为姓。还有些人,有一些出众的技能,后来渐渐发展成职业。例如擅长射箭的以张为氏,会卜卦、巫术的以卜、巫为氏,会编制篱笆的以樊为氏,屠户就直接以屠为氏。再说个有趣的,大家应该知道有个电影叫《史密斯夫妇》,其中的史密斯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但是它中文意思就是铁匠,打铁的,看来这个姓氏规则在古代是通用的。
以荣誉的称号或者取得称号的长辈为姓
一些人以荣誉的称号或者出名的长辈为姓氏。像某某王或某某候,然后就出现王姓和候姓,还有一些褒义的谥号,如某某文公,某某武候,就有了文姓和武姓。有的人是曾是王或者公的子孙,就以王孙和公孙为姓,突出显赫的家世。
一些人是家里的长辈很出名,就留下了丰、牛、柯、乐等姓氏。还有就是,在古代“伯(也称孟)仲叔季”常用来作为家族里的排名,即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是老大称为孟(伯),第二个孩子是称为仲,第三个孩子称为叔,第四个孩子称为季。如果家里的老四功成名就,那么其后代就会以“季”为姓。
此外,有的大功臣还会被皇帝赐姓,如唐朝的李姓,宋朝的赵姓,明朝的朱姓。
避难姓
历史上也有好多为了避难而改姓的,例如:商纣王时,比干原本姓子,被害后他的儿子为避祸就在子后加了个“小”字,改姓孙;为避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姓籍的改为姓席;因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姓庄的改为姓严;因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姓师的改为姓帅;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他的后代有的在马前加了两点水姓冯,有的在司字的左边加了一竖姓同;唐玄宗时,原来的姬姓为了不以下犯上,就避讳改成周姓。
少数名族姓
历史上很多少数名族迁入中远,有的直接改成汉族姓氏,有的是音译。如北魏孝文帝改易汉俗,直接改为汉姓:拓拔(皇族)→元姓,独孤→刘姓,丘穆棱→穆姓,步六孤→陆姓,贺赖→贺姓,贺楼→楼姓,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遗留下来的少数名族姓氏:慕容、慕、容、宇文、长孙、尉迟、米、安、康、佟、那。
明、清时著述经常把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的“穆”译为“马”,回人多信奉教,所以回人中姓马的比较多。
总结:其实从这姓的规则可以看出,古人的姓氏是身份的象征,所以他们的姓都是最值得炫耀的,当然也更好识别(莫非这就是最早的包装意识?),所以祖上是皇帝、大官的都会以此为姓,或者是自己的长辈是大官,又或者被皇帝赐姓,实在不行有一手为人称道的手艺也可以,当然这么一比,东郭和东方就差点意思了,不过还好有个东方朔撑撑门面。
姓氏的演化有上古八八大姓,绝大多数的姓氏皆出于此。他们分别是:姬、姚、妫、姒、姜、嬴、姞、妘。每一个姓氏都有好多分支,鉴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打太多字了,直接传一些图片。
姓氏冷僻知识孔子不行孔
孔子,名丘,字仲尼。这是好多人都熟知的,但是其实追根溯源,其实,孔子姓“子”,不姓“孔”。原来孔子的祖先姓子,也是个高贵的姓氏。
所以孔子其实不姓孔而是姓子。那么,孔怎么来的呢?那是后来他的一个六世祖叫孔父嘉(子嘉),字孔父名嘉(春秋时人们喜欢把字放在名前面这么叫)是宋国的一个大夫,并且在宋国有封地,曾做过大司马,身份显赫。因此,孔父嘉(子嘉)的后人就把孔作为他们的氏了。
敬姓的委屈
因为避讳改性,历史上比较常见,但是唯有一个姓氏显得特别委屈,那就是敬姓。为了避后晋皇帝石敬瑭的名讳,敬氏子孙忍痛去掉“文”而改姓“苟”。而且“敬”姓和“苟”姓比较起来,大多数人更喜欢“敬”姓,于是在后晋灭亡后,以为避讳改成“苟”姓的家族好多人又改回了“敬”姓,可是到了宋代,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祖父赵敬的名讳,又不得不再度改成“苟”姓。这么曲折的经历可谓是让人唏嘘。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但这是纯手打(虽然检查了一遍但可能还有错字),看完的给点个赞吧,打字太累了查资料弄了三四个小时。以后这种大题不能答啊,达到一半后悔了,又舍不得放弃。各位看官看我这么辛苦给个赞吧。
而辽金两代都灭不掉宋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辽和金都没有实力灭亡宋朝,而到了蒙古时期,蒙古人拥有灭亡南宋的实力。
宋辽战争我们先说下宋辽之间的战争,当然历史上的一些小规模战役我就不说了,我只说宋辽之间发生的大型战役。
宋辽之间的第一战是白马岭之战,此战是宋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发生在公元979年3月。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刚刚平定了吴越,整个中原就只剩下了北汉这么一个割据,那么接下来宋军自然是要去灭亡北汉了。很快赵光义就带领宋军向北汉发动了进攻,北汉不是宋军的对手,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找辽国求援,于是宋辽两军就会战于白马岭。白马岭大概在今天山西省太原的阳曲县一代,结果辽军大败。
第二战是高梁河之战,在白马岭击败辽国援军后,北汉也不是宋朝的对手,很快就被宋朝灭亡。灭了北汉以后,中原基本统一,就只剩下幽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如能把幽云收复了,七颗龙珠就算是凑齐了,中原地区就统一了。为了凑齐七颗龙珠,赵光义是必然要拿下幽云的,而且宋军还刚刚在山西大败契丹人,在赵光义看来契丹人不堪一击,于是自信心爆棚的赵光义就带着大军继续北上对辽开战。
时间还是在公元979年,赵光义带着大军跟毫无准备的辽军打赢了几场小仗后,一举杀到了高粱河,也就是今天北京西直门一带,结果被辽军重创,赵光义本人身负箭伤,最后坐着驴车跑了,因此赵光义得了个外号,“高粱河车神”。
高粱河之战是真正意义上宋辽战争的开端,也是北宋自赵匡胤陈桥兵变以来的第一场大败。
第三战是满城之战。辽军在高粱河大败宋军,甚至连大宋的皇帝都给打伤了,于是辽军也自信心爆棚,大举南下攻宋。时间还是公元979年,双方会战于满城,在今天河北保定境内,辽军因为指挥失误大败而归。在此多说一下,此战辽军统帅竟然是个汉人,叫韩匡嗣,他有个儿子叫韩德让,也就是后来的辽国第一权臣,地位比其他耶律姓的王都要高,和太后萧燕燕有一腿。
第四战是雁门之战,公元980年,辽军再次南下,宋军在雁门关一带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代县大败辽军,此战宋军统帅是潘美,也就是小说《杨家将》中潘仁美的原型,同时杨业也有出战,两人都因功受赏。
第五战为瓦桥关之战。辽军连败两阵,辽景宗耶律贤怒了,便亲率大军南征,双方围绕着易水河上的瓦桥关展开了熬战。易水河就是当年荆轲刺秦的时候,太子丹送行的地方,“风萧萧兮易水寒”中的易水就是这个地方。
瓦桥关的具置在今天的雄安新区境内,此役虽是辽国皇帝御驾亲征,但真正指挥的是辽国名将耶律休哥,他在宋辽的多次关键战役中都有出场,战争结果是辽国击败了瓦桥关的守军和赶来的第一批援军,但也未能取得重大战果,在赵光义亲率援军赶来前就撤了。
第六战为雍熙北伐,公元986年宋军兵分三路大举伐辽,赵光义想借此一雪高粱河之耻,从此不再叫“高粱河车神”,而是“高粱河战神”。这一次北宋名将尽出,东路军统帅为曹彬,曾指挥灭亡南唐之战。中路军统帅田重进,是宋朝皇室的铁杆,曾追随太祖赵匡胤参与陈桥兵变,后跟随太宗攻灭北汉。西路军统帅是之前在雁门之战中获胜的潘美,北宋前期的东征西讨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杨业也在这路兵马中继续给他当副手。开战初期宋军气势如虹,节节胜利,但很快战局就出现了变化,东路军先是粮草出了问题,再后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指挥失误进而溃败。西路军本来能安全撤回,但监军王侁先是强逼杨业出战,后来主帅潘美见死不救,导致杨业全军覆没。只有中路军安全返回,但也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宋军在雍熙北伐中大败,从此对辽态势就由攻势转为了守势。
第七战为君子馆、土墱寨之战。就在宋军雍熙北伐失败的当年,辽国展开了报复行动,也发动三路大军南下攻宋,东路军一路披荆斩棘,在君子馆与宋军展开激战,君子馆在今天河北沧州境内,属于河北中心地带,位置非常重要。此时正值寒冬,君子馆的宋军缺乏粮草,再加上救援不力,结果一战下来宋军被全歼,战死数万人。不过这次辽军也没有大举南下的打算,在宋朝境内攻掠了一番后便扬长而去。
不过辽西路军在山西土墱寨却被宋军用计偷袭得手,虽然损失也不大,只损失了3000多人,但西路军的统帅,契丹北院大王之子被宋军俘虏了。
第八战是唐河之战,君子馆一役2年后,也就是公元988年,辽国再次进攻宋朝,这一战辽军先胜后败。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击败辽军的是一支骑兵部队,大名鼎鼎的宋朝静塞军,最终的结果是辽军大败,损失了大约15000人。
第九战是徐河之战,在唐河之战后的第二年,也就是989年,宋辽两军在徐河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徐河在今天保定境内,此战结果是辽军惨败。
第十战是子河汊之战,公元994年辽国大将韩德威带着一群西夏骑兵打算偷袭宋朝,此计被宋军识破打了个埋伏,辽军惨败。
第十一战是河北之战,此战是宋辽双方的又一次大规模会战。公元999年,辽国乘太宗驾崩大举南下,双方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斗:保州之战辽军战败、狼山镇之战宋军战败、府州之战辽军战败、瀛洲之战宋军战败、莫州之战辽军战败,双方互有胜负,疆域变化不大。
第十二战是遂城之战。公元1001年,宋辽双方展开了一场骑兵大会战,神奇的是作为马上民族的辽军竟然又战败了,这也是草原之耻了,此战辽军精锐尽失,损失惨重。
第十三战为望都之战,1003年宋辽两军在望都(在今天保定境内)会战,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宋朝初年的战争基本都是围着保定在打,想必那个时候的保定一定是生活的了,望都之战的结果是宋军战败。
▲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百年和平
第十四战是澶州之战。1004年双方主力尽出,甚至双方的皇帝都亲自来到了前线。经过多场激战宋辽互有胜负,也都损失惨重,就连辽军主帅之一,曾经击败过杨业的肖挞凛也在此战中战死疆场,打到最后双方都打不动了,便有了澶渊之盟。
第十五战为宣和之战。宋辽在澶渊之盟后维持了百年和平,之后金国崛起,不断地把辽国按在地上摩擦。宋朝见辽国被打得很悲惨,便联合了金国相约共同灭辽,签订了海上之盟。公元1122年宋徽宗派童贯领兵伐辽,这个时候的辽国严格意义来说已经亡国了,皇帝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还出了一个北辽,但即便如此,宋军还是接连遭遇了两场惨败。
综合宋辽之间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宋朝前期,双方的较量基本势均力敌,互有胜负,这也说明在宋朝前期来说,宋辽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
到了辽朝末期,在金国连续重创辽国的情况下,宋朝也想跟金国一起打劫辽国,但这个时候的宋朝早已透顶,战斗力极其低下,连被金国打残了的辽军也打不赢,反倒让金国看清了宋军实力,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宋金战争宋金战争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金国崛起到北宋灭亡,时间从1114年到1127年。
金国从1114年开始起兵反辽,之后就一直吊打辽国,宋朝企图乘火打劫,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相约共同伐辽。不过后来宋军的拙劣表现也被金国看在眼里,既然连自己的手下败将都打不过,那宋朝不就是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了么?因此在辽国灭亡后,金国就开始了伐宋的动作。
对于金国人的南下,宋徽宗采取的态度基本就是“我不听,我不听”,尽管当时的边报已多达170余封,尽管也有朝臣向宋徽宗报告了此事,但宋徽宗就是装作不知道。后来等到金国人大举南下,宋徽宗干脆就拍屁股走人,自封太上皇出去避难了,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宋钦宗,让宋钦宗来收拾烂摊子。
金军很快就攻到了开封,宋钦宗任用李纲负责开封城防,打了场漂亮的守城战,到后来各地勤王兵马几十万人云集京城,金国人一看情况不妙便提出了议和,被吓破了胆的钦宗立马同意,对于金国人开出的条件也是毫不思索就答应了,赔款是个天文数字,割地更是把黄河以北基本全都割了出来。后来凑不上赔款数额,就干脆把开封城抢了个底掉,百姓遭了殃,才勉强凑够了数额给金国人送去。
▲徽钦二宗的骚操作,造成了靖康之变的杯具
金军退兵后,钦宗马上就反悔了,他命令地方官员不准完成割地交接,同时还派兵北上抵御金国。不过此时的宋廷已是个稀烂的朝廷,派出去的指挥不灵被打的节节败退,各地勤王兵马也在北宋朝廷的骚操作下被金军各个击破。这就要得益于宋朝的枢密院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前线作战部队的具体军事行动要听从枢密院,而枢密院又是由一群没打过仗的书生组成,在这些书生的“运筹帷幄”下,这仗能打好才见了鬼了。后来各地勤王部队被金国人消灭,开封成了孤城,金国人也就很快拿下了开封,北宋灭亡。
第二个时期从建炎南渡开始到绍兴议和(1128年到1141年)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宋钦宗全体皇族基本被金朝一网打尽,只有徽宗九子赵构逃了出来,在杭州重建了宋朝,史称南宋。
这段时期金朝无法灭亡宋朝,一方面是因为宋朝实力向来都很强,人口有1个多亿,中央禁军也基本维持在80万的水平线上。而金国的女真人,在鼎盛时期也不过100万人,两者的国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只是金国遇到了昏君当政的北宋,才把北宋灭亡。到了赵构建立南宋的时候,虽然赵构算不上雄才大略,但至少也是个正常的皇帝,能把宋朝的国力正常地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金国自然就灭亡不了宋朝了;另一方面南宋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大批名将,如岳飞、吴玠、韩世忠等人,在这些名将的带领下,宋军屡败金军,在军事上保障了南宋的存在。
先说说岳飞,他是抗金的主要人物,他一生共发动过四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在1134年,岳飞率军收复了襄阳六郡,是南宋第一次从金国手中大规模收复失地;
第二次北伐在1136年,收复了陕西商州全境和虢州部分地区;
第三次北伐在1136年9月,当时金国出动20万大军大举南征,岳飞率军迎敌,连败金军、伪齐军数阵,一直攻到蔡州才收兵;
第四次北伐发生在1140年,是南宋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这一次岳飞接连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主力,打得金国人闻风丧胆,有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说法,可以说岳飞是把金国人打得彻底没了信心。就在岳飞继续进军,要收复旧都开封的时候,高宗赵构用十二道金牌将岳飞给召了回来。到了来年的1141年,宋金之间签订了绍兴和议,南宋向金朝称臣纳贡,以淮河、大散关为界。为达成议和,高宗与秦桧联手害死了岳飞,南宋也就此失去了擎天一柱。
▲民族败类秦桧,只能永远跪在岳飞的面前
而吴玠则是与岳飞同样重要的另一位名将,岳飞的主战场是中原地区,吴玠的主战场则是西北地区。1128年金军进攻陕西,被吴玠大败于青溪岭。1130年金国大将完颜娄室、完颜撒离喝率军入关,吴玠在彭原店与金军激战,打得金军损失惨重,甚至连大将完颜撒离喝都痛哭流涕。同年秋天,吴玠在富平与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兀术)交战,又打得完颜宗弼节节败退。
1131年,金军出动数万铁骑进攻和尚原,吴玠与之交战大败金军。完颜宗弼听闻和尚原战败,便亲率10万大军再攻和尚原,这一次金军还是被吴玠打得大败,根据史书记载完颜宗弼“仅以身免”。
1133年,吴玠与金军在饶凤关激战六个昼夜,打得金军尸积如山,但由于叛徒的,金军绕过了饶凤关,吴玠不得不退守仙人关,又在仙人关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到了来年也就是1134年,金国由大将完颜宗弼、完颜撒离喝率军10万进攻仙人关,吴玠死守仙人关数日,后来吴玠乘着金军疲惫发动突袭,金军有一次大败。
可以说吴玠在西北数次大败金军,守住了宋朝的西北边界,同时也截断了金军自西北进入四川的道路,守住了南宋的整个西部。
在岳飞、吴玠等人的作用下,金国不但始终没能在军事上击败南宋,反而屡屡受挫,军事上无法取得成功,自然就灭不了南宋了。
▲绍兴议和后的宋金局势
第三个时期是宋金对峙时期,时间从1141年到1206年。
绍兴议和后直到蒙古兴起之前,宋金局势相对稳定,期间金国有过几次南侵,宋朝也有过几次北伐,但双方都未能打开局面,在军事上取得彻底胜利,疆域就一直这样维持了下来。
第四个时期是从蒙古兴起到金朝灭亡,时间从1206年到1234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从此就开始了金国的噩梦模式。到了这个时候,当年金国灭辽的一幕又重新上演了,不过这次金国扮演的是当年辽国的角色,蒙古扮演的则是当年金国的角色,一切都是是当初的翻版,蒙古不断吊打金国,金国被蒙古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那么此时的南宋在做什么呢?南宋即没有学当年北宋一样去跟蒙古签订海上之盟,也没有拒绝蒙古结盟灭金的请求。而金国呢?按道理来说应该在外交上跟南宋结盟共同对抗蒙古,但在被蒙古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吃了大亏后,又想在南宋身上把从蒙古哪里的损失给捞回来,于是不但没去跟南宋结盟,反而还跟南宋打了起来。
本来南宋内部也有跟金国结盟对抗蒙古的声音,但在金国如此的骚操作下,联金抗蒙的呼声就被联蒙抗金的声音给压了下去。最终在1234年,金国在宋蒙的联合打击下走向了灭亡。
宋蒙战争虽然说最后南宋被蒙元给灭了,但我觉得这也不丢人,毕竟在13世纪,蒙古人的铁蹄踏遍了整个人类世界,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跟蒙古人抗衡,而南宋竟然顶住了蒙古铁蹄长达40多年的进攻,这也不可谓不是个奇迹了。
在联蒙灭金后,当年联金灭辽的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南宋又多撑了几十年,没有完全上演当年金灭北宋的一幕。
宋蒙之间的第一回合是窝阔台攻宋之战。公元1234年宋将孟拱拉着金哀宗的尸体回到了首都临安,也算是雪了当年的靖康之耻,南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时候的南宋也是自信心爆棚,马上就想到要收复旧都了,于是南宋朝廷就有人提出了“西守潼关,北依黄河”的战略方针,打算出兵收复河南,然后依托黄河天险与强大的蒙古帝国对峙。
不过这个时候朝廷中也有反对的声音,理由很简单,南宋没有骑兵,黄河防线太长,根本守不住,而且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已经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大军就算开过去了,也无法就地取得粮草,简单来说,就是即便你占了也守不住,反而会给蒙古人打你的借口。但宋理宗此时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执意北伐,于是就在联盟灭金的当年也就是1234年出兵河南占据了河南之地。这个时候的蒙军因为天气转热就基本撤回了黄河北岸,毫无阻拦的宋军很快就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几乎全部地区,包括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开封和洛阳等三京.收复了三京,也一度让理宗看到了中兴的希望,这一事件被称为端平入洛。
但收复了河南之地后,问题就出现了,正如战前很多人预估的那样,大军开了过去,但是得不到粮草补给,再加上蒙军也觉察了宋军动向,提前决了黄河大堤,这就使宋军的补给运输更加困难。南宋在进入洛阳后的第二天,早就埋伏在此的蒙军首先发难,洛阳守军几乎全军覆没。洛阳一丢,再加上粮草不济,刚刚夺回的三京就再次落入蒙军之手,端平入洛彻底失败。
次年窝阔台以此为借口伐宋,蒙军兵分两路,东路攻荆襄,西路攻四川。刚开始蒙军攻势凌厉,也一度攻破了襄阳和成都,但很快宋军就开始了反击,跟蒙军也打得有来有回,尤其是宋朝的最后一位名将孟拱,在南宋漫长的防线上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只要有他在的地方不但能挡住蒙古人的攻势,守的下来,还能攻的出去,陆续收复了襄阳等几座重要城市。不过客观来说此次蒙古伐宋也没尽全力,因为当时蒙古军的主力正在西征,1235年也就是南下攻宋的同年,蒙古帝国发动了第二次西征,也称“长子西征”,这次西征是蒙古人西征最远的一次,一度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攻下了今天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兵锋直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最后因为窝阔台的去世才撤军。也在1235年,蒙古还出动了另一路大军去攻打高丽,也打了好几年,所以此次蒙古攻宋是蒙古多线作战中的一线,而且也不是主力,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南宋还是守住了。
随着窝阔台的死去,蒙古帝国也进入了混乱,南宋也得到了喘息之机。
▲窝阔台攻宋时期,蒙古人的真正主力在西征的路上
宋蒙战争的第二回合是蒙哥攻宋之战。公元1241年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去世,此后蒙古内部就为汗位打得不可开交,总的来说,最终汗位从窝阔台一系转到了拖雷一系。在窝阔台死后5年,由窝阔台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贵由在位仅2年就去世了,又过了3年,新的大汗才重新产生,这就是拖雷的长子蒙哥。
蒙哥继位后马上就开动了蒙古帝国这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了四处征战,他先是派弟弟忽必烈攻下了大理,实现了对南宋的迂回包抄。又派了另一个弟弟旭烈兀率军西征,这也是蒙古史上的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蒙古军同样所向披靡,相继摧毁了巴格达、大马士革等穆斯林重要城市,在陆续消灭了几个西亚王朝后,又将兵锋直至埃及的马穆鲁克,当然在西征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攻宋。
这个时候的蒙古已经摆脱了之前游牧民族的习性,打到哪抢到那,而是越来越像汉人的了。蒙哥下令部队在四川、河南、山东等地屯田备战,但此时的蒙军因为缺少水军,正面强渡长江行不通,便将重点放在了西南打算绕过长江从侧后方攻入宋朝境内。
1258年蒙古再发三路大军进攻宋朝,一路攻鄂州(今湖北武昌)以为牵制,一路取道云南,北上迂回策应,蒙哥则亲领主力攻入四川,从大散关南下先后占领了四川的广元、南充等地,然后就在钓鱼城卡住了。
▲地势险峻的钓鱼城
钓鱼城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多说一下,确实是一座根本就攻不下的城池。如果你今天去钓鱼城原址,你会发现那种建在险峻地势上的城市,由于高低落差太大,强攻根本就攻不上去,蒙哥也是率军屡次强攻钓鱼城不下,才被挡在了钓鱼城。在强攻不利的状况下,一般进攻的一方可以采取围困的,切断守城的补给供应,等到守城粮草耗尽,城池就自然攻下了。但问题在于,钓鱼城有自给能力,在钓鱼城内的山头上有几处大水池,在水池里能养鱼,这也就为守城提供了足够的粮食供应,也就是说,围困钓鱼城根本没用。那么攻也攻不下,围也围不死,最后的办法就只能是绕过去了,但问题又来了,钓鱼城你还绕不过去。
从地形来说,你要进攻四川的首府重庆的话,走陆路全是崇山峻岭,根本就走不过去。所以只能沿嘉陵江而下,但钓鱼城正好处在嘉陵江的交汇处,你也绕不过钓鱼城。
所以,攻城的三个手段:强攻、围困、绕道全都对钓鱼城无效,这也是钓鱼城能一直坚守下去的原因,直到南宋最终灭亡之后的1279年钓鱼城才最终投降,可以说在整个宋蒙战争中,钓鱼城就一直没被蒙军攻克。
蒙哥在钓鱼城下也是打得异常艰苦,蒙军大将王德臣战死,蒙哥本人也被投石机打伤,几天后便不治身亡。
蒙哥的死直接导致宋蒙之间第二回合的较量结束,蒙古又陷入了内乱,而这次则得更为彻底。
宋蒙之间第三回合的较量是忽必烈的攻宋之战。
公元1260年也就是蒙哥死后的第二年,忽必烈自称大汗,与此同时留守在草原的阿里不哥也自称大汗,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都是亲兄弟,但为了汗位还是相互撕逼了起来,开始了长达4年的内战,内战的结果是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也就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尔后在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大元帝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朝。
▲蒙古帝国五大汗国
在忽必烈称帝的同时,蒙古帝国也正式,分成了五大汗国。
公元1268年,忽必烈最终的灭宋之战开始了,这次忽必烈一改蒙哥的迂回战术,从正面突破兵发襄阳,很快就将襄阳围困了起来,这一围就是5年。期间宋军也多次营救襄阳,但都被元军给打了回去,而襄樊一破基本上也就宣告宋朝的灭亡就进入倒计时了。
此时宋军已无力回天,就连水战都打不过元军了,1275年丁家洲之战,元军在今安徽芜湖一带大败贾似道亲领的水军,贾似道更是临阵脱逃,致使13万宋军精锐尽毁,南京也随后陷落。紧接着宋元两军水师会战于江苏镇江,是为焦山之战,此役宋末三杰之一的张世杰集结了万艘战船,与元军决战。但元军指挥得当,水陆协同,大败了宋军。1276年南宋首都临安沦陷,5岁的宋恭帝投降。1279年广东江门崖山海战,宋军最后的部队被全歼,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跳海,南宋灭亡。
总结:
从1234年的端平入洛开始到1279年的崖山海战为止,宋蒙战争前后打了46年,能抗住横行天下的蒙古铁骑40多年,甚至还干掉了蒙古人的一位大汗,宋朝最后的表现也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客观来说之所以能打这么久也是蒙古帝国一直没有集中全力攻打南宋,从窝阔台到蒙哥的前两次交锋,在与南宋交战的同时蒙古人还发动了西征,到了忽必烈的时候蒙古帝国已然。而最终灭宋的是忽必烈而不是之前更为强大的窝阔台和蒙哥,究其原因,还是之前的蒙古人还不够汉化,游牧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在于机动性强,单兵作战能力强,补给需求少。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不擅长攻城战、水战、山地战,作战周期短,打不了逆风局等等。
以蒙哥时期的蒙古军为例,蒙古军因为不擅长水战所以才选择绕道进攻宋朝,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进入四川面对那些复杂的山地地形,蒙古人的骑兵也就没了优势,而且还遇到了根本就攻不破的钓鱼城,自然被宋军打得头破血流。再说作战周期,作为农耕文明的宋朝来说,为了作战会事先准备大量的粮草补给。而游牧则完全不同,他们是打到哪抢到哪,不需要提前准备补给。这看似是优点,很多时候又成了缺点,这样做有两个前提,首先是你打的地方你并不想占领。显然到了后期的蒙古也不想这么干,那么涸泽而渔的抢劫就不是好的选择了,所以蒙哥一继位就开始屯田。其次也需要你打的那个地方有东西让你抢,但很多时候防守方会坚壁清野,不留下东西让你抢,你抢不到的话,后勤补给就困难了。
而后来忽必烈时期的襄樊之战,围着襄樊打了5年,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是根本就做不到的。所以这种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也只有可能发生在已经汉化了的忽必烈时期,高度的汉化,是忽必烈最终灭亡南宋的根本原因。
湖北省吴姓的起源及由来?
吴姓是第十大姓,尤其在东南地区和南部最有影响。当今吴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93%,总人口大约在2400多万。
吴的名义和图腾
《说文》注解:吴,是姓,也作地名,吴的本义是大声说话。“吴”字是由旧字体“吳”而来,楷书体吴字源自小篆体吴字,小篆体吴字承接了金文吴字。而甲骨文中的吴字,乃是一个倾斜着脑袋的人,正在手舞足蹈地大声说话的形状。金文仅仅将口移到一旁。吴作为地名专指江浙,这是一个借象形的会意字。古代中原人对江浙一带的语音不好理解,只有依赖他们的手势和大声强调才能沟通。吴氏族的族徽的形成与此有关,早期吴氏活动过的地方被称为“吴”,在此建立的国家称为吴国,最终成为了姓氏。
吴姓的起源与演变
吴姓的渊源由四大支组成:姜姓,吴回氏族、姚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姜姓。黄帝时代的吴部落以驺虞为图腾,解释为吴,作为氏族之名。驺虞是一种古兽,其声音十分洪亮。吴氏族属于炎帝部落,姜姓,活跃于今陕西陇县陇山之东的姜水旁,所居之地称吴山。炎帝时代的吴权是吴氏族的首领,其后裔吴枢是黄帝的生母。炎帝和黄帝同为古羌人的两大分支,互相通婚,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夏朝时,姜姓吴氏族随夏族东迁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曾与神射手羿期比射的吴贺,是其后裔。姜姓吴氏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
第二支出自吴回氏族。黄帝的后裔颛顼,颛顼之子称,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舜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氏,吴氏族居于姜姓吴的故地。夏朝时,吴氏族沿渭水北岸东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吴氏族一直活跃于北方,首先沿黄河而下进入河南新郑地区。后东迁到濮阳雷泽之西,最终到达山东临朐东北朝阳古城,史称王吴。商末的吴伯乃是这支吴回氏族的后裔。这支吴姓有4000多年的历史。
第三支源自姚姓。舜部落是东夷族的一支,舜接尧之位而居中原。占据古吴之地,今山西平陆吴山之旁的历山,史称有虞氏。夏禹接舜之位建立夏朝,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即今河南东部的虞城。姚姓虞国一直作为东部的重要方国而存在,商朝时国亡,子孙以吴为氏。秦末安徽宿县大泽乡发动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首领吴广,就是姚姓吴的后裔。这支吴姓也有3500年的历史。
第四支出自姬姓。产生于周初,也称周族姬姓吴,是吴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最久远,人丁最兴旺。商末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父封长子太伯于陕西陇县的吴岳,封次子仲雍于陕西武功西的雍原。不久太伯与仲雍率领周族姬姓吴氏族一起出奔荆蛮,进陕西秦岭南之商县,穿湖北入湖南衡山,经江西清江吴城,渡永修,沿长江而下,迁江苏江宁、镇江、涉常熟,历经四代最终到达江苏无锡东的梅里。仲雍之曾孙周章建立吴国,亦称句吴。公元前585年,寿梦正式称吴王。春秋后期,吴国曾一度攻破楚国,北上与晋国争霸,称雄于东南。公元前473年灭于越国,吴国的子孙遂以吴为氏。这支吴姓主要活动于华东一带,随后向中原、华北和华南发展壮大,也有26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吴姓中融入外族的事件发生稀少。宋朝以后才出现北方外族改姓的事件:北宋的西夏国党项族有吴姓,元朝的蒙古人中有吴姓,清朝满州八旗乌尔锡氏、乌拉氏、乌苏占氏、兀札喇氏、乌雅氏、乌苏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吴。南方地区的汉族中融入外族基因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
历史上吴姓的分布和迁移
秦汉时期,吴姓主要活动于江苏、江西、安徽一带。其中一支北上山东,西进山西,南回湖北,后又返江西。汉初,吴芮被封长沙王,他的后代在湖广和中原地区形成了吴姓的重要望族。到了魏晋时期,由于长沙太守孙坚的夫人是江南吴氏,其子孙策和孙权在江东建立吴国,吴姓在江浙地区更是快速发展。唐朝是吴姓在南方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唐初吴姓已进入了四川,随后由江西南部进入福建和两广。唐朝中叶,吴姓的足迹已踏上了越南,在越南建立了“吴朝”。从此,吴姓群体在南方的发展更为迅速,当代两广地区吴姓人丁兴旺与越南的“吴朝”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直到元朝,吴姓才首次进入地区。
宋朝时期,吴姓大约有1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为宋朝第八大姓。吴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吴姓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这六省吴姓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江苏、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5%。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七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浙江为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四省,大约居住了61%的吴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二省,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闽粤两大块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吴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吴姓的人口2400多万,为全国第十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广东居住了吴姓总人口的8.5%,为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华南、华东、川鄂贵湘三大吴姓分布地区。
吴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琼桂、闽台赣浙、贵湘大部、苏皖南部、重庆东南,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2.4%以上,最高可达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7%,居住了大约56.3%的吴姓人口。在川云、重庆大部、湖北、湖南东部、苏皖北部、山东、陕豫南部、宁夏、甘肃中部、青海东部、河北东、天津、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辽宁大部、黑龙江东部,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1.2%—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8.5%;其他地区,居住了大约34.2%的吴姓人口。
吴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吴姓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吴兴等八个。吴姓的堂号除用以上郡望外,重要的还有三让、让德、种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义等。“三让”堂号典故出自吴姓远祖太伯和仲雍三辞王位传说。传说周太王古公父年事太高,想传位于孙子昌,但是昌系三子季历之子,很有顾虑,忧心忡忡。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知道父王意思之后,便相继向父王表示自己无意作继承人,这为“一让”。接着,他们以上山采药为名,故意出外避让,为昌立为继承人封号提供机会,此为“二让”。周太王逝世时,太伯和仲雍回来奔丧时,三弟季历又以王位相让,他们再次推辞,并远出东南吴地不再归来,此为“三让”。圣人孔子对“三让”之传说十分赞誉,称“可谓至德也”。
楹联重要的吴姓楹联有以下六副:
治平称醉;让德留芳。
清操绝俗;画圣留名。
鹰扬虎视;剑气玉光。
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
孙子能教宫女;文箫幸遇仙姝。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家训格言:吴氏的家训首推明末大臣吴麟征的《家训要言》。吴麟征,浙江海盐人,天启进士,崇祯年间在吏、刑两部为官十余年,针砭朝政,直言无忌,为崇祯所幸,为朝中所敬,因拒李自成死守西直门,城破殉国,南明赐谥“忠节”,清廷又加赐谥“贞肃”。吴麟征家教甚严,他主张人品须从少年做起,“修身笃行,信命读书”,端正人品。“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人正。”要求子孙要有远大的抱负,“器量须大,心境须宽”。认为“争目前之事,则忘远大之图。深儿女之怀,便短英雄之气”,“每事宽一分,及积一分之福”。应当坚信“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茹荼历辛”、“历练艰苦”之士。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吴姓历代名人805名,占总名人数的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位;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28%,排在第十三位;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55%,排在第七位;吴姓的著名美术家占历代美术家总数的3.16%,排在第五位。
发祥于江南的我国著名吴姓,地灵人杰,名人不绝于史。战国楚国名将吴起;秦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西汉长沙王吴芮;东汉舞阳侯吴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朝画家吴道子,史学家吴兢;五代后晋名将吴峦;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大臣吴潜;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画家吴伟,医家吴又可;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医家吴鞠通、吴尚先,植物学家吴其溶,小说家吴敬梓,篆刻和书画家吴熙载,画家吴历、吴友如,金石和文字学家吴大澂;北洋军阀吴佩孚;当代画家吴昌硕,考古学家吴金鼎,人类学家吴泽霖,历史学家吴晗,物理学家吴有训、吴健雄,数学家吴文俊,语言学家吴文祺,社会学家吴文藻,林学家吴中伦。
吴姓血型
吴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8%,A型占29%,B型占27.1%,AB型占8.1%。
郡望:延陵县,濮阳郡,陈留郡,渤海郡,吴兴郡,汝南郡,武昌郡
总堂号:延陵堂
分堂号:至德堂,源远堂,思敬堂,怡德堂,有秩堂,三让堂,崇礼堂,让德堂,思让堂,均安堂,履成堂,敦厚堂,德让堂,源德堂,树德堂,仁泽堂,世享堂,世德堂,世笃堂,世让堂,永思堂,永怀堂,至德祠,自求堂,孝言堂,孝敬堂,吴诒堂,奉先堂,尚德堂,金陵堂,怡清堂,治平堂,承先堂,思源堂,泉源堂,徐伦堂,振宜堂,伦叙堂,纯修堂,报本堂,敬思堂,敦行堂,敦叙堂,敦伦堂,道生堂,渤海堂,瑞本堂,槐庆堂,饴远堂,雍睦堂,义顺堂,源一堂,经远堂,聚庆堂,德礼堂,澄澜堂,笃叙堂,泽远堂,济美堂,识春堂,怀仁堂,宝诰堂,继述堂,观止堂,观乐堂(共66个)
馆藏堂号:源远堂,思敬堂,崇礼堂,树德堂,世德堂,报本堂,敦伦堂
谱籍: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可查家谱总数:1631种
可查名人家谱:吴大成,吴山,吴山涛,吴仁杰,吴正治,吴世英,吴可读,吴邦桢,吴兆骞,吴汝伦,吴兑,吴玠,吴直方,吴昌时,吴昌硕,吴易,吴宗泰,吴定璋,吴洪,吴时来,吴悌,吴莱,吴国桢,吴崇礼,吴惠,吴棠,吴复古,吴舒帷,吴道南,吴凤,吴德樫,吴璘,吴兴祚
堂号典故: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貂峰村,建于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四六二年),占地面积十亩,明朝嘉靖的国师吴大田威望,仿皇宫式样建造的,内有金阶丹墀,规模宏大,有宋清年代墓志铭一块。广场门前有古井,正门前上方悬挂“吴氏世居”系明探花郎朱迷祚手书,正厅后堂悬挂“黉宫师表”系明代国师吴大田门第。现已列入莆田市名祠,也有水泥村道直通,交通极为方便。
吴氏宗祠的前左方是拱笔亭,系明代兴化府太守岳正创建。亭中有一对联曰:“作亭者谁蒙众太守,问津在是南海慈航”,是岳正亲笔行草手书,其气势壮观一气呵成。但毁于一九五八年,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之一。相传古时其他吴朱两姓经常恶斗,后一风水先生建亭压邪气,亭子是审判台,荷塘里有砚台,池中有块方形地,水池为墨,旁边有一小塔为笔,现通水泥村道出入极为方便。
现在成了旅游观光项目的有哪些?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也促进了周边房地产开发,周边住户早上晨练,散步,骑车,空气清新,河道两边风光无限好,百花争艳,满园春色。樱花、海棠花、豆梨花,紫薇花全部盛开。蓝天白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绿树成荫,周日也是西安周边踏春赏花,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西安市大型活动的聚集地,各种健身赛,自行车大赛等城市运动。成为西安东郊标志性运动公园。
相声史上十大搭档有哪些?
相声史上十大搭档有哪些?
1.郭德纲、于谦
郭德纲和于谦的组合,要说目前相声界里最最厉害的组合肯定不少人会说是郭德纲和于谦这对组合,的确,郭德纲和于谦已经成为德云社乃至相声界里面的一张名片了。
郭德纲是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如此风光,不过曾经也落魄到房租都交不起。但郭德纲在相声方面功力深厚,后来机缘巧合下郭德纲走红。提起于谦大家会想起于谦的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郭德纲的成功也离不开于谦,他在台上的反应之快,也总是令网友称赞。
俩人合作多年而且是自小就认识既是多年的好友,也是多年的同事,于谦家里的故事已经成为郭德纲相声里面必不可少的话题,每次一提及到大家都是乐得前仰后合。心有灵犀合作的作品都是比较完美的,从德云社的演出来看就能看到效果,所以说这第一的位置是非他们莫属。
2. 牛群,冯巩
当年冯巩和牛群在一起说相声,也是很多人春晚最期待的节目之一了。他们之间合作很默契,捧逗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包袱也抖得精彩。正是牛群冯巩接过了姜昆唐杰忠的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延续了相声的门面,那个时候他们俩就是相声的代名词,是前赵本山时代春晚最大的明星。
但是,牛群并不满足于相声舞台取得的成就,他不仅热衷于摄影,办起了摄影展,还以挂职锻炼的到安徽省蒙城县挂职副县长,牛群这位爷不是安生的主,出了名之后就是折腾。出杂志,当县长,听说帮助那个县买了不少牛。可怜巩爷从此开始了春晚打酱油的生涯,每年都换伴,每年都出小品,但是电视台经常回放的节目一个没有。可怜了我们的冯大爷了。
3.侯宝林、郭启儒
侯宝林的搭档不少,从郭启儒开始,郭全宝、刘宝瑞、马季、常宝华、李国胜、姜宝林等人都有过合作演出。当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就属郭启儒和郭全宝两位大师。其中《关公战秦琼》就是侯宝林和郭启儒合说的相声。
侯宝林郭启儒的组合贵在各项均衡,不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时代影响力,以及留下的经典作品和搭档的时间,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旧社会走红天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在新社会更是相声界最佳代表,为相声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两个人合作时间也是最长的。除此之外,就是和郭全宝合作的最舒服。《醉酒》《戏剧与方言》《卖包子》等作品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苗阜、王生
苗阜和王生的组合胜在年轻创意多,想法多,所以苗阜和王生的相声往往都具有新鲜感,这也是俩个人的特色,俩人合作多年一直都是搭档可以说的上是挚友了,相信二人在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5.马三立、赵佩茹
我们都知道马三立的单口不错,不过,他的对口的几个搭档也是不错的。他与赵佩茹搭档最让人津津乐道,赵佩茹词不少,能和马三立交相辉映,各显其能,赵佩茹本身就是捧逗俱佳,他的逗也相当厉害。据说他看不上马家的相声,给马三爷捧哏也是组织安排,没办法。有点不服气的意思,顶着捧,也成了绝佳的一对。
6.岳云鹏、孙越
德云社的粉丝一定知道岳云鹏和孙越的关系,两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他们在相声领域的合作已经超过10年!
7. 张云雷、杨九郎
他们两个组合一直是比较不错的,二人也搭档了几年了,演出也是非常有默契。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的,小编认为他们两个人彼此都是最适合的。
8.常宝堃、赵佩茹
虽然历史较远,但拜科技进步所赐他们留下了一些音频资料,两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影响力确实足够大,只是可惜常宝堃牺牲太早。
8. 马志明、黄族民
少马爷和几位搭档合作下来,兜兜转转才到如今。如今谢天顺先生已经去世,杨少华先生也年逾八十。合作了30年,在少马爷心中,可能黄族民就是最合适的那个搭档吧。
9. 王谦祥、李增瑞
他俩是相声界的一对火档,被誉为“祥瑞组合”。11月14日晚,庆祝王谦祥和李增瑞合作六十年专场相声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王谦祥和李增瑞搭档六十年,也从艺六十载。
10.姜昆、唐杰忠
姜昆也认为,唐杰忠是“高调从艺低调做人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说,两个人最开始的合作“真是费了力气”,终于在《虎口遐想》这个段子上,俩人找到了感觉。
济宁的微山湖怎么样?
微山湖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部的断陷湖。与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首尾相连合称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积最大,达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 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京杭大运河傍湖而过。
微山湖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
1.风景优美。微山湖是著名的六大淡水湖泊之一,风光秀丽,自然洒脱,山、岛、林、湖,渔船、芦苇荡、荷花池,还有醉人的落日夕阳、炊烟袅袅,和谐统一。
山,桃花山在山东省微山两城东里,南临独山湖,海拔三百一十九米,面积约九平方公里,上有桃花洞。传说,此处自古背山面水,背阴向阳,春来早,桃盛开,一派美景,洞以桃花得名。
岛,微山岛,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微山湖的东南部岛,是北方最大的内陆岛。岛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岛上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抗战时期,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林,林海黄叶是微山湖红荷湿地特色景点,也是在秋景来微山湖旅游的最常见的美景之一。林海黄叶的来例是微山湖上的万亩养生林,这片林子的存在也是使微山湖风景区添加了一个“天然氧吧”的称号,这片林子的存在也是给微山湖旅游景点添加了浓重的色彩。
湖,这个从宋末元初就存在的湖泊,盛夏季节,千倾芦苇摇翠,万亩荷花飘香。白帆点点,鸢飞鱼跃。微山湖与大运河相融相汇,河湖一体,河即是湖,湖即是河,相依相偎,十分壮观。
渔船,渔民的家建在船上,船就是家。渔民的家没有根,逐鱼而动,满湖里飘荡。白放眼湖面,烟波浩渺之中,一只只渔船象满湖绽开的荷叶,在水面上浮动。
芦苇荡,“春夏芦荡一片绿,秋后芦花赛雪飘。”深秋时节,这里的芦苇渐渐变黄,摇曳的芦花开始吐絮,辽阔、幽深的苇荡也开始演绎这一季的浪漫。如果遇到一阵清风,芦花就会随风飘散,在空中顾盼生姿,然后缓缓落在你的衣裙、发梢。沿着湖畔走着,追随芦花的脚步,别有一番滋味。
荷花池,站在湖边,观赏着翠绿的荷叶,粉色的荷花,别有一番韵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绝代芳姿,醉了赏荷人。
夕阳,“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等等,读后让人浮想,如沐仙境。然夕阳之美,源于她的“颜值”与内涵;夕阳之绝美,要借助天造地设的“衬物”——在水一方。
炊烟,来往如梭的船只,也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微山湖畔,醉人的落日夕阳罕见的水上森林升腾的袅袅炊烟,构成了微山湖独特的美丽画面。
2.美食多多。
老鳖靠河沿
霸王别姬
麻鸭卧雪
微山湖鸭蛋
四鼻鲤鱼
你身边发生过哪些细思极恐的小故事?
细思极恐的事件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件。
那是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当时我是我们公司某一车间的小领导,管理着三个班组的技术员、操作工和产品筛选员,其中产品筛选这一岗位全部都是女工,就是把不良品挑选出来。那时我们车间因为生产的是新产品,订单量不稳定,因此大家工作都很清闲,除了让大家搞搞车间5S,再组织些培训,也实在想不出该干些啥。另外,我也是基层出身,只要大家别太过分,也没有必要硬逼着员工干些无中生有的事情吧?
也就是那段时间,车间里发生幺蛾子事件了。有一天,一个女工的老公堵到厂门口来了,气势汹汹的要我车间一个技术员,说他企图在办公室她老婆。这种事情是我们公司建厂到现在从没有经历过的,人事部最终让这位技术员走人了。
原来,平日里工作不忙的时候,这个技术员(已经有家室的人了)有事没事就和这个筛选女工打情骂俏,这个女工也是比较贱,基本人家摸她脸蛋摸她手,她都不会生气。
终于有一天,这位技术员色迷心窍,趁着双休日加班,把筛选女工拉进办公室企图行不轨之事,没成想,平日里不会反抗的这位女工,当天竟然不从,跑出了办公室。过了几天,女工的老公趁咱们这位技术员下班时,把他堵在了厂门口不远处的角落里。那天的事情,女工已经原原本本地对她老公说了,更令人震惊的是,平时这位技术员和这位女工的聊天记录她老公全部知道。当天,她老公也没对他动手,只是让这位技术员写下保证书,保证今后不会和她老婆有染,不再骚扰他老婆。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起普普通通的桃色事件而已。精彩的在后面,技术员写下保证书后的当天晚上,女工老公就开始骚扰这位技术员,叫嚣着对于他的所作所为绝不放过,让他自己小心点,但是却只字不提通过什么和解。这位技术员胆战心惊地找到了我,了解整个事件来龙去脉后,我和他分析了一下,这份保证书真不该写,这是正好给他提供了证据呀!他现在如果告诉你要钱摆平,我们可以凭这条信息报警告他,但是对方之字不提钱的事情,说明人家懂法。思来想去,我对这位技术员说,如果乖乖给钱,把你的保证书拿到手,人家一定还有备份,那就是个无底洞,一定不能让他得逞。从法律上说,你根本不能构成犯罪,因为双方当时没有发生撕扯,女工在你没做任何实质行为时,断然拒绝,你也马上停止了这一行为,充其量只能是性骚扰。因此,她老公如果报警,警察不会对你怎么样,这只是道德问题。但是,他老公见你没有实质性的表示,必定会狗急跳墙,拿着这份他亲手书写的保证书给到人事部,让你卷铺盖走人。这份工作一定是保不住了。与其如此,倒不如由被动变主动,一方面找时间把女工老公约出来,当面再次道歉,但是表明立场,不会用金钱摆平,因为对方根本没有什么损失,连手指头都没碰到,谈何赔偿?
当天对方见计谋没有得逞,果然态度蛮横,指着这位技术员恐吓他,最后这位技术员也激怒了,放言道歉是真心的,但不要妄想从他那里拿到一分钱。随后,按照我的建议,次日早上主动到人事部把情况说明,并承认错误。一小时后,如我预料的那样,女工老公开车堵在了厂门口,就发生了开始的一幕。
人事部为了息事宁人,允许该技术员主动辞职,所以当天他就离开了公司。只不过鉴于该技术员平时工作态度不错,风波过后,经过和人事部沟通,这位技术员又重新入职进来了。
细思极恐的地方在最后,若干个月之后,得知这对夫妻竟然涉嫌罪被逮捕了。原来他们可真不简单,这对夫妻就是专门里应外合,在公司里搞“仙人跳”,只是这回运气不好,被人识破了。
他们的做法就是:女工凭借较好的姿色进厂在车间里物色“猎物”,和对方套近乎,打情骂俏,等到时机成熟,和对方约好在外面间,之后她老公撞门而入,当场捉奸。只是我们公司这位技术员心急了些,胆子也大了些,竟然在公司里就敢胡作非为,否则被人宾馆捉奸,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事后,也得知,她老公对我们公司车间人员情况了如指掌,连我的名字他都能知道,并且一开始,他们是把我作为第一个猎物的,只不过本人有很强的定力,让他们转变了方向。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懂得,“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洁身自好,不仅是对家庭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在农村你还留有什么记忆?
我是70后,出生在广东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在10岁前最纯真最懵懂的岁月都住在山村,记忆中是很美丽很淳朴的小山村。
我们村有3~40户人家,房子呈4横排落在山脚下,房子是那种有天井的老房子,有天井透进一点光亮,但是窗户很小,透进很细微的光线,屋内比较昏暗。
我小时候住的房类似这种有天井的老房子但屋外景色很清新明媚,群山包围着小山村,放眼之处皆高山,满目苍翠,山风清凉。屋前是一片片稻田,屋后是山峰,山峰脚下是潺潺小溪,涓涓细流汇入远处山边一条大河,河水清澈见底,清楚地见到鱼儿游来游去,河两岸长满了野生藤蔓,长满了各色野花野果。
小时候夏天经常在河里玩水游泳,玩累了饿了,就在岸边寻摸一些红红的草果吃,现在知道叫“树莓”。
树莓树莓我们村很干净,各家各户都养牛、猪和鸡鸭,但它们有专门的牛栏猪栏鸡鸭笼子,和公共厕所一起划分在村子一个角落里,离住我们住的房子有一定的距离,闻不到臭味。村民须挑着各种饲料,走一定的距离才能到达牛栏猪栏笼子喂它们。所以住的地方是干净利落的。
我们屋后就是高山,家姐经常要上山打柴,小时候我喜欢跟着三姐一同上山,陪她打柴,她打完柴绑好一担后,会砍一小把柴,绑起来比锅刷大点,假装是我打的,让我背着一同下山,我雀跃地跟在后面,毫无压力地背着柴蹦蹦跳跳下山,那时候的快乐真纯粹啊!
那时候的日子是真快乐啊,背着柴走在山路上,太阳正好,阳光直射,但错落有致的树木枝繁叶茂,摇曳生姿,投射斑驳的影子在山路上,带来无比的荫凉,空气洁净,满山负离子,呼吸不用费任何劲,山风更清凉,吹得人心旷神怡。漫山遍野都是野果,随手可得,有稔子,树莓,鼓囊,野竹吉(就是现在的山竹),橄榄,……
山竹橄榄满山的小鸟啾啾地叫着,我经常能见到珍奇禽类,象斑鸠,鹧鸪,还有一些翎毛很亮丽叫不上名字的禽类,有时候会从树上掉小鸟下来,恰好掉在我面前,我捡过几次,很惊喜。
这一切在10岁戛然而止,因为我们家逆袭了,由低微的山里人晋升到城里人。这一切得益于我励志的父母。我父母都是2~30年代出生的文盲,但智商高,有着要飞黄腾达的信念。
我爸是文盲,不识字,但他后来竟混到做地方党委书记,写文章在报上发表的那种人。他的发家励志史给我讲了108遍,我都耳熟能详。
那是5几年土改年代,工作组下我们村进行土地改革,划分田地,需要一些村民协助。当时我爸27岁,结完婚没多久,不务正业,家里的活全靠我妈,他就只顾削尖脑袋往土改工作组钻,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地为工作组领导和组员跑腿,为工作组找人、找牛、找工具,忙得两脚打后脑勺,只要是想表现积极,混脸熟,混关系。我妈支持他这样做,说:你去干吧!家里得有一个人出去,不用管家里,家里有我,干出点样子来!
我爸跑得两耳生风,更起劲了,他不要任何报酬地做了一段时间的无偿小喽啰后(村民口中的),工作组的领导注意到了他,问了他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让他在工作组帮忙,我爸激动得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思考着要怎么更卖命工作。
在我爸卖力的协助下,工作组顺利地完成了我们村土改工作任务,工作组撤退时候,领导问我爸愿意离开农村跟他进城里工作吗?我爸激动得都语无伦次了,结结巴巴地喊出:一辈子听你的话!
这样我爸在不到28岁的年纪,独自进了城,进了工作组,成为有单位的人。作为文盲的他,不识字,不会读不会写,无式长期工作。领导有心栽培他,先把他送进党校上学,于是我爸在28岁高龄,开始在党校从一年级的文化知识学起,从1、2、3阿拉伯数字学起,直至学会加减乘除,学会写字,乃至写文章,后来因工作需要,他还写了新闻报道,发表在当地报纸上。小时候我看过他署名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他也教过小时候的我如何写作。
脱盲后的我爸,在职场是出名的拼命三郎,在工作上的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拼命劲是远近闻名的,他在当地群众的口碑非常好,对领导是言听计从,超越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导致他升职连连跳,到我10岁时候,他已官至镇长、书记。
此时我爸工作稳定了,经济条件好了,他没忘记我妈和我们6个子女,开始着手把我们都搬到城里生活、上学。就这样,10岁的我随迁到城里上学了。
记得离开村子的那天,我妈两眼闪着泪,告别叔婶,挺直着清瘦的腰杆,走出一股带泪的骄傲。
现在我很能理解她那种跨越阶层的艰辛和骄傲——老公长年在外拼工作,不顾家里,甚至几个月不回家,家里家外的一切农务家务都落在我妈头上,还要独自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其中的非人艰辛罄竹难书,她经受很多村民嘲笑、轻视和欺负,她被人说成是弃妇,老公发达了不要她了,在外头又有老婆了,自己一人带6个孩子挣扎度日,人人都可怜她,看不起她。终有一日,老公回来接她去城里生活了,村民惊掉了下巴,这时她已经整整熬到了50岁!
就这样我们家从卑微的农村人晋升成城里官家子弟。后来我们兄弟姐妹也发展得不错,都在深圳安家落户。早在20几年前我也来到深圳,成为不折不扣的城里人,但对登山有执念,隔三差五有伴没伴都要去登山一次,我想是缘由小时候的这段经历,农村生活对我来说,记忆里满满的美好,充满了无比的眷恋。
经历是一笔财富。农村和城里的两种生活,我都有幸经历过,农村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的生活有更丰富的层次;相对更艰苦的农村生活,更衬托了今天生活的甜;我能乐观地生活,我感恩今天的生活,得益于从小在农村的那段生活日子。
北京人是如何评价岳云鹏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