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为何亲征高句丽没有将其灭掉,元始天尊被诛仙阵削了一朵金莲,是否意味着他在五圣中实力最差
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为何亲征高句丽没有将其灭掉
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而没有将其灭掉,未获得成功,其实当中的理由是多方面的,隋炀帝杨广也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次征讨高句丽而未果,有些时候,即便是强弱分明,也不是靠一场战争就能定胜负的,打仗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李世民出击的时间再好一点的话,高句丽是可以灭掉的,不要忘了,此时已经攻占了高句丽十余城池了。
一,李世民为什么要亲征高句丽
贞观十七年(643年)九月,新罗派使者到长安请求李世民出兵相救,说百济和高句丽欺负它,于是李世民就派相里玄奖去传达自己的旨意,大意是要求高句丽赶紧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否则就等着明年攻打你们,但是高句丽表现得很强硬。相里玄奖回来和李世民一说,李世民就决定攻打高句丽,而且还要御驾亲征,当时褚遂良劝了几次,李世民都没有打消亲征的决定。
二,此次出征的阵容空前强大
参与此次讨伐高句丽的有:李世绩、张亮、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张俭、李道宗、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程名振、王大度、薛仁贵等。
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李世民开始为亲征高句丽做准备,派人去督造押运粮草的船只,命人督运粮草,然后派张俭带兵先行进攻辽东,以观察形势。然后再到洛阳行宫安排亲征事宜。
十一月底,李世民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四个州的4万人马外加从长安和洛阳招募的3000士兵,并500艘战舰,自莱州经海上逼近平壤;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骑兵6万人马并曾降的胡兵逼近辽东,两路同时开进。各路兵马在幽州汇合。李世民派人在幽州督造云梯,招募进攻器械,并传令天下,不可叨扰百姓,安定民心。十二月中旬,李世民下令各路大军以及新罗、百济、契丹等分路进攻高丽。
三,为什么最终未能达到目的将高句丽歼灭呢
其实作战之初,大唐军队进展是非常顺利的,曾先后攻占10座城池:玄菟城、横山城、盖牟城、磨米城、辽东城、白岩城、卑沙城、麦谷城、后黄城、银山城。迁徙辽州、盖州、岩州七万人口进入中原,歼灭高句丽军队四万余。
但是表面的成绩并未能带来最终的胜果,由于种种原因,李世民不得不从高句丽退兵。
原因之一:唐朝在战略上轻敌 ,太宗战前分析形势,他认为高丽的地盘不过是汉朝四个郡的土地面积,以实力雄厚的唐军去攻打不是难事。实际,攻打高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丽地国土虽然不大,可是他们已经苦心经营了几百年,修建了一百多座城池,国家也一直很看重军队,军力达到三十多万人。
原因之二:但是已经是九月份,北方天气严寒多变,很快就会草木枯萎,水也结冰,将不利于士兵车马前行,后勤补给供应不上,这也是退兵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对高句丽国内形势分析不当,唐朝本来以为高丽新君刚刚篡权,国内形势不稳,军心会乱。谁知在战争中,高丽认为唐军是外敌来犯,于是放下内部矛盾,全力对抗唐国,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大量的高丽军投降现象。
总体来说,这是一场战术上大胜,战略上不亏的战争,半年时间唐军拔十城,迁徙高句丽居民七万人,斩首敌军四万人,而唐军死亡不超过两千人,高句丽也在二十年后在徐世绩的重新攻伐下破灭,高宗李治在太宗打下基石之上终于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
元始天尊被诛仙阵削了一朵金莲,是否意味着他在五圣中实力最差
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摆下了诛仙阵,为天地间第一杀阵,非四圣不破。元始天尊为的赢取封神之战,就先后请来了老子(大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加上他自己,刚好凑足四圣之数,最后完胜通天教主,将诛仙四剑全部收入囊中,成为阐教镇教之宝。
不过,在破阵的过程中,元始天尊的表现却让人产生疑惑。最主要的是其他三圣进入阵中,都显得非常轻松,比如老子进阵时"如入无人之境",而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进入阵内也分毫未有损伤,倒是元始天尊自己,进入诛仙阵后,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洋相。 原文是这样写的:"通天教主发一声掌心雷,震动那一口宝剑一晃,好生利害!虽是元始,顶上还飘飘落下一朵莲花来。"
注意,元始天尊顶上虽说有"万朵金莲",但圣人之物都不简单,即使被削了一朵金莲,也是大丢脸面的事情。所以元始天尊回来后,燃灯问曰:“老师,此阵中有何光景?”元始曰:“看不得。”
那么又回到那个老问题上,就是老子、元始、准提、接引四圣中,究竟谁的实力最弱?
因为最强的是老子,这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争议,毕竟他是鸿钧的大弟子,一气化三清完胜通天教主,实力摆在那儿。
比较有争议的是其他三位,由于他们都与通天教主交过手,所以许多网友以此来比较他们的实力。在几次交手中,接引、准提都没有吃过亏,唯一吃过亏的就是元始,其实也就是他被削了一朵金莲。
也正是这个原因,大家一度将元始天尊的实力列到五圣之末,认为他主要赢在谋略上,而法力神通其实最弱。
难道封神大战的最后胜利者元始天尊真的如此不堪?
我们还是回到那朵金莲上。大家注意到没有,元始天尊其实是第一位进入诛仙阵的圣人,他进去转了一圈之后,除了他头顶上万朵金莲中掉了一朵下来,他的身体毫发无损,而且"作一歌以笑之"。看来,元始天尊并非害怕诛仙阵,相反,他被削一朵金莲,其实另有用意。
由于诛仙阵乃鸿钧老祖的心血,非四圣不破,元始天尊担忧的并非自己的安全,而是担心能不能请来那三圣。假如自己轻轻松松在阵内逛了一圈,一点事也没有,那么其他三圣就会怀疑诛仙阵的威力不大,于是不会轻易出手,不然就自贬身价了。
可是,当他们看见元始天尊竟然不能全身而退,自然开始对诛仙阵重视起来,既然你元始天尊一个人这么难应付,都吃亏了,那我们也就该出手,如此才显得仗义。果然,当元始天尊牺牲了一朵金莲之后,老子、准提、接引陆续到达,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忙现在帮很有价值。
作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实力非常强大,他拥有盘古幡、三宝玉如意等先天至宝,座下十二金仙更是法宝无数,其中番天印、杏黄旗、琉璃灯等威力强大。在后面的战斗中,元始天尊从未吃亏,甚至能用三宝玉如意痛殴通天教主。可见,元始天尊被削顶上莲,其实是有意为之,显示了他超高的谋略和智慧,他的实力,应该在五圣中仅次于老子,强过西方教二教主。
京剧红鬃烈马戏词
彩楼配
《封神演义》中,有哪些圣人
《封神演义》之中,所谓圣人,就是混元无极教主档次,一共有九人。分别是封神演义最高神灵鸿钧老祖,其次是天地共母女娲娘娘,在往后就三清与二老在加上天庭一帝与一母。
纵观整部封神演义小说,其中有一尊无上存在,诸圣的师傅,以身合道的巨头,鸿钧老祖,他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通天教主的师傅,四圣联手才能破的万仙阵,在鸿钧老祖的面前如同小儿科,一招就从万仙阵擒拿了通天教主。恒古不死不灭的存在
可以说整部封神之战就是这位大能引发的,因为纣王亵渎女娲娘娘,女娲大闹,命三妖去迷惑纣王,灭杀商朝,这才引发阐截二教大战。从封神之战中三清对于女娲娘娘的尊重,可以知道女娲也是圣人,而且属于与鸿钧一辈的无上存在。妖族大圣,可以号令天下妖族,炼石补天,人族圣母,不管是地位还是修为,都是恐怖到极致的存在
太上老君,三清中的大师兄,人教的创始人,三清之中最强的存在,一气化三清之法,一人等同四人,诛仙剑阵可灭圣人,与万仙阵一样,需要四圣联手方可破解,但是老君一人一气化三清,强破诛仙阵。修为之强,可见一斑。追寻天地至理,太上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随它本质的发展便好。是整个人族的至强守护者,但是一般都是在修行,不理世事
通天教主,三清之一,最小的徒弟,也是鸿钧老祖最偏心的徒弟,修为可能不是最高的,但是法宝确实最多的。拥有“诛仙、戮仙、陷仙、绝仙”四把仙阵,可以布下可以主宰天道杀伐的无上杀阵,非四圣联手不可破,封神之战后,截教战败,门下弟子基本上被封神或者被阐教收为坐骑。通天在鸿钧的偏袒下,跟随鸿钧修行去了
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封神战役的主要推动人,曾经化身盘古开天辟地,建立阐教,专收世俗大族后人为弟子,门下有十二金仙弟子,修为高深。封神战役的胜利方,但是由于鸿钧偏向通天教主,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收益。算是白忙活一场。
封神战役的大后期,因为阐教多次屠杀截教门人,导致三圣共拟的封神战出现分歧,上升到圣人恩怨之中,通天教主借由诛仙剑阵摆下万仙阵,元始天尊束手无策,前往西方请来接引、准提二圣连同大师兄太上老君联手破万仙阵。破阵之后诱拐了一部分阐教门人与大能散修,前往西方开辟了佛教,算是封神战役的直接获利人
鸿钧法旨,三教共拟封神榜,为天庭招兵买马,整部封神战役中的绝对获益人,能够说服鸿钧,请来三清为期帮忙,自身实力来得也绝对来的不比三清弱,而且天下修士,皆为仙道,唯有升天,方可为神,也就是说神道是独立出的。而且封神演义一开始就是天帝让十二金仙俯首称臣。
除了天帝之外,封神战役中的女仙之首瑶池金母这位圣人也非常容易被人忽略,要知道不管是广成子还是南极仙翁,去见瑶池金母前,都要沐浴焚香,到了金母殿外,需行跪拜之礼,俯首候旨,自称晚辈,尊称瑶池金母一声师叔。最重要的是连瑶池金母的面都没有见到,就得行大礼。都知道南极仙翁是二代弟子的大师兄,他的师叔也就是三清同辈一流。所以瑶池金母必然是圣人之列。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
三教共拟封神榜的起因就是昊天上帝要仙首十二金仙称臣,于是三教共拟封神榜。
鸿钧≥女娲≥天帝>瑶池>太上>通天>元始≥二圣
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为何亲征高句丽没有将其灭掉,元始天尊被诛仙阵削了一朵金莲,是否意味着他在五圣中实力最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