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鱼龙是谁(什么是小龙鱼)

郴州龙鱼批发市场2024-09-20 07:42:017.36 K阅读0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最小的鱼龙是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小龙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最小的鱼龙是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小龙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鱼龙的资料

鱼龙 鱼龙(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总的来说鱼龙在2至4米之间(不过一些种小一些,有些种长于4米)。它的头像海豚,拥有一个长的、有齿的吻。鱼龙嘴巴长而尖,上下颌长着锥状的牙齿,整个的头骨看上去像一个三角形。像今天的鲔鱼它的体型适于快速游泳,椎体如碟状,两边微凹,一条脊椎骨好像一串碟子被串在一条绳索上,尾椎狭长而扁平。有些鱼龙看上去适合深潜,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眼睛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而目前所知,现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蓝鲸的眼睛,直径也才15厘米。因此鱼龙可以在光线暗淡的夜间或深海里追捕乌贼、鱼类等猎物。一些科学家估计,鱼龙可以下潜到海洋中500米的地方(藻谷亮介,2000年)。估计鱼龙的游速可以达到每小时40千米。如同今天的鲸目动物它们呼吸空气和胎萌(有些成年鱼龙的化石包含胎儿)。虽然鱼龙是爬行动物,其祖先是生蛋的,但是鱼龙本身胎萌并不出奇。所有呼吸空气的海生动物不是要到海岸上生蛋(如海龟和一些海蛇),就是得直接在水中产仔(如海豚和鲸)。由于鱼龙流线型的体型它们相当不可能能够爬到岸上生蛋。

根据藻谷亮介的估计:一条2.4米长的狭翼龙的体重在163至168千克之间,而一条4米长的大眼鱼龙(Ophthalmosaurus icenicus)的体重在930至950千克之间。

虽然鱼龙看上去像鱼,但它们并不是鱼。史蒂芬·杰·古尔德说鱼龙是他最喜欢的趋同演化的例子。在这里类似的结构相似,但是不同源。他指出:

“(鱼龙)与鱼的趋同性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它们演化在同一地方演化出的背鳍与尾鳍拥有同样的流体力学设计。由于这些结构从没有演化出来,因此它们尤其显著。陆生的爬行动物祖先背上没有板,尾巴上也没有片来作为(这些结构的)前身。”

事实上最初人们以为鱼龙没有背鳍,因为鱼龙的背鳍里没有硬骨组织,直到1890年代在德国霍尔茨玛登出土的保存异常完好的鱼龙化石显示出其背鳍的痕迹。当地特殊的保存环境允许软组织的痕迹遗留下来。

鱼龙有鳍状的四肢,它们可能被用来起稳定以及转向的作用,而不是用来加速,加速可能主要来自于鲨鱼似的尾鳍。其尾鳍分两叶,其中下叶受到尾椎的支持。

除与鱼的明显类似处外鱼龙与海豚也有类似的进化标志。两种动物的外形类似,这可能表示其活动也类似,也许它们大致占据了类似的生态位。

许多鱼状的鱼龙的主要食物是古代属于菊石亚纲的鱿鱼的近亲头足动物。有些早期的鱼龙有能够咬碎贝类的牙齿。它们的主食可能是鱼。一些大型的种拥有强壮的腭和牙齿,说明它们也吃小的爬行动物。由于鱼龙的大小相差很大,而且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因此它们很可能有非常广的食谱。典型的鱼龙有很大的、受角膜环保护的眼睛,似乎说明它们主要在夜间猎食。

鱼 龙 的 前 鳍

最早的鱼龙是有手和足的,或者叫做鳍状肢。古生物学家曾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在过去的十数年里,逐渐形成了习惯称,前面的一对叫做前鳍,后面的一对叫做后鳍。

鱼龙可能在游泳时用前鳍操纵,就象现存的鱼类和鲸类(海豚和鲸鱼)。一些古生物学家猜测,鱼龙当然是用它们的手、足来推进身体。但是,似乎它们的肩、臂并不象脊椎动物的那样健壮。

手、足的骨骼在鱼龙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上面的系统树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鱼龙的手向前鳍的演化:(1)下臂骨变得越来越短;(2)指骨也变得越来越短,最后终于变成了圆盘形;(3)指骨的数量在进化过程的早期开始增加;(4)大拇指消失了,然后在剩下的指骨旁边出现了新的骨节。

鱼龙的主要食物

根据有限的存留在鱼龙化石的胃部的物质,可以分析出鱼龙都吃些什么。早在1853年,Coles就发现鱼龙化石范围内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当时以为是鳞片。但是后来,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实这些是来自乌贼触手的小的钩状结构(已经灭绝的头足类动物,大部分是箭石)。

此后,更多的资料显示,鱼形鱼龙主要是以乌贼类为食。即使是长达10米的侏罗纪泰曼鱼龙(Temnodontosaurus)也不例外,虽然它们也时不时吃些大的脊椎动物。除了乌贼,鱼龙还吃鱼和其它海洋动物。

简单地说,许多鱼形鱼龙是乌贼捕食者,就象现在的鲸鱼一样。

鱼龙的繁殖

鱼龙的标本不仅证明鱼龙产下活的婴儿,而且还进一步证实像鲸类和海豚一样,小鱼龙也是尾巴先生出来。然而,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保存了正在生产”的个体在死亡时也许并不是在生产。相反,它们极有可能是在怀孕时死亡的,只是后来在腐烂过程中,婴儿被母亲尸体内产生的气体推到产道之外。这种“死后生产”在今天冲上海滩的鲸鱼中是很常见的。

婴儿头先位而不是尾先位保存的标本显示,鱼龙有时会发生难产。大概像鲸鱼类和海豚一样,直到头从母亲的泄殖腔中出来,小鱼龙才被“触发”第一次呼吸。因此,如果婴儿头先伸出,那么它极有可能被淹死。1995年,查尔斯.迪明(D.Charles Deeming)博士以及同事研究了鱼龙胚胎后指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母亲也会死亡,因为死亡的婴儿后来留在泄殖腔中,母亲就会活动受阻。婴儿的腐烂也会漫漫使她流血中毒。也许有时头先位的婴儿的确能够幸存下来,因为在海豚中有头先生产成功的记录。

可能还会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太多婴儿的非正常生产。活产是一个压力和危险性非常高的过程,对于呼吸空气的水生动物来说尤其如此,迪明及其同事还指出,一胎多仔可能导致鱼龙妈妈死亡。

每年的六月中旬,怀孕的雌性大眼鱼龙会成群结队地游到有大片珊瑚礁和海藻丛的陆表海,尽快生产。这种环境不仅为小鱼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它们的避难所。但是,这里并不适合成年的大眼鱼龙捕食。习惯了在广阔而黑暗的深海里捕食,它们很难适应陆表海水域的明亮阳光和狭小空间,所以它们产下小鱼龙后不久就会离开。小鱼龙离开母体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浮到水面上去吸一口气。它们生下来就很活波,能够自由游泳。像所有动物的婴儿一样,它们头和眼睛的比例都比成年个体的大。新生的小鱼龙成长初期,珊瑚礁中的洞穴和通道成了它们躲避肉食动物的理想场所。在几个月内,小鱼龙就会长大,进入开阔海域生活。

发现史

鱼龙最早的描述是1699年在威尔士发现的化石残片。

1708年最早的脊椎化石两次被发表,怀疑为大洪水的遗迹。1811年玛丽·安宁在今天被称为侏罗纪海岸的莱姆里吉斯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此后她相继发现了三个具不同的化石。

19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恐龙远征队在三叠纪是浅海的内华达州发现了25具化石。一些这些化石今天陈列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考古博物馆中。其它化石今天依然埋在石床中,可以在奈伊县的州立柏林鱼龙公园里被参观。1977年内华达州将三叠纪的鱼龙沙尼龙(Shonisaurus)定为州化石。内华达是唯一一个拥有一具完整的、17米长的沙尼龙的州。1992年一位加拿大鱼类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鱼龙化石,它长23米。

演化史

最小的鱼龙是谁(什么是小龙鱼) 眼斑鱼 第2张

早期的鱼龙看上去更像有鳍的蜥蜴,而不像鱼或者海豚。在加拿大、中国、日本和挪威斯匹兹卑尔根的早期和中早期三叠纪层均找到了这些化石。这些早期的种包括巢湖龙(Chaohusaurus)、短尾鱼龙(Grippia)和歌津鱼龙(Utatsusaurus)。这些属于鱼龙总目,但不属于鱼龙目(藻谷亮介,1997年;藻谷亮介等,1998年)的早期鱼龙在三叠纪晚早期或者早中期演化为真正的鱼龙。这些鱼龙很快就分化为许多种,其中包括像海蛇的、10米长的杯椎鱼龙(Cymbospondylus),以及小一些的、更典型的种如混鱼龙(Mixosaurus)。三叠纪晚期的鱼龙包括比较老式的萨斯特鱼龙科以及更像海豚的加利福尼亚鱼龙(Californosaurus)等。专家们现在还不一致这些鱼龙是否显示了进化的过程,其中萨斯特鱼龙是比较不专一的并系群,逐渐进化为更高级的种类(Maisch和Matzke,2000年),还是它们是从同一祖先发展出来的两种并列的种类(Nicholls和Manabe,2001年)。

在卡尼克阶和诺利克阶萨斯特鱼龙科的动物达到了很大的长度。在内华达州卡尼克阶地层发现了多具化石的Shonisaurus popularis达到15米长。在太平洋的两岸均有卡尼克阶的萨斯特鱼龙科动物被发现。在西藏发现有西藏喜马拉雅鱼龙(Himalayasaurus tibetensis)。这些10至15米长的鱼龙可能与沙尼龙属于同一属(藻谷亮介等,1999年;Lucas,2001年,117至119页)。在英属哥伦比亚被发现的Shonisaurus sikanniensis达到了21米的长度,这是至今为止最大的海栖爬行动物。

诺利克阶末这些巨大的动物(以及其小型的近亲)似乎消失了。在英国也有瑞提阶的鱼龙被发现,它们与侏罗纪早期的鱼龙非常类似。与恐龙一样鱼龙及其同期的蛇颈龙幸存了三叠纪末的灭绝事件,并在侏罗纪早期立刻多样化来填补空缺的生态位。

海因里希·哈尔德画的鱼龙

侏罗纪早期如同三叠纪晚期一样是鱼龙的顶峰时期,当时的鱼龙包括四个科和许多种,其长度从一至10米不等。其属包括真鼻龙(Eurhinosaurus)、鱼龙属(Ichthyosaurus)、Leptonectes、狭翼龙(Stenopterygius)和大型的食肉鱼龙泰曼鱼龙(Temnodontosaurus),同时也有早期留下的、比较原始的Suevoleviathan,它们相比于其诺利克阶的祖先变化比较小。所有这些动物均有海豚似的、流线型的躯体。不过比较原始的动物可能比后来发展出来的种类如狭翼龙或鱼龙属更细长些。

在侏罗纪中期依然有鱼龙,但其多样性减少了。这个时候有代表性的鱼龙包括四米长的大眼鱼龙(Ophthalmosaurus)及其邻近的属,它们与鱼龙属类似,拥有完美的“水滴型”流线型身躯。大眼鱼龙的眼睛非常大,这些动物可能在光线比较暗的深水中捕猎(藻谷亮介,2000年)。

在白垩纪鱼龙的多样性似乎继续下降。至今为止白垩纪的鱼龙只有一个属被发现:扁鯺鱼龙属(Platypterygius),虽然它在全世界均有分布,但是其种类很少。在白垩纪中期的灭绝事件中这些鱼龙消失。有意思的是流体力学性能比较差的动物如沧龙和蛇颈龙幸存了,而且非常繁茂。可能鱼龙成为其专业化的牺牲品。它们无法与速度非常高的真骨附类鱼类相竞争。而沧龙的静候突击的策略对付真骨类鱼类则比较有效(Lingham-Soliar,1999年)。

流行文化

在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中有鱼龙与蛇颈龙相斗的描写

在电子游戏半条命中有一种水下的外星动物被称为鱼龙

中生代海洋中生存过的已绝灭的鱼形爬行动物,归类于爬行纲中的调孔亚纲。1821年,柯尼希认为它们是介于鱼类和爬行类之间的动物,创立了鱼龙 (ichthyo-saurus)这个词。 居维叶曾对鱼龙有过较形象的描述:“鱼龙具有海豚的吻,鳄鱼的牙齿,蜥蜴的头和胸骨,鲸一样的四肢,鱼形的脊椎。”指出它们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

1835年,h.-m.d.de布兰维尔把鱼龙作为一个独立的纲(ichthyosauria),列入脊椎动物亚门。四年后,著名的英国古脊椎动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将鱼龙和鳍龙类合并,作为一类,称enaliasauria,包括两个目:鱼龙目和蛇颈龙目。随着鱼龙化石的增加,鱼龙的分类位置也不断地得到重新认识。1956年,a.s.罗默将它们单独列为一个目,归于上孔类(parapsida),1968年,罗氏研究了北美晚白垩世的一个完整鱼龙的头骨构造。他将鱼龙归入调孔类。

鱼龙的起源,目前尚缺少可靠的线索,已知最早的早三叠世晚期的化石,就已高度地特化。因此它们的祖先应出现在三叠纪以前。由形态构造推测,鱼龙可能起源于杯龙类。

侏罗纪的鱼龙属 (ichthyosaurus)是典型的鱼龙。它们的外形酷似一些大型快速游泳的鱼类,纺锤形的身体,皮肤裸露,三角形的头向前伸出似剑的长吻,嘴内长满锥状的牙齿,牙齿有迷路构造。在德国侏罗系的海相地层中盛产鱼龙化石,保存情况非常好。在粘土板岩上,常从侧方印出清楚的身体软体部分,可清晰见到一个肉质的背鳍和尾部由一串下折的尾椎骨构成的上叶小,下叶大的倒歪形尾。鱼龙的这一体现快速游泳的适应型式从三叠纪延续到白垩纪,仅有量的改变。例如它们的个体变大,歪形的尾鳍加大,前肢鳍脚变长。

鱼龙类的身躯构造说明,它们完全失去了上陆的能力。关于鱼龙的生殖方式,目前多认为属卵胎生。这种推断在德国符腾堡地区出土的鱼龙化石得到证明。在保存完好的鱼龙骨骼的腹腔部位,除了可以识别出它们的一些食饵,如头足类、鱼类外,还有鱼龙的幼体,其中有的已堕落于泄殖腔之外。

鱼龙的分类,目前较一致的意见是根据肢骨鳍脚构造的联接关系分为两大类,宽足类和窄足类,它们共分为五个科。①混鱼龙科mixosauridae,②短头鱼龙科om-phalosauridae,③萨斯特鱼龙科shastasauridae,④鱼龙科ichthyosauridae,⑤块鳍鱼龙科stenopterygiidae。

前三科主要生存于三叠纪,是一些较原始的鱼龙,一般个体较小,形态较原始。后两个科主要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一些进步的鱼龙。

中国鱼龙化石发现和研究都较晚,第一件鱼龙化石是1964年杨钟健命名的茅台混鱼龙(mixosaurus mao-taiensis)。1964年的希夏邦玛峰科学考察中,在西藏定日地区发现鱼龙化石,196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队在聂拉木县土隆地区采集到一件大型的鱼龙,被命名为西藏喜马拉雅鱼龙 (himalayesaurus tibetensis),1965年,安徽巢县三叠系早期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小型的鱼龙——龟山巢湖龙 (chaohusaurus guishanensis)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出现的一个属。

鱼龙作为海洋性的动物,其分布是世界性的。从早三叠世晚期出现到白垩纪末绝灭,一直是一类海洋中生活得非常成功的动物。在中生代末它们与恐龙、翼龙等一起绝灭。

一.远古海洋中的鱼龙

人们发现在距今2.3亿年前的远古海洋里,就开始有鱼龙了。在盛产茅台名酒的我国贵州省茅台地区,就发现了这种原始的鱼龙——混鱼龙。它头长、脖子短,身体像现在的海豚。它们的四肢已变成善于游泳的鳍脚。鱼龙是以海洋中的鱼类、蚌类或其他脊椎动物为食的。混鱼龙是整个鱼龙家族中最小的一类,体长不到1米,最长的也只有2米多。

从广阔的海洋里钻出一个尖尖的长鼻子的动物,它长得像现在的海豚,嘴长长的,里面长满了尖尖的牙齿。这种动物其实也是一种爬行动物,是一种在水中生活的爬行动物,就像现代的哺乳动物——鲸鱼在水中生活一样。这种动物的名字叫鱼蜥,或者叫“鱼龙”。你看,它的四肢适应水中游泳的生活已经变成非常结实的鳍状,而且尾巴也变得像鱼尾巴一样了。鱼龙的身体是流线型的,像鱼一样,但它不是鱼,因为它不是用鳃呼吸,而是像当时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一样,用肺呼吸空气。而且鱼龙出不像鱼那样在水中产卵。相反,鱼龙妈妈把卵留在自己的身体里,这样就可以安全地把卵孵化出来。它们的孩子出世后,终身都生活在海洋里。它们在大海中过得非常自在,有些鱼龙可以长到13米多。

当时的古代海洋中,还有一种爬行动物,叫地龙。这个很不合适的名字是早年古生物学家起的,意思是“陆地上的蜥蜴”。有些人也把它们叫做“海洋鳄鱼”。你们可能已经从这些绰号上知道它长得一定很像现代鳄鱼了吧。但是除了它的鳄鱼状的身子外,它的四条脚却已变成桨状的鳍,加上那条大尾巴,使它可以在水中随意游来游去。这种水中爬行动物也和色龙一样,除了在岸上产卵外,一般都终身生活在海洋中。

那时的海洋里还生活着一类短头鱼龙,它的头短而粗,嘴里长着几排像纽扣似的牙,原来它是生活在海底靠吃软体动物为生的鱼龙。它用那纽扣般的牙齿,“咔吧”一下子就压碎了软体动物的壳,把里面鲜嫩的肉一口吞到肚子里。短头鱼龙头虽然小,但个头却不小,它的四肢比同时代的其它鱼龙都要长很多。有的短头鱼龙能长到10~14米,比起混鱼龙来,它可是“彪形大汉”了。

鱼龙大家族中最常见的就是生活在1.5亿年前的真鱼龙了,我们常说的典型的鱼龙就指的是它。它的身体为流线型,皮肤裸露,很适于在水中游泳。它长长的脑袋,鼻孔长在头上方,嘴里长满了又尖又大的牙,最多可达200个。鱼龙有两只大眼睛,还长着一种叫巩膜环的保护眼睛的结构,这说明鱼龙的视力很强。它的听力也比其他爬行动物好。难怪有人夸它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海中霸王呢!鱼龙是怎样在大海中遨游的呢?是像鱼,还是像海豚?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游起来更像现代的企鹅。几年前,在英国的一个博物馆地下的采石场里,发现了一些鱼龙化石,有脖子、前肢和尾巴。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鱼龙是用前肢作“定向舵”,用大尾巴作推动器。如果它想缓慢游动时,就用两个前肢划水,如果要快速前进时,就使劲地摇动大尾巴,像箭一样,划过水面,飞驰而去。

啊,一个小脑袋露出了海面,紧接着是一个细长的脖子,它游向了岸边,爬上了岩石。它的身子又扁又平,四只像海豹一样的鳍脚又宽又有力,就是凭着它们,它爬上了岸边的岩石。这个怪模样的家伙是谁?它是海洋里的又一个霸王——蛇颈龙。一个科学家形容它就像“一条大蛇穿在一只乌龟身体内”。它可是一个凶残的肉食者,不仅能吃鱼类,有时还能捉住俯冲到海面捕食的翼龙呢!蛇颈龙在地球上一直生活了1.1亿多年。世界各个海洋和大湖里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它们和最后一批恐龙一起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绝灭了。

二.鱼龙化石发现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在牧场的岩石中看到了一些很像巨大的动物脚印的东西,他立即找来了一位科学家。这个科学家看了一会儿对这个农民说,这是个大家伙,这种史前大动物肯定是用两个后肢行走的。它的脚很像鸭子的蹼。后来才知道它是一只鸭嘴龙。科学家还发现这个大家伙可以很容易地走过软泥地,也许这个地方曾经是海滩,因为在脚印附近是一个小沙蟹的化石。

最小的鱼龙是谁(什么是小龙鱼) 眼斑鱼 第3张

还有一次,一个新英格兰农民也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印模,这些印模已经石化了。但当时还没有一个人听说过恐龙,所以无法给这些又大又奇怪的脚印起名字。

后来,过了几十年后,第一具恐龙骨架被发现以后,人们才把这些奇怪的脚印与恐龙联系在一起。

发现第一具“龙”骨架的是英国的一个12岁的小女孩玛丽。这个漂亮的小姑娘的家住在海边。小玛丽常帮助父亲到海边的岩石中去收集海贝化石,他们在游客聚居区以卖化石为生。1811年的一天,玛丽在岩石中发现了一个奇怪动物的骨骼,它像是一只曾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古代爬行动物的化石。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件化石确实是一种海生爬行动物的遗骸。它死后骨头被泥沙埋在海底,变成了岩石中的化石。不知过了多少百万年,海底的岩石被抬升了很多米,露出了水面,在日晒雨淋的风化作用下,一部分岩石破碎了,形成了今天海边的峭壁。而这个古代海洋中的爬行动物骨架恰好是在这个峭壁的表面,结果被幸运的玛丽发现了。后来当科学家们把这些骨骼化石拼在一起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只已经绝灭2亿年的鱼龙化石。

玛丽发现的这个化石叫什么呢?当时科学家们都用拉丁文或希腊文给动植物起名字。因此,这个化石也不例外,给它起了个“Ichth-Ysaurus”的名字,“Ichthys”在希腊语中是“鱼”的意思,而“saurus”是希腊文的“蜥蜴”。所以早期的古生物学家把它翻译成“鱼蜥”。后来改译为鱼龙。

玛丽因此出名了。她很激动,决心再发现一些重要的化石,经过几年的努力,她果然又发现了另一种在天上飞的爬行动物——翼龙的骨骼化石。她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古生物化石发现者。要是在现在,她肯定能拿诺贝尔奖。

时过不久,一个英国妇女曼特尔夫人又在岩石中发现了一些特别大的牙齿。他们认为那颗牙齿很像一种叫像鬣蜥的牙齿。他们给这只远古时代的爬行动物起了个禽龙的名字。后来他们又发现了许多禽龙化石。当一只完整的禽龙骨架被发掘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除了牙齿外,这只禽龙与原来比较过的像鬣蜥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大爬行动物被发现,一个科学家认为,必须给所有这些大怪物起个名字。他决定用dinosaurs来统称它们,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我国古生物学家把它译龙。

三.鱼龙“公墓”里的新发现

绝大多数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就是说它们大多靠生蛋繁殖后代。一般的爬行动物都把蛋下到砂子里或自己的窝里,而鱼龙却不同,它们不能在水下产卵,也无法爬到陆地上产蛋。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生殖的呢?140多年前,人们在岩石中发现一具十分完整的巨鱼龙化石。奇怪的是,大鱼龙的肚子里还有一条长得非常相似的微小鱼龙。那时,一些人认为是大鱼龙吞食了小鱼龙,后来,科学家们在德国的霍耳茨马登附近发现了300多条鱼龙的骨骼化石,除了数量众多的鱼龙骨骼和皮肤化石外,还意外地找到了一些腹中带有幼体鱼龙的雌性鱼龙骨架化石,这样的骨骼标本共有20多具。

鱼龙“公墓”里发现的所有成年雌性鱼龙的体腔中几乎都有小鱼龙。甚至在一种名叫四裂狭鳍龙的雌龙腹腔中找到4条小鱼龙。其中有3条在体腔内,1条刚要出世。它的身子在体外,面头却在妈妈的肚子里。大自然的石化作用将鱼龙的生殖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标本的研究,科学家的认定,小鱼龙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很快地离开母体的身体,在分娩时,小鱼龙的尾巴首先渐渐地由母体伸出,但整个身体并不出来,一直到小鱼龙已经刻意使用尾鳍和鳍脚的时候为止。快生下来的小鱼龙个头较大,一条3米长的雌鱼龙所生的孩子可达0.5~0,7米。1988年,瑞士的一位古生物学家在阿尔卑斯山上发现许多的龙化石。2亿多年前,那里还是一片温暖的海洋,长得有点像海豚的幻龙正自在地遨游。现在,很多人都在推测鱼龙这样的海洋爬行动物可能与其它动物不一样,是一种“卵胎生”的动物,这一特征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呢。

鱼龙化石最早于18世纪(1708年)发现于瑞士苏黎世地区,只两块脊椎。当时,科学家还不认识。一百多年后(1814年),一英国12岁女孩玛丽·安宁在英吉利海边悬岩中发现一完整的鱼龙化石后,才被学者认识。

根据喜马拉雅鱼龙的特征,并参考与其共生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学者经研究后认为,产鱼龙化石的地层时代应为晚三叠世,距今约1亿6千万年前。这就是说,当西藏鱼龙在这里生活时,喜马拉雅地区为一海洋,是为古喜马拉雅海。此海与古地中海相通,今日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可通过古喜马拉雅海和古地中海互相连通。现今我们看到的喜马拉雅山及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是后来从海底上升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年轻的山脉,至今每年还在继续上升。从这里,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沧海桑田”变迁的辩证法,看到了古生物学为古地理学提供科学论据的实例。

关于鱼龙,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它是卵胎生的。我们知道,大多数爬行动物是卵生的,但有些毒蛇却是卵胎生。所谓卵胎生,即其受精卵不像卵生动物那样排出体外,靠外界环境来孵化,而是留母体之内,待发育成小动物后再产出。这种生殖方式,看上去很像胎生,但它在母体内发育时,不像胎生动物那样由母体供应营养,而主要仍还靠受精卵本身的营养,只不过把卵“寄存”在母体内孵化而已,实质上仍还属卵生。有报导说,国外曾在一鱼龙化石体内发现有小鱼龙的胚胎,甚至还发现1条母鱼龙和7条小鱼龙在一起的化石群。这7条小鱼龙有的位于大鱼龙体外,有的竟还保存在大鱼龙的腹腔中。可能,这条母鱼龙是正在生产时死亡的。

我国除西藏外,还在安徽、贵州发现过鱼龙化石。安徽的鱼龙比较原始,时代也较早,为早三叠世,距今约2亿2千万年前。它的发现,把鱼龙类中三叠世的记录,向前推进了1千多万年。

水生爬行动物除鱼龙外,我国还发现有蛇颈龙、上龙、贵州龙等。

喜马拉雅鱼龙(Himalayesaurus tibetensis),体长10米多,重3吨左右。嘴内有粗壮似扁锥的牙齿。整个头骨呈三角形,眼睛又大又圆。脊椎骨的椎体像一只碟子,两边微凹,整个脊椎骨就像栓在绳索上的一串碟子。它的四肢骨扁平,肩胛骨长,这都有利于游泳。纺锤状的躯体,桨状的四肢和强壮的尾巴,使它成为古喜马拉雅海中无可匹敌的快速游泳家。

萨斯特鱼龙科是三叠纪中晚期分布最广泛的鱼龙类,囊括了一大堆千差万别的品种,从几米长的到十几米的巨兽都有。萨斯特鱼龙(Shastasaurus)是这个科的典型代表,牙齿是槽生型,背部没有鳍,尾巴上也没有半月形的尾鳍,因此它可能仍然象鳗鱼状摆动身体前进。

在三叠纪最后一千万年里萨斯特鱼龙迅速从普通生物进化为骇人的海洋巨兽,它们又大又壮,和它们同时期生活的陆地动物——各种初龙类,以及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恐龙,和萨斯特鱼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体长60cm左右 体色黄 有滑翔翼 头型似蝙蝠 有松鼠样的尾巴......请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么?

在2-4米之间的整体的鱼龙(虽然一些较小的,一些种长于4米)。头像海豚,长,齿吻。鱼龙嘴长而尖锐,锥形齿上下颌,整个头骨看起来像一个三角形。其大小一样快速游泳,椎盘,两侧略凹,脊椎好像一堆的菜是串在一条绳子上的扁平,尾鳍条金枪鱼今天。有些鱼龙看一个深潜水,头两侧的一对大,圆眼睛,眼睛直径可达30厘米,据我们所知的最大现存脊椎动物的眼睛的蓝鲸的眼睛,直径在15厘米前。可以在昏暗的灯光在夜间或深海鱿鱼,鱼和其他猎物狩猎的鱼龙化石。一些科学家估计,鱼龙可以下潜到500米的海洋(藻谷良介,2000年)。预计到鱼龙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游泳。今天的鲸目动物的呼吸空气和胎萌(含有胎儿和成人的鱼龙化石)一样。虽然鱼龙爬行动物祖先产卵,但的鱼龙胎萌也就不足为奇了。所有的呼吸空气的海洋动物不会下蛋的海岸上(如海龟,海蛇),产仔直接获得的水(如海豚和鲸鱼)。鱼龙流线型的车身形状,他们可能是能够爬上岸边产卵。根据藻谷良介的估计:一个2.4米长的狭窄??的翼龙体重163-168公斤,4米长的眼鱼龙(Ophthalmosaurus icenicus),体重930-950公斤之间。虽然鱼龙看起来像鱼,但它们不是鱼。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说,鱼龙是他最喜欢的趋同进化的例子。这里一个类似的结构相似,但不同的来源。他指出:“(鱼龙)和收敛的鱼是如此强烈,他们有相同的流体动力学设计的发展背鳍和尾鳍进化在同一个地方,这些结构从来没有发展,所以他们特别显着。陆地爬行动物的祖先背面板,尾片(结构)的前身。“

最大的恐龙有多大?最小的恐龙又是多小?

其实,我们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地球上最大的生命形式并不是恐龙,它也不存在于远古时期,而是一种与我们同在的生命,它就是蓝鲸。

蓝鲸是已知的地球历史上体型最为庞大的生命,蓝鲸每天都要进食大量的鳞虾,以此来为身体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来用于生长,同时由于生活在水中,体重并不会成为蓝鲸移动的阻碍,在广阔无边的大海之中,蓝鲸拥有自由活动的空间。然而这些都不是蓝鲸能够长得如此之大的原因。

蓝鲸之所以体型如此庞大,从本质上来讲是因为蓝鲸体内并没有抑制生长的基因,所以蓝鲸会在一生中不断长大,你通过一条蓝鲸的体型就可以推断出这条蓝鲸的大概年龄。

一般来讲,蓝鲸可能会生长到35米,甚至更多。体重更是可以达到150吨以上。

科学家研究发现,恐龙之所以体型庞大,和蓝鲸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它们体内都没有抑制生长的基因,所以只要外部条件允许,它们会不断长大。有人可能会对蓝鲸与恐龙的体型之比产生质疑,恐龙真的没有蓝鲸大吗?上面说了,蓝鲸的体型通常只有35米150吨左右,而一些恐龙的体型和体重则要远远超过蓝鲸,比如雷龙的体型就不比蓝鲸小,而著名的易碎双腔龙的体型更是可以达到50米,这不是远远超过了蓝鲸吗?

关于这一点,应该这样来解释,这些恐龙的体型大多是推测而得的,并非实际测量。

虽然迄今为止,不同地区都挖掘出了大量的恐龙骨架化石,但像上面提到的那种巨型恐龙而言,整个的骨架化石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我们所得到的不过是一些零碎的骨骼化石,比如一段脊椎骨或者一个腿骨而已,科学家是根据这些零碎的化石来推测恐龙的大概样貌和体型的,但这些恐龙的真实大小,我们是不得而知的,所以我们才说蓝鲸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地球生物。

而且,对于体型庞大的动物来说,生活在陆地上是有诸多不便的,不仅活动空间有限,地球引力还会让它们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已知的生活在水中的西卡尼萨斯特鱼龙只有蓝鲸大小的一半左右。

所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体型不会超过蓝鲸。

最小的鱼龙是谁(什么是小龙鱼) 眼斑鱼 第4张

至少总体上不会超过,不排除有个别一两个长得极为庞大的,毕竟它们体内并没有抑制生长的基因。现而今的大多数动物都进化出了抑制生长的基因,这是因为体型的无限增长并不能够给生物带来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相反,当体型超过一定的量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而会下降,所以无限长大并不是一件好事。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知识,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身躯庞大,据说鸟类的祖先兽脚类恐龙的个头,有的跟现在的老鼠差不多,如果能搞到一只做宠物,还是蛮可爱的。

鱼龙属于恐龙吗?

鱼龙(Ichthyosaurus)

身长:12米;体重:3吨;时代:侏罗纪; 地区:各地海洋;食物:肉食;种类:鱼龙目。

生活在海中的爬行动物。鱼龙并非陆生动物。它的体型适合游泳,具有鳍状构造与流线型的头。它以鱼为食,而非食植物。可能体内孵化幼体,因为它无法离开水域产卵,鱼龙体长四点五到九公尺。依严格定义来分,鱼龙、蛇颈龙、翼手龙都不属于恐龙类,但由于它们生存的年代属于中生代且和恐龙一样属于爬虫纲,因此大部分人也将它们当作恐龙,鱼龙外形和海豚极为相似,游泳速度非常快。

鱼龙 Ichthyosaurus- -

鱼龙 Ichthyosaurus

鱼龙欢快地游泳在中生代的大海里.就在那个时候,恐龙正行走在陆地上。精确的说,鱼龙们比恐龙出现得稍微早些。

一头典型的鱼龙就是这个样子的(上图)。不错,它看起来是一条鱼,但实际上并不是鱼。它们与蛇、蜥蜴一样属于爬行动物。很容易看到,鱼龙的头骨和鳍与哺乳动物中的海豚和鲸相似。

早期的鱼龙像蜥蜴一样有着下肢

早期的鱼龙出在三叠纪(2~2.5 亿年前)的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在泰国也可能有它们的踪迹。从开始出现到灭绝,鱼龙这个种群生存了 1.4 亿年,其中有2000万年的时间里进行着迅速的进化,从类似蜥蜴的形状变成鱼形。已知的鱼龙有 27 种。

在鱼龙的种种奇怪特征中,最惊人的是它们巨大的眼睛。在测量过的鱼龙眼睛中,最大的直径达到 264 毫米,属于Temnodontosaurus platyadon。据我们目前所知,这是地球上有过的最大的眼睛,超过蓝鲸和巨型深海鱿鱼。

鱼龙有多大呢?据我们所知,Shonisaurus popularis 和西藏喜玛拉雅鱼龙(均属晚三叠纪)身体长约 15 米,是文字记载中最大的鱼龙,但是应该还有未记载的更大型的。最小的鱼龙是龟山巢湖龙(早三叠纪)大概长 70 厘米。不同鱼龙的重量可能从几公斤到几十吨不等,由于保存完整轮廓的鱼龙非常少,要精确地计算它们的重量实在很难。

从残存在鱼龙化石胃部的物质来看,鱼龙是肉食动物,主要以乌贼为食,也吃鱼和一些其它海洋动物,与现在的鲸相似。

有许多理由让人相信,一些鱼龙尤其是大眼鱼龙是潜水专家。鱼形鱼龙的眼睛,象猫眼一样有非常低的光孔值,即采光性能很好。根据计算,如果把一只猫放在水下,关掉所有的灯,它可以在深达 500 米的海域猎取食物。大眼鱼龙眼睛的光孔值接近猫,但是它的眼睛比猫眼睛还大。也就是说,它可以接纳更多的影像,因而具有更强的视力。所以,大眼鱼龙在同样的深度可能比猫看得更清楚。

化石表明鱼龙是胎生动物,尽管人们很难相信海生爬行动物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进化出了胎生的繁殖方式。每年的六月中旬,怀孕的雌性大眼鱼龙会成群结队地游到有大片珊瑚礁和海藻丛的陆表海,尽快生产。这种环境不仅为小鱼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他们的避难所。但是,这里并不适合成年的大眼鱼龙捕食。习惯了在广阔而黑暗的深海里捕食,她们很难适应陆表海水域的明亮阳光和狭小空间,所以她们产下小鱼龙后不久就会离开。

小鱼龙离开母体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浮到水面上去吸一口气。他们生下来就很活泼,能够自由游泳。像所有动物的婴儿一样,他们头和眼睛的比例都比成年个体的大。新生的小鱼龙成长初期,珊瑚礁中的洞穴和通道成了他们躲避肉食动物的理想场所。在几个月内,小鱼龙就会长大,进入开阔海域生活。

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条河中,古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尼科丝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一具这种海洋动物的化石,他们将化石整理拼接后发现,这头巨兽有23米长,仅头骨就接近6米,鳍为5.3米,科学家由此推测,这种动物也许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他们称它为鱼龙。

鱼龙在史前的大海里游弋了1.5亿年,而与此同时,它们的近亲恐龙家族则在陆地上称王称霸。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鱼龙一直保留着它们祖先类似蜥蜴的特性,而另一些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们的身体进化得像海豚一样呈流线的形状,而生活习性也同这些哺乳动物差不多了。

通过对鱼龙鳍的研究,科学家知道了这种动物是如何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它们原来的腿变得短而偏平,而脚趾则连在了一起,变成柔软光滑的鳍;它们的皮肤相当光滑,还长出了一个新月形状的尾巴。当这些变化完成以后,它们便可以在水中游动自如,而在陆地上,它们的鳍则根本无法支撑沉重的身体了。

科学家认为,至少有一部分鱼龙的生活同今天的爬行动物是不相同的,例如今天的海鬣蜥依然离不开陆地,它们必须爬上岸晒太阳以保持体温,维持身体中正常的生物化学活动。但许多鱼龙已经不需要如此了。它们的体内可以产生一部分热量,它们巨大的身躯也有利于维持体温,因此,这部分鱼龙便永远告别了陆地,像鱼一样离不开水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湖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斯克·摩他尼认为,有些鱼龙具有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流线体形,它们新月形的尾十分有力,可以灵活地左右摆动。在2002年春季的《古生物学》杂志上,摩他尼发表了他对一种名为Stenopterygius的鱼龙的研究结果,他说,这种鱼龙的游弋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米,和今天海洋上的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不相上下了。

但另外一些鱼龙,特别是早期的种类却依然部分保留着蜥蜴的形体,有长长的尾,柔软的脊,它们游动的速度没有前一种快。生物学家理查德·考尔文甚至认为,这种鱼龙的波浪似游动还会影响到它们的呼吸,因为用那种方式高速游动并同时呼吸是很困难的。所以科学家推测,这些鱼龙也许会采取跳跃的方式,它们游动时会不时跃出水面,就像今天的海豚一样,鱼龙通过这种方式在捕食的追逐中吸取足够的氧,并得以游弋很长的距离。

鱼龙的食物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研究中,人们在鱼龙的腹中发现了大量箭石,它们是一种古生物化石,由已经灭绝的、与乌贼有血亲关系的头足纲动物内壳形成。在另一具鱼龙化石中,人们又找到了一些尚未消化的鱼和海龟的遗迹,那些海龟有6厘米大小,它们被整个地吞进鱼龙的肚里,有些被鱼龙的牙碾碎了。在一只尚未成年的鱼龙嘴里,人们发现了200颗牙,它们是圆锥形的,每颗牙有4厘米长,1厘米~2厘米突出在牙龈的外面,鱼龙用这些牙碾压食物,然后再将它们咽进肚里。

最令科学家感觉惊讶的是鱼龙的眼睛。一般说来,鱼龙游得快,它们才有可能潜得深,因为只有游得快,它们才能在屏息的有限时间内游到更深的地方,这是它们获取丰厚食物的重要本领。一些生物学家认为,鱼龙是可以潜得很深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它们有一对极大的眼睛。

人们发现,一种身长只有9米的鱼龙拥有一对直径超过26厘米的大眼睛,它们看上去像一对盛食物的大盘子。这是人们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眼睛。另一种鱼龙很小,只有4米,但它们的眼睛却超过了22厘米,相对于它们的身体而言,这也是一对大得出奇的眼睛,科学家迄今尚未发现眼睛和身体的比例如此超常的动物。不过在今天的海洋里,也有一些眼睛大得出奇的家伙,例如一种巨大的乌贼,它们眼睛的直径可以达到25厘米,蓝鲸的眼睛也可达到15厘米。

大眼睛有什么作用呢?两位苏格兰学者,格拉斯哥大学的斯蒂尔特·汉菲尔斯和格姆·D·布莱克斯顿发表文章说,在阴暗的海洋里,大眼睛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有利于发现隐藏在深水中的小动物,而灵敏的视力还使鱼龙可以在阴暗的深水中合作追逐猎物。

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提出了质疑,在现代的哺乳动物中,例如海豹,并没有那样大的眼睛,但它们同样可以在深水中灵活地捕食。但布莱克斯顿反驳说,海豹虽然没有大眼睛,但它们拥有其他灵敏的感觉器,例如触须等,触须可以侦测到由动物们的活动搅起的水流变化,而一些鲸类则依靠声呐追逐食物。

那么鱼龙是否也有类似的侦测系统呢?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本杰明·P·凯尔和另外一位放射线摄影师乔治·考利斯希望通过CD扫描技术揭开这个秘密,他们扫描的对像是一具未成年鱼龙的化石。

凯尔他们发现,鱼龙的头骨顶部和上腭之间的确有一道内鼻似的结构,很像一种负责嗅觉的器官。在头骨内还有一些奇特的印迹,在现代动物的大脑中,那里是专门控制视觉和嗅觉的区域。在头骨中,他们还找到了一些很深的凹槽。他们认为,那些凹槽是神经和血管的通道,那些神经网络可传输来自鱼龙前方的信息,而那些凹槽里甚至还可能隐藏一些复杂的感觉系统,例如电场感受器等。在现代海洋动物中,如一些鱼和鲨鱼就拥有这样的器官,它们的传感神经元可以侦测到来自猎物的电场。科学家说,很可能有部分种类的鱼龙也拥有类似的侦测系统,因为尽管它们有很大的眼睛,但它们的正前方则是一块不小的盲区,鱼龙也许不得不依靠某种感觉器来探测它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科学家发现鱼龙种类的多少和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从化石发现的情况看,当气候温暖适宜时,它们便相当繁盛,种类很多,而在气候寒冷恶劣的地质年代,它们的种类就减少了。研究表明,尽管鱼龙和恐龙几乎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地球上,但它们灭绝的时间却是不一样的,鱼龙逐渐消失于9000万年前,而恐龙则是在鱼龙灭绝了2500万年以后,才突然地从地球上消失的。

关于最小的鱼龙是谁和什么是小龙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35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