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象鼻子鱼能长多长(非洲鱼长什么样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1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象鼻鱼又名鹳嘴长颌鱼,原产地非洲西部刚果河,属象鼻鱼科。长颌鱼 生活在非洲的淡水鱼,从身体发出电波,如同雷达般,是会查出障碍物的怪鱼。产地区(国家) 非洲刚果。又名鹤嘴长颌鱼。象鼻鱼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体形、头型、口型和尾柄长短等方面不同,颜色和条纹也有不同。有“雷达系统”的象鼻鱼 生活在非洲的象鼻鱼,几乎遍布非洲所有的河流、湖泊。当然,那并不是它的“鼻子”,而是它的下颌延长而形成的长吻,不过功能到与象的鼻子相似,用来找寻食物,捕捉食物。象鼻鱼的“生物雷达系统”是自然进化的杰出产物。
本站是一个关于水族行业的一个网站,本文给大家介绍非洲象鼻子鱼能长多长,和非洲鱼长什么样子对应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鱼友有所帮助,谢谢关注我们祥龙鱼场。
本文目录一览:
最长的鱼的有多长?
世界上最长的淡水鱼——白鲟
世界上最长的淡水鱼是白鲟。
白鲟(Psephurus gladius)属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俗称: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IUCN(1996)CR CITES(1997) 附录Ⅱ。
体长,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稜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白鲟是否象中华鲟那样需要出海肥育生长,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还不能肯定它是一种进行江海洄游的鱼类。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数千斤的个体,迄今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鱼类身体长度的最高记录。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白鲟的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四川省泸州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
白鲟分布于长江干流的上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过去在浙江的钱塘江曾有发现,可能是绕过长江口而进入的。年产量约为二万五千公斤左右。近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其它原因,资源日趋下降,现已临濒危。
白鲟个体大,肉味鲜腴,且富含脂肪和高蛋白。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脂肪为5.64%,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8.71%,脂肪为8.20%;卵巢中蛋白质含量为13.47%,脂肪为15.42%。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测定的17种常见氨基酸,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与中华鲟相同。由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食用珍品,江苏、上海一带把鲥、枪(白鲟)、鮠和甲(中华鲟)列为淡水四大名鱼。此外白鲟的药用价值也与中华鲟相同。
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质上由于第四纪冰期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使原来比较广泛分布的匙吻鲟科鱼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两个种在上述两条尚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中遗存下来。白鲟这一刼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虽然目前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象鼻鱼是什么鱼?
象鼻鱼又名鹳嘴长颌鱼,原产地非洲西部刚果河,属象鼻鱼科。
体长20~50厘米。头尖嘴小,上颌向前延伸呈管状,似象鼻而得名。背鳍和臀鳍上下对称,似两把剪刀。尾柄骤然变成棒状,尾鳍深叉形。全身黑色,身体中央背鳍和臀期间有白色花纹,尾鳍边缘白色。象鼻鱼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在颜色、体形、头型、口型和尾柄长短等方面不同。象鼻鱼对水质要求不高,喜中性或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4~29℃。象鼻鱼以红虫、水蚯蚓、小型甲壳动物、小杂鱼为饵料。
长颌鱼好养吗
长颌鱼 生活在非洲的淡水鱼,从身体发出电波,如同雷达般,是会查出障碍物的怪鱼。其次,部分种类的下唇像鼻般地伸长,以此找寻水底泥沙中的蚯蚓或昆虫的幼虫等食物。 产地区(国家) 非洲刚果。又名鹤嘴长颌鱼。 体形和习性 鱼体长可达20~50厘米。体形怪异。象鼻鱼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种的体形、头型、口型和尾柄长短等方面不同,颜色和条纹也有不同。象鼻鱼喜中性、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2~28度。爱食砂中的线虫等小型活饵料。成鱼性情凶猛,同种间争执相斗。要用大型水族箱饲养,环境光线要暗些。可以与别的鱼混养。属夜行性鱼类,白天也摄食,夜间比较活跃,能跃出水面。 繁殖特点: 雌雄鱼不宜区别,雄鱼个体稍大;雌鱼腹部较大。产粘性卵,附着于水草或水生植物茎叶上,卵粒很小。 有“雷达系统”的象鼻鱼 生活在非洲的象鼻鱼,几乎遍布非洲所有的河流、湖泊。象鼻鱼全身为浅黑色或烟色,远看像一把阿拉伯弯刀,尾部像刀柄,身体像刀刃,因有一条较长的“鼻子”而得名。当然,那并不是它的“鼻子”,而是它的下颌延长而形成的长吻,不过功能到与象的鼻子相似,用来找寻食物,捕捉食物。 象鼻鱼属于一种昼伏夜出的鱼,通常在夜间沉在水底把头钻进淤泥里以找寻食物。这样觅食很容易将淤泥搅起,把水弄混。想想它的生活环境:夜间、混水、淤泥,如果遇上敌人,它的处境会有多么危险呀!不过,我们不用为象鼻鱼担心,大自然早就为它设计出了一套完美的“生物雷达系统”了。 象鼻鱼的“生物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的电子雷达有相同之处。但作为动物,是无法发出电磁波的,而是利用尾部皮肤内的“电脉冲发生器”连续发出电压2伏、频率为300次/秒的电脉冲。在其身体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弱电场。所谓“电脉冲发生器”,其实是一个梭形器官,位于尾部脊椎两旁,发出的电力线在其头部汇和。它游动时,不摆动身体,所以一点也不会扰乱身体周围的电场。如果有大鱼或有其他敌手在它身边出现,象鼻鱼身体周围的电场就会受到干扰,电力线立即偏向对方,于是,它身上极其灵敏的感受器立即发出警告:敌人来了!它便逃之夭夭了。 象鼻鱼不仅靠它特殊的电场很轻易地避开敌害,而且也易于越过障碍,就像蝙蝠的回声定位一样。它遇上的障碍物大都导电性能差,所以对电力线有天然的斥力。它的“雷达”系统很快就能识别出各种物体的外形、大小、重量、色彩、气味,并使它在浑水里行动自如。 象鼻鱼的“生物雷达系统”是自然进化的杰出产物。还有很多鱼也有它这样的“雷达系统”,例如象鼻鱼的近亲裸臀鱼,能感觉3×10-9微安大小的电流变化。还有一种生活在中美洲海岸的大西洋里刀鱼,它尾部有放电定位器,它一般倒着游动,用尾巴探测岩缝及水下洞穴里的情况。 英文名:Longnosed Elephant Fish,别名:鹳嘴长颌鱼,分类属长颌鱼科。原产于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扎伊尔一带的刚果河。该鱼体长约20-50厘米,外型奇特,背鳍和臀鳍上下对称,似两把剪刀。尾柄骤然变成棒状,尾鳍深叉形。全身黑色,身体中央背鳍和臀期间有白色花纹,尾鳍边缘白色。头尖嘴小,上颌向前延伸呈管状,因似象鼻而得名。饲养水温22-28℃,水质为微酸性的软水。 野生的象鼻鱼喜夜间活动,习性是用长嘴在淤泥中搜寻食物。家里饲养应将鱼缸放置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该鱼喜欢跳跃,鱼缸顶部要加盖,防止其跃出造成死亡。饵料可用红蚯蚓、红虫、面包虫等。到目前为止,在水族箱中还没有繁殖成功的记录。
大象鼻子有多长
如果说哪种动物的鼻子最长?你一定会毫不含糊地说,是大象!是啊,自然界一些长鼻子动物:如马来獏、塞加羚羊、象海豹、长鼻猴等,它们的鼻子顶多不过10~30厘米长,同大象2~3米长的鼻子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小得可怜了。
非洲象鼻子鱼能长多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非洲鱼长什么样子、非洲象鼻子鱼能长多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