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养鱼的病虫害防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1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鱼的病虫害防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鱼的病虫害防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祥龙鱼场哦,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
罗非鱼抗病力较强,在养殖中一般不易患病,但由于管理等原因,也会发生一些常见病。另外,在罗非鱼越冬期间,因水温过低、密度过大和水质差等原因,也易患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水霉病
(1)水霉病(肤霉病)我国常见的水霉病病原体有新株形异霉、反常异霉、同丝水霉、多子水霉、寄生水霉、尾细囊霉、两性绵霉及腐霉等。菌体一般由内外两种不同丝状菌丝组成。内菌丝分枝较细而多,生长在鱼体肌肉之内,具有吸收养料的功能;外菌丝分枝少而粗壮,在鱼体表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的絮状物。在越冬期间容易发生。发病时,鱼体表面像旧棉絮状的菌丝伸入肌肉组织,它能分泌一种酵素分解鱼的组织,使病鱼组织坏死,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防治方法是在拉网、运输和放养过程中,操作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鱼种发病时,可采用每亩(1米水深)用五倍子1.5~2.5千克磨碎煮汁带渣全塘泼洒,或400毫克/升食盐、小苏打(1∶1)全塘泼洒。
(2)小瓜虫病(白点病)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鳃部而引起。此病对个体小的尼罗罗非鱼和鱼种为害最大,往往大量寄生,引起大批死亡。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上皮组织,以寄生的组织细胞作营养,引起鱼体组织发炎,形成白色的囊泡。严重时病鱼的体表、鳃部黏液增多,鳃丝成暗红色,鱼体消瘦,病鱼游动缓慢,浮于水面,呼吸困难,陆续有死亡。在水温20℃左右时,2~3天可遍及全池,大量死亡。防治方法为:①越冬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越冬池,每立方米水体用0.2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②用1%~2%食盐水浸洗病鱼15~20分钟。但小瓜虫经药浴后,只脱落,并未杀死,故药浴后的水应弃去,否则将重复感染。
(3)车轮虫病 病原体是车轮虫属和小车轮属种类,对罗非鱼苗种危害甚大。症状:病鱼的头部和口的周围呈灰白色,体表和鳃部黏液增多,大量感染时,病鱼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大批死亡。用显微镜检查,在病鱼体表和鳃上可见到大量车轮虫,像车轮状滚动。防治方法为:①越冬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越冬池;②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可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此外,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30千克煮水全池遍洒,也有较好的效果。
(4)三代虫 在成鱼、鱼苗、鱼种体上都可寄生,而对苗种危害很大。患有三代虫的鱼苗种,最初呈现极度不安,时而狂游于水中或急剧侧游于水下,继而食欲不振,游动迟缓,鱼体瘦弱,终致死亡。防治方法为:用晶体敌百虫(90%)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5)斜管虫病 病原体是鲤斜管虫。鲤斜管虫寄生在皮肤和鳃上,对寄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也不限于成鱼或鱼苗、鱼种。斜管虫大量侵袭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大量寄生时,会使鱼苗和亲鱼死亡。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泼洒,或用0.5毫克/升硫酸铜和0.2毫克/升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水温较低(17℃)时,可适当增至0.8毫克/升硫酸铜和0.32毫克/升硫酸亚铁。
(6)突眼病 0.5克/米3溴氯海因全池泼洒,连续2天,并结合换水。
(7)肠炎 大蒜素8克/千克饲料拌成药饵投喂,每天2次,连续投喂3~4天。
各种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清整消毒:养鱼前要进行清塘工作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宜在初冬到早春这段时间进行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排干池水,运走淤泥,加宽加固池埂,同时进行药物清塘。鱼种下塘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避免鱼病相互交叉感染。
2、鱼种投放:放养鱼种时间宜早不宜迟,提早放养鱼种是保障丰产的经验之一。南方地屈每年开春后就着手做鱼苗放养的准备工作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了。此时水温还较低,鱼苗的鳞片紧密,拉网、运输都不受易伤,可明显提高成活率。而天气一回暖,鱼就能顺利地适应新的水体环境。需注意的是,早春天气寒冷投入鱼种时,应选择在晴天进行。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环境因素,饲料条件、鱼种种类和规格等多种因素有关,灵活性很大。池塘条件好的多放、饵肥充足的多放、鱼种规格小的多放、有增氧机和养殖技术水平高的可多放,否则放养密度应稀些。
4、日常管理: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没有浮头的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以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的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5、注意事项: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养殖鱼的小技巧
鱼类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大自然的动物,那么鱼应该如何养殖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养殖鱼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鱼的养殖技术
一、保持一定的水位
保持一定水位好处主要有:一是保持水温和水质的相对稳定。池水越深,水体储存的热能不易散失而使水温升高,温度也相对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若池水过浅,热能散失较快,不仅水温难以提高,而且变化频繁,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可减少敌害生物随水入池的危害。生产中经常发生鱼池在加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随水带进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野杂鱼等,数量过多时就引发疾病,还与养殖鱼类争食争氧,对养殖鱼类产生不利影响。4月份因水温还比较低,它们尚未繁殖,水中基本没有它们的卵和幼体,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多进水,是减少日后有害生物过多引起危害的有效 措施 。
二、 提早调节水质,创造适宜环境
由于水温仍然偏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二氧化碳不能被浮游植物充分吸收利用,加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鱼类等生物的呼吸作用又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使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直接对鱼类产生刺激和麻痹,同时水体中的有机酸协同配合,使池水pH值下降呈酸性,对鱼类产生较大危害。因此,必须提早调节水质,为鱼类创造适宜环境。调节水质的 方法 :施用石灰和磷肥,提高水体的钙、磷含量,改善水质条件和鱼类生理代谢状况,可有效防止因水质恶化引发鱼病和鱼类死亡。
三、提早防治鱼病,降低病害损失
经过一个冬天,大部分池鱼都经过捕捞、运输进入鱼池,鱼体抵抗力较差,极易感染疾病。生产实践证明,4月初进行药物防治,进行一次杀虫和杀菌的药物预防,能够大量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母体和幼体,控制病情的扩散与蔓延,比发病高峰期大剂量用药治疗损失小得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病效果。
四、注意及早开食和施肥
鱼种管理技术
1.转池清塘优化环境。鱼种在池塘经过夏秋季高温养殖期,池内底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的沉积,池内酸性偏高,晚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鱼种安全越冬。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5~7天后再将鱼种转回原塘。
2.认真筛选大小分类。结合鱼种的转池,将鱼种做好大小分选,尽量做到同池同品种鱼种规格一致。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规格鱼种因得不到足够的饲料,吃食不均,造成体质下降。超过一两以上的鱼种,可投入成鱼池套养,规格特别偏小的鱼种,要进行专池培育,加强投喂,快速复壮。
3.合理养殖密度。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应根据水面大小,水体深浅等条件合理放养密度。水深1.5米的池塘,亩放7~8厘米长的鱼种4500~6000尾。水深1.5~2.5米的池塘,且水面宽阔,亩放6000~10000尾。
4.加强管理科学投喂。以养草鱼为主,搭配鲢、鳙的鱼种池,应以投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精料。每天每万尾草鱼投放小浮萍或水草70~90千克,精饲料1.5~2.5千克,先投青饲料,然后投精料,以免草鱼与其他鱼类争食。混养鲢、鳙鱼的池塘还须定期施肥,每10~15天施肥一次,每亩施发酵人畜粪100~150千克。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
以鲢、鳙鱼种为主搭配草鱼的鱼种池,则应以施肥为主,投饵为辅。除施基肥外,每隔10天左右追施肥1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80~100千克,同时每天每万尾鱼种投精饲料2~4千克。对搭配的草鱼,以投精饲料前每万尾草鱼投青饲料60~90千克为宜。同时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对食场应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捞除残渣剩饵,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1千克化水泼洒或挂篓,定期投喂饵药,最好每月2次,每次连续喂3天,确保鱼种体质健壮。
鱼的养殖管理措施
气温逐渐回升,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吃食情况,养殖肥水鱼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水质肥瘦和水体透明度情况追施有机肥,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一般每亩施发酵后有机肥100公斤左右;以养杂食性或吃食性鱼为主的池塘,应尽早定点定时投饲一些商品饲料,投喂方法为晴朗天气隔天投喂一次,投饲量为池塘中吃食鱼体重的0.5%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步增加投饲量和投饲次数。
一、改善鱼类池塘的生存环境
清除过多的淤泥并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药物清塘。用生石灰进行干池清塘时,池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亩使用生石灰60-70公斤;带水清塘时,1米深池塘每亩100-200公斤。使用漂白粉时,按照鱼池中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即1米水深每亩20-33公斤。
二、做好鱼种放养工作
1、放养时间选择: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一般选择温度为2℃-5℃放养为宜,此阶段鱼的鳞片紧密,活动量小,捕捞、搬运和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容易冻伤鱼体;温度过高时,鱼鳞片稀松,活动量大,操作中易弄伤鱼体。
2、鱼种放养:鱼苗下塘前应先检查清塘后药物是否已失效,早春水温低,毒性消失慢,应提前取水,放试水鱼测试,根据放养计划、个体大小、密度及搭配品种和规格,能一次放足的不分批放,以便鱼类有一个适应环境,早开食,促生长。同时鱼种放养时要选用【金碘】进行药物消毒。
三、适时投喂饵料
当水温上升到8—10℃时,鱼类开始摄食,且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应及时投喂。每天或隔天投喂一次,选择在晴天中午投喂;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投饵次数可增至两次,即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饵要坚持“四定”(定时、定质、定位、定量)的原则,具体日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类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1斤以上草鱼,建议开食前期投喂大北农高档膨化料8103;小草鱼模式,建议投喂大北农微生态幼鱼专用料【肠肝健】,投喂率控制在0.5%—1%左右,该产品营养丰富,富含益生菌,能快速修复鱼类肠道恢复体质,提高免疫力。
四、投放有机肥,提高水体肥度
三效肥水王有机生物肥,肥效持久
益藻源促进藻类生长,快速肥水
鱼池经过冬天清整、冻晒、消毒,水体肥度较低,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因此培肥池水尤为重要。春季以施追有机肥为佳推荐使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生物肥【三效肥水王】或者肥水先锋【益藻源】,具体施肥量和次数应根据池塘水质和肥料的质量而定。总的原则是:早春量大次少,晚春量少次多。使池水呈绿色(包括蓝绿色、黄绿色和豆绿色)或褐色(包括黄褐色、红褐色和茶褐色),水体透明度适中,保持在30厘米左右,早春水温低,应控制在20—30厘米,晚春气温高,应控制在25—35厘米,水质应保持“肥、活、嫩、爽”。
五、鱼病预防
春季最易发生的鱼病有:水霉病、竖鳞病、白云病、嗜子宫线虫病、鲤痘疮病等。由于养殖密度过高,管理不当,造成水体恶化,鱼体受伤、免疫力下降,这时致病菌大量繁殖侵入鱼体,从而导致发病。因此,我们应当做到:
1、投放健壮苗种。放养时一定要检查苗种是否有病或是带病者,一经发现,立即进行药物处理或杜绝放养,减少病害发生。
2、在捕捞、过数、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放养前可使用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鱼种4-10分钟。
3、饵料消毒。动物性饵料如螺蚬要求鲜活,并用清水清洗后投喂;植物性铒料如浮萍等水草,要用2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分钟后投喂;有机粪肥要经过发酵后,按50千克加漂白粉120克搅拌后方可投施。
关于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和养鱼的病虫害防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