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红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鲳鱼能当观赏鱼养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红鲳鱼是淡水鱼,红鲳鱼也被叫做淡水白鲳,是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红鲳鱼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酸碱度适应ph6.2-7.5,通常在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一年多次产卵,当水温25~30℃时,便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自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红鲳鱼逐渐在全国推广养殖,收到了许多水产养殖户的青睐,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之一,那么,红鲳鱼怎么繁殖?
今天给各位分享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鲳鱼能当观赏鱼养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红鲳鱼是淡水鱼吗?
红鲳鱼是淡水鱼。红鲳鱼也被叫做淡水白鲳,是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红鲳鱼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酸碱度适应ph6.2-7.5,通常在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一年多次产卵。当水温25~30℃时,便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自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红鲳鱼逐渐在全国推广养殖,收到了许多水产养殖户的青睐,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之一。那么,红鲳鱼怎么繁殖?现将红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红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1.场地要求:亲鱼培育池选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热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预先清整消毒,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水温保持20℃以上。室内保温池一般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中要设增氧设备,水温根据条件保持20-26℃,越冬期间要保持水温相对恒定。
2.种鱼放养:静水池放养密度2-3千克/立方米为宜,有温流水条件可增加到5-7千克/立方米,放养前鱼体用2‰食盐溶液消毒15分钟。池中放养水葫芦、绿萍等。每周根据水质情况注换新水。
3.饲料投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5%,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1-3%,饲料投喂在食台上。平时注意防治鱼病发生。
4.适时催产:红鲳鱼最适催产水温为25-28℃,长江流域一般5月份进行加温催产。根据性腺发育情况,选择成熟亲鱼以雌:雄=1∶1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一般晚上进行,使亲鱼产卵在黎明阶段。受精卵一般在孵化桶肉孵化,孵出鱼苗经约1个多月培育成夏花鱼种。
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
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
鲳鱼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动物为食。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红鲳鱼(淡水白鲳)
场地选择
选择淡水白鲳越冬的池塘,必须是能保持水深1.5米以上,最低水温(1月份)能保持12℃以上,面积1000-2000平方米,水源方便,阳光充足,能避北风的场地最好。
防寒棚
普通池塘(指无温泉水的塘),淡水白鲳越冬都必需搭置防寒棚。大多数养殖户都用小镀锌管加角铁焊制成半月形状,固定在塘堤上;然后,在架子上覆盖尼龙薄膜。搭置位置一般在池塘的南北向靠近北面,棚面积约占全塘的1/2或2/3。也可利用稻草或杂草夹成100×130厘米为一块的草苫,然后,在塘的北面将草苫覆盖于鱼塘水面。草苫前端离水面70厘米,后端贴近水面。在防寒棚下面投放一些稻草。这样,当寒潮袭击时,鱼苗可群集乱草丛中取暖。有些农户用水浮莲放养在池塘的1/2或1/3处,用竹杆隔离,不要让其全池任意生长。上述措施之一主要是防止雨雪天,冰雹或雪花直接落入鱼塘中,惊动鱼群,使之受伤。当然,有温泉水的池塘就不必搭置防寒棚,淡水白鲳都可安全越冬。
饲养管理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春片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所以,管理应注意:
1.饲料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3.苗种标粗金鲳鱼鱼苗在暂养池中24小时充气增氧,投苗2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或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1周后用绞碎鱼糜,添加30%粉状鳗鱼配合饲料,拌均捏成小团状,投放于料罾,每口暂养池放置6个—8个料罾,每天投喂2次—3次,日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1000g—1500g,逐渐驯化为用金鲳鱼0#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经过20天培育,卵形鲳鯵长至4cm-5cm,可打通暂养池,让鱼种进入大塘。
养殖管理
1.投饵管理。金鲳鱼使用粗蛋白含量43%的金鲳鱼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混养的鲻鱼、斑节对虾不另行投饵。按鱼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前期用0#料、1#料,中后期用2#料、3#料。根据气侯、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一般低温阴雨天少投料,晴天气温高多投料;水温20℃左右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8%—10%;6月—9月水温为25℃—35℃时,金鲳鱼摄食旺盛,生长快,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量增至鱼体重15%以上;高温闷热天气要适度控制投饵量,避免金鲳鱼暴食。投喂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美国纳欣(国际)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产品“银黄维红VC”或潍坊东方海洋(加拿大SASKAATCHEWAN大学)生物科技研发中心产品“激活肽”,调节金鲳鱼肠道微生态环境,加强肠道的吸收功能,增进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消化吸收,促进鱼类生长。
2.水质调控。保持水位,养殖前期鱼塘逐渐加水,每天加水5cm-10c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一直到池塘水深1.5m后才开始逐渐换水,每2天—3天换水20cm-30cm。高温期水位保持2m以上,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池水积累大量残渣、排泄物,增加池塘有机耗氧量,应加开启增氧机,每15天施放1次潍坊东方海洋产品“东方菌王”(氨氮/亚硝酸盐降解剂),用量为150-200/亩·米,高效降解池水中有机残渣、鱼虾排泄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稳定PH值,通过营养,场所竞争及分泌类似抗生素的物质,抑制真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水中有益菌群和浮游生物的生态平衡;每15天—20天全池泼洒东方海洋产品“底改先锋”,立即以数倍繁殖成优势种群,其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功效明显高于常规菌群;增氧成分同时释放氧气,增加池底溶解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浮头和泛塘现象。
3.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做到早、中、晚最少巡塘三次,观察金鲳鱼摄食情况,发现金鲳鱼摄食量异常或死鱼时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经常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清除杂物,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发现池水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养殖前期每天开机增氧2次,中午开机1小时—2小时,黎明前开机3小时—5小时;中后期适当增加开机时间,阴雨天、高温闷热天气要及时开机增氧,防止金鲳鱼缺氧浮头。金鲳鱼有聚集抢水习性,加水时进水口附近区域用围网围起来,防止金鲳鱼过密聚集在进水口周围造成缺氧窒息死亡。
4.病害防治。当前,金鲳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是有以下几种:
(1)神经坏死病毒。养殖户送样鱼10尾,此金鲳鱼苗自4月16日自海南采购,经过10多小时运输后直接上排,第二天出现小量黑身鱼苗在水面打转,第三天黑身鱼苗增加,检查网箱底部出现60尾的死亡,此后死亡鱼苗每天递增,浮于水面的鱼苗也有增加趋势。处理方法:1、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与降低运输密度,并在运输过程中施放VC类抗应激剂;2、运输结束后,鱼苗上排前适量添加刺激性低的消毒剂,减少体表创伤感染;3、内服恩诺沙星与VC三聚磷酸酯,每天两次,连续五天,能效减少鱼苗损失。
(2)肠炎。网箱养殖,进苗20天,是质量较好的头苗,生长速度快,从23日起发现有十几尾鱼浮于水面,体色正常,游泳速度较慢,整箱鱼吃料速度下降,检查箱底出现30尾左右死鱼。处理方法:1、平时控制投料量,以达到八成饱为指标;2、投料前,对饲料进行泡水软化处理,避免直接大量投喂干燥膨化饲料;3、肠炎出现后,使用诺菌素与多维进行药饵投喂,每天两次,连续四天;如果病情严重,则再加入肠炎灵(商品名,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素)处理。病情一般在三天内能够控制,死亡停止。
(3)金鲳鱼疖疮。金鲳鱼食料正常,体色完好,生长正常。在背部、尾鳍部、下腹部出现明显疖疮,疖疮红肿有脓汁,严重影响鱼美观,卖相难看。处理办法:1、在饲料里定期添加金鲳宝贝与Vc三聚磷酸酯,可有效避免皮肤溃烂出现;2、疖疮出现后,用多种维生素混合氟苯尼考,连续内服一星期后,可消除此疖疮。
;
红鲳鱼养殖技术
养殖红鲳鱼需要注意场地的建设、鱼种的投放、饲料的投喂和及时的催产等。场地要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放养鱼种之前要先用食盐溶液消毒并种植水葫芦,饲料以蛋白质为主,定时定点,及时为鲳鱼注射催产剂。
红鲳鱼怎么养殖
1、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红鲳鱼,首先要准备好一个适宜的鱼池才行。鱼池要选在背风向阳、冬季不会温度过低的地方建设,面积不宜过大,1200平方米左右是最适合的,水深大约1.5米左右,水温不宜过低,要保证在20摄氏度以上。
2、投放鱼种
在投放鱼种之前,先要向池塘中倒入一些食盐溶液进行消毒和清理,然后换上新水,在水池中放养一些水葫芦和青萍之类的水生植物,以便于水体中孕育出足够数量的浮游生物,再注入鱼种即可,鱼种的密度不宜过大。
3、投喂饲料
红鲳鱼所吃的饲料一般是以蛋白质成分居多,这样才能满足食量极大又生长得极快的红鲳鱼的需求,但是单单只靠水体自己的浮游生物和投放的鱼糜等是不够的,需要人为投放颗粒膨化饲料,温度低就少投放一些,红鲳鱼才能长得又快又好。
4、催产工作
红鲳鱼在水温25-28摄氏度左右的水体中就能很好的生活,长江流域的红鲳鱼一般在5月左右时就要开始进行加温催产了,略微加热水温,并为成熟的红鲳鱼注射催产的药剂,夜间进行则产卵就在凌晨或黎明时,培育1个月左右就能变成鱼种。
红鲳鱼怎么养过冬?
1、越冬鱼种主养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越冬鱼种一般体重在15—20克,长江中下游及淮北地区一般5月上中旬开始放养,10月中下旬起捕,生长期5个月,体重平均达750克以上。
2、成鱼池混养越冬鱼种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高产成鱼池中混养谈水白鲳越冬鱼种规格宜放大些,40—50克为好,亩套养50—60尾,不增加投食,可增产50—60公斤。
3、网箱养殖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红鲳鱼鳞片致密,不宜受伤,抗病力强,喜群聚,好食人工配合饵料,故适宜用网箱养殖。
①网箱要求:红鲳鱼上下颌有锋利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的牙齿,为防其咬破网箱,一般采用单层钢丝网片结构。规格为4×4×2或4×6×2网,网目大3cm,多无盖网。网箱设置时箱盖高出水面0.5m。
②鱼种放养:越冬鱼种5月中旬入箱,规格15克—20克/尾为好,单养密度一般150尾/平方米。
③饵料要求:人工配合饵料,蛋自质含量25—28%。
④投喂方法:鱼种进箱后两天开始驯食,量少次多,在水温25℃以上时每天投喂四次,投饵要耐心,边撒边观察,以大部分鱼吃饱游走为止。6、7、8三个月为最佳生长期,应提高蛋白质含量,加大投饲量。
⑤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防”:防病、防逃、防偷。设置网箱的水体要无污染,无病害,水质要清新,鱼种进箱时用3—5%食盐水侵洗15—20分钟,进箱后用漂白粉挂篓;定期清洗,检查网箱,防止破损而逃鱼;派人看管,做好日常记录。
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鲳鱼能当观赏鱼养吗、红鲳鱼怎么养在家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