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长大蟒蛇现身哈尔滨,现在哈尔滨那么冷,为何还会有蛇,中央一号文规定,对农村四种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是哪四种行为呢
本文摘要目录:,1、,1.8米长大蟒蛇现身哈尔滨,现在哈尔滨那么冷,为何还会有蛇,2、,中央一号文规定,对农村四种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是哪四种行为呢,3、,椰子蟹的杀伤力有多大,4、,你养过哪些观赏鱼,又是大蟒蛇!!!
1.8米长大蟒蛇现身哈尔滨,现在哈尔滨那么冷,为何还会有蛇
又是大蟒蛇!!!
前段时间,一条大蟒蛇出现在哈尔滨一个鱼塘附近,将鱼塘中的三千多斤鱼扫荡一空,塘主都要“哭晕在厕所了”,毕竟这条蟒蛇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尾蚺。就在蟒蛇吃光鱼塘中鱼的热度还没有褪去之时,近日,哈尔滨又发现大蟒蛇了,而且也是红尾蚺。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哈尔滨的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收到了一位市民带来的红尾蚺,这位市民是在户外意外捡到的,与前段时间吃鱼的红尾蚺不同的,那条红尾蚺有着接近4米的体长,而这条红尾蚺只有1.8米。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红尾蚺并非我国的本土物种,而是原产美洲的一种大型蟒蛇,而且在我国还有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身份。那么,这条红尾蚺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个问题耐人寻味。
关于红尾蚺
由于蛇的图片会引起部分小伙伴的不适,所以我们把图片做了一下处理,不过即便处理过后,我们也能从上图中明显的看到红尾蚺红色的尾巴,这就是它与其他蛇最大的不同之处。
其实叫红尾蚺蟒蛇是不太合理的,因为蟒蛇是蟒科下蛇类的统称,而红尾蚺是蚺科下的蛇类,与亚马逊森蚺是同科的,而且所有的蟒蛇都是卵生的,而蚺是卵胎生的,所以,红尾蚺应该叫大蚺才对。
红尾蚺是美洲的“特产”,在美洲它们的分布很广,中美洲、南美洲甚至是北美洲的部分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仅限墨西哥北部),正是因为如此广的分布,红尾蚺有着多达9个不同的亚种,其中作为常见的就是哥伦比亚红尾蚺,相比较其他的亚种,哥伦比亚亚种的颜色最为艳丽。
在原产地,红尾蚺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少数栖息在干燥的草原之上,它们的幼蛇有着高度的树栖性,喜欢在树木或者大的灌木丛上爬行,不过,随着体型越来越大, 它们的灵活性越来越差,成年后基本上就只能在地面上活动了。
相比较一些大型的蟒和蚺,红尾蚺其实不算很大的,因为成年的红尾蚺平均体长在2.4米左右,超过3米的就算是巨型红尾蚺了,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两条红尾蚺生活在苏利南的野生动物园,一条体长为4.11米,一条体长为4.27米,是最大的亚马逊森蚺体长的一半左右。
与其他的蚺一样,红尾蚺也是一种肉食性的蛇类,它们主要以各种中小型的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为食。虽然红尾蚺吃肉,但是不同的亚种性情也有很大的区别,从整体上看,南美洲的红尾蚺比较温顺,分布越向北,性情越凶猛,在中美洲北部的红尾蚺,甚至会捕猎大蜥蜴和猫科动物美洲豹猫。
美洲豹猫
美洲的红尾蚺为何跑的我国,而且还是冬季非常寒冷的哈尔滨?
红尾蚺是美洲独有的蛇类,显然它自己是跑不到我国的,也就是说它出现在我国肯定是人为的。那么,人为何要不远万里地将红尾蚺带到我国呢?这就与红尾蚺的另外一个“属性”有关了。
作为一种有着艳丽的花纹且尾巴鲜红色的蚺,红尾蚺从上世纪末开始就是爬宠市场上的翘楚,而且南美洲的红尾蚺性格偏温顺,所以市场上的红尾蚺基本上都来自于南美洲的野外。
除此之外,人们发现哥伦比亚红尾蚺在人工饲养下更容易发生颜色上的基因突变,出现金黄色、半红色等比较少见的体色变异,所以,市面上的红尾蚺主要是哥伦比亚红尾蚺。
但是,红尾蚺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严禁贩卖和饲养的,所以,它的来历肯定就是一些爬宠爱好者从不法渠道买到的。不过,既然是不法渠道,价格一定不便宜,那么,它本应该在人工饲养下当“乖宝宝”,为何会被市民捡到呢?无非有三个原因。
第一:逃逸。蛇是一种无足的爬行动物,它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逃走,尤其是当门、窗没有关好时,比如2016年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一居民就因为家中养蛇没有看好,导致了50条眼镜蛇幼蛇从家中逃逸。
红尾蚺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们从未被驯化过,所以一旦有机会也是会逃走的,因此,有可能是有人非法饲养红尾蚺逃逸造成的。
第二:放生。哈尔滨的红尾蚺极大可能是放生导致的,而放生有两个动机:第一就是此人图谋不轨,因为红尾蚺在我国属于入侵物种,一旦放生就可能造成物种泛滥,从而威胁本土动物的生存;
第二是养红尾蚺的人可能因为负担不起饲养的成本而放生,因为红尾蚺是一种纯正的食肉蛇类,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它们需要的食物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不排除是一些人抱着猎奇的态度养红尾蚺,最终因为不堪饲养费用而放生。
放生红尾蚺会发生什么?
放生一种该地区从未出现过的动物,无非就是两个结果:动物死亡和成为入侵物种。从表面上看,红尾蚺原产热带,放在马上就冰天雪地的哈尔滨,貌似只有死路一条,但凡是不能只看表面,因为美国已经有了“血的教训”。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因为蟒蛇皮做皮具和爬宠市场的需求,将原产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缅甸蟒引入养殖,没想到造成了严重的入侵物种泛滥。
美国同样也不是缅甸蟒的自然分布地,但是人们饲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缅甸蟒生长速度快,食量大,很快就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于是一大批人悄悄的将缅甸蟒放生到了佛罗里达州的湿地中,还有一部分大规模的养殖户因为飓风逃逸,导致了缅甸蟒的数量越来越多。
原本人们也是以为热带的蛇没法在有着寒冬的美国生存,结果仅仅是几年过后,佛州的湿地里缅甸蟒就泛滥成灾了,原来它们用冬眠的机制以及优胜劣汰(不抗冻的都冻死了)让自己成功的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如今的缅甸蟒已经高度适应美国的环境,并且将湿地中的许多动物赶尽杀绝。
从21世纪初,美国每年都组织“猎蟒大赛”,到目前至少有1.5条缅甸蟒从佛州湿地中被带走,但是这依然是杯水车薪的,而且原本湿地环境中的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也已经被打破,甚至是摧毁,这种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如果是单纯的一条红尾蚺在哈尔滨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它要先对抗寒冬,并且它们也无法自己繁殖,但是,在短短的2个月内,哈尔滨已经发现了两条红尾蚺,这就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因此数量够多,它们总是有个体能经历严寒的考验最终活下来的,这将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总结
哈尔滨两个月内连续发现两条红尾蚺,确实不是件好事,因为不要小瞧动物的适应能力,想当年花蚊子(白纹伊蚊)还是原产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蚊子呢,如今它们不依然躲过了严寒,在夏日的东北地区肆虐吗?更何况是一种大型的蚺。
所以,即使哈尔滨的寒冬也不一定会冻死红尾蚺,毕竟它们可以寻找暖和的地方冬眠,一旦成功越冬,再找到繁殖的个体,那么成为入侵物种也是指日可待了。
中央一号文规定,对农村四种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是哪四种行为呢
农民朋友注意了:2023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了,请方便之时关注一下,以防触犯了红线。
一、严厉打击“割青毁粮”行为。一些农民为了提前获得收益,将还在生长期的麦子、玉米、高粱等当作饲料收割卖掉。这种行为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决遏制!
二、严厉打击盗挖黑土(主要指东北地区)破坏耕地行为。对于盗挖黑土进行买卖的行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
三、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蚯蚓可以有效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等好处。
四、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发现660种外来入侵物种,如福寿螺、鳄雀鳝等,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破坏。
总之,以上四种行为已经被国家明文禁止,希望我们大家都能遵规守矩,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农村。
椰子蟹的杀伤力有多大
椰子蟹重量为9.1公斤,爪子之间的跨度达到1米,寿命最长可达到60年。原产地位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岛屿,这些体型庞大的螃蟹倾向于吃水果、坚果和种子,有时也会打扫一些动物的尸体。与众不同的是,这是一种陆地螃蟹,它们不会游泳,也不会幸存于水中,尽管雌性椰子蟹必须将蟹卵直接排入海水中。
椰子蟹吃椰子,它的双螯非常有力,能轻而易举地爬上高树剪下椰子,并凿开壳吃椰子肉。去年,来自Dartmouth College的生物学家Mark Laidre正在一个叫做 Chagos Archipelago的岛上研究椰子蟹,在那里,他记录下非常令人惊恐的一幕。一只椰子蟹袭击一只正在低矮树枝上睡觉的红脚鲣鸟。无论这可怜鸟怎么挣扎、踢这怪物的脚,椰子蟹都紧紧地钳住它不放。
接下来发生的场景越发让人胆战心惊。受伤的鸟儿鲜血四溅,20分钟内,五只椰子蟹寻着气味而来,开始为了这只奄奄一息的猎物大打出手。它们花了几个小时撕开了这只小鸟,各自满载而归,开始狼吞虎咽。
科学家有好几次观察到椰子蟹捕食老鼠。
研究人员在日本冲绳岛抓捕了29只椰子蟹,并让它们夹钳钢力传感器。研究发现,这些椰子蟹的夹钳力在29.4牛顿~1765.2牛顿之间。(相比来看,人类的咬合力最大为340牛顿。)
你养过哪些观赏鱼
视频加载中...
1.8米长大蟒蛇现身哈尔滨,现在哈尔滨那么冷,为何还会有蛇,中央一号文规定,对农村四种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是哪四种行为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