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胭脂鱼(长江胭脂鱼能吃吗)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6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各阶段的胭脂鱼均有患病现象发生。长江胭脂鱼又名火烧鳊,世代栖息于长江之中,其体型从小到大有一变态过程。为了保护胭脂鱼,国家已将胭脂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现在中国境内的胭脂鱼分布情况来看,这种鱼依旧主要分布于长江与闽江。胭脂鱼的体型从侧面看为长椭圆形,而就颜色来说胭脂鱼在体长低于100毫米以下时它们的颜色主要呈现为微黑色。胭脂长江胭脂鱼,很多人都知道是古代女人妆扮的用品长江胭脂鱼,不过有种胭脂鱼知道的人很少。胭脂鱼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
本文目录一览:
胭脂鱼怎么养
1、胭脂鱼的生存环境
胭脂鱼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2、饲养条件:
除肥水塘和旱涝不保收的池塘外,一般养殖池均可用来养殖胭脂鱼。放养鱼种前须对池塘进行清整,清除过多淤泥,留2o一25厘米即可;加固池坡、池耿填堵漏洞;完善进排水系统,池塘进排水口要求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施,可有效防止养殖鱼外逃和野杂鱼进人。
3、鱼种放养:
应在3月前完成,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以上,并尽可能同池鱼种大小均匀。每亩放养大规格鱼种400-600尾。另外搭配100一200尾白鲢和少量的草鱼、鲂鱼等。还可视情况,再套养800一1000尾胭脂鱼夏花鱼种。
4、饵料与投喂:
投喂饲料以水蛆蜕饲养效果最佳,日投饲率根据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4一5月日投饲量按体重3一5%,6一8月按5一8%,9一1o月按3一5%,11一12月按1一2%,1一3月少量投喂。
5、病害防治
胭脂鱼在自然条件下,抗病能力较强,一般不易患病。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各阶段的胭脂鱼均有患病现象发生。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胭脂鱼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长江胭脂鱼是仅存于我国长江之中的鱼,是当今国际名贵观赏鱼,1989年3月在新加坡国际观赏鱼博览会上获银奖,引起了国际观赏鱼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同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胭脂鱼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长江胭脂鱼又名火烧鳊,世代栖息于长江之中,其体型从小到大有一变态过程。幼鱼头小、侧扁,背鳍发达,体色呈桃红色或墨绿色,两侧各具三条黑色横斑。
不同阶段的胭脂鱼,其生活习性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幼鱼阶段的胭脂鱼,它们行动缓慢,喜欢生活在水流相对和缓的砾石区。待生长至半长成鱼阶段,胭脂鱼则会逐渐从水体上层转移至中下层生活,栖息场所变更为江、湖的中下游。待成长为成鱼之后胭脂鱼会变得十分矫健,这个阶段的它们已能很好地适应江河湖泊的上游环境。
胭脂鱼因为外形独特且色彩绚丽,再加上鱼色还会因情绪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所以观赏价值是非常高的。话说,便就是因为胭脂鱼观赏价值高,所以引得人类对其过度捕捞,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日渐减少。为了保护胭脂鱼,国家已将胭脂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西现最大胭脂鱼,胭脂鱼的外表有何特征?
胭脂鱼的外形从侧面看大体上呈长椭圆形,大鱼的颜色整体呈现为较淡的胭脂红色,背鳍前部,臀鳍等部位则为红黑色。胭脂鱼已经在地球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很长时间,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中生代时期。中生代时期主要以爬行动物为主,其中恐龙更是其中的力量佼佼者。生活在这个时期的胭脂鱼的祖先被称为“原始骨鳔鱼”,大约出现于中生代的第二纪,也就是侏罗纪的晚期。
原始骨鳔鱼最早应是出现于南美洲,后来它们又逐渐转移至非洲。基于地壳运动,南美洲与非洲在中生代的第三纪,即白垩纪的中期开始日渐分离开来,于是这两洲的胭脂鱼家族也因此开始了独立进化。待时代发展至古新世中期,非洲又与欧洲和亚洲逐渐连接,于是生活在非洲的胭脂鱼又随之转移到了欧洲以及亚洲地区。之后在中新世时期,部分胭脂鱼进入到长江以及闽江生活、繁殖。就现在中国境内的胭脂鱼分布情况来看,这种鱼依旧主要分布于长江与闽江。就在几日之前,长江的江西段还曾发现了一条长约87厘米的胭脂鱼。
胭脂鱼的体型从侧面看为长椭圆形,而就颜色来说胭脂鱼在体长低于100毫米以下时它们的颜色主要呈现为微黑色。此外,它们的腹鳍基前后还长有红色宽纹,不过这一红色宽纹会随着胭脂鱼体长的增大而逐渐消失。随着体长的增大,胭脂鱼的颜色也会跟着逐渐转变为胭脂色,故而得名胭脂鱼。不过雌鱼的颜色要稍微深一些,表现为黑紫色。
不同阶段的胭脂鱼,其生活习性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幼鱼阶段的胭脂鱼,它们行动缓慢,喜欢生活在水流相对和缓的砾石区。待生长至半长成鱼阶段,胭脂鱼则会逐渐从水体上层转移至中下层生活,栖息场所变更为江、湖的中下游。待成长为成鱼之后胭脂鱼会变得十分矫健,这个阶段的它们已能很好地适应江河湖泊的上游环境。
胭脂鱼因为外形独特且色彩绚丽,再加上鱼色还会因情绪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所以观赏价值是非常高的。话说,便就是因为胭脂鱼观赏价值高,所以引得人类对其过度捕捞,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日渐减少。为了保护胭脂鱼,国家已将胭脂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胭脂鱼是什么鱼?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长江胭脂鱼,很多人都知道是古代女人妆扮的用品长江胭脂鱼,不过有种胭脂鱼知道的人很少。那么,胭脂鱼是什么鱼长江胭脂鱼?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鱼是什么鱼
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
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
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
拉文种名:
英文名:
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
生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 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雌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卵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16-18℃。的适宜水温下7-8天可孵出幼鱼。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该鱼性情温顺,生命力强,食性广泛是养殖业中的理想对象,幼体是很好的观赏鱼。
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等,属国家二级珍稀保护鱼类,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它对野生水环境的依赖度特别高,捞出长江必死无疑。
胭脂鱼是保护动物吗胭脂鱼易危。是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关于捕捞水产品的行为,一般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范。而依据该法第38条的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按严重程度分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两种,若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涉及捕捞水产品的主要有第340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和第341条规定的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胭脂鱼的营养价值
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0.39和67.02。根据氨基酸分(AA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Val;根据化学分(CS),胭脂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野生胭脂鱼的ΣSFA(44.23%)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31.07%),而ΣMUFA(32.07%)却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49.50%)ΣPUFA的差异则不显著,分别为23.65%和23.11%。
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二级。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长江胭脂鱼,侧扁长江胭脂鱼,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长江胭脂鱼,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长江胭脂鱼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
胭脂鱼的幼、成鱼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欢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的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为性成熟。每年2月中旬(雨水节气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均要上溯到上游,长江的产卵场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为14~22℃,以18~22℃最佳。水温在16.5~18℃时,受精卵经7~8天能孵化出膜。刚出膜的仔鱼侧卧在水底,6~7天会平游摄食。产卵期间,雌、雄亲鱼体都会出现明显的珠星和胭脂色。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胭脂鱼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