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历史(水族历史来源)

保定龙鱼2024-12-24 06:09:029.19 K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据调查,三都水族自治县百分之八十多的老人说祖先来自江西省白米街朱氏巷。这种说法在水族民间流传甚广,主要来源于水族中几个大的姓氏的族谱和某些志书记载,如三都水族自治县廷牌镇甲王村定华寨的蒙泽明,46岁,水族,平时也很喜好研究水族的历史。水族历史他说水族蒙姓来于安徽凤阳,是朱元璋时代来贵州平蛮夷留下的。孙易教授也认为:不是所有的族谱都是家族或者民族历史的“活化石”。透露出来这样的信息:表明水族大家庭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已吸收了其水族历史他一些民族的成分。

本文目录一览:

水族的起源

这是“江南”迁移说。

据调查,三都水族自治县百分之八十多的老人说祖先来自江西省白米街朱氏巷。这反映主流说法。

有些说祖先来自安徽。

这种说法在水族民间流传甚广,主要来源于水族中几个大的姓氏的族谱和某些志书记载,如三都水族自治县廷牌镇甲王村定华寨的蒙泽明,46岁,水族,平时也很喜好研究水族的历史。水族历史他说水族蒙姓来于安徽凤阳,是朱元璋时代来贵州平蛮夷留下的。传最初居住在独山城南,后迁至三都阳安乡。《潘氏本源》也记录潘氏始祖原来是“江南”省九江府人氏水族历史;《独山州志》和《独山县志》则都记载独山蒙氏原籍“江南”省镇江府,宋代来到如今的水族地区。此外,杨、石、王、吴、莫等水族姓氏,也流传来自江西、湖南、湖北或者从广东、广西等省区,并说由于征战才迁移过来。然而,一些人又认为这些所谓的“族谱”是封建社会水族知识分子为了避免民族歧视,为能够有资格参加科考,不得已而为之,自编自撰的。孙易教授也认为:不是所有的族谱都是家族或者民族历史的“活化石”。透露出来这样的信息:表明水族大家庭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已吸收了其水族历史他一些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成分。

曾晓渝在《水语里汉语借词层次分析方法例释》(2002年)中则“根据侗台语的台语支、侗水语支各语言本族词语以及中古汉语借词调类上的一致性,推测这两个语支的分化时间大概不会早于隋唐时期。即认为水语(水族)仅产生于隋唐之后的一个后起民族。

水族自称为“任睢”,他称水家、水家人、僚、水苗等,最早史料记载为“水家”、“水”者为唐、宋年间,《唐书·南蛮传》始记载:“开元中,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在水族历史我国历史上,统治者曾在全国各地广设带有“抚”字的行政机构,美其名曰“安抚”、“关爱”百姓。唐王朝在今广西的环江县与贵州荔波县接壤处也设立“抚水州。”然那时此地就已是“水族先民连并居住之区域。”顾名思义,“‘抚水州’的建立是唐王朝为安抚以水家人为主体对象的行政建制。”(《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韦宗林著。)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水族称谓偏引旁用,说为獠、僚、水仲等。1957年新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启用“水族”之称谓。但随渔业的不断发展,水类动物悄然被世人称为“水族”。这给来自远古的水族族称又涂上了一层莫名其妙的阴影。

唐宋时期与壮、侗、苗、布依等诸民族交往融合,但其族称“任睢(水人)”一直没变。曾被汉人统称为“僚”。后于唐始称为“水”,明清时期称为“水族”。 骆越说的有几种。

族源上的多样说法 胡羽高先生于民国年间曾在其编撰的《三合县志略》中,根据《宋史·南蛮传》记载,牂牁郡诸蛮进贡团的代表龙光进尊宋太宗令,演本国歌舞后自名其为“水曲”的记载,论断水族因曲名而得御赐族称,并说水族是宋代西南龙番氏的后裔。但孙易教授则认为:“史料中记载番龙氏演‘水曲’时用的是芦笙伴奏,芦笙并不是水族最擅长的乐器。”

此说也遭到水族研究专家石国义先生的质疑,他认为“芦笙既非本民族之乐,当不能以之名族。” 水族的历史渊源,如今国内外持两种说法。一是以学院派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潘朝霖、韦宗林为主的认为水族自称为“睢”是因河南睢水流域而得名之说水族历史;二是以贵州水书研究者韦章炳为主的“水族为共工大族团陆终支后裔”之说。

对于第一种说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梁敏也著文质疑,故汉字的“睢水、睢河”与水族人的自称称谓“任睢”究竟有没有关联?此说亦须进一步考证。但水族约于七、八百年以前分期从江西、广西、湖南等地迁至今贵州境的看法已成共识。

水族自称“任睢”。按水书理论,分明可译为“水人”。不知学人们为什么要说从“睢”到“水”的转变是音的转称而不意的翻版呢?

水书先生现仍读水书中的山为“散”;读水为“睢”;读虎为“夫”;读天为“听”等。这些水文字的读音与汉音甚近,而与现今水语相去甚远(现水族分别称山、虎、天为“努”、“芒”、“闷”)。这一信息不仅表明:水族在古代是中原华夏族,操的口音十分近似于今天的汉语。还表明水族自称“任睢”其实就是“(治)水人”之意。 两次大规模基因学研究证明水族是水家先民是西北地域民族的血缘。

《记者观察》2004年第11期所刊周芙蓉《活化石“水书”传承水族历史”》说:1997年贵阳医学院遗传专家对贵州水族和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几个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皆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结果表明:水家先民是西北地域民族的血缘。

2004年9月新华网《DNA研究表明:水族先民来自北方》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和贵州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完成的DNA研究显示,在遗传组成上,生活在我国南方的水族人群较其他南方民族群体与西北人群的序列更有相同性,表明水族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古老民族群体。 “水书”是水族古老文字,水族将它称为“泐睢(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书即为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书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水族的古文字、水族书籍的通称。水书还有其他的荣誉称号:比如水家人的“易经”、“百科全书”,是解读水族悠远、沧桑、苦涩历史的重要典籍。同时,水书还被誉为“华夏古文化宝库中一块珍贵的活化石”,是象形文字未开发的最后领地。几千年来,水书因其神秘的文字构造和特殊的用途而成为一种“被压迫和被限制”的文字,在民间艰难地传承着。

从如今的研究成果来看,水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巫术用书。水书的制造时代极为古远,有学者推测,水书源头可追溯至夏代,而且“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水书制造之地点,初在西北一带,由北方次第传入江西,再由江西迁入贵州省,“乃携之俱来”。

水族古文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如今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碑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水书,一个仅有八百多个单字的文字体系,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支撑着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在水书研究领域浸淫多年的潘朝霖认为,水书具有独特的魅力。首先,水书是水族固有的文化,水书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是中华古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尽管这个文字体系显得十分“稚嫩”与脆弱,但能穿越时空,流传至今,本身就显得十分神秘。水书储存的信息量,已远远超过水族社会的范畴,“礼失求于诸野”,从水书中蕴含的一些信息中有助于解开中原古文化的内涵。另外,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自己语言和传统文字的民族约为三分之一,才有40万余人的水族就占其一,这很值得研究。而且,水书是水族信仰文化的重大集成,是研究水族宗教信仰、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珍贵典籍。

2015年,中国唯一水族自治县结束水书传承传男不传女历史。

水族的由来?

水族自称“睢”,汉音译为"水",在中国历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溪洞之民"、"蛮"、"僚"、"苗"等,清至民国称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先是称为"水家族",后于1956年底由国务院确认为"水族"。 民间相传,水族最初由三大支系组成,即"睢闽"、"睢干"、"睢柳"。"睢闽"主要指现今居住在都匀市套头地区和独山翁台水族历史的水族;"睢柳"主要指现今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等县的水族;"睢干"则专指现今居住在三都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所谓"睢闽"、"睢柳"、"睢干",原意是指来自"闽"地方的水族人,来自"柳"地方的水族人和来自"干"地方的水族人,这可能代表民族迁徙时,组成水族的这三大支系来自不同的地方或部落。但由于语言、风俗以及生计方式等均相近或相似,经过民族大迁徙,同居一地后在相互交往上获得水族历史了文化的认同感,相处日久便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实际上,由于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水族是由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单一民族。秦汉以前,岭南一带居住着"骆越"、"西瓯越"、"南越"等许多部落,它们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其水族历史他诸越部落,统称为"百越"。"百越"不但孕育了中国的稻作文化,同时也演化为南方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水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先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一带,而邕江流域正是古代"骆越"活动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遭到当时西瓯、骆越等部落的顽强抵抗,直到公元前214年才统一岭南,并置南海、桂林、象三郡,设官治理。受战乱的影响,水族先民被迫沿龙江逆流而上,经今广西河池、南丹等地向北迁徙,移居黔桂边境,从此开始从骆越的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渐向单一民族发展。 汉至魏晋,虽然中原战乱频繁,但水族先民所居的黔桂边境,社会秩序却相对稳定,使其得到持续发展。隋唐之际,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史料记载,当时水族聚居的东谢地区,人口殷实,"地方千里,土气郁热,多霖雨,稻粟再熟",由于产量的增长,人们的存粮有了较多的结余,能够用来酿酒以供节日及喜庆之用。《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当时东谢蛮地区,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及得赎死"。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水族先民自秦代迁人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特质,于是,水族作为单一的民族正式形成。 历史上水族先民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渔猎经济时代,但随着不断的向北迁移及至后来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水族的社会经济便迅速地转向了农业经济。唐宋时期的史籍中,关于水族的记载就已有了"地方千里,稻粟再熟"、"夹龙江居,中有楼屋战棚……种稻似湖湘"的描述,它表明,最晚在宋代,水族社会就已经以稻作农业为本。 历史民族学家的研究认为,水族社会没有经历奴隶制,而是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了封建领主制,从唐代开始,封建领主制经济在水族社会中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到明朝洪武年间,由于"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江南大量汉族进入水族地区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水族社会才开始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时期。 从唐代的羁摩制度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均对水族地区实行"土司"统治,土司制度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才在水族地区最后消亡。而水族社会的基层组织则经历了由"洞"、"水"向"议榔"制演化的过程,"议榔"制所形成的水族社会习惯法,直到今天,仍对水族社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水族人民历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水族儿女,其中以潘新简和邓恩铭最为著名。 潘新简(1820-1869年),荔波九阡里梅采寨人,小名阿简,起义后于同治初年称辅德王,始改名称潘新简。1854年,34岁的潘新简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在九阡地区树起反清起义大旗,并提出了"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政治口号,他所率的水族、布依族的起义队伍曾达到1万多人,他们联合上江的罗光明,都匀的柳天成和下江的潘老帽等汉、布依、苗族起义友军,纵横荔波、独山、都江、古州、三脚屯、都匀以及广西的南丹、思恩等地。他的起义队伍与各路义军并肩作战,先后攻打荔波县城17次,攻破6次,并与其他义军联合攻打独山、都江、古州、八寨、嘛哈、南丹、思恩等府、州、厅、县城8座,杀死知县以上反动官吏数十名,击毙总兵、副将、游击、守备、千总等武官近百名,消灭兵勇数以千计。最终因敌水族历史我力量悬殊,于1869年兵败被俘,同年8月15日在桂林英勇就义。 潘新简牺牲后,其余部还坚持战斗长达3年之久。1872年起义最终失败。潘新简领导的这场农民大起义,前后达18年之久,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斗争时间最长的农民革命运动,是贵州历史上"咸同各族人民大起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字仲光,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的一个水族农民家庭。1917年秋,邓恩铭因家庭生活困难,远赴山东投奔其二叔父,并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邓恩铭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邓恩铭是12名代表中年纪最小,同时也是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一大"之后,邓恩铭在山东省组织了中共中央直属的山东区支部。1922年,他代表中共中央出席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随后投身于工人运动,历任青岛市委书记和中共山东省书记,1925年和1928年两次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人口为406902人。

帮我介绍一下水族的起源和历史

水族是中国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在广西省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人口约为40.7万人(2000年统计)。

族源及发展

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明代的史册中已经有水族的名称了。水族人自称“海水”,其意为水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部完整的水族史书,在水族民间、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现殷人后裔说、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等,关于水族的起源历史学家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

语言文字

水族人的语言是水语,现在还在使用。

水族人有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约有1400个,与和纳西族的东巴文一样,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只有少数巫师认识作占卜之用,现在多数水族人已不认识,普遍使用汉文[2]。

宗教信仰

水族人信仰多神、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物。清末时曾传入天主教,有少数人信奉。

文化

水历: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和四季,农历九月作为岁首,把农历八月当岁末,以十二地支记日。

水书:水族人把自己的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统称为“泐(音le)虽”。书中记载的有关农事、营建、出行、婚丧等规矩条文至今还在水族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有关专家认为,水书相当于汉族的《易经》。2002年3月,中国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了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建筑

水族人的传统建筑为干栏式,多用杉松木建造,屋顶用杉树皮或瓦片覆盖,分上下两层,楼下圈养牲畜,楼上住人。

服饰

水族人崇尚藏青色和黑色,男子用青布包头,女子身座青布长裤。女子喜欢戴围有茨藜花纹的围兜,衣裤的口边也有花边装饰。

水族妇女擅长制作一种叫做“反结”的绣品,是用白马尾缠上白丝线绣成各种精美图案,“反结”指用梭结法刺绣而成的背带,这种背带由几十块不同形状的图案拼镶而成,很耗费工时,但极为精美。还有一种水族的刺绣精品叫做“者勾”,是一种尖端双翘的刺绣鞋。

工艺

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独特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所染青、蓝、绿色深透耐洗。

饮食

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他们的传统佳酿。

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是水族的特色菜,传说先人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药驱除百病。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清洗好的鱼腹,捆扎好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婚俗

水族婚姻遵守同宗不娶,婚俗很传统,即使是自由恋爱也要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婚礼中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要回避,新婚之夜,新娘不与新郎同宿,第二天新娘要回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会长达一两个月,谓之“坐家”,这就是“不落夫家”婚俗。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所以婚期多在秋冬举行。

丧葬

水族实行土葬,若死者是妇女要等娘家人验看后才能入殓。所有程序要请水书先生来主持,并且严格依照水书条文。有能力的人家,要请人演奏丧乐,唱丧歌,跳丧舞。

节日

在水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

端节即是水族的新年,又称“瓜节”,水族群众叫“借端”。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水历每(即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猪)日过节。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水历的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要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也是端节酒席上必备的佳肴。

名人

邓恩铭

周伟童

水族历史(水族历史来源)

水族的历史文化

水族自称“睢”,汉音译为"水",在中国历史上,水族曾被统称为"溪洞之民"、"蛮"、"僚"、"苗"等,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清至民国称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先是称为"水家族",后于1956年底由国务院确认为"水族"。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水族历史;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民间相传,水族最初由三大支系组成,即"睢闽"、"睢干"、"睢柳"。"睢闽"主要指现今居住在都匀市套头地区和独山翁台的水族;"睢柳"主要指现今居住在三都、荔波、独山、榕江等县的水族;"睢干"则专指现今居住在三都阳安、阳乐一带的水族。所谓"睢闽"、"睢柳"、"睢干",原意是指来自"闽"地方的水族人,来自"柳"地方的水族人和来自"干"地方的水族人,这可能代表民族迁徙时,组成水族的这三大支系来自不同的地方或部落。但由于语言、风俗以及生计方式等均相近或相似,经过民族大迁徙,同居一地后在相互交往上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相处日久便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实际上,由于水族的起源和迁徙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水族历史:水族是由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单一民族。秦汉以前,岭南一带居住着"骆越"、"西瓯越"、"南越"等许多部落,它们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其他诸越部落,统称为"百越"。"百越"不但孕育了中国的稻作文化,同时也演化为南方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水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原先居住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一带,而邕江流域正是古代"骆越"活动的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兵50万进军岭南,遭到当时西瓯、骆越等部落的顽强抵抗,直到公元前214年才统一岭南,并置南海、桂林、象三郡,设官治理。受战乱的影响,水族先民被迫沿龙江逆流而上,经今广西河池、南丹等地向北迁徙,移居黔桂边境,从此开始从骆越的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渐向单一民族发展。

汉至魏晋,虽然中原战乱频繁,但水族先民所居的黔桂边境,社会秩序却相对稳定,使其得到持续发展。隋唐之际,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史料记载,当时水族聚居的东谢地区,人口殷实,"地方千里,土气郁热,多霖雨,稻粟再熟",由于产量的增长,人们的存粮有了较多的结余,能够用来酿酒以供节日及喜庆之用。《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当时东谢蛮地区,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及得赎死"。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水族先民自秦代迁人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特质,于是,水族作为单一的民族正式形成。

历史上水族先民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渔猎经济时代,但随着不断的向北迁移及至后来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水族的社会经济便迅速地转向了农业经济。唐宋时期的史籍中,关于水族的记载就已有了"地方千里,稻粟再熟"、"夹龙江居,中有楼屋战棚……种稻似湖湘"的描述,它表明,最晚在宋代,水族社会就已经以稻作农业为本。

历史民族学家的研究认为,水族社会没有经历奴隶制,而是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了封建领主制,从唐代开始,封建领主制经济在水族社会中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到明朝洪武年间,由于"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江南大量汉族进入水族地区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水族社会才开始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时期。

从唐代的羁摩制度开始,历代中央王朝均对水族地区实行"土司"统治,土司制度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才在水族地区最后消亡。而水族社会的基层组织则经历了由"洞"、"水"向"议榔"制演化的过程,"议榔"制所形成的水族社会习惯法,直到今天,仍对水族社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斗争。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18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