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淡水鱼类,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祥龙鱼场2024-09-18 21:24:019.92 K阅读0评论
本文摘要目录:,1、,福建淡水鱼类,2、,攀鲈和斗鱼的区别,3、,身上有十三点的鱼是什么鱼,4、,曼龙有红色的吗,5、,求问这是什么鱼,在珠江口弄到的,身上有六个斑点一边深一边浅,6、,珍珠立鱼是什么鱼,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9.5%,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  1.中华鲟 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
本文摘要目录:

福建淡水鱼类

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9.5%。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  1.中华鲟 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西江上游产卵。该种为大型经济鱼类,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见于福建沿海。  2.胭脂鱼 俗称雷公鱼。体侧扁,背部隆起,成熟个体呈胭脂红色。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大者重达30余千克,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闽江中上游。  3.鲥 俗称鲥刺。体呈长椭圆形,有回游习性,生殖季节亲鱼入闽江口产卵。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被誉为名贵的食用鱼。分布于沿海及闽江口。  4.斑  俗称油 。体呈长椭圆形。生殖期亲鱼进河口产卵,该鱼含油脂较多,味鲜美。分布于闽江口、九龙江口。  5.风鲚 俗称黄刺。体侧扁而长,为常见的小型鱼类。栖息于港湾和河口附近,见于沿海、闽江口、九龙江、晋江、木兰溪。闽江最多。  6.香鱼 俗称溪鳁。体窄长。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秋冬季于中下游浅滩产卵。肉细味美,具特殊香味。分布于沿海、闽江、九龙江、交溪。  7.花鳗鲡俗称鲈鳗、溪滑。体重达30~50千克,为大型经济鱼类。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主食动物性食料,营养丰富。各江河水域均有分布。  此外,福州鳗鲡、短头鳗鲡和乌耳鳗鲡均为福建省特有种。  8.青鱼 俗称乌溜草。栖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螺、蚬、蚌等。为国内传统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9.草鱼 俗称鲩、草鲩。生活于水体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快,为省主要的养殖鱼类。  10.长江  体长,侧扁。温水性鱼类。分布于闽江上游山区的冷水涧中,是该鱼分布纬度最低的记录。  11.赤眼鳟 俗称红目鲀。形态与草鱼相似。主要栖于静水或流速较缓的水域,省内各水系均有分布。食物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为主。在福州地区,该鱼为池塘混养对象。  本属还有高体赤眼鳟,是福建省特有种,分布于九龙江和晋江水系。  12.鳡 俗称竿鱼。一种生活于水体中上层、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因食其它鱼类而被列为害鱼。省内各水系均有分布。  13.鯮 俗称尖头鱼感。体形与鱼感相似。性凶猛。主食鱼类,吞食大量其它鱼苗,对养鱼业危害较大。分布于闽江水系。  14.鳤 俗称金刀。体细长,略呈圆筒状。仅见于闽江水系。  15.银飘鱼 俗称更薄条。体长,极侧扁。江河的上层鱼类,喜成群在水面上飘游。分布于各水系。本属还有寡鳞飘鱼,见于福建省九龙江水系。  16.似鱎 俗称锯齿鳊。体形颇似银飘鱼。分布于晋江水系。  17.餐 俗称苦条仔、青条。外形与银飘鱼相似。为江河常见的小型鱼类,广布于省内各水系。  18.红鳍鱼伯 俗称溪巴力。体侧扁,栖于缓流或水草茂盛的静水区,主食小型鱼类、虾及水生昆虫。分布于各大水系。  19.翘嘴红鱼伯俗称翘鼻巴力。为中上层鱼。性凶猛,成鱼完全以鱼为食。是常见的经济鱼类。分布于闽江、汀江、木兰溪水系。本属还有蒙古红鱼伯和戴氏红鱼伯。  20.大眼华鳊 俗称大目眶。体侧略呈长菱形。生活于水流较缓的溪河。喜食腐殖质藻类、小鱼及虾。为山地溪河中小型鱼类。广布各水系,以闽江上游为最多。本属还有海南华鳊,见于汀江水系。  21.�� � 俗称鳊。体侧扁,呈菱形。喜生活于有水草的地方,食性杂。分布于闽江、木兰溪水系。  22.团头鲂 俗称武昌鱼。成鱼草食,肉细嫩鲜美,名贵经济鱼类。已作饲养对象。见于闽江下游。  23.银鲴 俗称厚鳞黄尾。为底栖性鱼类,刮食哇藻、有机碎屑及污泥杂食。该鱼为闽江上游产量最高的经济鱼类,现已成为池塘、水库混养对象,广布全省各水系。  24.细鳞斜颌鲴 俗称厚鳞黄尾。体形、习性酷似银鲴。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广布全省各水系。  25.圆吻鲴 俗称溪勒。食性大,饲养简易,闽西地区饲养该鱼有悠久历史。见于全省各水系。  26.刺鲃 俗称溪鱼匡。体略呈圆筒形。食性颇杂,为山区溪河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分布全省各水系。  27.半刺厚唇鱼 俗称石板鱼。为山区常见的食用鱼类。分布全省各水系。  相似种有北江厚唇鱼。分布于汀江水系。  28.台湾铲颌鱼 俗称苦威。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为山区溪流性中小型鱼类。主食附着性藻类及腐殖质。是较重要的经济鱼类,分布于全省各水系,闽江上游和九龙江尤多。  29.小口白甲鱼 俗称石雷黄。体形与台湾铲颌鱼相似,栖息于水温较高、水流湍急的溪河中,刮食底层藻类和腐殖质。分布于汀江和九龙江水系。  30.瓣结鱼 为中下层鱼类。喜激流清水,常出没于石隙间,主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见于闽江水系。  31.鱼麦 俗称雪鱼。体长而侧扁。底层鱼类,喜清水激流,不耐低温,水温低于7℃左右难于生存。以附着性藻类和腐殖质为主食。个体较大、生长较快,在上杭、永定已成养殖对象。分布全省各水系。  32.东方墨头鱼 俗称双鼻。体前部呈圆筒形,向后侧扁。为溪河激流性鱼类,过底栖生活。个体不大,但体肥味美。分布全省各水系。  33.唇鳈 俗称竹槁头。栖息在水温较低、水流湍急的江河中。常见的食用鱼类。分布全省各水系。  34.福建华鳈 俗称花石斑。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分布闽江和九龙江水系。  35.银色颌须鮈 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广布全省各水系。同属还有细纹颌须鮈和短须颌须鮈。  36.吻鮈 俗称沙条。体细长,吻部显著突出,为常见的中小型食用鱼类。分布于闽江、汀江水系。  37.似鮈 俗称沙铅。体近圆筒形,为底层小型鱼类。分布于闽江、汀江、晋江水系。  38.棒花鱼 俗称沙糠。体形与似鮈相似,但较粗壮。分布于全省各水系。本属还有长棒花鱼和乐山棒花鱼。  39.清徐胡鮈 体形似棒花鱼,见于闽江水系。  40.蛇鮈 俗称竹竿鱼。体细长,圆筒形。为底层鱼类,肉质肥美。广布全省各水系。  41.鲤 底栖鱼类,栖息于底质松软,水草茂盛的水域。食性杂,尤喜食螺、蚌及蚬等。为福建广泛养殖的鱼类。  42.鲫 喜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区,食性杂,以水生植物、有机碎屑为主,肉嫩味鲜,为上等食品。广布于全省各水系。为全省广泛养殖的鱼类。  43.鳙 俗称红鲢。体侧扁且高,头肥大,体侧密布黑色斑点。该鱼为中上层鱼类,主食浮游动物,生长快,个体大。是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  44.鲢 俗称白鲢。体形酷似鳙。体色银白无黑斑。栖息于水体的上层,主食浮游植物,是养殖的重要鱼类。青鱼、草鱼、鲢和鳙为我国著名的淡水养殖鱼类,俗称“四大家鱼”。  45.广西华平鳅 俗称爬石鱼。为福建省新记录种。见于汀江水系。  46.拟腹吸鳅 俗称壁虎。体前部平扁,后部侧扁。为溪流性小型鱼类,是福建特有种。分布于闽江、晋江、木兰溪水系。本属还有长汀拟腹吸鳅、�� �斑拟腹吸鳅和九龙江拟腹吸鳅,均属本省特有种。  47.纵纹原缨口鳅 为福建省特有种,仅见于闽江水系。还有裸腹原缨口鳅。亦属福建省特有种。  48.缨口鳅 俗称石贴。产于闽江中上游,为福建省特有种。  本属还有斑纹缨口鳅和花尾缨口鳅,也是福建省特有种。  49.长薄鳅 俗称沙泥鳅。体长,尾柄较高。底层鱼类,是鳅科中最大的一种。分布于全省各水系。还有闽江扁尾薄鳅,为福建省特有种。  50.花斑副沙鳅 分布于全省各水系。  51.美丽条鳅 分布于汀江和漳江水系。同类还有横纹条鳅和无斑条鳅。  52.泥鳅 俗称胡溜,为最常见的小型鱼类,分布广,产量高。  53.胡子鲇 体形长,向后侧扁,头平扁。为福建省常见的中小型鱼类。生活于河川、池塘、水草茂盛的沟渠、稻田或洞穴内。夜间出穴捕食各种小型动物。  54.南方大口鲶 俗称大喉鲶、大种鲶。体长,前部粗壮,后部侧扁。头宽扁。生活于江河、水库的深水区。为大型经济鱼类,大者可达40千克。性凶猛,肉食。见于闽江水系。  55.黄颡鱼 俗称黄鮟、草鮟。体前部宽扁,后部侧扁。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可食用、药用。  56.鳗尾鱼央 俗称黄鲶。体长,侧扁。为山涧溪流性的小型鱼类。分布于闽江上游。  57.叉尾鮠 俗称长鱼安。体形与黄颡鱼相似。为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有泥沙的小溪河中。分布于闽江上游。茭溪等水系。  58.福建纹胸鮡 俗称菜骨。体前部平扁,后部侧扁。为山涧急流中的小型鱼类。贴背于石头上,匍伏爬行。分布于九龙江、汀江、茭溪等水系。  59.黄鳝 俗称田鳝。体细长,呈鳗鱼形。喜钻洞穴居,昼伏夜出,摄食动物性食料,该鱼为常见的经济鱼类,肉味鲜美。广布各淡水水域。  60.鳜 俗称桂鱼。吻尖,口大,肉嫩味美,是上等食用鱼类。广布于全省各水系。  61.鲈 形态与鳜近似,为近岸浅海鱼类,喜栖于河口,也能生活于淡水中。性凶猛,主食鱼类和甲壳类。为大型经济鱼类,分布于沿海及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等水系。  62.攀鲈 俗称刺鲫。有辅助呼吸器,缺水或离水后不易死。见于九龙江、漳江等水系。产量较高。  63.尖头塘鳢 俗称乌猪。栖于河川及河口附近。摄食小虾、小鱼等,体肥味美。  64.斑鳢 俗称草厉。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性凶猛,以鱼、虾为主要食料。因营养丰富而被视为补品。广布于各水系。  65.大刺鳅 俗称锯齿泥鳅。为中小型鱼类。在汀江水系较为常见。福建淡水鱼类,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观赏鱼 第1张

阅读全文 >

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攀鲈,体卵圆形,侧扁。头圆钝,吻短,眼略大。眶前骨被以皮肤,下缘有锯齿。口端位,口裂略斜,后端达眼中部的下方。领齿细小。鳃盖各骨均有锯齿,鳃盖骨与下鳃盖骨后缘的呈棘状。鳃盖膜愈合,不连于颊部。头体均被鳞,体部为略大的栉鳞;背鳍与臀鳍均有鳞鞘。侧线在体后部断折,上下二线或有重叠。背鳍与臀鳍均长,尾柄很短而高。尾鳍圆形。体灰绿色。体侧约有10条深绿色横条纹,条纹或断裂为斑点。鳃盖后缘在二强棘之间的凹处有一黑斑。尾鳍基底另有一暗大黑斑。

福建淡水鱼类,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观赏鱼 第2张

身上有十三点的鱼是什么鱼

身上有十三块的不是鱼,是龟。

曼龙有红色的吗

求问这是什么鱼,在珠江口弄到的,身上有六个斑点一边深一边浅

月鳢(Channaasiatica)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广东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广西称:星鱼、张公鱼。形态如斑鳢。 喜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凶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鲜美,并有生肌、活血等药用价值.

福建淡水鱼类,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观赏鱼 第3张

珍珠立鱼是什么鱼

珍珠立鱼学名为珍珠毛足鲈隶属于攀鲈科,珍珠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大,微尖。口亚上位,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从吻端下部及胸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嘴的下部及胸部为闪亮的金黄色,从嘴到尾柄基部,沿体侧线,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由贺斑点组成的黑公纵向条纺。

福建淡水鱼类,攀鲈和斗鱼的区别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91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