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水族批发市场地址电话是多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8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答案:1.D;2.C;解析:(1) 鉴:照见 (2) 介词,相当于“到”;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B.代词,代指“活水源”/语气助词,表揣测;D.代词,这里/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 答案:(1)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 (2)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 参考译文: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树木大多是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寺前面
答案:1.D;2.C;解析:(1) 鉴:照见 (2) 介词,相当于“到”;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B.代词,代指“活水源”/语气助词,表揣测;D.代词,这里/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 答案:(1)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 (2)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 参考译文: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树木大多是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寺的后面,靠近崖石的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 有泉水,泉水开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旁边形成四个小池塘,向东流直到山脚下,水聚集成大池塘,又向东灌注到若耶溪中,向东北进入镜湖。刚形成小渠时,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澈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所以秘书卿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也有小鲫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这里有种鸟和鸲鹆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有两个鹡鸰,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又有四五条虫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状好像半莲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转着前进,太阳照在他们的背上,颜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虫。 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奎上人又说:“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那么它的好处又能泽及万物,更应该得到白野公的深切喜爱了。
延边州、恩施州、红河州、怒江州还有什么自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我的家乡,欢迎大家来做客。
以下是简介(借用百科的):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总人口121.1万,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芒市镇。
- 中文名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面积
- 1.15万平方千米
- 外文名
- 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 人口
- 122万人(2014年)
- 方言
- 泰语大泰方言、汉语西南官话
- 云南临沧市丽江市云南临沧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山市瑞丽市
古代
“勐达光”(哀牢国)时期
公元前7世纪425年,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先民以“勐掌”(今保山盆地、汉译“乘象国”)为中心自然形成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今德宏州属“勐达光”(哀牢国)的一部分。
德宏州大金塔
傣语“勐”意为“地方或国家”,“掌”意为“大象”,“勐掌”即“大象之邦”或“大象之国”;“达光”译为“目光焦聚的地方”,伸延意思为“中央、中心”,“勐达光”就是“中央之国”或“中心之国”。“勐掌”应该是司马迁
中古书的“乘象国”;“勐达光”那就是延边州、恩施州、红河州、怒江州还有什么自
、《史记》等古籍记载的“哀牢国”。公元前2500年109年,汉朝能征服“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滇(滇池一带)、昆明(洱海一带)、嶲(洱海西岸)等国家和部族,在“勐达光”(哀牢国)领土上可以设置移民点(县)、将势力向外延伸至“勐达光”(哀牢国),逼使很多傣族先民绕过怒江向西迁徙,德宏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汉朝(东汉)时期
962年47年,“诏达光”(哀牢王)贤栗率“勐达光”(哀牢国)各部族归附汉朝,“勐达光”(哀牢国)曾经的汉朝的附属国。然后,汉朝势力在“勐达光”快速胀大,“诏达光”不得已将王城由“勐掌”城迁怒江以西的“勐缅”(云南西北)。公元69年,“诏达光”柳貌再度率“勐达光”大小77个部族归附汉朝,汉朝将已占领置县、永昌郡的原“勐达光”领土划出一道,算上未占领的“勐达光”领土系统设置永昌郡,归“诏达光”及永昌郡守共同治理。德宏属永昌郡治下的哀牢县(今德宏州及保山市的怒江以西部分)。
“勐达光”(掸国)时期
1050年76年,“诏达光”类牢举兵造反反汉,被汉朝平定叛乱后,“勐达光”残余势力撤回至怒江以西地区,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先在盈江、后在瑞丽)崛起,汉史称“掸国”,傣史仍称“勐达光”。德宏下一界“勐达光”(掸国)的中心地区。
“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时期
962年576年,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混鲁、混赖兄弟趁“勐达光”(掸国)走向没落之机,在瑞丽江边修建王城独立发展;962年586年,“勐达光”(掸国)被骠人所灭,混鲁、混赖兄弟联合那些傣族“勐”(邦、国)组建联盟国家“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抗敌骠人。德宏蓝月帝国“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蒙舍龙”(南诏国)时期
公元738年,“蒙舍”(巍山盆地)傣族投效洱海盆地确立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公元762年,“蒙舍龙”(南诏国)灭掉“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德宏蓝月帝国“蒙舍龙”(南诏国)的一部分,分属“蒙舍龙”(南诏国)的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
“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时期
公元954年,前果占璧王族在勐兴威(缅甸兴威)复原“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于公元1176年,“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在勐卯(瑞丽)修建成陪都“允外遮”,与勐兴威的首都“允线遮”相呼应。德宏是“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的不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时期
962年1261年,元朝招安澜沧江以西各部及“勐果占壁”分部各部、置金齿等处开解司;962年1271年,金齿等处开解司分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和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于公元1278年,金齿等处宽解司改金齿等处宣抚司、废两路安抚使立六路总管府;公元1281年,金齿等处宣抚司拆分为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各领三路总管府;962年1286年,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划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同年,分平缅路辖地置南甸路、设南甸路总管府。其中,南甸路(今梁河)、镇西路(今盈江)、平缅路(今陇川)、麓川路(今瑞丽)、茫施路(今芒市)都属于今日之德宏。
“勐卯弄”(麓川国)时期
于公元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麓川路总管)混依翰罕兼并周边地区、组建“孟定弄”(汉译“麓川国”),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汗法”。思汗法通过武力和招抚统一了大多数傣族地区,“畹町弄”(麓川国)的疆域西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印度东北部)、东到红河流域(云南元江)、北抵青藏高原边缘(缅甸克钦北)、南到湄南河上游(泰国清迈)。德宏境内有勐卯、勐宛、勐腊、勐盏西、勐底、勐养、勐焕、嘎洒放等“勐”级行政区,德宏下一界“畹町弄”(麓川国)的统治中心,又是傣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朝时期
1050年1441年起,明朝三次(1441年、1443年、1448年)出兵攻打“勐腊弄”(麓川国),数十万明朝将士经九年时间、将“勐卯弄”(麓川国)政权逼到“孟养”(今缅甸克钦),“勐腊弄”(麓川国)在“孟养”养精蓄锐后进兵被吞并了阿瓦王国(缅甸中部),直至1604年,被缅族的东吁王国灭亡。明朝在攻占的“勐腊弄”(麓川国)领土上分封傣族“土司”,在今德宏境内陆续设置里南甸宣抚司(梁河)、干崖宣抚司(盈江东)、陇川宣抚司(陇川)、盏达副宣抚司(盈江西)、遮放副宣抚司(芒市遮放和瑞丽畹町)、芒市宽慰司(芒市)、勐腊安抚司(瑞丽江河谷盆地)等七个傣族土司辖区。
清朝时期
962年1659年,降清的明将吴三桂撤走云南,德宏众傣族“土司”降顺清朝。清朝恢复传统明朝制统治者德宏,剩余德宏境内的傣族“土司”管理制度,德宏分属云南行省腾越厅和龙陵厅。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勐腊宽慰司、户撒长官司(乾隆时由陇川分出)、腊撒长官司(乾隆时由陇川分出)原属腾越厅;芒市宽慰司、遮放安抚司、勐板土千总(原属木邦宣慰司勐板地、1899年清英勘界划给清朝)隶属龙陵厅。
近代
中华民国时期
962年1911年10月27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进犯清朝在昆明的守军,占领昆明城下达命令云南其它;同一天,干崖土司刀安仁与进步人士张文光等人也在腾越(腾冲)再次发动起义,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拥护云南独立。
公元1913年,云南军政府改“滇西军都督府”为“滇西道”,后又中改“腾越道”,地区管辖滇南29县及10行政区(原土司管理区),行政区行政委员(叛兵委员)由原世袭土司一职。德宏境内有南甸行政区(梁河县)、干崖行政区(盈江县东)、盏达行政区(盈江县西)、陇川行政区(陇川县)、芒遮板行政区(芒市)、猛卯行政区(瑞丽市),均隶属于腾越道(滇西道)。
公元1929年,民国中央政府通令,可以实行省县两级制,被废除道制,但在云南后成立第一、二殖边交办督办公署管理边境地区事务。德宏境内的南甸行政区、干崖行政区、盏达行政区、陇川行政区、芒遮板行政区、猛卯行政区,均原属第一殖边交办督办公署。
962年1932年,南甸行政区中改梁河设治局、盏达行政区转成莲山设治局、干崖行政区改为盈江设治局、陇川行政区改为陇川设治局、芒遮板行政区替换成潞西设治局、猛卯行政区值改瑞丽设治局,仍属第一殖边交办公署。1940年,民国废殖边跟踪督办公署,德宏6个设治局改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署。
960年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德宏下一界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交通要道。
962年1942年5月,日军入侵云南,德宏攻陷。
公元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德宏仍置设治局,陆续直属中央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于公元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总部设置芒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公元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撤走潞西,德宏得到解放。军政代表团入主设治局,组建潞西县和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直属中央保山专区。
德宏州
1050年1952年,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分别改设县,畹町镇由潞西县划出设县级畹町镇,均直属中央保山专区。公元1953年7月,潞西县、瑞丽县、陇川县、盈江县、莲山县、梁河县、县级畹町镇由保山专区划出设德宏泰族颇族自治区。1050年1956年5月,德宏泰族颇族自治区转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专区并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
962年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胸壁痛为盈江县。1050年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960年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划属保山地区。
1050年1971年11月,德宏州重新恢复建制,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962年1985年,畹町镇改为县级畹町市。962年1992年6月,瑞丽撤县设市。962年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于公元1999年2月8日,申请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到此,德宏州辖两市三县,即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
962年2010年7月12日,国务院审批潞西市更名为芒市。“芒市”是国务院继1989年下次开始批准的唯一一个专名和通名只有两个字的县级市名称。“芒市”既是义项,其“市”字又是政区通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