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哪里有水族馆: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

普洱花鸟鱼虫市场2024-11-16 12:57:071.24 W阅读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9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水族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水族居住“干栏”住宅,正可避免地面潮湿和野兽的侵害。

本文目录一览:

求有关少数民族水族的资料

水族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简介】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语言文字】

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历史】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斗争。

【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食,此外,水族还种植一些小麦、包谷、小米、红稗、红薯及饭豆等杂粮作辅助粮。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

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鱼酸(鱼虾制成)、臭酸(猪、牛骨熬制而成)等多种。其中以辣酸为最常用。辣酸用新鲜红辣椒加工制成。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加水用磨子磨成浆,加入大量甜酒(或糯米稀饭),放入泡菜坛中密封,经发酵,即成美味酸汤。食用时,把白菜、青菜、嫩竹笋、大叶韭菜、广菜等各种蔬菜煮熟,舀适当酸放入,煮开即可。以糊辣椒面、盐巴并舀一点菜汤调成蘸水,吃菜时要就着蘸水吃,其味鲜美,极为开胃。极少有炒菜,一年四季都吃“火锅”,一大锅酸汤加蘸水几乎就是每日不变的菜肴。即使偶有豆腐、肉或鱼,也习惯加入菜中,煮成一锅沾蘸水吃。

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水族好客有着悠久传统,轮流过端就是热情好客的文化表露。

【服饰】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妇女在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为衣料。衣身衣袖都比过去收缩,显得贴身利索有曲线美。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包青白布长条巾,素雅文静。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口,都镶一道蓝杆花边做装饰。长发梳成一把盘于头顶,从右侧插梳子固定。有的妇女在头巾外又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婚俗礼仪】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民居】

水族居住区处于亚热带,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水族居住“干栏”住宅,正可避免地面潮湿和野兽的侵害。

水族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整个上层房屋的承重部件,因此先修好基脚,根据木屋间架结构的性能,屋基只要求按地形用块石安稳柱脚即可,一般不要修整屋基平面。下层柱粗(直径一般在30厘米以上),柱身榫眼用穿枋纵横连结,每排底柱上端扣架粗大的原木作为横梁,梁与梁之间铺着垫木,俗称“楼枕”,枕上铺着宽厚的楼板(多为松树或枫树解成的板子),形成平整的楼面。上层屋架,一般每排为五柱四瓜(或称十一檩水步),也有五柱六瓜(或称十五檩水步)。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网络。特别是上层屋架柱脚扣枋为鱼尾式的斗角衔接,是水族木工在干栏建筑中最出色的创造。柱脚扣枋的这种鱼尾式“斗角”结构,牢牢固定每根柱子的方位。顶上再用檩子卡住各排柱头和瓜头,各部衔接处都是齿榫铆紧,使建筑物整体性强,十分稳固。下层的抵柱和横梁与上层排架必须对应,俗称“柱顶柱”,这使木材抗压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朽的英雄邓恩铭】

邓恩铭是水族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他有如此影响,其因有二,第一, 是中共一大代表,凡是知道中共是怎样建立的人,都知道他;第二,2001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一组,邓恩铭的光辉形象在第三枚邮票上,凡是集邮的人或收到贴有这枚邮票的邮件的人,都会知道他。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1901年1月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1917年秋,他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赴山东省投奔自己的二叔,进入济南市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五四运动中,他走上革命道路,被选为一中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刊。在此期间,他与王烬美同志结为战友,并进一步接受了马列主义。1920年11月,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并参与组织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与王烬美一起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中共一大,次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地委书记,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1927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在济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曾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年仅30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邓恩铭,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宗教】

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认为古树、巨石、井泉都有神灵。生死、疾病、灾荒等都请巫师占卦念经,杀牲祭鬼,尤其以鱼祭祀为其特点。19世纪末、210世纪初,曾传入天主教,但信徒不多。

在一些边远的山区,水族人有挂兽骨崇奉神灵的习俗。人们猎获虎、豹、野猪、野牛、熊等动物后,习惯把兽角或头骨整齐悬挂在墙壁上或悬吊在门上。有的地方宰牛祭祖时也留头角悬挂,使野兽、鬼神望而生畏,不敢进寨侵害人畜,同时也显示家庭的富裕与主人的猎技。

【独特的生产习俗】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从今天绿色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积肥与施肥。现在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显的弊端。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他们在耕牛休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成肥料。

耙田工具。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则站在“船”内驾驭。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水族地区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于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蓄水,然后开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头灌溉。田高水低处,也使用筒车、翻车(龙骨车)等古老的提水装置。

水族地区广泛流行“活路头”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水族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农时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

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过去,曾有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

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岭岭打扮得像凤凰一样。波光 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园林,层层叠叠的干栏木楼,堆绿砌翠的树木,欢快流淌的泉溪,就像凤凰光彩美丽的羽毛 。山乡美景,田园风光,泥土气息,自然的美、淳朴的情,与城市的繁华共同交响,演奏出伟大祖国的时代乐章。

【节日】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端节时,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兄弟民族上万人前来参加。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原因是传说先人们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洗好的鱼腹,捆扎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与端节一样,也是分期分批过节,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不过卯节是分四批轮流过。由于“端节”和“卯节”事实上都是过年,故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

苏宁喜节,水语是“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水历的四月丑日,即农历十二月丑日。据水族传说,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间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节”,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荐节,水语是“正月”的意思,也叫“借荐”,是受汉族过春节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实际上也就是过春节。过荐节的地区一般不过端节和卯节。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敬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有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哪里有水族馆: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 黑水素

水族有什么不同?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 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 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 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西部。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县,一部分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历史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了岭南,水族先民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隋唐时统称“溪峒蛮”;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宋代在该处设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州这一地名暗示以“水”为自称的人群已经形成。13世纪中期,有大规模的汉族人移到此处;13-17世纪,又有大量的汉族士兵被调到此处戍守,设屯安家,他们的后代也逐渐融合于水族。 “水族”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斗争。 经济文化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洒”是水 族传统佳酿。 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黄麻;水果有李、橙、橘、桃、梨和杨梅,还出产麦冬、杜仲等各种药材;矿藏有铁、煤、汞、锑、硫磺、铝、锌等。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现在则通用汉文。 水族的文字,现在仅存400余字。 水历是水族的一种传统历法,以阴阳合历为依据,加进了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水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四个季节,三个月为一季。 水族的文学源远流长,尤其是民间文学色彩斑斓,深刻地反映了水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水族民间文学按文体形式可分为散文体文学作品和韵文体文学作品。散文体文学作品主要是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等,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有《人类起源》 、《牙仙造人》、《十二个仙蛋》、《燃火》、《海黑》等,民间故事《两个媳妇》、《美女树》、《石狮嘴里含珠宝》、《金凤凰》、《兄弟情》等都是水族民间文学中的精品。 水族的韵文体文学作品主要是指那些有特殊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特征可以用来歌唱和吟诵的文体,即史诗、叙事诗、歌谣、民间说唱文学等。 水族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刺绣、染织、编织、银饰加工、陶瓷、雕刻等,其中刺绣、染织和雕刻最为有名。 剪纸:水族的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内容多种多样,有表现吉祥的龙、凤、麒麟、梅花鹿,也有花鸟鱼虫等自然现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别致,栩栩如生。 刺绣:水族妇女的刺绣艺术价值很高,种类也很多,主要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泡绣等。 编织:水族的编织主要是竹编,他们用竹子编织成席子、躺椅、坐椅、斗笠、簸箕、篮子、鱼篓、鸡笼等日常用品。 雕刻:水族的雕刻工艺十分发达,主要有木雕和石雕。水族的木雕多见于房屋的窗花雕刻,床沿雕刻等,雕出的图案诸如龙凤成祥、花鸟浮雕等都很美观大方。 水族地区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兼营畜牧业。 水族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棉花、大豆、花生、烟草等,水族传统的农耕工具主要有斧头、柴刀、镰刀、摘刀、犁耙、锄头、踏犁、谷桶等,这些工具与南方其他农耕地区使用的农具差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摘刀和踏犁。 摘刀的用途是摘取稻穗,踏犁即翻锹,是用来翻松土地的一种古老的农具。水族的传统手工工艺,如剪纸、织染、编织、石雕、银器加工等都有很高的水平。

水族的历史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文化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会中,不论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仪式,还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与传承方式,都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与民间知识二者相互杂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点。

饮食文化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待客以酒为重,主人敬酒时带头喊一声“秀”(即干杯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将酒饮尽。

服饰文化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水族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而是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素雅文静。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

语言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共有声母71个,韵母55个,声调8个。水语与壮侗语族中的侗语、毛南语、布依语、仫佬语、壮语、傣语和黎语等有亲属关系,尤其与侗语、毛南语、仫佬语更为接近,并有许多同源词。

水语跟同语族的壮语、傣语相比,内部差别较少,各地水族群众一般都可以用水语互相通话。水语可划分为3个土语区,没有方言差别。第一个是三洞土语区,以三洞乡板南村水语为代表。第二个是阳安土语区,以阳安甲乃村为代表。第三个是潘洞土语区,以阳和乡潘硐村的水语为代表。

扩展资料:

水族种植水稻有悠久历史,形成众多十分浓厚的稻作相关习俗。水族历法以稻作物候为依据,水族的卯节与端节,就是因稻作种植与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节。

过去,人们认为在稻作生产关键阶段,博得稻神欢心才能获取稻作丰收,因此从浸种、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个关键阶段,往往要依据水书择吉行事。开秧门之前,将两把稻秧带到家中以鱼肉酒饭供祭。

然后,由这位媳妇带着秧苗先下田栽几行之后,盛装待命的其他妇女才纷纷下田劳作。开秧门仪式,既是对稻神的尊重,又是运用相似律的巫术原理,让少妇旺盛的生殖力转嫁到禾稻上,祈求获得更大的丰产。

水族崇拜鱼,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水塘养鱼、稻田养鱼是水族地区的重要技能与特色,人们运用田鱼产卵和用稻草团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兽对渔业危害的方法,使鱼稻获得双丰收。所以,饭稻羹鱼成为水族的传统习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族

水族分布在哪个省市

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中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的凯里,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市为分布区,其中三都水族自治县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50%以上!

56个民族有水族吗?

有。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哪里有水族馆,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扩展资料:、

56个民族除水族外,还有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达斡尔族、 傣族、 德昂族 、侗族 、东乡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高山族、 仡佬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回族、 基诺族、 京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拉祜族、 黎族、 傈僳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哪里有水族馆

珞巴族、 满族 、毛南族、 门巴族、 汉族、蒙古族、 苗族 、仫佬族 、纳西族 、怒族、 普米族、 羌族、 撒拉族、畲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土族 、土家族、 佤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锡伯族 、瑶族、 彝族 、裕固族 、藏族 、壮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族

水族的具体情况

水族

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时与壮侗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獠”。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清代,多称其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在中国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谱写了光辉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简领导水族人民武装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响亮口号,坚持斗争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国斗争。1909年吴朝俊领导水、布依、苗等民族起义,提出“灭洋兴汉”,进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水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斗争。

传统女服

水族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色彩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给出嫁的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妇女在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为衣料。衣身衣袖都比过去收缩,显得贴身利索有曲线美。胸佩绣花长围裙,头包青白布长条巾,素雅文静。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口,都镶一道蓝杆花边做装饰。长发梳成一把盘于头顶,从右侧插梳子固定。有的妇女在头巾外又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婚俗礼仪

水族婚俗留有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青年男女相爱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家人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盛装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及抬着嫁妆的长队紧随其后。一般是于中午出娘家门,傍晚六七点钟进夫家门,吉时不到不得进门。新郎家的亲人在新娘进门前外出回避,新娘进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与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请新娘回来,开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门就长达一两个月时间,谓之“坐家”,实际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讳打雷变天,因此婚期在秋冬举行。

“借端”和“过卯”

水族一年中过端节最隆重。“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水历也将一年分为12个月和四季,但把农历九月作岁首,把农历八月当岁末,以十二地支记日。水历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即农历八月下旬十月上旬),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这就是端节,又称“瓜节”,水族群众叫“借端”。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原因是传说先人们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洗好的鱼腹,捆扎后清炖或清蒸而成。

端节时,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兄弟民族上万人前来参加。

不朽的英雄邓恩铭

邓恩铭是水族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他有如此影响,其因有二,第一, 是中共一大代表,凡是知道中共是怎样建立的人,都知道他;第二,2001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一组,邓恩铭的光辉形象在第三枚邮票上,凡是集邮的人或收到贴有这枚邮票的邮件的人,都会知道他。

邓恩铭,原名邓恩明,1901年1月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浦村的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1917年秋,他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赴山东省投奔自己的二叔,进入济南市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五四运动中,他走上革命道路,被选为一中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刊。在此期间,他与王烬美同志结为战友,并进一步接受了马列主义。1920年11月,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并参与组织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与王烬美一起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中共一大,次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地委书记,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1927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12月在济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曾领导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英勇就义,年仅30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邓恩铭,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独特的生产习俗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在农业生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从今天绿色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积肥与施肥。现在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显的弊端。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他们在耕牛休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成肥料。

耙田工具。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则站在“船”内驾驭。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水族地区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于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蓄水,然后开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头灌溉。田高水低处,也使用筒车、翻车(龙骨车)等古老的提水装置。

水族地区广泛流行“活路头”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水族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农时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

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过去,曾有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

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岭岭打扮得像凤凰一样。波光 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园林,层层叠叠的干栏木楼,堆绿砌翠的树木,欢快流淌的泉溪,就像凤凰光彩美丽的羽毛 。山乡美景,田园风光,泥土气息,自然的美、淳朴的情,与城市的繁华共同交响,演奏出伟大祖国的时代乐章。

文章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之全网,如有雷同请联系站长微信xlyc002 ,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5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